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爱心伞”的启示
廖仲毛
麦当劳的快餐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如果雨天你没有带伞,走进一家麦当劳店,交上数额不多的押金,就可以租用一把“爱心伞”。只要在一个月内你将伞送回任何一家麦当劳店,押金都可以如数退还。出租雨伞方便他人并非新鲜事,但麦当劳的“爱心伞”还要收取押金,始而让人意外,继而发人深思。
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赞助公益事业,返利于民,这是很多企业都能做得到的。但是如何让钱花在合适的地方,取得长期持久的公益效果,却大有文章可做。
有的企业把赈灾捐赠现场会当作出名竞拍现场会。面对摄像机,忘记自己有几斗米。千方百计要在数字上压倒别人,虽出尽了风头,却因出血太多,造成企业资金困难,有的甚至迟迟不能兑现,被新闻媒体曝了光。好名没出成,却成了众矢之的。有的企业名为支持民族艺术的发展,实则是把钱拿去包装明星,也许企业能跟着出点小名,但明星名气的易逝,甚至丑闻的频出,又反过来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再说,你这种公益,是高高在上的公益,老百姓也不会买你的账。还有的企业喜欢追求短平快的公益效果,追求近期内的新闻效应。而最需要扶持的如教育事业,却没有多少企业肯问津。还有的企业把公益事业当做可有可无的东西,遇到风险时,才来个堵漏补缺,这样的公益事业难有持久力,社会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还有一些公益事业由于考虑不周,草率行事,狼狈收场。就拿“爱心伞”来说,很多城市都搞过这样的活动,但并非次次成功。如有报道,某市5万把“爱心伞”被市民抢拿一空,并造成现场遍地狼籍;还有的地方送出去的“爱心伞”回收率很低,甚至只有一成。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爱心”的奉献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这样的企业在从事此项公益活动时的动机虽好,却忽视了人性在失去约束力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消极行为,结果其社会效应适得其反,不但不会给企业增添亮色,反而给消费者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个企业是把从消费者身上赚来的钱不当回事。
由此看来,麦当劳店收取“爱心伞”押金的行为既给人以帮助,又施加一定的约束。不图你回报,但求你守信。收你押金,是为了保证爱心能继续传递,献给更多的社会公众。这虽是企业行为,却有处世哲学,替人遮雨,不能只遮一场;施人方便,不能只顾一朝一夕。正如企业搞经营,一时之利不可取,永久之利方为利。麦当劳以播洒爱心的行为,在消费者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也许这正是它能滚动发展的秘诀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公益事业不可小觑,它需要学问,需要艺术。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为了日中世代友好
今年四月,中国中日友好协会授予日本国尚志学园佐藤信理事长“中日友好使者”荣誉称号。佐藤信先生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出生于中国沈阳,随作铁路职工的父亲在中国东北地区生活了十九年,后回日本上大学。他说:“是东北大地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他矢志不渝地坚持发展日中友好,并为之倾注半生心血。
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从一九八○年到一九九八年尚志学园陆续从哈尔滨、沈阳、丹东、大连、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接收了二十名高中留学生。为了让中日友好世代相传,从一九九七年起,佐藤信先生亲率尚志修学旅行团五百多名师生访问中国,至今已连续四年,共有两千多名师生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中国。佐藤信先生还通过科教扶贫,使众多中国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一九九四年,由佐藤信先生无偿捐助的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学校在北京市密云县开学,至今已出资一千万日元,培养各种专业实用农业技术人员三千六百多人,其中四百多人获得了县科委颁发的“农民绿色证书”。
(王洪林文并图)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图片世界
