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业产业化 龙头舞起来
编者按:短短几年时间,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各地蓬勃兴起,显示了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组织。他们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基地,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富了农民,强了企业,为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有关部门推荐的这7家龙头企业和组织,分布在不同地区,所有制形式不同,所从事的行业也不同,但他们都与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相信他们的做法能够给奋战在农业战线的同志以启迪。
虹丰粮油——
与农户结成紧密共同体
周仕焕
温州虹丰粮油集团是一家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经营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温州虹丰粮油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它联结着紧密层企业5家,半紧密层企业7家,松散企业20多家;联结6个农场,156户种粮大户,7600户种植、养殖专业户;还以承包、租赁等形式直接管理4家农贸市场。集团在本省有粮食基地5.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8000亩,在黑龙江省建立了10万亩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在俄罗斯开辟500公顷大豆、玉米生产基地。公司1999年销售额2.97亿元,获利润3001万元。
虹丰集团作为一家国有粮食企业,通过转换机制闯出一条新路,为解决全国普遍存在的粮食卖难、粮食企业亏损、种植业结构难调整等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几年来,公司重点做好了4件事:
一是抓好粮农一体化,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之路。他们从粮食经销中了解到,市场需要营养好、口感好的优质大米,而周边农民手中的粮食却卖不出去,粮食部门放在仓库里的稻谷年复一年“贬值”,这是产销严重脱节造成的。粮食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一起闯市场,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1997年11月,乐清市虹丰粮农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由虹丰集团控股,吸收种粮大户和农户为股东,每股为20亩耕地、1000元股金,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公司成立了种粮大户占多数的董事会,在章程中规定按订单优先收购股东的稻谷。收粮时股东获利,企业将粮食售出后,股东再分红。1999年,当地晚稻定价为每百斤56元,虹丰公司以每百斤60元收购。股东又按照售粮数量进行二次分红。有位种粮大户种地1000亩,入股公司后收入增加了4万元。这样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取得企业和农民利益双丰收。今年,集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建设的10万亩优质高效粮食基地第一期工程4万亩已投入使用,效益又上了一个台阶。
二是加快发展名、特、优产品,做好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虹丰集团吸收有产品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盟,现在已有20多家企业进入集团。形成年糕、粉丝等粮食制品;酱肉、肉松等肉制品;卤质竹笋、香菇等山珍;醉泥螺、虾虮肉等水产品共4个系列82个品种,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
三是看准市场趋势,及时开辟新领域。公司和省水产研究所联合,发展前景看好的水产养殖业。组建了新的经济实体,一面开发传统的香鱼生产,一面引进水产新品种;投产“欧丰”牌特种饲料;建设水产种苗养殖工程。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求新、出新、创新,使企业有活力,有后劲。
四是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发展提高。
抓住机遇,参与西北、东北等地开发;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走出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效益的路子。
集团注意市场的细分,根据食用米和工业米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居民的消费需求,作出细致规划,更好地适应市场。
同时,要以基地为依托,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致富。
伊利集团——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裴文俊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营业绩卓著,各项经济指标连年攀升,带动了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数量和奶产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6月底,已经分别达到82000头和40万吨。通过养殖奶牛,呼和浩特地区有2万多农户、约10万人过上了稳定富裕的生活,近10万亩玉米实现了过腹转化,使10多万亩农田完全实现了肥料有机化。同时促进了饲料加工业、运输业、销售业的发展。
伊利集团十分重视抓奶源基地的建设。几年来共投入3亿元用于改善奶农的养殖条件,推广奶牛的纯、良种化,提升养殖业的技术含量。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鲜奶贮存、防治疫病、增添设备等方面的困难,使奶农只要一心一意养好牛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而公司稳住了奶源就能实现规模效益。奶农高兴地说:“养上一头牛,花钱不用愁;养上三头牛,不把银行求;养上八头牛,富得直流油。”
