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科技)
专栏:
填补尴尬的空白
张景勇
掌声、鲜花、祝福……当人们沉浸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喜悦之中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显尴尬的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仍然空缺,并且这已是连续第四年空缺。
严格的评选标准固然是一等奖空缺的直接原因,但关键还在于我国科研成果中原始性创新的不多。
急于求成,是我国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一大拦路虎。基础研究的突破和重大技术发明创造的出现,有一个积累过程,如果过于强调“产出”,则只能出阶段性成果,很难有全局意义上的突破。我们现有科技项目评审的某些观念和做法,特别是回避风险的做法,虽然减少了选题失败的危险,但容易抑制创新,导致单纯跟踪、模仿,形不成原始性创新。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的产生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过程,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我国科技系统相互封闭、重复立项的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以单项技术研究为主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得每年所取得的数万项科技成果,很多由于缺乏优化组合与集成,最终不得不束之高阁。这些体制和政策性障碍,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基础。
此外,经费投入的不足,传统的以单位为中心的科研计划管理模式,尖子人才的缺乏,企业未能成为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面对国家科技大奖连年空缺的尴尬,科技界无法沉默。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对策,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将加快实现由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的转变。为此,我国“十五”期间将投入50多亿元实施12个重大专项,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并抓紧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在强调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激励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与合理配置;科研院所转制将进一步激活蕴藏在科技人才中的“核能”,评价体系的转变和创新氛围的营造也将为跨越提供“温床”。
科技界人士评价: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将会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活力,大奖空缺的尴尬局面应不会太久。
第10版(科技)
专栏:
千秋功业 万古流芳
——20世纪工程技术巡礼
中国工程院院长 宋健
20世纪的科学技术以怒涛澎湃之势突飞猛进。人类80%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建设是20世纪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创造的。大量新知识、新发明争奇斗艳,在社会的每一角落留下深远印记。依傍新知识,工程师们创建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工程和机械,普惠天下,成就所及,超过了19世纪人们最大胆的想象。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全面进军农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增强了农业抗干旱、水灾的能力。19世纪发现了植物生长需要养分(1840),大规模工业生产化肥(1909—1919)、杀虫剂(1938—1942)、除草剂(1944)等均是20世纪工程技术的创造。作物选育工程优化了品种(1930)。根据植物杂交优势的原理(1866),开始了小麦(1900)、玉米(1917)、高粱(1950)、水稻(1960)等作物的杂交研究,提高了抗病性能和产量。工程师们为农业设计制造了千百种机动农牧业机械,拖拉机(1907)、联合收割机(1915)、打谷机(1943)、打捆机(1940)、转动浇水机(1948)、机械摘棉机(1949)、挤奶机(1940)和各种畜牧机械、加工设备,成十倍地提高了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世界人口从16亿增长到60亿,农业保障了世界食品安全,这主要是工程技术的功劳。
石油化工的兴起是20世纪化学工程技术的杰出贡献。由于物理学和有机化学的进步,工程师们发明了人造丝(1903)、人造棉(1912),掌握了蒸馏和裂解石油技术(1913—1936),制造塑料(1909—1918)、化学纤维(1912)、尼龙(1940)和人造橡胶(1930)。现在塑料和人造纤维成为人类衣、食、住、行须臾不能离开的材料。
电力网的设计和建设是20世纪的伟大工程创举。电力照亮了城市和乡村,为社会工业化、电气化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强大动力。无线电报(1901)、广播电台(1920)、电视(1926)、雷达(1935)、半导体(1915)、晶体管(1948)、电子计算机(1946)、录像机(1956)、集成电路(1959)、激光器(1960)、计算机辅助成像(1972)、个人计算机(1975)、互联网络(1969)等都是工程技术在电动力学(1733—1865)和量子力学(1889—1929)指导下的发明创造,引发了新的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送进了崭新的智能信息时代。
汽车的工业化生产(1908),高速公路的建设(1940),铁路成网,列车高速化(1960)等,扩大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和商品流通范围。20世纪初汽车、火车尚未普及,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只有数百公里,禁锢在出生地,使“原籍”二字至今不得摆脱。工程师们发明了飞机(1903)、直升机(1939)、超音速客机(1947),开通了洲际航线(1939),大批量生产大型客机(1950—1960),使航线遍布全球,一天之内你可到达地球上任何城市。
医药卫生的重大突破主要发生在20世纪。抗生素(1928)、磺胺(1932)、胰岛素(1921)、维生素(1928)、脊髓灰质炎疫苗(1952—1957)、青蒿素(1970)等新药的发现和批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70年代消灭了天花,这都是化学家和医药工程师的功德。心电图(1903)、脑电图(1929)、人工肺(1927,1953)、人工肾(1945)、人工心脏瓣膜(1950)、肾移植(1954)、心脏起搏器(1957)、断层造影(1973)、人工心脏(1982)、隐形眼镜(1985)等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为诊断、治疗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了日益可靠的工程技术保障。人均期望寿命已从20世纪初的30—40岁提高到70岁以上。
发现应用核能和空间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辉煌的成就。原子弹(1945)、氢弹(1952)、核反应堆(1942)、核动力潜艇(1954)、原子能发电(1951—1957)、火箭(1915—1942)、卫星(1957)、人进入太空(1961)、宇航员登月(1969)、航天飞机升空(1981)、飞船落金星(1982)、机器人登火星(1997),都是科学和工程技术最高意义上的丰功伟绩。