与鸽同嬉
张元辉摄于意大利威尼斯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两代茶叶情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是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将中国茶文化远播海外,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和品尝到真正的中国名茶,是陈顺源父子的最大心愿
本报驻法国记者郑园园
9月中旬,一家中国茶店在巴黎13区静悄悄地开张了,它有一个威严气派的名字:“帝国茶苑”。
如果你仅仅把它看作是经营茶水和茶叶的茶馆或店铺,那就辜负了主人的一片良苦用心。茶苑的柚木门面优雅脱俗,茶苑里茶香飘逸,茶具精致,茶点精美,茶室四周展售着与茶有关的器具:茶罐、茶柜、茶蜡烛,还有关于茶的著作。那铝锡合金的茶叶罐闪着银光,精致可人;那华丽的红木茶桌、茶凳透着一股高贵的气息。在这里,茶的地位至尊至贵。
茶苑的主人、法国嘉华进出口公司董事长陈顺源是出生于柬埔寨的第二代华人。1975年,他携妻带子从柬埔寨到法国,在巴黎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天地。他经营中国茶叶20年,从一名成功的茶商变成茶文化的传播者。陈顺源构思帝国茶苑,少说也有七八年了。他说,之所以起“帝国茶苑”这个名字,是要告诉法国人:中国是茶叶的帝国,最好的茶在中国!之所以考究地装修,是因为最好的茶要有最好的环境烘托。茶苑陈列着约160种中国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黄山云雾、安徽绿牡丹、安徽祁红……“每个省只选几种,都是顶尖的,各有精妙之处”。他说:“卖几杯茶是赚不了钱的,要开到6家以上才谈得上盈利。我想把茶苑作为一个展示茶叶的橱窗,让法国人品尝到真正的中国名茶。”
陈顺源的儿子陈文雄是他的好帮手。他毕业于巴黎七大经济系和计算机系,后又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但他最终放弃了这个让多少人艳羡的、成为经济管理骄子的机会,留在法国继承了父业。因为他看出了父亲的忧虑——这一去恐难再回,更难以继承茶叶生意。想到上中学时,父亲天天从郊区开车送他到市里的名校上学,他不忍心就这样对父亲说“再见”。和所有在欧洲长大的年轻人一样,陈文雄原本爱喝咖啡,早上不喝杯咖啡就会整日昏昏沉沉。但是,自从接手嘉华公司跟茶叶打上交道后,他体会到了茶叶的妙处,便“移情别恋”,先是喝茶也喝咖啡,到1991年他24岁的时候,便戒了咖啡,成为一个地道的茶迷。
陈文雄给我画了两条曲线,一条平和舒缓,表示茶叶;一条起伏跌宕,表示咖啡。他说,茶叶的兴奋作用不如咖啡来得强烈,但它带来的愉悦精妙细微,绵长悠远。他到过西湖、普洱等著名茶乡,品尝过中国最好的茶。他对中国茶叶了解越多,就越为法国人对中国名茶知之甚少感到遗憾。在法国人心目中,茶叶第一品牌是英国的“立顿”,可是法国人并不知道,1849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琛到中国考察后,才发现中国茶叶的种植技艺。更使陈文雄感到心痛的是,一些国家质量平庸的茶叶,磨碎后加上各种香料,做成袋装茶,也在法国超市占有一席之地。在他看来,这一类茶的香料味压过了茶叶本身的清香味,简直不能算茶。他看法国人喝这类茶,觉得茶叶的形象被糟蹋了,如同法国人看一些中国人喝红葡萄酒兑雪碧那样难受。
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期即开始种植茶叶,中国有世界上品种最多、口味最好的茶叶,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茶叶典籍。中国茶是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在欧洲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开发它,推广它,成为陈氏父子的志向。他们对法国茶叶市场作了调查,了解到80%的法国人喜欢喝袋装茶,经悉心研究,“嘉华”用中国绿茶在法国农场制作成保有鲜茶碧绿的色泽和清香的生态型“蜂腰”袋装茶,并于去年成功打入了法国超市。
开“帝国茶苑”是此后陈氏父子推广中国茶的又一举措。既要给中国茶至尊地位,又要让它进入寻常百姓家。陈文雄说,他要把茶苑办成一个开放的空间,一个了解、亲近中国茶叶的天地。茶叶是大众的饮料,先学会喝中国茶吧,喝了才能体会它的优雅动人之处;你对中国茶一无所知,那就先走进来听听吧,尽管提问吧,在这里你会了解到,中国的茶园比法国的葡萄园还多,中国茶和法国葡萄酒一样,讲究出产地域和年份……这里的茶艺活动,将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茶=中国”这个理念植入到法国人的心田。等茶苑积累了经验后,他们还要把茶苑开到繁华的市中心,开到歌剧院大街,开到香榭丽舍大街去!