伊利集团在完善经营体制的过程中,引入牧场管理经验,促进个体奶业运行机制的规范化。针对多年来个体散养管理松散、缺乏科技投入等问题,集团对基地的奶牛全部实行目标管理,定床挤奶,定时填写档案,全部输入微机。每个中型奶场定员为4人,负责200余头奶牛的管理及原奶生产,降低成本10%。为了抗御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公司与农户共同投资在养殖业相对集中的镇建立起现代化奶站,实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这些措施提高了集约化程度,使企业与农户相互依托,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打下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目前,伊利集团与农户联手建成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规范化奶场60多个,它们为公司提供70%以上的原奶。
伊利集团成功地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现在呼和浩特市人均占有牛奶量达到每年120公斤,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家的发展模式。伊利集团吸纳下岗职工3000多人,相关产业提供了数万个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温氏集团——
靠体制创新把事业做大
杜重年
温氏集团是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自8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近年又有新的发展。1999年,主产品肉鸡上市量1.03亿只,肉猪上市量7.8万头,年销售额12亿元,利润3800万元。今年上半年,在肉鸡价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的情况下,仍取得肉鸡上市6000万只,肉猪上市7.3万头的业绩。
通过多年的摸索,温氏集团把经营模式确定为“公司+农户+销售客户”,以此规范与农户和销售大户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生产一只鸡劳务成本为7角钱,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公司保证农民每养一只鸡有1—2元的收入。这样,农民担心的市场风险就由公司承担了,农民只承担生产风险。这种发挥各自优势,承担不同风险的做法,是多年来公司与农户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
与销售客户的关系建立在市场机制上。最初公司销售产品靠建立在各地的25个直销店,但经营每每亏损。后来,改为依靠流通大户开拓市场。为协调与销售客户的关系,公司成立了销售合作会,将全国各地的500多销售户组织起来,每年都要召开几次会议,使他们成为占领市场的联合舰队。公司根据销售量建立奖励制度,每年提取几百万元用作奖金,稳定了与销售大户的关系。
温氏集团在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集团领导层清醒地看到,要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管理好这个业务范围已经延伸7个省、自治区,拥有5亿多元资产和10家分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规范和改造。今年初以来,企业已经完成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并重新进行注册登记。集团总部对下属的二级公司实行法人管理,由原来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改为资产经营责任制。集团将主要精力放在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开展资本运营、进行市场调查与开拓、组织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抓好员工培训等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工作上。预计到2004年,公司的年销售额将达到25亿元。
很多企业尤其是家族式企业,曾经有过红红火火的阶段,但是不久就销声匿迹了。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发展起来之后继续沿用家族式的体制和管理办法,没能及时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在这方面,温氏集团看得准,措施得力,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实行公司制改造以后,通过对市场形势的全面分析,集团准备利用温氏的品牌和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稳步发展肉鸡生产的同时,迅速扩大养猪业规模,今年计划上市16万头,到2004年要达到100万头目标。同时,公司计划向奶牛业进军,形成集团的三大主业,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在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龙大集团——靠基地建设壮大企业实力
李勃 马淑臣
龙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胶东半岛腹地,莱阳市东,创立于80年代末。近几年,该公司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迅速成长为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龙头企业。
龙大企业集团的前身是一个砖瓦厂,1986年开始转产搞果蔬保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看准了食品加工业的巨大潜力,也认识到要提高规模和档次,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难题,有利的途径是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1989年,龙大与美国客商成立了公司第一家合资企业,生产汤粉,出口韩国。随后,他们又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客商成功兴办了龙大食品、新味食品、种子制品、宝龙包装等10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引进外资1500多万美元。在吸引外资的同时,龙大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出国门,学习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产品由当初保鲜速冻食品为主,发展到现在的调理食品、调味品、熟肉制品、有机食品等6大系列约200个品种,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
