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鲁迅的恒常价值
陈漱渝
仅据《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所载,从1917年到1949年10月这段历史时期内,有一定创作实绩的作家多达六千余人;另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介绍,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书籍多达一万三千五百种。因而,任何人恐怕都无法走近上述全部作家,也无法读完上述全部作品。这是个人的局限,也是我们的遗憾。
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精神、人格理想和思想艺术的原创性,通常集中体现在其中的几位至多几十位杰出的作家身上。这类作家往往被人们尊崇为大师,受到读者发自内心的崇仰。他们遗留的作品,蕴涵了这一时期全部创作最本质、最核心的智慧。因此,这类作品被批评家尊崇为经典,它们长留在读者记忆中,并作为传统影响于后世。
鲁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顶尖级的大师。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者和先驱者,鲁迅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杰出建树。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奠基石和纪念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杂文创作,不仅跟他的小说同样是并峙的高峰,而且这种由他所开创的文学体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璀璨华美的文采,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经典,同时又是对于整部世界文学史的卓越贡献。
作为传统载体的经典,在它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变异性的形态,同时更呈现出恒常性的形态。对经典作品恒常价值的认定,体现着广大读者对导向性、确定性和精英性的追求。经典之作跟平庸之作的区分,恰如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凡鸟,峻岭之于小丘,河海之于细流,其中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它具有恒常性。
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首先表现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中国新文学的先进性,也就集中体现于这种坚实的人民大众立场。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同时表现在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鲁迅笔下那种借改革公名阴以遂其私利的假革命,那种使“猛人”昧于世情、脱离民众的“包围者”,那种收受了“金老鼠”之后还想下属再以“金牛”、“金象”作为贺礼的贪官,那种只做“当局”不办实事的冗员,那种“倚徒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它们作为前车之鉴,至今仍令我们时刻警觉。当然,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还体现于超拔非凡的艺术造诣、文体创新的巨大实绩等多方面。
鲁迅作品中的有些恒常价值已经取得读者的共识,这是令人欣慰的;有些恒常价值尚未为今人所认知,这有待于今后鲁迅研究的深化。鲁迅作品中还有一些恒常价值目前遭到了曲解和贬低,这更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关注。
比如,鲁迅主张“斗争”,原本是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多欺寡;否则,被压迫的奴隶就会沦为万劫不复的奴才。如今,在某些提倡新启蒙的人眼中,居然变成了鲁迅的“盛德之累”。与此相联系的是,鲁迅“倾心革命”这原本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正是他有别于一般文人之处。不料如今在这些人眼中也变成了“倾心改良”的胡适的反衬。其实鲁迅理解的革命就是变革,就是与时俱进;其中既包括用大炮轰走孙传芳式的“实地的革命战争”,也包括“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改良和进化(《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历来反感于那种要让人“知道点革命的厉害”的形左实右的言行,因为在鲁迅看来,革命的目的“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决不单纯是凶恶可怕、令人恐怖的事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对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状况进行描绘时说:“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困惑的时代……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了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关系的调整,思维方式的调整。社会意识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是不足为怪的。但是,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决不会因之而减损。因为这些基本价值原则的确立,充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人民的认同,时代的选择。鲁迅之所以不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作品的恒常价值永存。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鲁迅的热闹及其它
徐怀谦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关于鲁迅的话题又空前热闹起来——其实鲁迅一直是热闹的,生前如此,死后亦如是。