陈顺源同我谈话,用的是带有潮州口音的普通话;陈文雄同我谈话,则是法语和普通话交替着讲。这位在法国长大的第三代华裔,仅利用暑期夏令营在北京学过两三个月的汉语。令人感叹的是,经营中国茶叶使他的汉语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他如饥似渴地读着从中国买回的有关茶文化的著作,当说起中国茶叶的名称时,他的汉语一下子变得很顺溜。看到儿子对茶文化着了迷,陈顺源备感欣慰。因为他最担心的就是有朝一日子孙后代不认识汉字,不认同中华文化。茶叶,使陈顺源的事业蒸蒸日上,也使他的后代和中国文化越走越近。
(附图片)
题图为“帝国茶苑”门面。
左图为陈顺源(左)与儿子陈文雄(右)及女儿在茶苑查看茶叶。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交官亲历
恒久的记忆
——记中国重返联合国
吴妙发
1971年10月25日晚近10点,位于纽约东河河畔的联合国会议大厅响起了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号决议,新中国被剥夺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长达22年之久的历史至此划上了句号。两周后,中国即派代表团赶赴纽约出席第二十六届联大。作为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当年重返联合国时的经历,成为我终生难忘的记忆。
中国组团出席联大是毛主席亲自决定的。毛主席获悉此消息后,十分高兴。他在中南海住处接见姬鹏飞、乔冠华和韩念龙等外交部负责人以及出席联大代表团主要成员时,回顾中外历史,纵论天下大事,谈了3小时之久。他接过周总理的汇报说,我们就派代表团去,并指着乔冠华说,“让乔老爷当团长”。毛主席接着拿起茶几上的情况表格说,这次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都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投赞成票的,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这次不高兴的人也有,“蒋委员长”就是头一个。美国国务院说要发表声明,还没有看到,不过是一篇“吊丧文”。毛主席对代表团的主要成员说,你们这次去,是去伸张正义,长世界人民的志气,灭超级大国的威风。他加强语气说,我们在联合国的方针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23个提案国是我们的患难之交,要同他们讲团结。其他投票赞成我们的国家也要团结,对投弃权票的几个国家要正确对待。我们第一篇讲话要旗帜鲜明,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毛主席这一讲话精神成为代表团多年来的工作指针。尽管已过去了30年,可回忆起来仍感到振奋和亲切。
周总理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倾注了20多年的心血。他异常高兴地接见了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对代表团的工作方针、人员分工乃至穿什么衣服都作了嘱咐。我清楚地记得,周总理要我们事事处处想到是代表新中国的,言谈举止要审慎、得体。出发前,他又率在京的全体政治局委员为代表团送行,叮嘱我们好好工作,直到飞机升空,总理还在那里挥手致意。
11月15日,乔冠华团长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那天,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十七八排的听众席上坐满了来自美国各地的侨胞,有长者,有青年,也有幼儿。当中国代表团成员走过时,他们伸出手来同我们边握手边说,等了你们多少年了,你们终于来了。今天我们要听听亲人的讲话,你们要多多保重呀。听着这些温馨的话语,股股暖流充满全身。
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场面,更令人难忘。57个国家的常驻代表轮番登台致辞欢迎,用了近6个小时。智利常驻代表先是引用该国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句描写昔日中国人民的苦难。接着又全文引用毛主席的诗词赞扬新中国站立起来的自豪之情。匈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察托尔道伊·卡罗伊用中文致欢迎词,令全场为之动容。他说,2758号决议的通过“纠正了一个存在已久的严重的历史性的不公正”,“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伟大中国的前进。”话音一落,会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遵照毛主席、周总理的嘱咐,我们逐一到投我们赞成票的代表团驻地登门道谢。坦桑尼亚大使萨利姆见到我们,就与我们紧紧地拥抱起来,连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回到联合国。“他一边用咖啡招待我们,一边动情地回忆起他担任驻华大使时的经历。他说,他当时才20多岁,周总理见到他时总是热情接待,坦诚相见,充满了对非洲国家的炽烈之情,倾其全力支持非洲的正义事业。这是坦桑和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全力支持中国的原因。他还说,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被长期排斥在联合国之外是一大错,再不纠正连上帝也要震怒的。赞比亚参赞津巴握着我们的手紧紧不放,他先指指自己的心窝,再指指我们的心窝,然后把两手合在一起,说这就是非洲和中国的情谊,心心相通。
中国重返联合国已经30年了。如果说30年前中国回到联合国是迈入国际社会的重要开端的话,那么今天中国外交的影响已深入到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衣食住行
祖上姓“洋”的蔬菜
在我们食用的蔬菜中,有不少是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
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当地人称之为“狼桃”。16世纪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情人从罗诺克岛将它带回英格兰赠予女皇,雅称“爱的苹果”。18世纪末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由于是从西方传入,又形似柿子,故称“西红柿”。最初供观赏用,19世纪中叶才开始作为蔬菜栽培。
辣椒原产南美洲。明代时传入我国,最初叫“番椒”,因其味辣,改为辣椒。
西瓜原产非洲南部。后传往西亚地区,五代时引入我国。先在新疆栽培,以后传到中原。因瓜种是从西域传入,故名西瓜。
胡萝卜原产北欧。元代时,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黄瓜原产印度。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带入我国。初称“胡瓜”,东晋时,赵王石勒更名为“黄瓜”。
菠菜原产波斯。西汉时张骞从西域颇陵国带入我国,当时称为“菠陵”,后改称菠菜。
芫荽又称“香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唐初传入我国。
茄子原产印度、泰国一带。大约晋代时传入我国。
