100个指标这样“量”道德
第5版(视点新闻)专栏:专访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与市社科院联合课题组历时一年,创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公民道德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公民道德建设水平的100个量化指标。如此“一把标尺量道德”在全国尚属首次。本报记者就此对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润海和市社科院副院长戚本超进行了专访——
100个指标这样“量”道德
本报记者 王建新 赖仁琼
问题一:公民道德为什么要量化成“硬指标”?
马润海: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的经济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人均GDP达到6300美元。我们深感在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阶段,道德水平应当同步协调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我们在具体实施中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有必要制定一个比较科学、能够量化的指标体系,对落实《纲要》的实际效果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水平与轨迹、优势与不足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为此,经过一年努力,区委宣传部和市社科院合作最终推出了《指标体系》。
戚本超:小康社会、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在国内外都有不少测评指标可供参考,但公民道德建设的测评指标几乎见不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是比较实的一面;二是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状况,找出薄弱环节和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以利改进和加强,这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在以往检查评价时,没有一个量化指标可以遵循,一般依据的仅仅是一些主观判断和不确定的标准。评价结果往往不够准确、清晰、科学。《指标体系》旨在使公民道德建设的评价有一套科学的、量化的评定方法。
问题二:怎样让“标尺”更具科学性?
戚本超:道德建设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标准、科学的评价和方向的引导,这些都是《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的功能。在研究中,课题组采取了多种方式,以保证组织工作的严密性和科研成果的科学性:一是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一年多来,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近20次,摸清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状况;二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课题组先后两次组织了3000份问卷调查,再经专业人士进行统计分析,保证了问卷分析的科学性;三是采取专家论证、研讨交流的方式,先后5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四是先后3次集中听取基层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的工作意见,保证调研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整个课题研究历时一年,修改了13稿,最终才推出《指标体系》。
问题三:“标尺”怎样“量”道德?
戚本超: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一方面要加强道德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号召人们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因此,《指标体系》包括“道德管理与道德环境建设”和“公民道德素质评估”两大部分,下面设立了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100个三级指标。
第一部分包括道德管理、道德基础、道德环境三方面内容。检查的是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应开展的工作,涉及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经济基础等12项二级指标,下面又细分为64项三级指标,包括“人均文化体育活动场馆面积、歌厅网吧违规次数、失足青少年人数比率、道德教育组织次数、文明社区居委会比率、公共场所秩序满意率”等。
第二部分衡量的是公民道德素质已达到的实际水平,包括公民的“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4项内容,下面设有8项二级指标:文化素质、文化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社会活动、团结友善和勤俭自强。8项二级指标又细分为36项三级指标,包括“家庭月文化教育支出比率、家庭电脑拥有率、首都文明公约认知率、邻里纠纷发生率、五好文明家庭比率”等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和推出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落实、评估、检查,初步找到了一个可操作的办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设立相关指标时就尽可能顾及其可行性,即通过一般的比较简便的统计方法或查阅统计年鉴就可采集到确定指标值所需的数据;其次,对100项三级指标,分项明确了调查方式和责任单位;再次,对一、二、三级指标,根据重要程度的权衡,确定具体分值,总分即显示综合评价结果。
问题四:“标尺”“量”得准不准?
马润海:从调研和实践来看,目前的指标内容基本能覆盖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方面,据此得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判断一个地区的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指标体系》出台后,东城区按照这一体系对北新桥、和平里、交道口三个街道的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试点测评。结果表明,三个街道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道德环境建设和提高公民素质两方面成绩显著,但分类指标得分各有高低,优势和不足一眼明了。接受检查测评的街道干部和社区市民普遍表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试点测评,一些基层街道已针对测评结果找到了本地区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并加快了建设步伐。比如:和平里街道就针对测评结果中“文化基础”分数较低的现状,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并决定年内投资80万元,用于26个社区图书馆的再建设。
当然,《指标体系》虽建起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框架,并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它毕竟是一个处于探索与完善之中的研究成果,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指标注重数量评估多一些,而对质量效果的检验还不明显;有些指标则比较注重对人均的要求,而对街道地域面积的不均衡、人口数量的多少、经济基础的差异考虑尚不充分,等等。可见,这个体系既需要时间的检验,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相关内容。
问题五:“标尺”有没有推广价值?
戚本超:制定并推出《指标体系》,不单会使东城区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得到新的明显提高,同时也能够为首都乃至全国大城市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和实际操作经验。但在操作中应注意两点:一是指标体系不是对公民个人素质的评价,而是通过衡量一个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效,来促进整个地区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达到预期效果,与地方政府的决心和力度有关,必须进行细致、科学的实际操作才能保证取得客观、公正、准确的结果。
马润海:目前,东城区将在对三个街道试点测评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十个街道铺开,并逐步纳入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以使东城区的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从北京全市来说,在日前召开的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两周年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确定要在东城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全市的《公民道德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预计明年初在全市推广试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