正经的研究无法热闹,要热闹就得玩点手法。用什么手法呢?一夜成名之类的秘笈中就有这么一条:骂名人,尤其是骂死去的大名人——自己能一夜成名,而对方永无还口之力,所以最保险。或许因为这个缘故,针对鲁迅的谩骂声一直不绝于耳。
这种谩骂据说从80年代就开始了。给我印象较深的是1998年,三位“新生代”作家发表一封公开信,称“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不证自明。”“我们根本不看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
近期的热闹则发端于《收获》杂志今年第二期“走近鲁迅”专栏登出的三篇文章,对鲁迅都有不同程度的贬损。其中,王朔的《我看鲁迅》最能“煽情”,他说:“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的。”
每一次的谩骂、贬损,都会引得众多喜欢鲁迅的人出来辩诘、捍卫,于是文坛变得越发热闹。其实在我看来,这正中了对方沽名钓誉、名利双收的计。我明知中计却还要写此文,不是为了回应,只是为了理清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鲁迅是会被骂倒的吗?要能被骂倒,那就不是鲁迅了。生前,他不曾被陈西滢、高长虹、苏雪林之流骂倒,对死后被人骂也有先觉。在《忆韦素园君》中,他说:“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鲁迅当然不会言行两亡,所以他不必有悲哀。
第二,鲁迅是动不得的吗?当然不是。鲁迅也是人,且不是完人,当然允许别人批评,但应该是学理性的、建设性的批评。批评是为了前行,为了更走近鲁迅、走近真理,而不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那些无厘头的谩骂则不然。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中作过类似的描述:“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有几个苍蝇叫怕什么呢?叫得再好听,也仍然不过是苍蝇叫,不会变成一首诗歌或一段名曲的。而且时令一到,“冻死苍蝇未足奇”。所以,对付嗡嗡叫最好的办法是不理——惟沉默是最大的蔑视。
第三,鲁迅需要捍卫吗?如果是指“誓死捍卫”之类的话,我看不必。鲁迅不是神,不是偶像,而是一个伟大、平实的作家。所以只要有他的作品在,有那些铁骨铮铮的文字在,鲁迅的地位就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一百二十年前的今天,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了。为缅怀这位文化巨人的历史功绩,领悟他那深邃的思想和精神,我们特约了这组稿件,以寄托我们对先生的追思。
——编者
以鲁迅精神画鲁迅
马克
在我国当代画坛上,裘沙、王伟君夫妇是两位专门学习、研究鲁迅,并且献身鲁迅事业,以鲁迅精神画鲁迅的杰出画家。近三十年来,他们不辞艰辛,锲而不舍,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实践,共创作出了表现鲁迅伟大形象,解读鲁迅著作的美术作品一千余幅。
今年,欣逢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他们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世界之鲁迅》画展。这是他们举办的第二十三次也是最具新意的一次展览。新在哪里?新就新在思想认识的飞跃和创作主题的深化。由《鲁迅之世界》到《世界之鲁迅》,就是他们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必然,也是他们创作主题进一步深化的集中体现。展览中许多有关题材的作品,都雄辩地证明着鲁迅的思想是超越时代和国际的。比如《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见图)和《这样干,行吗?!》这两幅画,前者通过形象的深入刻画,揭示了鲁迅博大的胸怀,尤其是那双微眯远眺的眼睛,似乎已把大千世界融入自己的心中。后者则通过历史真实照片的映衬,表现出鲁迅鲜明的态度,他既支持苏联工农革命,但又反对极左的肃反运动。如果我们再从外国的知名人士和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应来考察,则可以更直接地表明鲁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譬如法国学者鲁阿教授说:“我们则欣喜地发现鲁迅的世界原来也正是我们的世界。”“鲁迅——真理的传播者,我们需要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您。”日本作家野间宏则称发扬鲁迅精神“是一件对世界和平有贡献的大事业”。在日本文化界甚至还有人欲借鲁迅精神作为振兴日本的力量。因此,今天我们纪念鲁迅,不仅因为他昨天的伟大,更因为他的思想今天仍然具有别人无法代替的作用。他的一些观点,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好像就是针对今天的现实而发。
这次展览,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裘沙、王伟君热爱鲁迅、研究鲁迅和表现鲁迅的满腔深情和执著的追求精神。可以说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鲁迅的精神世界里去了。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家黄宗江十年前所说:“你们依附于鲁迅身上,看来,鲁迅也依附于你们身上。”他们除去画画,还写过不少研究性文章,并到一些大学举行座谈和报告,不遗余力地宣传鲁迅。最近他们出版的《新诠详注文化偏至论》及所附录的五篇论文,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见解,大力张扬鲁迅思想体系的真谛,坚定不移地传播鲁迅的火种,企盼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这次展览的作者除去裘沙、王伟君两位主将之外,又增添了新成员。可以说,他们一家老少三代都带着自己的作品站到了宣传与捍卫鲁迅思想的前沿阵地。儿子裘小鲁和裘大力是第一次正式参展,他们的作品给展览带来新的活力,现代电脑制作的运用又拓宽了展览作品的表现手段。刚刚十岁的孙女裘星宇和七岁的孙子裘冕,在1999年于鲁迅博物馆举办《鲁迅之世界》的展览时曾各自以一幅鲁迅的素描头像参展,颇受欢迎。这一次他们更大显身手,分别为鲁迅翻译的荷兰童话《小约翰》和俄国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集》创作了两套长篇插图,而且还合作了爱罗先珂的剧本《桃色的云》和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的插图。这些作品,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想象丰富,童趣横生,流露出他们对鲁迅老爷爷译作的天真感受和孩子特有的艺术才华,读后令人为之心动。这是鲁迅精神的感召力,是家庭教育有方的成果,预示着我国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的后继者是大有人在的。
