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我”和科学这一年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和科学这一年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年终专稿(3)   “我”和科学这一年   本报记者 廖文根 杨健   科学,究竟该'...

“我”和科学这一年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年终专稿(3)

  “我”和科学这一年
  本报记者 廖文根 杨健
  科学,究竟该以怎样的步伐走进公众的心灵
  大概谁也不会记得,2003年8月27日傍晚北京天文馆门外那个哭泣的小女孩。
  这天是星期三。她请了一下午假,从门头沟区坐车进城,为的是第二天凌晨观看6万年一遇的“火星大冲”。
  家长不支持她,说“看那有什么用”;老天也不支持她,淅淅沥沥的秋雨淋湿了关于“科学”的梦想。
  在中国,天文奇观是科普的传统题材。无论是彗木碰撞、太阳黑子还是流星雨,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为之着迷,也会有同样多的人在他们的背后奇怪地问:“看那有什么用?”
  这就是中国科普的现状。
  到今年6月,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已经颁布一年,而它所带来的效用,却也许还要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早在1996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就曾提出,到2000年人均科普工作经费应达到0.5元。7年过去了,这个目标在很多地方仍是遥不可及。与此相对应,今年公布的中国科协有关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说:1000名中国人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只有14人,这跟几年前所做的统计差别不大。科学,究竟该以怎样的步伐走进公众的心灵?
  科学不再是由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从事着的鲜为人知的事业
  耐人寻味的是,一场灾难,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非典从哪里来?”“以什么方式传播?”“口罩该怎么戴?”“中药管用吗?”“疫苗什么时候出来?”一连串问题都指向一个对象———科学。
  “夺取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的最终胜利,关键要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应对、科学决策、科学运筹、科学实施。”
  在这里,“科学”二字不再只是知识的代名词,它意味着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决策过程。在这里,“科学”也不再只是一种“闲时吃稀,忙时吃干”的应急工具,而已成为人类面临任何挑战时都应采取的一种原则和态度。
  一夜之间,“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迅速深化和拓展,但“科学”并不是一夜之间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
  “我们抓住了非典元凶,它是衣原体;冠状病毒才是罪魁祸首。非典可能是来自野生动物;果子狸是无辜的;果子狸身上携带冠状病毒。非典疫苗有望马上问世;疫苗研制至少需要两年;疫苗也许不像想象的那样难制……”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各种矛盾的信息,人们从希望到失望,又从失望到希望,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科学家同样会犯错,科学界同样会有争议、躁动甚至偏见,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不像简写的《科学史话》般逻辑清晰、水到渠成。
  当公众心目中的象牙塔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打开大门之后,“科学”就不再是由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从事着的鲜为人知的事业,它的脉搏跟你我的脉搏跳动在一起。
  把决策权交给科学与理性,同样是一种素养
  渭河平原这个夏天的大水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尽管这个“说明”晚到了46年。
  5年一遇的洪水让渭河两岸的人民经受了50年一遇的灾害,而这一切,源于近半个世纪前“圣人出黄河清”的浪漫幻想,源于三门峡建设论证过程中科学对权力的屈服和退让——在几百人参加的论证会上,只有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等少数几个人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最后,水位的抬高致使黄河流速减小,大量泥沙在渭河河床里淤积,形成了今天“小水大灾”的痛心局面。
  46年承认和改正一个错误,代价虽大,却“犹未晚也”。同样是水灾,今年的淮河抗洪就不再盲目地“千军万马上大堤”,该堵的堵,该泄的泄,一切决策权真正还给科学。
  在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布时,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不会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事实上,把决策权交给科学与理性,同样是一种“素养”。
  科学需要理性,科学也需要激情
  “神舟”五号的巡天之行,堪称这一年里科技界和普通百姓一次共同的激情之旅。
  我们到今天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的“两会”上,航天界的代表、委员面对我国航天工业在低谷徘徊的困境是多么忧心忡忡。军转民,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两大转型带来的阵痛反映在航天界,是偶然当中有必然的挫折和失败。而载人航天,最需要的是稳定、是可靠、是万无一失。
  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征程中,6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这当中的巨大跨越,是科学的胜利,也有激情的支撑。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包括人们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共同构筑了这一成功的精神基础——“中国是一头睡狮,它不会永远沉睡”;“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