龙大公司坚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取得良好效果。1999年,共加工食品8万多吨,其中出口5万吨,创汇5600万美元。预计今年出口创汇可达6500万美元;国内销售额可达5亿元。目前,公司已被外商指定为速冻芋仔、保鲜蒜薹等几十种食品的定点加工厂家,其中两种产品被日本超级市场确定为A1级产品。在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龙大公司对俄罗斯、南非、加拿大、欧美等市场加大开发力度,1999年向欧美市场出口食品达3000多吨,创汇300多万美元。
为了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多年来,龙大公司重视基地建设,共发展菜地13万亩,遍及山东、江苏、河南、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的70多个县市。仅在山东省内,就有5万多农户为龙大种植和加工蔬菜。农户的年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龙大公司的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直接组织生产。由公司租赁、购买土地,建立自己的种养基地,作为企业的一个分厂或车间。例如1996年和1997年在莱阳建立了两个万头猪场,每年可为企业供应生猪3万多头,同时提供仔猪1万多头,由周围农民散养。二是紧密型协作。企业根据市场需要,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签订产销合同,农民按照协议生产,企业按保护价收购。自1998年起,企业先后在莱阳、海阳、牟平等市发展紧密型蔬菜基地2000亩。三是松散型协作。由企业向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农民自行决定产销,价格随行就市。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势,互相补充,都为壮大企业实力作出了贡献。
金健米业——
“种子革命”创出优质品牌
张伟达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的全国粮食系统首家上市公司。上市两年多来发展较快,公司股本由1.5亿元增加到2.5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7亿元,连续两年税后利润都在5000万元以上。公司始终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不动摇,发展基地,舞活“龙头”。目前基地规模已经扩展到12个县(市)的48个乡镇,面积达到100万亩。
金健米业公司的基地建设由小到大,从松散到稳定,最终形成规模,构成优势,在发展中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农业产业化起步难,难在农民的思想难统一,观念难改变,对大规模调整农业结构缺乏信心。为了引导农民走上产业化道路,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靠开发新产品带动基地起步。也就是“种子革命”。为此,公司成立了科研所,每年出资100万元以上,由一批博士领头,与湖南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开发新品种,走产、学、研结合,繁、育、推一体化的新路子。1994年,公司从中国水稻所引进的“中香一号”试种成功,打响了“种子革命”的第一炮。几年来,公司共培育推广新品种15个,初步实现了基地良种化。
二靠办示范点带动千家万户调整结构。几年的实践证明,发展基地很难一步到位,因为老百姓有一个认识过程。公司从1998年起,每推广一个新品种,都采取头一年办点示范,第二年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发展起来的基地就比较稳定。1998年,公司选择桃源县双溪口乡灌车湖村办无公害农业示范点,两年时间,全村试种了3个优质稻新品种,共发展2986亩,共增加收入31.3万元,人均增收386元。示范点的成功带动了周边乡镇,1999年3个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到近8万亩。
三靠优质服务确保基地稳定发展。公司与基地乡镇政府和农科部门一道,为农户提供全过程服务。采取了面积规划、种子供应、技术管理、收购价格“四统一”的办法,在种植计划安排以前,公司主动将种植新品种的各项优惠政策告诉农民,并在年初与基地政府签订高于常规稻保护价10%—30%的收购合同;公司还将栽培技术资料发给每户农民;到收获时在各乡粮管站设点收购。
四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创品牌。近几年,公司组织专门的攻关班子,开发出极富市场竞争实力的“金健”牌珍珠强身米,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大米品牌空白。“金健”牌米、面、油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ISO9002国家质量体系”认证,畅销20多个省区市,并打入港澳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连年产销率达到100%。农户们也感到,为“金健”品牌生产稻谷,市场好,效益高,没风险。龙头产品的形成有力地拉动了基地建设。
五靠超前研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公司在抓紧优质稻米生产开发的同时,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新技术项目。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正在试验、开发,将会拉长主导产品的产业链,明显增强公司的实力,也给基地的农户带来更多实惠。
建新集团——
选良种办花市富花农
施榕斌
