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文化的魅力
——电视系列片《苏园六纪》观后
朱栋霖
苏州有线电视台将举世闻名的苏州古典园林搬上电视荧屏,这是一项充满诱惑的挑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已经无数次被媒体、刊物介绍,要突破固化了的表现模式,确非易事。看完《苏园六纪》,你不能不称赞这是一次令人拍案叫绝的创造。该片的成功就在于拍出了电视片的文化品位,拍出了文化的精神,拍出了文化的诗意。
电视是以镜头与画面叙事的艺术。《苏园六纪》将拍摄的焦点、叙事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它摒弃了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名景佳点的传统路子,也没有拘泥于某某园的历史沿革的琐细铺叙,而是将苏州园林的各种要素重新梳理整合,以“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蕉窗听雨”、“岁月章回”、“风叩门环”六集,将园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园林的亭台建筑、花木经营和园林意境,将园林的兴衰与变迁等有意味的话题,分别细细道来。它意在探究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内蕴、审美特征、美学意境。从“古韵悠悠的苏州,是唐诗的故土,是宋词的家乡”到昆曲繁盛、画坛明四家崛起,从苏州状元、历史文人的人生进退到文人治园,使人们看到了“历史文化的深邃”。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吴文化的精粹,是古代文人隐逸文化的结晶。他们的隐逸,不是隐在深山老林,而是隐逸于艺术中,把自己的精神世界“物化成一个精神绿洲”。这是对苏州园林这个古雅符号的一个深刻解读,试看从宋代“沧浪亭”到明代“拙政园”、清代“网师园”这些主题园名,无不如此。编导以富有艺术蕴含的画面,酣畅淋漓地表达这一文化思考。于是,那夜泊的枫桥、惜别的横塘,那范成大笔下的菜花、石湖畔的蝴蝶,吴宫花草、吴门烟水,以至于那“单条半假董其昌”的竹枝词,都参与了对文化与园的关系的探究与跨越时空的叙述。
《苏园六纪》着意叙述了苏园与文人的种种关系。那些文人雅士在理水叠山、亭台建构、栽花植木中所赋予的心灵寄托,在片中获得了独特而富有诗意的揭示。编导以诗心细细传送着苏园花木精神,还独具慧眼地从园林缤繁的景观中撷取“蕉窗听雨”这一典型的苏园意象,用电视视听手段写足了“园林的意境”,在花木精神中融入了对古人风雅的体味,融入与自然交流的体验,融入人生情怀的追思和舒展,取得了心灵净化与美感享受。
《苏园六纪》的艺术创造给苏州古典园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一番“还躯壳以灵魂”的工作。用中国文论的话语来说,《苏园六纪》刻画了苏园,但不仅仅是再现了园林的精致景观,它表现了“园境”。那流溢于苏园花木山水间的数百年文化蕴涵与人文精神、艺术意蕴,才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灵魂所在。刘郎在导演阐述中说:“作文化片最佳的视角,应该是这一个具体的题材在电视人眼中的折射。”要深入发掘园林之美,需要有一种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欣赏与创造“园境”美。编导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敏锐的艺术感觉,发现了苏园的文化意蕴、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尽管名闻遐迩的苏州园林已被无数次地重复描述过,甚至因司空见惯而令人熟视无睹其美的存在,但是《苏园六纪》的艺术创造,则引导观众对这个熟谙已久的观赏对象产生许多新的发现和审美体验,引导我们细细品味艺术与人生的况味,品味此中古远的历史与文化的芳醇。
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诗,是充盈的诗意。刘郎的语言淡雅、洒脱、隽永,与“苏园—园境”的雅致、幽深、空灵相一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苏园的内在之美,诗意与抒情溢于荧屏。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林如的朗诵深入精细地把握了本片叙述的文化格调,艺术地传达了全片诗的韵味和韵律。《苏园六纪》没有新潮的电视观念与拍摄手段,解说词+画面的手法和电视观念是传统的,但是以刘郎为主的这个创作集体呕心沥血,精雕细刻,“煎熬”经年。他们终于拍出了电视片的文化品位,拍出了电视文化片的佳作。这对于近年来盛行“快餐文化”的电视创作界,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文物市场非治不可
本报记者刘玉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民间兴起收藏热潮,文物市场日趋活跃。但近年来我国的文物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走私、贩私和盗掘古墓现象,有的甚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记者日前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前的文物市场存在着严重问题。
一是文物监管物品市场审批不严,监管不力,交易场所数量过多,规模过大,秩序混乱,超范围经营及以假充真现象比较普遍。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在很短时间内遍及了大中城市,这些场所有的未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有的虽经批准但没有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多数市场新工艺品、假货充斥,交易中以假充真现象普遍,被称为″新假破″市场。个别经营者买卖国家明令禁止流通的出土文物,有的文物犯罪分子将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作为销赃的场所。
二是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经济效益下降,普遍陷入困境,经营难以为继。部分文物商店违规经营。违规经营者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购买者;或擅自将国家规定不得出售的库存珍贵文物投入市场;有的甚至买卖出土文物或其他来路不明的文物;销售前不按规定进行鉴定,销售时不标明时代、瑕疵及是否允许出境等;对珍贵文物不建立档案,更不向国有博物馆和科研单位提供藏品。
三是不具备拍卖文物条件的企业从事文物拍卖业务和不按规定对文物拍卖标的进行鉴定、许可。据统计,全国经营文物拍卖业务的企业超过百家。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对拍卖企业的审批把关不严,一些企业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拍卖文物条件。这些不规范的拍卖企业无序竞争,扰乱了拍卖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有的拍卖公司急功近利,肆意拍卖假文物,欺骗消费者,赚取高额利益;有的拍卖活动充斥投机行为,人为地对拍品炒买炒卖;有的拍卖公司将营业执照承包给个人,只收取租金,对其如何经营概不过问,致使承包人席卷拍品而去;有的拍卖公司与文物贩子相勾结,不发拍卖公告,不预展,不举办公开的拍卖会,而是用信函招集竞买人进行地下黑市交易;有的拍卖公司违反有关法规,拍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等。
