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10-2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大步走上来 '...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中国大步走上来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这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飞速进步中,更表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上。没有幻想就不会有创新。我们也许应该在世博会后反躬自问,中华民族对新千年里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想象力在哪里?我们有多少理性的思考?我们的眼光有多远?  
汉诺威世博会的东区是各国展亭荟萃之地,荷兰的汉堡包式的三层展亭顶上的风力发电机、匈牙利的形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的展亭、挪威展亭大门前喷珠溅玉的大瀑布都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相比之下,中国的展馆造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是展馆外墙上的长城风光却格外抢眼。世博会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到中国馆,领略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倾听中国迈向21世纪的脚步声。
  在中国馆馆长张明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从朱漆金钉仿古式大门进入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展厅。大门前矗立着一个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雕塑,主体部分是竹节造型,四面是古代货币刀币造型,张明馆长介绍说,雕塑高6.6米,竹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6.6这个数字取“六六大顺”的祝愿。展厅的序幕部分装饰着盛唐风格的屋顶,简洁而有力。围着中央宽阔的楼梯四壁布置着400余台电视屏幕,云南的花卉,西藏的歌舞,江南水乡的稻田等五彩斑斓的画面不断跃入眼帘,展现着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姿的特点。
  张明馆长介绍说,中国从1982年以来参加过10次世界博览会,每次都有很多观众,反映了世界对中国发展趋势的关注。为了扣紧“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体现中国在21世纪的面貌,具体经办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国际贸促会经过反复考虑,选择了信息高速公路、航天航空、三峡工程、生态防护林、中医药等五个侧面。航天技术是21世纪项目,三峡工程是跨世纪项目,中医药部分体现从古代的针灸流传到当今的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一个偌大的环幕电影厅以简洁、丰富的画面向观众介绍着香港回归、浦东崛起等近年中国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事件。张明馆长说,世博会既不是经济成就展览,也不是旅游招商会,更不是一般的古代文明展,而是要综合娱乐、趣味,可以看,也可以动手。在信息高速公路展厅,在晶莹的钢化玻璃地面上安放着25台屏幕可触摸式的计算机,观众们可通过计算机调阅中国国情资料,许多观众饶有兴致地观看计算机屏幕上生动清晰的敦煌莫高窟三维模拟动画,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现代科技手段精心维护这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中国文化宝库的情况。
  令许多观众大开眼界的是看到中国迈向航天国家行列的雄心。在航天部分,中国第一次展出了设想中的自己的航天飞行器的模型,有50平方米的长江三峡工程模型是近年中国在类似展览会上陈列出来的最大模型。三北防护林带工程示意模型,雄辩地向观众们证明中国人民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坚定意志。
  对于中国馆,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物在博览会结束以后将作为一个新的中国和德国合作的中心而保留,而很多国家将拆除自己的展亭。中德中心、中医中心以及一些商业机构将迁到这里,为中国和德国乃至欧洲的合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正大踏步地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不仅在高科技发展中,也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上。
  但是,记者同时也感到,中国馆从设计思路上有些明显的缺憾,仍然没有跳出经济成就展览会的老套路,而世界博览会的宗旨并不在此。同备受称赞的德国、荷兰、日本、瑞士、芬兰等展亭相比,中国馆明显缺乏艺术性,缺乏扣紧主题的幻想力。世博会历届主办者把各国单独的展览场所称为“亭”,而不是“馆”,就是要各国充分展开幻想的翅膀,以新奇的艺术构思,去创作一个扣紧主题的艺术作品。许多国家展亭的设计师都是著名建筑设计师、艺术家。
  我们也许应该在世博会后反躬自问,中华民族对新千年里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想象力在哪里?我们有多少理性的思考?我们的眼光有多远?没有幻想就不会有创新。
(附图片)
  图为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一景。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供稿 2k7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世界博览会小史