20世纪中国的工程科技人员为自己的祖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得以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凝聚了数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心血和智慧。
新世纪伊始,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推选活动。经过推荐、筛选和评选委员会民主评选,选出了“两弹一星”等25个项目,作为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代表,临鉴日月天地,告慰于先驱故人,也为提高社会公众对工程技术重要性认知提供了一份比较准确的文件。
“两弹一星”排在第一位。在科技落后、工业体系尚未建立、人才缺乏的建国之初,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了仅15年的时间完成了导弹(1964)、原子弹(1964)、氢弹(1967)、卫星(1970)、核动力潜艇(1971)的研制任务。“两弹一星”的制造和试验成功,扫除了中国有些人在列强面前畏葸怯懦的心态,结束了100多年来关于中国能否自力更生发展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争论。
排在第二、十二、十五和十六项的是汉字处理与印刷革命、电信工程、广播与电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新闻出版业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已经成熟的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使汉语文化进入新的辉煌时代。光缆、数字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全部能生产。从1957年生产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以后,1999年生产了3900万台彩电。中国已成为电视机和视盘播放机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计算机设计制造和应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年产微型计算机860万台(2000),成为能批量生产运算速度每秒4000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和高档服务器(1999)的少数国家之一。
石油、无机化工、稀有金属和先进材料列为第三、二十、二十二项。20世纪下半叶,我国石化工业从零开始,逐步研究开发和建成各类大型工程,使人造纤维年产达到了694万吨(2000),合成塑料折合乙烯470万吨(2000),合成橡胶年产73.28万吨(1999)。石化技术和产品已大量出口。无机化工从弱到强,2000年化肥年产3186万吨,纯碱834万吨,硫酸2365万吨,水泥6亿吨,都是世界第一。稀土元素和稀有金属的性能丰富多彩,能制成光、电、磁、催化剂等具有多种特性的功能材料,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研究开发了全新的冶炼、分离、提纯、加工技术,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工程,产量和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主导地位。
第四、十四、二十四项是农作物增产技术、畜禽水产养殖技术、轻工纺织。从1949—1958年,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41种大田作物育成5600多个新品系,1000多个果蔬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已普遍更换了4—6次。新化肥、农药年年足供,耕作、栽培技术岁岁进步。单产普遍提高3—5倍。人均粮食产量从280公斤(1952)提高到406公斤(1999)。1999年人均占有肉50公斤、蛋18公斤、水产33公斤、水果5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5—15倍。轻纺工业日新月异。纺织品产量居世界之首。化纤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4%。中国已成为食品、服装生产世界第一大国。斯情此景,千年所未有。
第五、十一、二十一项是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外科诊疗。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从34岁(1928—1933)提高到70岁(1997)。近20年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斐然,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总和生育率)已由2.86(1982)降到1.8(1999),小于临界生育率(2.1)。中国人口预计2040年左右达到16亿以后将停止增长。这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后代人的福祉是一个历史的贡献。
第六项是电气化。中国第一个发电厂建在上海(1882),到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180万千瓦,人均用电8千瓦时。到2000年,装机容量达到3.2亿千瓦,年发电13685亿千瓦时,人均1094千瓦时。全国已形成12个区域电网,乡村农户通电率达98%以上。正在建设的100万千瓦以上的水力、火力和核电站有81座。世界上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将于2003年开始发电,建成后将新增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847亿千瓦时。全国电气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大江大河治理、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城市化、采煤分别列于第七、十三、二十三、二十五项。20世纪中国培养了一支强大的、世界第一流的地质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经过100年的奋斗,把中国提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矿产大国。新发现了171种矿产,建立矿山26万多座。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探矿、采矿技术。预测出全国煤炭资源总量45000亿吨(1992),保有探明可采储量6000亿吨(1996),年产煤12亿吨(1999)。20世纪60年代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原油年产量从12万吨(1949)增加到1.63亿吨(2000)。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保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排在第八位的是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排在第十七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交通运输靠的是南船北马。从北京到武汉要走27天,到广州56天,到云南59天,到新疆要3个多月。20世纪下半叶,我国建成公路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铁路干线建设始于19世纪末,高潮是20世纪。到2000年铁道营业里程为6.8万公里,干线不断提速,年运旅客10.2亿人,货物16.6亿吨。机车、车辆、钢轨及通信等装备全部自己制造并开始出口。
船舶设计制造排在第九项。1949年以前,中国河海航运主要靠买船。在以后的50年内,工程师们设计制造了客货轮(1954),15万吨以下的油船(1992—1996),炮艇(1957),护卫舰(1957),潜艇(1965),驱逐舰(1971)和核动力潜艇(1974)等各种船舶。
从张之洞建立中国第一个汉阳铁厂(1890)始,到1949年,铁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78万吨,钢92万吨(1942—1943)。共和国成立后,50年中建立了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厂36家,年总产量1.27亿吨(2000)。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号钢铁大国。这是第十项。
