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家谈(19)
搞活流通等于牵住牛鼻子
安徽省蒙城县委书记 孙克杰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流通的作用至关重要。搞活了流通,就等于牵住了结构调整的“牛鼻子”。
要活流通,市场先行。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蒙城县依托传统市场,建成了六大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分别是小马店瓜菜批发市场、篱笆花生市场、柳林黄牛交易市场、楚村粉丝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等。同时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每年通过这些市场和销售窗口销出的各类农副产品达18亿公斤,禽畜近千万头,价值9亿多元。
要活流通,龙头带动。蒙城县是传统的植棉大县,县棉麻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轧花、脱绒、浸出油、脱脂棉、脂酸、饲料蛋白等七八层次的梯形开发,对全县20多万担棉花进行系列深加工,“吃干榨尽”,效益翻番。蒙城县又是有名的养牛大县。拥有恒源皮件、洋阳、五洲等一批黄牛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牛肉、牛皮、牛骨的深加工上做文章,产品不仅打入国内各大中城市,还远销海外。
要活流通,中介支撑。近年来,我县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已达60多家。这些中介组织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服务、良种技术、外销渠道,带动和组织农民步入产业化轨道,使农民、企业、市场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中介的另一种形式是农民经纪人,两年来,我们着力培养了一支3万多人的农民营销队伍。这些农民经纪人或搜集市场信息,或寻找产品销售途径,或从事长途贩运,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去年为我县提供有价值的农业信息近万条,推销、贩运各类农副产品10亿多公斤,禽畜500多万头(只),价值5亿多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创新——
寿光不衰的秘诀
王慧敏
中国种菜的地方很多,但要论名气,恐怕鲜有超过寿光的了。
寿光的经验归纳为一条,就是不断创新。
这些年,卖难,让不少农民愁眉不展。有人不解:都说要跟着市场走,咱也跟了,可到头来,为啥总是种啥赔啥?
仔细号脉,不外乎这样两种原因:
一是,依葫芦画瓢,看别人种什么赢利,马上跟着来。等你的产品问世,市场早饱和了;
另一种是,一度创出了适销对路的产品,但创新到手,便认为有了一切,没有下功夫开拓市场,想办法扩大经营范围。结果呢,“沉舟侧畔千帆过”,眼看着自己先前拥有的市场份额,被瓜分殆尽。
市场忌赶、忌追,惟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当然,创新不是一拍脑袋就来的。寿光人为我们支了这样一招儿:博采众长,科技助推,创新的花儿才能簇簇绽放。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寿光,被人称为“中国第一号菜篮子”。那么,第一号菜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呢——
寿光看菜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刘磊
前不久,记者专程赶赴山东寿光市,参加在那里举办的“2000年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寿光各界像过节一样迎接这次盛会。无论是县城大街,还是各乡镇主要大道,彩旗飘扬,标语醒目,其中最抢眼的标语就是:“以菜会友”……
在寿光,前后5天,我们访农户,走基地,参观各种各样的菜篮子和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俯仰之间,发现,原来这个“中国第一号菜篮子”装满了以菜会友演绎出来的“博采众长”和“创新求变”。寿光市委书记刘命信告诉我们,这次办博览会,是寿光以菜会友,提高地域知名度,提升蔬菜产业素质,开拓更广泛市场的又一次创新。
事实上,没有创新,寿光就没有“中国著名蔬菜之乡”之美誉。无土栽培、音乐培植、气体肥料、磁化水滴灌等蔬菜种植的最新技术、最前沿成果;太空椒、扁桃南瓜、小粒西红柿、彩色茄子等最新瓜菜品种,这里应有尽有。正是依靠创新,寿光蔬菜从田间地头走出了村镇,走出了潍坊,走出了山东,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反季节”,种植观念的一场变革
寿光的起家,是从蔬菜种植创新开始的。而这种创新,缘于种植观念的变革。
日落日出,演绎着年年相同、代代相似的农耕文化———春种秋收,成了农业生产包括蔬菜生产的亘古不变的规律。“萝卜、白菜、土豆”千百年来成为北方居民冬日饭桌上的“三件宝”,谁会想到冬天种植西红柿、西瓜呢?那不是违反祖制、违反常规吗?