自从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举行首届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的规则和标准就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从1851年到1933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标准和等级的划分。由于各国竞相在世博会上亮相展示其社会经济成就,提高国际声誉,从20世纪初在各国开始组建国家委员会以筹办世博会事务。1902年法国首先成立国家委员会,1908年召开了第一次有关的国际会议。1928年法国政府在巴黎经办有4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世博会的国际法地位,同时成立了执行机构——“国际展览局”。国际展览局确定世博会的性质、制定标准、监督其进程,并挑选举办地点。1931年1月17日国际展览公约生效。公约的内容在1948年、1966年和1972年三次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展览局的职责、举办国的义务、申办程序等。根据1972年的备忘录,世界博览会分为四等:万有博览会、一级博览会、二级博览会和专题博览会。像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就属于万有博览会,这是第一次在德国举办万有性质的世界博览会。而像去年在我国昆明举行的园艺博览会则属于专题博览会行列。大型的万有性质的博览会迄今举行过26次。比较重要的世博会举行时间和地点如下:
  1851年伦敦;1855年巴黎;1862年伦敦;1867年巴黎;1873年维也纳;1876年费城;1878年巴黎;1889年巴黎;1893年芝加哥;1900年巴黎;1904年圣路易斯(美国);1929年巴塞罗那;1933年芝加哥;1939年/1940年纽约;1970年大阪;1992年塞维利亚(西班牙)。
  如果把各个等级的博览会全部统计起来,到汉诺威世博会为止,已经举办了106次。下一次万有性质的世博会将于2005年在日本的爱知县举行,主题是“超越发展:自然界智慧的再发现”。(建国) 2k7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本报记者现场目击

  走向未来的思索
  ——看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编者按:世纪之交,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00年世界博览会在敞开大门153天之后,即将于10月底落下帷幕。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人—自然—技术”。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万观众来说,也许一部分人是带着对独具匠心的各国展亭的新奇感觉与汉诺威告别的;也许另一些人是对博览会上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演出活动印象更加深刻;也许很多人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更感兴趣。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对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进行了采访,他感到绝大部分观众是带着对新千年的思考踏上归途的。这一思考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人类将怎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下面是他发回的报道。
  为了更美好的新千年
  从第一届世博会到汉诺威世博会的150年间,世界技术的进步用一个天翻地覆来概括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如果说当时开始的全球化趋势主要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步,那么,150年后的今天的全球化推动了人类对自己的未来的思索,对这个星球前途的思索。人类正在迅速成熟起来。
一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以其智慧改造自然界,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上述问题的历史。1851年当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开幕时,世界上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恢宏壮观的建筑物,被人赞美为“水晶宫”的展厅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墙面,长563米,宽124米,在其中央凸起一个高33米的玻璃穹顶。这是人类历史第一个工业成就国际博览会,1.7万个参展者带来了大约100万件展品,最为各界称奇的是收割机。当时200万人口的伦敦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多达600万人次的参观者。伦敦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大型商业性活动,世界旅游业就是从此开始的。无数观众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大规模成批生产工业产品、造福人类的前景。自此开始,世博会在世界上就成为技术进步的橱窗,19世纪一系列的技术成就都是从世博会走向全世界的:1855年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铝制品,1862年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缝纫机,1876年在费城出现电话机,1900年在巴黎展出了电动扶梯和阿斯匹林……不仅如此,19世纪最重要的标志要么在世博会上展出,要么就是为世博会本身而建,如纽约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在世界上还没有什么技术博物馆、技术大学、技术出版物的时代,世界博览会同时就是技术交流的论坛。当时一家德国报纸曾准确地指出,第一届世博会对世界经济的出现给予了“最强有力的推动”。
  但是,世博会决不仅仅意味着技术进步。当时流亡在伦敦的卡尔·马克思本人是否参观了第一届世博会不得而知,但他却敏锐地意识到世博会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他说,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是现代大工业以集中起来的力量在各地战胜国家疆界、把社会关系和各民族特点越来越融合起来的强有力的证明。换言之,马克思从世博会的举办看到了我们当今称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开始。