这些问题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文物流通秩序,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客观上进一步诱发了盗掘古遗址、古墓葬和盗窃古建筑构件、田野石刻及馆藏文物的犯罪活动,影响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损我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形象。整顿和规范文物市场,已成当务之急。文化部、国家文物管理局已决定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文物市场。
首先,清理整顿文物监管物品市场。文物监管物品必须在依法批准的文物监管物品经营场所内销售,统一管理。设立此类场所及申请销售文物监管物品的经营者,应经各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然后分别向公安、工商管理部门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各部门要公开审批程序,严格把关,按照审批权力与责任挂钩的原则,建立审批责任追究制度。经批准设立的场所,必须成立由所在县(市、区)文物、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的监管机构,依法对市场内的经营者及其销售物品进行管理。各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对已开办的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不符合规定的一律关闭。整顿期间,停止审批新的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
其次,整顿和规范文物购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合法的文物购销经营单位销售文物前应依法进行鉴定、建档、备案工作,销售时提供各种真实情况,明码标价,否则将受到文物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处罚。
第三,规范文物拍卖市场。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必须具备《拍卖法》规定的条件,同时符合《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对未经文物部门批准从事拍卖业务的企业将依法查处。文物拍卖标的拍卖前必须经过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鉴定、许可。
第四,清理文物复仿制品市场,取缔非法经营。所有文物复仿制品必须做出标识,销售时要明确告知购买者,不得以假乱真,更不得以经营文物复仿制品为名,买卖出土文物、国有馆藏文物。对已进入流通领域而未作标识的文物复仿制品要限期清理,今年年底以前全部退出市场。
第五,加强海关监管,打击文物走私。所有文物经营单位、文物拍卖企业、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均应明确告知购买者,如需携运、邮寄所购文物或文物监管物品出境,须经国家文物局指定的审核机构办理出境鉴定和许可手续。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告诉记者,从现在起,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将会同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逐渐对文物市场开展大规模的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取缔非法经营文物的场所,严厉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对未经严格审批或经过审批但问题比较突出的经营活动和市场将坚决予以取缔。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艺漫笔
艺术不能没有“个性”
林月辉
先进文化是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是富有个性的文化,所以搞艺术、做学问,贵在个性,要有不怕孤独和顽强自立的创新精神。创造型的艺术家大多会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力求标新立异,把生活融化到作品中,充分体现自我的禀赋特点,发己所感,发人未发,从而形成极其丰富的艺术个性。
反观当今艺坛,充斥着不少千人一面的粗劣制作。像有一些流行歌曲,或一味简单模仿,或一味趋时,或一味媚俗,或故意虚张声势、声嘶力竭。我喜欢像《爱我中华》、《走进新时代》之类富有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歌曲。这些都是词、曲作家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充满艺术个性的魅力。比如词作家蒋开儒在创作《春天的故事》的时候,词中采用了一句“一个老人画了一个圈”,而这个“圈”在词坛曾有非议,在歌词中很少用,但就是这一点很形象、很生动,刻画了伟人邓小平在设立特区的重大决策时的具体形象,所以作品被认可,被广大群众所喜爱、所接受,这正是艺术个性的体现。现在也有些力求在艺术创新中下大功夫的影视作品,它们在展示艺术个性方面,确实尽了很大努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再如异军突起的“广场文化”、“大家乐文化”,人们更多地表现自己的参与和情感的投入,着重体现艺术的感受和表演的个性。腰鼓舞、秧歌舞、木兰扇舞、交谊舞等想方设法翻出新意,掀起一股股“广场文化”之间争艳夺魁的热潮,其因恐怕也在于这种参与的同时能感受生命的跃动、情感的宣泄,能得到个性化的展示吧。
我们不能排除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的狭隘功利主义、趋俗现象和落后意识机制等现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错位和浮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强化文化艺术的个性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我们应当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多学科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个性教育。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军营里飞出欢乐的歌
——晚会《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别开生面
日前,北京军区司令部业余文艺演出队创作、排练演出了一台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为主题的专题文艺晚会《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晚会尝试用音舞诗画塑造“七一”讲话丰碑,展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现广大官兵忠实践行的坚强决心。
晚会共分四部分,由四首长诗贯穿而成。第一部分群体诗朗诵“世纪丰碑”,咏诵了80年来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化妆诗朗诵“时代心声”,塑造了“老干部”、“特区小女兵”、“边关战士”和“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展现了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七一”讲话的深入理解和对新世纪的美好憧憬;第三部分“与时俱进”,用时空交叉的舞台表现形式再现了三代领导人在各个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决策;第四部分“忠实践行”,结合部队的责任和使命,用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鼓舞大家树立起忠实践行的决心。