如何正确地理解鲁迅,进而继续发扬鲁迅的精神,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正如鲁迅所说的“改革,奋斗三十年,不够,就再一代、二代……”那样,国家民族精神的改革和振兴,同样也要经几代人的奋斗。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无题有感
明江
当年鲁迅逝世,上海万人送葬,长街十里,步行两小时。这场面,掌权的国民党不会去组织,他们视鲁迅为反叛,通缉令早已发出,暗杀的枪口一直没放下。万里长征的共产党又远在陕北,立足未稳。
出面的是蔡元培、宋庆龄等一批社会贤达,自发举哀的是成千上万冒着风险的民众。人们将一面“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他的棺上。
鲁迅,活着,是一个民族的儿子;死了,成为一个民族的魂灵!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以他的文字,为民众呐喊,为民族抗争,浸透了战士的血。后来的现在的一些玩文学的闲人、雅士,插科打诨的痞子,也来高谈鲁迅的短,说自己的长,实在令人可笑可叹。闲人的咖啡、雅士的茶水,与先驱者的血,那是质的区别,更不用说那些等而下之的浑水、污水了。
读鲁迅,普通人也能走近他,与之交流、对话、沟通、融合。鲁迅的心与大众是相通的。长读鲁迅,你会觉得他像一座高高的矿山,挖掘越深,发现越多,收益越大。
读不完的鲁迅,走不完的路!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鲁迅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意义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的感想
林非
像鲁迅这样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他针对着这样的痼弊,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张,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文化偏至论》);而“立人”的关键,又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要做到人人都具有独创个性和聪明才智,像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破恶声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健康与合理的发扬,那么整个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升华,自然就是轻而易举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鲁迅概括出来的这个深刻命题,无疑是包含了西欧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运动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内容,也完全契合于《共产党宣言》中所总结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就必然会引导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通过艰难曲折的奋斗向着辉煌灿烂的明天迈进。
鲁迅思想之所以能够趋于极端的深刻,其关键性的“真谛”正是在于要寻觅“本根”(《科学史教篇》)。像这样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然后再层层切入地加以剖析,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肯定会不断地获得提高。能否准确和深邃地思索,确乎是标志着一个民族是否获得了自由和走向了成熟。如果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够学习着像鲁迅这样深刻地进行思考,中华民族就必然会更好地翱翔于长空之中。
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著作中所蕴涵着的许多异常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因而就辐射出了震撼着人们灵魂的力量。他在观察和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广大民众生存的状态、前途与命运,作为进行阐发的比较和参照,从而得出引人深思的结论来。像他在《马上支日记》里感叹于“本国人和外国人颂扬中国菜,说是怎样可口,怎样卫生,世界上第一,宇宙间第n”,然而“我们有几处是嚼葱蒜和杂合面饼,有几处是用醋,辣椒,腌菜下饭;还有许多人是只能舐黑盐,还有许多人是连黑盐也没得舐”。多么巨大的悬殊,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是父母所生,都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号称为平等的公民,各自的生存状态竟还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实在是太不合理了。于是他万分坚定地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苦难的生涯而大声疾呼,显示出与西方思想史上像叔本华、尼采之类的人是大异其趣的。正是这种对于广大民众全身心的关切和挚爱,就必然会形成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中国大众的灵魂,反映在我杂文里”(《准风月谈·后记》),这种博大和宏伟的精神实在是太值得我们努力学习了。如果我们都能够不断地攀向鲁迅这种深刻的思想境界,又像他那样强烈地关怀着广大民众的话,那么整个民族的思想素质就一定会获得极大的提高,我们伟大祖国的前景也必将会无比的灿烂辉煌。