排在第十八项的是机械制造业。20世纪下半叶,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体系。万吨以上的各种压力机(1962—1971),钢铁厂全套装备(1974),水轮机(1981—1999),30万至60万千瓦发电机(1981—1988),核电设备(1991),矿山设备,石化成套装备等,我们都已具备设计制造能力。
航空工业列为第十九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航空工业还是空白。新中国形成了自己的航空工业设计、制造能力,批量生产歼击机(1956)、轰炸机(1968)、运输机(1974)、直升机(1985)、加油机(1998)和大型客机(1980)。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溯以往,我们有理由为祖国20世纪取得的成就自豪。瞻望21世纪的宏伟目标,又觉得那好像是一个序幕,伟大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高潮还在后面。21世纪,我们需要造就更强大的工程技术队伍,培育出胜于前代的工程师和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夙愿,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大和幸福文明的国家。(附图片)
左上图:325兆瓦汽轮机组车间总装。
左下图:三峡大坝模型。
上图:我国研制的部分卫星。
左图:首钢生产的焊接机器人。
压题照片:武汉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第10版(科技)
专栏:
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翟虎渠
中国农业科学院自1957年建院以来,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结合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特点,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为应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加快我国农业与农业科技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国农科院在认真分析农科院发展现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通过5—10年的努力,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中心。
坚持“以研为本”,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农民增收以及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通过优化组合,组建作物科学、畜牧科学、兽医科学等八大学科群,建设17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所,25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保留3200人左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近期将对现有的37个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其中5个进入大学,1个进入企业,3个转制为中介机构,11个转制为科技型企业,17个转制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目前一些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实施。
为确保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农科院已经启动了“杰出人才工程”。主要内容是,5年内面向全世界招聘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5名,二级岗位100名,三级岗位400名。通过“杰出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科学家,一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培育一批龙头型科技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科院大力加强了科技成果的开发与产业化工作,3000多名科技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先后创建了76个科研开发经济实体,研究开发了几百种科技产品。形成种子、畜禽品种、农药、肥料、疫苗、饲料、食品七大支柱产业,2001年,全院高科技产业的收入达到了2.3亿元。
目前正推动以支柱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技术成果投入和资本运营的方式,分专业、按产品大类整合全院内部资源,加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十五”期间,将部分转企研究所办成科技型龙头企业,全院组建20个左右的股份制公司,并争取2—3个公司上市。在条件成熟时,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集团公司,通过技术、成果、产品系列集成,形成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将科技产业做大做强,今后要以每年提高1亿元的速度增长。
积极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与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确立中国农科院作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中心的地位,为引进吸收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中国农科院与各省农科院虽然隶属关系不同,但在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科技支撑方面,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有条件、也有责任加强与国内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为大家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互通信息、优势互补,探索联合申请和承担国家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联合承担地方科技攻关任务和科技兴农任务等实质性合作的渠道,发挥中国农科院在全国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带头作用。
在党和国家科技政策方针指引下,中国农科院正沿着建设现代化农业科学院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科研方向与布局,拓宽研究领域,紧密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使专业结构、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更富有竞争性,科技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技连着我和你
经过近3个月的培训,北京按摩医院的19位盲人按摩医生目前已能借助专门开发的软件开处方、写病历。
银川市运用科技手段保障春节期间食品安全,这是该市三利酱醋厂的技术员在化验新醋质量。
寒假中,广西柳州科技馆里可以自动在空中拐弯的小球吸引了小同学的注意力。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向新华社摄影部捐献4件新型防弹背心,增强记者在战乱地区采访的安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