当然,现在说“反季节蔬菜”已经不新鲜了。可是在1989年,那是个新鲜事儿。这一年,寿光人反季节蔬菜探索的成功,推动了中国蔬菜种植的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他们率先实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对于蔬菜种植来说,这不啻于春雷一声乍响,从此中国北方主要城市都能在各个季节吃到鲜嫩的寿光蔬菜了。
这场蔬菜种植革命,也使大棚蔬菜成为寿光腾飞的基石。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明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大棚滴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100多项,引进推广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380多个,有20类120多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寿光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号菜篮子”。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已发展到6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蔬菜销售利润达28亿元。
如今,南北西东的人们,不知道寿光蔬菜的人已经不多了。甚至连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和以色列人都知道,寿光是中国著名蔬菜之乡。正是因为在蔬菜种植上的创新,寿光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农民的人均收入去年达到3850元。寿光连续3年进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以菜会友,寿光成为全国蔬菜集散中心
寿光的蔬菜出名了,寿光也出名了。但是,如何把名气变为利润和发展机会?
寿光人在思索。
就是在这样一种思考和渴求之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呱呱坠地。寿光人此举,不仅是要建立一个蔬菜集散地,更是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蔬菜信息、技术、品种的汇聚中心。
经过10多年的滚动发展,累积投资2.1亿元,占地600亩,以全封闭钢支架交易大厅为主体,可全天候交易的现代化蔬菜集贸市场已经矗立在鲁东大地。这个蔬菜批发市场设有交易、展示、洽谈、冷储、电视监控、微机信息联网、市场管理、中介经营等配套机构和设施。在这个批发市场,常年上市品种120多个,年交易量30亿公斤,交易额达28亿元。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里,江苏的莲藕,云南的洋葱,海南的芸豆、辣椒、黄瓜,内蒙古的土豆等10多个省市的蔬菜汇集于此交易,南菜北果,四季常鲜。这里的的确确已经成为全国蔬菜集散地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1995年,寿光建立至北京“绿色通道”及“海上蓝色通道”,寿光蔬菜市场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8年,寿光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组建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达到1.15亿元,经营范围涉及蔬菜种苗繁育、生产流通、加工出口、技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整个蔬菜产业领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寿光各乡镇都有自己的蔬菜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有健全的销售渠道,联通各地。菜农在闯市场的时候,自己家中就有网络电脑,市场就在网上。从市到乡镇再到菜农个人,每一级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络,从而使寿光蔬菜的销售呈现多元化的立体销售格局。
科技,是创新的灵魂
正是因为寿光人以菜会友,世界最先进的蔬菜种植新工艺、最新研制的蔬菜新产品信息,都汇集于此,并在寿光人孜孜以求的生产实践中变为现实。
在蔬菜科技创新的应用方面,寿光各级党政机关率先垂范。记者在洛城镇看到,一排排市党政机关办的科技示范园区鳞次栉比,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接踵连片。在市园艺局的大棚里,记者看到翠绿的茄秧上挂满了各色茄子,蓝的、红的、黄的,五彩缤纷。这个示范园区的技术员小魏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他告诉我们,这种茄子是从以色列引进的新品种,营养价值高,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孙家镇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镇。这个镇是全国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为保证蔬菜技术品种的更新,该镇投资1500多万元建起了机关干部科技示范园和绿色食品开发、大棚保健菜实验、大棚果树优质苗木繁育基地。