我们确实都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去从事于提高自己民族的精神境界,而千万不要沉溺在平庸、琐屑和无聊的那种氛围里面,就像当前出现的有些文章那样,热衷于讴歌贪婪与残暴的帝王和放荡地渲染着性爱泛滥和不堪入目的床笫之私,却对广大民众的悲欢与命运漠不关心。还有的文章充满着粗野的谩骂和卑劣的人身攻击,有的甚至还唾沫横飞地诋毁着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竟也形成了不伦不类和一片狼藉的时尚,真令人喟然长叹。
面对着像鲁迅这样巨大的精神现象,当然是完全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的,如果能够凭着科学的学理精神,严肃认真和有理有据地去进行研究的话,就能够准确地阐述他所作出的贡献,以及还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缺失,并且再从这儿出发更深入一步地去分析其历史的原因,这样当然就既不会可怜地去进行盲目的崇拜,也不会可耻地去抛出无知与狂妄的叱骂。
在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确实应该像鲁迅那样向着深刻的思想哲理挺进,向着关怀和升华整个民族的道德境界攀登,从而就可以更好地超越往昔的历史而迅捷地迈进。这正是鲁迅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意义,也正是在今天还让我们深深地怀念着鲁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而作
裘沙王伟君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从《铸剑》看鲁迅
袁良骏
《铸剑》是收在《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问世后,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也一再说:
《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鲁迅书信集》第941页)
《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鲁迅书信集》第1246页)所谓“塞责”、“油滑”,当然是自谦之词,但对《铸剑》特别喜爱,却是溢于言表的。这当然绝非无因,《铸剑》的确是鲁迅交织着自己半生的爱恨、凝聚着自己的全部血泪写成的。
鲁迅一生最反对两个东西,一个是锦衣玉食、残民以逞的反动统治者,一个便是卑躬屈膝、低眉顺眼的奴才主义。即使在自己的《遗嘱》中,他仍这样教导自己的家人:“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且介亭杂文末编·死》)鲁迅看不起那一套忍辱求全的折中调和。看不到这一点,不足以语鲁迅;看不到这一点,也不足以谈《铸剑》。
众所周知,《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试想: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成,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报了深仇大恨。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
《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如前所说,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对之题材的熟稔,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自选集·自序》)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地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娜拉走后怎样》)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1926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值得注意的是,初稿1926年10月写成后,他没有马上拿去发表。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他还在考虑,还在打磨。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寄出发表了。自然,这篇小说也就表现了他到广州之后的新的观察、新的体验。而当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益表面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3月20日的广州“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云龙的被杀害,正是这场大屠杀的信号和前奏。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更有把握地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便这样诞生了。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鲁迅先生(组诗)
唐德亮
鲁迅的骨头
是一种比钢铁还硬的
物质能碰碎
一切泥塑的巨人
一切镀金的神灵
在软骨症泛滥的社会
鲁迅的骨头成了
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珍宝
鲁迅的眉
浓浓的横眉
一行凝重而深刻的诗
无比犀利怒对黑暗
如同一把利剑
刺破人面豺狼的画皮
黑夜铸成的剑
又给黑夜以致命一击
鲁迅的笔
一个狂人
一个阿Q
一个落拓的孔乙己
一个不幸的祥林嫂
一旦从你的笔下站起
便永远活在文学的史册
对这支如椽巨笔
鬼魅们咬牙切齿
疯狂地诅咒泼污
这些愚蠢的举动
更证明了这支笔的力量
这支笔的伟大……
鲁迅的眼睛
能看透五千年的黑暗
能瞩望遥远的未来
风雨如磐的中国
这双眼睛
是焚烧夜幕的两颗星星
鲁迅的血
滚烫滚烫
像地火像岩浆
燃烧着对人民大众的爱
喷吐着对反动势力的恨
洒在原野
原野上便长出
一片绿色的春天
鲁迅的心
与太阳一起跳动
与大地一起跳动
与千百万奴隶的心一起跳动
它象征着正义
它代表着良知
它传播着善良
它呐喊着真理
先生虽已逝去六十多年
但这颗心还活着
依然炽热地跳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