  从工业展览到文化展览可能是世博会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从此,世博会不仅是科学技术教育和技术交流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殿堂。但是,世博会最初的“各民族和平竞赛”的理想却没有成为现实,19世纪最后25年的世博会充斥着各大国自我炫耀、展示其殖民“功绩”的宣传。首届世博会曾希望,自由贸易的原则会确保永久和平。但是,这个希望却一再落空。从第一届世博会开始,世界上普遍出现对技术无止境的崇拜,却忽视技术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局面在本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才有了改观,现实迫使人们去考虑未来,去考虑在技术进步中人的地位。从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开始,人被放在中心位置。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不仅给世博会以新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对人类社会在21世纪的面貌提出了发展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如今地球已有60亿人口,大约有一半生活在城市里,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人类中的2/3将生活在城市里,目前8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24个,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3个。人类将如何与自然相处?将从何处获取能源?一次汉诺威世博会当然不会给出完整的答案,但是记者从一些展览项目上看到,主办者推动人们去思索,一些国家独特的展亭设计思路显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人类的未来要靠人类自己去塑造。
  “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
  汉诺威世博会给世人留下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德国18世纪至19世纪的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曾有一句名言曰:人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代人应该套用这句名言说,人要负责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一次在德国的土地上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没有像1889年巴黎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一座埃菲尔铁塔,也没有像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一座原子球。有人曾经说过,埃菲尔铁塔是19世纪资本向全世界扩张的象征,是市民阶级要求摆脱束缚的解放宣言。而1958年布鲁塞尔的原子球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端,也是二战后为曾经被用作为杀人武器的先进技术恢复名誉的尝试。也许正是因为“可持续发展”这个内涵丰富的指导思想很难用一座标志性建筑来作为象征,汉诺威2000年的世博会没有类似的标志。如果一定要问,这次有19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加、展览场地阔达170公顷的超大型博览会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那恐怕就是一道思考题:我们将如何用技术为人服务?我们将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博览会上,记者欣喜地得知,各大洲的人民发挥着才智,正在对这个问题作出负责任的回答。
  这次世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并非所有参展项目都集中在汉诺威,在世界各地遍布着767个世博会项目,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例如,大约6年前,南非开始了太阳炉工程。这一计划采用一种新型的特高效太阳能收集器,每隔两三个小时把太阳能收集器对准太阳,收集到的热能足可满足烧饭、取暖和用电,从而减少了砍树取柴,而这种高技术的设备可用废弃材料制成,太阳反射镜用旧铝板制成,支撑座用废塑料制作。又如德国南部奥格斯堡老城的地下停车楼。这是德国第一座螺旋式停车楼。它深入地下15米,直径26米,像一个放大了的旋转楼梯,其优越处在于它没有一般停车楼的行车道面积,驾驶员把车开进一个地面上的入口箱就不用管了,一个起降平台通过计算机为它寻找空位,自然将这辆汽车送到该位置上。这座地下停车库因为无须建造通风设备、载人电梯、行车面积而大大降低了造价。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它不与人争土地。又如柏林附近的一个风力发电场开辟了新思路,现有电力网的远程输电塔上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和相应的装置,就成了一个风力发电机,从而节省了风力发电塔的造价。
  大量的事例证明,只要人们把自然界放在中心位置,聪明才智大有用武之地。例如,一家高科技公司用传感技术为农作物施肥已达到“开小灶”的境地。当拖拉机驶进农田后,该装置通过对准植物叶面的摄像机,从叶面绿色的深浅就可以获知这株植物是否缺少氮肥,电脑则控制拖拉机拖带的施肥机自动向植物施以它恰好需要的肥料量。这样不仅减少了土地的负担,而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10%。
  现代社会是个汽车世界。谈环境总离不开汽车废气对大气层的污染。维斯巴登的空中货运公司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已在试验中的运货飞艇设想。这种面向未来的新型货运工具长250米,直径61米,容积可达45万立方米,采用最新的航空航天技术,碳纤维为骨架,高密度多层塑料为艇身材料。根据设计,这种飞艇载重达160吨,在2000米的高空时速可达100公里,可以不间断地飞行10000公里,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它指引方向,操作人员仅10人。这种飞艇虽然目前还在计划阶段,但缩小的原型已经诞生。试想,一艘这样的飞艇可以取代多少辆日日夜夜行驶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载重卡车?它的普及又将对环境保护做出多大贡献?