福州市建新花卉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三年来,公司抓住花卉产业的良好机遇,发挥花乡优势,注重科技进步,建设起一个管理科学、力量雄厚的现代型企业。集团不仅起到花卉加工的龙头作用,还主动承担起市场中介、服务中心的功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建新公司采取“公司带农户”的经营模式,以70多名高、中级职称人员组成的花卉科研队伍为骨干,联系养花专业户1000多户,指导花卉种植面积3000多亩,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格局,公司还具有园林工程三级施工资质,销售网络及绿化工程业务遍及全国。1999年创产值1.2亿元。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一环。面临花卉产业加速发展和花卉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怎样才能把龙头舞起来?建新公司瞄准市场,找到了产业化的途径。
一是兴办花市,开拓国内市场。公司利用状元街场地233亩,承办常年“建新花卉市场”,吸收花农设置了100多个场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联办“建新元宵花节”,扩大影响。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设立了销售网,还组织花农参加全国各地的花卉展销会,洽谈贸易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开发新潮产品,发展特色花卉。公司抓住市场信息,积极引种试验大花惠兰、丽格海棠、新几内亚凤仙、比利时杜鹃等新潮小盆花,掌握了栽培技术,繁育出优质廉价种苗,组织供应花农生产。为了保证花农投产成功,先后举办18期技术讲授班,请花卉专家作现场辅导,参与培训的学员有630人,为扩大名、特、优花卉生产打下了基础。
三是以“公司加农户”方式引导农户走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公司先后与花农签订了1382份购销合同,并为花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探索采用股份制形式,由建新公司投资,组织花农走出去办花卉。现已在晋安区寿山乡、闽侯县雪峰乡、闽清县下祝乡办起3个花卉基地,种植面积100多亩,为帮助当地农民致富起到示范推动作用,也为建新花卉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葡萄合作社——架起连接市场的桥梁
苏研农
江苏省句容市春城镇早川葡萄示范园创办于1996年。几年来,园区采用日本葡萄专家提供的顶棚栽培模式,分阶段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治理。为了加快进度,壮大规模,示范园区先后成立了葡萄协会和合作社,实行生产管理和营销的一体化。
90年代初,春城镇丁庄村村民方继生在自家的承包地里栽种了2亩巨峰葡萄。在地区农科所和日本果树专家指导下,每亩收入达7000多元。周围一些农民纷纷学着栽种,但由于缺乏技术,不懂管理,产品质量低,出现卖难问题。而以老方为首的几个大户种植的葡萄果型大、色泽纯、糖分高、口感好,以每斤7元的价格上市,仍然供不应求,许多客户上门收购却空手而归。农户们感到只有和老方联在一起,才能得到他的技术真经;老方等大户也感到,把周围的农户带起来,才能扩大市场。村民们不谋而合,聚到一起,于1997年成立了丁庄村葡萄协会,走上合作发展的道路。1999年初,种植户们在尝到合作的甜头之后,又进一步酝酿成立了葡萄合作社。
春城镇葡萄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组织的宗旨是推进葡萄生产的产业化;制订了合作社章程,规定了组织领导机构、社员入社办法及其权利与义务;规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施肥,统一供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价格;还制定了保证产品质量的奖惩措施。一年多来,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政府的得力助手。合作社中有一批具有号召力的大户和能人,他们有的在市场摔打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的则担任过村队干部。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县(市)乡政府提出的“上规模、创名牌、调结构、增效益”的葡萄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得到较好的实施。
——科技下乡的主要渠道。省农科院、南京农大、镇江市农科所等,通过合作社组织把科技知识源源送到农户手中。合作社的成立还消除了农户相互保守技术秘密的矛盾。大家经常相互切磋,共同解决生产管理上的问题,使整个园区的葡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提高。在实践中,方继生等人还攻克了一些科研单位尚未解决的难题。
——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合作社成立以后,一面积极兴建交易市场和冷库,并大力开拓外销市场,一面狠抓产品的质量管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葡萄得以集中销出,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也能够集中购进,降低了流通成本。许多农户足不出村就完成了产销过程。
——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调节器。种植葡萄每亩需投入4000多元,起初不少农民担心血本无归,不敢种植,一些大户受过损失也心有余悸。合作社成立后,农户们同舟共济,即使遭受损失也可以共同分担,从而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使大家增添了闯市场的信心。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在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目前全县二万多个大棚每年冬春季为京、津市场提供鲜细蔬菜三点五亿公斤,蔬菜生产已成为这个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图为汐子镇兴隆街村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一角。 杨贵军摄
(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在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目前全县二万多个大棚每年冬春季为京、津市场提供鲜细蔬菜三点五亿公斤,蔬菜生产已成为这个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图为汐子镇兴隆街村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一角。 杨贵军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