三元朱村是这个镇的骄傲。这个村800口人,1350亩耕地。其中蔬菜面积就达1000亩,冬暖式大棚500个,1999年经济总收入2500万元,人均收入7300元,各类存款余额750多万元。该村是实验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的全国第一村,并从该村开始引发了我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第一场变革。该村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绿色食品开发、保健菜实验、大棚果树优质苗木繁育三大高新技术基地,先后引进日本长茄、太空椒、SOD西红柿、乌克兰大樱桃等40多个新品种,实验推广了磁化水滴灌、立体种植、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等20多项新技术,并与香港汇众公司联合成立了鲁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产品销往俄罗斯、蒙古、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在探索致富道路的同时,三元朱村将蔬菜种植技术传授到全国各地。目前,该村有168名技术员分布在2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接待了参观考察团60多万人次,培训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
寿光菜农对蔬菜新工艺、新产品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在“2000年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现场,每天大约有3000左右农民在露天广场顶着烈日,排队买票,等候着参观博览会上展示的各种新品种、新工艺。
刘命信表示,寿光还要进一步以菜会友,打算搞国际性的蔬菜博览会,要把世界所有瓜果新工艺和新品种汇集于此,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寿光乃至全国瓜果蔬菜种植业的新发展。
无疑,以菜会友的理念演绎出来的创新,使寿光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和壮大。这种创新,必将推动寿光蔬菜产业向更高层次攀升……
压题照片为寿光市冬暖式蔬菜大棚,插图为以色列专家在寿光指导菜农种植。
柴立平 李守亭摄(附图片)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关注西部
定西三杰
赵英斌 刘永兰 詹雯 高红烈
“陇中苦,甲天下”,甘肃过去十年九旱,现在已发展到十年十旱。人们意识到林木草地对于甘肃人的意义。
近两年,甘肃引入市场机制,对荒山、荒沟、荒滩、荒地进行拍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一批有实力、有眼光的投资者,把大量资金投入“四荒地”,使绿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初夏时节,我们驱车数百公里,深入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采访,沿途土地干裂,漫天黄土滚滚而来。但当我们见到了被当地人誉为“定西三杰”的农民石建泉、蔡含真、张建勋,听到他们投巨资绿化荒山的事迹时,我们顿时感到心情振奋。
见到石建泉,是在临洮县太石镇境内的虎狼湾山上。石建泉从去年买下虎狼湾山的使用权后,已经投入了220多万元。站在眼下还光秃秃的山顶上,年已花甲的石建泉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为这座山勾画的宏伟蓝图。“虎狼湾总共面积10266亩,计划要在5年全部绿化好,要搞成一片经济林和生态林。”石建泉说,他的这个规划分为几个区域,第一区是高效农业园区,主要经营反季节瓜菜及花卉;第二区是农民退耕还林的土地,位于虎狼湾的阳坡,可以通过提灌解决水源,这里准备栽植甜油桃、布朗果等优质林果;第三区在虎狼湾的阴坡,地势比较陡,选择种植耐旱的刺槐、云杉、柠条等林木,用于水土保持……
跟随石建泉往山下走,我们见到一些小树苗已经整齐地排列在平整好的平地上。一群妇女正在给果树苗压地膜。老石说,一年的时间里,他已经把电送上了山,铺设了水管,路也修到了山顶。他的想法是边投入边产出,山台地的日光温室建成几个月就有了效益,今年春节上市了一批反季节西瓜,每个温室收入3000多元。
与精明强干的石建泉相比,蔡含真显得从容散淡。他把110多万元投入到家乡漳县金钟乡的荒山上,为的是让故乡重披绿装。
蔡含真早年为生活所迫,离开故土外出谋生。改革开放后,他贩运木头药材,十几年下来,挣下了四五百万的家产。在陇西县城外的一所民宅定居后,他回到老家,发现20多年前他离开的时候,老家还是山清水秀,现在,树被砍了,水也干了。看着令人心碎的情景,蔡含真琢磨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5年前,蔡含真用22万元买下了1.8万亩荒山,实行封山育林,逐年植上了云杉、松树等树苗。现在松树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满山都是肥沃的绿草。他在当地的马台沟村成立了金盛土地开发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为当地的农民提供牦牛仔和绒山羊仔,等到牦牛、绒山羊长大了,公司再负责回收。
蔡含真贩运木材13年,每年的业务量是三四千立方米,他的家产主要是从这些木头上而来。老蔡认为,他虽然办了合法手续,但还是拿了国家太多太多的木材。为此,老蔡在心底埋藏了一个愿望:“我有决心有信心,要把我拿出来的这些数字,全要在荒山上栽上,全部恢复起来。”
蔡含真的义举被许多人传颂,张建勋就是在他的感召下,买下了陇西县宝凤乡桦林山1.7万亩荒山。张建勋也是个能人,自己有一个预制厂和一个装潢公司,钱也赚了不少。在考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他想听听老蔡的意见。老蔡实际是他的邻居,两家相距不过几百米。蔡含真对他说,你现在搞的这些事情,可以挣些钱,但不如包个荒山,把它绿化了,这个事情总在那儿放着。张建勋专门跑到漳县去看了老蔡买下的山,回来后下了决心,用15万元买下了桦林山。
桦林山位于陇西、漳县、武山三县交界处,以前也是林区,但是因为处于三不管地带,森林渐渐被砍光了。张建勋买下桦林山后,第一步就是栽上沙棘树,雇人看管,封山育林。他还找了县上林业、水保、畜牧等部门,通过乡政府发布公告,向周围农户宣传保护森林的政策。
