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背篼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2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背篼 第1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背篼   王敦贤   大巴山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或屋后都有竹林。绝不是大巴山的农民都有东坡先生'...

背篼

第12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背篼
  王敦贤
  大巴山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或屋后都有竹林。绝不是大巴山的农民都有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好,种竹,是为着实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使用竹编的背篼、撮箕、簸箕、筛子、箩篼……竹与巴山人的生活实在是密不可分。
  单说背篼吧,就有好几种。有背粮食用的篾丝背篼,底部略呈方形,从腰部开始便呈圆形,而且渐渐扩展开来,很像是一只放大了的高音喇叭。这种背篼用于背谷子、麦子、苞谷、红苕、洋芋。如果背白米细面呢,那又另外有一种夹背。夹背,是先用片篾编成一个内胎,再在外面用细篾丝编织一层,不过比篾丝背篼略小,顶部不再呈开放状,而是略向内收。最精巧莫过于小花篮背篼了,这种背篼用韭菜般宽窄的青篾编成,底部到腰部密密实实的,正四方形,腰部以上便呈圆形,而且有了豌豆般大小的空花。不像篾丝背篼那样狂放地扩张,而是有节制地渐渐展开。有些小花篮背篼还用拇指粗细的紫竹从底部各嵌一根到腰部,既为了加固,也为了美观。这种小花篮背篼一般都是姑娘、小媳妇赶场用或是走人家用的,它不像篾丝背篼和夹背,只是在坡上或院子之间转圈,它要在众人面前展示。因此,在编制这种背篼时,编者也就格外地用心,或者说用它的人对它的要求和期望也更高一些,须知这相当于现代女士的手提袋了。它的名字就叫“花篮”啊!小花篮背篼的“小”字是必须加上的,因为还有一种与它完全不同的大花篮背篼,尽管大花篮背篼也用了“花篮”这个芳名,但其形状和用途却与小花篮背篼大相径庭了。大花篮背篼是用食指宽的篾条粗枝大叶地编制成的,孔隙有鸽蛋大,而且不讲究形状,可以是腰部以下略小,也可以上下一般大小。这与它所装的内容有关——它只是在坡上装牛草、猪草或藤子,因此是不用讲究的,不比小花篮背篼,是用来装衣裳、鸡蛋、挂面用的呵。内容决定了形式。如果说小花篮背篼是名媛淑女,大花篮背篼就是粗夯村妇了。在农村和乡场上,还有一种奶娃儿背篼,上下都是空花,不过下面是扁形,刚好放进奶娃儿的两条腿,腰部一个台阶,正好够着奶娃儿的屁股,奶娃儿就这样坐着,头伸在背篼外由母亲背着,上街赶场,走亲戚或做家务事。
  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背篼,不仅遍布大巴山农村,就是乡场上和县城里,也常有居民背着小花篮背篼买菜,只是到了九十年代,县城和乡场上的居民便不怎么用它了,渐渐地,农村妇女上街赶场也开始用提包或挎包取代了它。只是在农村里,各种背篼仍然履行着它们各自的职责。
  近几年,在县城和巴中市区,篾丝背篼却突然多起来了。不过,不再装粮食了,背着它的人游走在城市的车站和大街小巷,城里人有东西需要搬运时,他们便用背篼装着替他们运送。一次挣一两元钱。城里人对他们的称谓也便成了“背篼”,因此,现在在城里说“背篼”,实际上是指代背背篼的人了。这些人都是离县城不太远的中年农民。他们或因外出务工年龄偏大,或因家中有牵绊不能长期离家,于是,便在农事稍闲时用这种方式在城里打短工。准确地说,他们是目下城市里的短途搬运工。很多时候,他们其实是用不着背篼的,比如抬家具或其它重物。他们之所以背篼不离身,是把背篼作为标识,标明自己是出卖劳力的人,以便顾客识别。
  巴中的朋友告诉我,到了晚上,“背篼”们离家近的回家,离家远的就睡在街沿上。一天晚上,10点过了,我步出门外在大街小巷寻找他们,果然看见了七八个平放的背篼,里边是身上裹着被子、头伸出背篼外的汉子,就这样沉沉入睡了。背篼为他们遮挡住风寒,他们也用身体护卫着背篼,凝望着熟睡中的他们,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有一年在乡下看见农民们用背篼背着黄澄澄的谷子喜悦地走向晒坝,这情景触动我写了一首民歌体的诗,最后一句是“队队喇叭唱丰收”。那时候农民们守望着的只是土地和粮食,如今,社会多元化了,农民的日子也比那些年好过多了,这些喇叭,又唱着什么样的心曲呢?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