近日,演出队还将赴部队基层巡回演出。(姚赛刘世锋梁怀强)(附图片)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昆仑女》咏唱民族团结
由“梅花奖”得主陈美兰领衔主演的婺剧《昆仑女》将于10月12日至13日进京亮相。
新编历史剧《昆仑女》脱胎于许多剧种都有的传统剧目《双阳公主》,该剧以象征权力的珍珠烈火旗为主线,演绎了一出战争与和平的故事。饰演双阳公主的陈美兰剥茧抽丝、层层揭示,绘声绘色地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爱、恨等诸多的心态、情感表现了出来。婺剧是浙江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宋明时期始见雏形。由于汇聚了四面八方的众多声腔,使这门古老而独具魅力的剧种拥有大量珍贵的传统剧目。(陈文)(附图片)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电影文学会议有新决定
第十六届全国电影文学工作会议日前在南戴河召开。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的有关人士以及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厂厂长、文学策划部主任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代表们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的重要讲话,学习了丁关根同志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研讨会上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和新时期电影工作的前进方向。各电影制片厂的代表详细汇报了2002年电影选题规划以及“十五”期间的重点选题;就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拍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适应电影市场需求、满足广大观众渴求的好影片做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研讨。
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电影文学创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世纪电影文学创作的使命。会议决定:将夏衍电影文学奖与华表奖的优秀编剧奖合并,华表奖的儿童片奖与童牛奖合并,参评华表奖的作品必须是进入市场的影片。(范如川)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黄宾虹奖·中国画新秀作品开展
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暨颁奖仪式日前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行。此项活动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共金华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共同主办。今年7月以来,评委会对10余所院校选送的100多件参评作品进行了评选,评出黄宾虹金奖一名,银奖三名,铜奖六名,同时评出黄宾虹金华奖40名、黄宾虹金信奖22名。此次在京展出的作品包括获奖作品和入选作品。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亚洲文化艺术公司印制的《黄宾虹奖·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新秀中国画集》收入了全部获奖作品及部分评委的书画作品。(王志忠)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近日中日艺术家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联袂举行昆曲、京剧、能乐专场演出。石宏图、董萍、杨凤一、深见东州、辰已满次郎等先后登台演出昆曲《牡丹亭·惊梦堆花》、《百花赠剑》,京剧《挑滑车》、《洗浮山》片断及京剧彩唱《大登殿》、日本的能乐《安宅》、《石桥》等选场。京剧演员和导演出身的石宏图的新著《东瀛观剧录》一并举行了首发式。图为石宏图表演的《挑滑车》剧照。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国庆期间,中国京剧院拉开“金秋演出季”帷幕,《欲望城国》、《油灯灯开花》、《江姐》、《瘦马御史》、《初出茅庐》、《兵圣孙武》等三十多台剧目陆续与首都观众见面。左图为京剧现代戏《江姐》剧照。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黑龙江文化建设成就显著
王风光
近年来,黑龙江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自1991年中宣部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以来,黑龙江省共有29部作品获奖,并四次荣获组织工作奖。“九五”期间,黑龙江有两部短篇小说获鲁迅文学奖;11部戏剧获“文华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85项各类作品获“群星奖”的金、银、铜及优秀奖;8部电视剧获“飞天奖”;4部电视剧获“金鹰奖”;一部电影获“华表奖”。继话剧《地质师》、《托起明天的太阳》以后,话剧《一人头上一方天》、《脊梁》、《青山不老》和龙江剧《梁红玉》在全国屡获殊荣。歌曲《乌苏里船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杂技《蹬伞》荣获“第六届法国国际明日杂技节金奖”。黑龙江还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词曲作家、歌唱家、指挥家、舞蹈家,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独具黑龙江特色的各类群众性文化创作群体不断壮大。目前,黑龙江已有18个县(市)被国家命名为“文化先进县”,20个地区被命名表彰为“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有20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特别是蜚声海内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举办了25届,其影响和规模越来越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广场建设进展较快,哈尔滨的索菲亚建筑艺术广场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标志性文化广场,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广场周边环境得到改善,各开发区在建设中都注意到文化广场的建设。投资亿元的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已竣工,投资1亿多元的黑龙江省图书馆新馆舍已完成征地和工程设计,呼兰县肖红故居已恢复全貌,阿城市金上京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在全省相继落成。这些馆舍的建设,为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首都师大美术教师展示成就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共展出该院40多位教师的近200件中国画、油画作品。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由该校美术系改建,在美术界、教育界有较高的声誉,这个系教师的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出版有数十种画册。这次展览展示了首都师大美术学院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实绩。(林美)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艺与人