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我国南方地区,成熟期略迟于黄瓜,当时叫它为“番瓜”。
番薯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逐渐传播到南亚诸岛。明代万历21年,晋安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我国。开始称番薯,后来又有红薯、红苕、山芋、地瓜等称呼。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清朝初年由南洋群岛传入我国。又称土豆、洋芋、山药等。(小雨)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拜谒显忠祠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在韩国,李舜臣将军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是半岛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今年仲夏的一天,我和李氏家族的一位后人一起来到忠清南道牙山市的白岩里,拜谒了供奉着李将军灵位的“显忠祠”。
显忠祠位于芳华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祠内松柏成荫,给人以庄严肃穆和宁静清新之感。尽管头上烈日炎炎,但前来拜谒的人群络绎不绝。显忠祠占地50多万平方米,除了“本殿”之外,还有“号”、“古宅”、“家庙”以及李氏家族使用过的水井等古式建筑。有关李舜臣将军的历史资料和当年他与倭寇海战时使用过的武器等实物,明朝皇帝赐与他的都督印、令牌和斩刀等8件赐品的复制件,则被精心地保存在“遗物馆”里。显忠祠实际上是一座纪念李舜臣将军的历史博物馆和小公园,也是教育后人不忘历史的大课堂。每逢4月28日,即李舜臣将军诞生的日子,显忠祠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纪念这位英雄。
李舜臣将军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和军旅生涯。李舜臣将军生活在一个倭寇连年进犯,朝廷懦弱和贪图安逸,以及朋党争权夺势、相互倾轧的时代,国家和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李舜臣将军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他不走后门,不攀亲友,直到他47岁才当上了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从此他重任在肩,独当一面,开始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当时日本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国内四岛的统一,妄图以武力征服朝鲜和中国。1592年,他率领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攻陷汉城,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史称“壬辰卫国战争”。李舜臣将军和中国水军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日军,屡立奇功。1598年12月,他与明朝提督陈璘指挥的水军重创敌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身亡。两年后,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1643年,在他死后45年,赠谥“忠武”,从此,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救国救民立下的战功,一直称他为“忠武公”。
显忠祠建于1706年,其后200余年香火未断。但进入20世纪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该祠一度荒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纪念忠武公的活动才得以恢复。1966年,韩国政府将此地辟为“圣域”,重建显忠祠,园区的综合景观工程一直持续到1974年。
今天,凡有李舜臣足迹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纪念他的雕塑、碑文、祠堂和馆舍。李舜臣将军一生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已经发展成为韩国的民族精神支柱。李舜臣将军作为战将,不仅有武功,也给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李舜臣将军的精神,曾鼓舞着一代韩国人怀着爱国和救国的决心,为改变自己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而艰苦奋斗。如今他的精神也仍为韩国民众所缅怀。
和我一起来到显忠祠的那位李世家族的后人是李舜臣将军的第十五代嫡孙李载廷先生。如今,他作为韩国竹田奖学会的会长,致力于韩中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希望通过不间断的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在韩中两国人民心目中建立长久的互信关系。他认为,中国现在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的希望在中国,只要中国强大了,就会阻止亚洲历史上悲剧的重演。
望着落日余辉下宁静安详的显忠祠,细细品味李先生的一番言辞,我想,韩中两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候鸟增重飞的远
人如果吃得太饱或长得太胖,活动起来不免有些不方便。但候鸟的体重增加,却可以提高它们的飞行效率。科学家的这一新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体重数百克的候鸟可以一口气连续飞行数千公里。
瑞典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选择红腹滨鹬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的体重与能量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红腹滨鹬是一种每年由西伯利亚飞往非洲的小型涉禽。
在迁徙开始之前,它们总会吃得很多,在体内大量储存脂肪,导致体重比平时增加约一倍。一只体重100克的红腹滨鹬,可以从英国到北极飞越5000公里不需要休息。
研究人员让体重相差很大的4只红腹滨鹬分别在风洞里飞行,通过氧同位素测量它们在风速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体内的氧代谢情况。结果发现,比较重的鸟儿飞行时消耗的能量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少。也就是说,当鸟的体重增加时,体内贮存的能量在飞行时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升高了。这一结果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候鸟的迁徙习性,还可以供飞机设计者参考,研究如何降低运送大量货物的成本。(据新华社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