  问题在于当今人们是否已有足够的意愿,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努力。在世博会主题公园的“21世纪”展厅,设计者提醒观众,如果没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计划,社会将会陷入怎样一种灾难的境地。设计者根据伦敦城市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选择了德国亚琛、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巴西的圣保罗和中国的上海四个城市,对设计中的未来和现状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比较。这个名为“回到未来”的部分从2100年开始,经过对2070年的“考古”新发现,回到2030年,再回到2000年。2100年的圣保罗地铁发达,交通畅达,而2000年是一幅污染严重、交通混乱的画面。2100年的亚琛是一个紧凑而有活力、以知识经济为主要支柱、几代人安然和睦相处的城市,2030年是一个人口老化、传统工业衰微、老城破落、富人住在隔离的郊区的图景。这个展厅的首席设计师说,通过两种画面的对比告诉人们,现在选择还不晚。未来难以预测,但未来可以设想,未来是掌握在当代人手中的。
  图为汉诺威世博会德国馆内“思想库”一景。(附图片) 2k7品论天涯网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学一学德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孙恪勤
在汉诺威世博会的德国展厅中,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思维库”,这里展示了许多德国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雕塑,表现出德国人对思维、科学和艺术的热爱和尊重。的确,在德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为人类进步作出过自己杰出的贡献。在举办新千年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之时,德国人的目光远眺着世界的未来,反思着技术进步的同时全球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思考着未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确定了“人—自然—技术:一个新世界的诞生”这一主题,又一次显示了他们思维超前性的特点。
  自从学会制造工具、点燃自由操纵的烈火,人类就从“自然的奴隶”开始步入征服自然的伟大历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征服自然的历史。靠着主动思维和不断创造,在宇宙发展的短短一瞬间,人类就从茹毛饮血的蒙昧年月跨入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人类在欢呼自己伟大进步的同时,却发现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空气污染、电子污染、噪声危害、臭氧层受到破坏、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无情地警告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只能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增长的极限》一书,其中对全球性问题的阐述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42届联大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号召各国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世纪来临前夕,人类再次显示出自己的智慧,促使人类文明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德国。他们不仅提出“生态社会”等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严格贯彻这些思想。以能源电力工业为例,德国特别注意对风力、水力、太阳能、潮汐能、生化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目前风力发电量已达到4500兆瓦。不久前,德国政府宣布将定期关闭核电站,放弃核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达到全部电力生产的10%。在德国,环境保护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的普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人们可以走上数百米去分类倾倒生活垃圾,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要符合绿色标准。在工农业生产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标准”。这些“烦琐”的规定并没有影响德国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的地位,反而奠定了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坦途,保证了公民应有的生活质量。
  1990年6月14日,德国终于争得了2000年世博会举办权,这是德国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他们十分珍惜这一机会,决心把这次世博会办成贯彻《21世纪行动议程》精神的盛会,创造性地提出了本次博览会的主题,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世博会的灵魂。这一主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欢迎,19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这次盛会,表现出人类对技术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关注。德国总理施罗德在世博会祝词中强调:“人们要在经济上、生态上和社会意义上为21世纪作好准备。只要我们一起动手,我们就能设计未来。”下一届世博会东道主秘书长黑田诚十分欣赏汉诺威世博会的宗旨,决定“萧规曹随”。他表示:“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确定的主题为‘超越发展:自然界智慧的再发现’。这一主题与汉诺威世博会一样,力求寻找一种使人类与自然、与环境关系更为融洽的生活方式。因为如果我们忘记了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那么,无论是在科学、经济还是艺术领域,人的作为都不能持久。”
  当人们漫步在人类、环境、基础需求、营养、能源、健康、知识、劳动、灵活性、梦幻星球和21世纪等11个世博会主题公园时,当人们静静参观来自全球700余个“世界性项目”时,无不惊骇人类面临的种种生态危机,无不为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所打动,无不激动于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努力,无不深深地关注世界的未来。或许,这就是主办者的初衷,或许,在人们的沉思中,人类将迎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世纪。 2k7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