《腊八姐》中的霍俊萍
王久月
当雷声轰鸣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那个叫霍俊萍的人便消失了,活灵活现在舞台上的是取而代之的另一个她,这个她,是腊八姐。
五音戏《腊八姐》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鲁中地区的感人故事,贫穷落后的结石村,近亲结婚是其封闭保守的症结之一,这也使得代代人残疾不断,忧患重重。主人公腊八姐在其深明大义的瘸脚丈夫的大胆建议下,下山追求幸福,抛弃畸形婚姻,冲破这一根深蒂固的陋习,完成了自身思想的巨大转变。
作为一名演员,塑造人物是否成功和到位,首先来自于他对角色全方位的理解,来自于他理解角色的深度和广度,而霍俊萍饰演腊八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她已将这个角色融化在自己的表演中。大到人物的时代背景,所充当的历史角色及所实现的历史意义,小到人物细枝末端的动作表情,这一切的一切,经过她俨然设身处地的表演,经过一场场演出经验的洗炼,最终以一个成熟而丰满的艺术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此戏运用了一个崭新的角度和视角。腊八姐在整个故事发展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元素,她并没有起到直接推动事件行进的作用,是命运降临到她身上而不是由她来驾驭命运。腊八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需要背负什么历史使命,她是一个真实的人,只是真实地体现了改革在她身上的自然烙印。她并没有去主动地改变命运,是一直在被改变着,而正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却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于是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一个善良、真诚、憨厚的农妇形象。故事中的人物自然纯朴如同在我们身边一样。霍俊萍摒弃了对“模式化”、“英雄化”的渲染,返璞归真,脚踏实地地表现人物,腊八姐自身美丽却不懂得粉饰,她天性聪明却缺乏雕琢,一个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真实而可信地出现了,她既具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气质,又完全摆脱了表演意识感的束缚,并且主动自觉地向角色深层次挖掘。其实剧中的腊八姐对剧情又起着绝对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腊八姐的勤劳、善良、勇敢,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缺乏一种必然性的,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本剧所弘扬的。(附图片)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张永和与京味戏剧
提起张永和,许多人可能不熟悉;但说起京味戏剧《茶馆》、《龙须沟》、《风雨同仁堂》,许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张永和在花甲之年改编创作成就斐然,屡获国家大奖,因而被同行亲切地称誉为“大器晚成”的京味戏剧作家。
张永和的剧本注重发现京城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以此展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永和迄今为止已有22部戏曲作品问世。作品内容大都取材于京城旧事,《夕照八旗》、《龙马精神》,以及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天下第一丑》等,无不漫溢着十足的京味;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北京的风俗民情、平民生活场景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生活坎坷,几经沉浮,但生性乐观豁达,作品中始终洋溢着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
近日,《新剧本》编辑部、北京艺术创作中心、北京市剧协等联合召开了“张永和剧作与京味戏剧研讨会”。戏曲界专家认为,张永和是一位有生活底蕴、有思想追求的作者,几十年一直泡在戏里,丰厚的生活底蕴,以及对思想性与艺术性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他作品成功的基础。他的作品可以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精要概括;只有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才能真正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青文)
第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开评
由国家计生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三鱼杯”,近日在京开评。
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涉及的文艺形式为三大类:电影、电视、广播类;舞台艺术类;文学、美术、摄影、理论评论类。每年评选一大类作品,依次轮换进行。前八届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评作品3293件,有752件作品获奖。
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的是文学、美术、摄影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共收到来自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中直机关、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参评作品1720件。
中国人口文化奖组委会由七个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同志组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彭珮云担任组委会主任。组委会聘任4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组成本届评委会,对全部参评作品分门别类进行认真评选。评选将在“十一”前完成,11月在京举行颁奖大会暨颁奖文艺晚会。(刘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