张建勋年富力强。他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干点事情。”从去年10月到现在,张建勋打水井、买树苗,已经往桦林山上投了40多万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密云水库,被誉为首都北京的“一盆净水”。在保水与富民、奉献与收获之间,密云人找到了一条沟通渠道——
念活绿色辩证法
陈晓红
密云水库如一块莹润的碧玉,镶嵌在京郊密云县境内。走进库区,如画的风景映入眼帘:水面碧波浩淼,倒映着座座山峰,各种水鸟在水面上栖息戏水;水库四周,林木果树葱绿如黛。
密云人悟出“绿山、净水、富民”的道理。这不是解开保水与富民这个矛盾的“绿色辩证法”嘛!密云县委书记吉林对此深有体会:特殊的县情决定了密云的特殊任务,特殊的任务决定密云必须走特殊的发展路子,即把多年保水营造出来的良好生态环境作为资源来开发,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
密云人深知,呵护好水库,确保首都这“盆”净水不受污染,既是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前提。县政府果断停止了水库的旅游项目,投资上亿元的“密云国际游乐场”刚运行一年就关了张;投资700多万元的陡岭子铁矿,已经建设到合上电闸就可投产的时候,投资者不得不挥泪关闭;而县里坚持每年做10件环保大事,使保护首都这“盆”净水成了密云人民的自觉行动。用生物工程技术来保护水源,水库周边20万亩大田玉米防虫用赤眼蜂防治,灭虫护林靠放飞灰喜鹊来完成。赤眼蜂治虫面积累计900万亩次,少用农药3300吨。此项技术还成了国家“九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密云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水库周边累计造林134万亩,形成了“松柏盖顶,果树缠腰,碧水山间绕”的生态格局,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可直接饮用。
在保护这“盆”净水的同时,密云从1995年开始实施“山场到户,绿山富民”工程。把山场租赁给农民,建环湖绿色农业基地,租赁期50至70年不变。农民有了自己的山场,纷纷投资、投劳,创办“大家庭果园”、“股份制果园”。5年苦战,密云人终于在环水库建成了43万亩的环湖果品基地。环水库四周的绵延达1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被果农称为富民的“绿色银行”。1999年,全县实现人均一亩果园,果品产量达6500万公斤,果农人均收入达3200元。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遂平结构调整坚持创新
本报讯 河南省遂平县最近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季度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9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实现财政收入1185万元。
据了解,该县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具体创新表现在:一是在生产方式上创新。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形式,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共同体。二是在种植模式上创新。扩大烟叶、花生、油料、瓜果等经济作物面积。重点推广一年三熟、四熟模式,发展间作套种面积30万亩。三是在科技推广方式上创新。先后与省内外5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攀亲结缘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四是在营造环境上创新。实行事业性服务同实体性服务并举、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并举,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
(张清明 袁文学)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反假币须穷追不舍
最近,笔者下乡,听到某乡一中年农妇,在集市上出售了一窝8只小猪,售猪款有一半是假币,农妇伤心地哭了。
通过深入调查,我发现目前农村各金融单位和有关部门轻视反假币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令人担忧。
银行、信用社误收进假币后,个别部门明知是假币,但碍于在存款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得罪储户,导致存款搬家,无法完成任务,不敢采取没收的果断措施。有些部门缺乏必要的验钞设备,仅凭直观印象,特别是在如今假币几可乱真的情况下,对假币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要求客户换一张了事,使假币又继续流入市场,坑害百姓。
笔者呼吁,对假币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还农村货币流通市场一片净土,使老百姓免除担忧。
福建上杭县
丘子祥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家谈(19)
调整就是做好加减法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相珍
莒南县既有山区,又有平原,资源优势各不相同,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体会到,制定好一个切合实际、长短结合的规划十分重要。在这个规划的前提下,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减法。我们本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重点投入、提高效益”的原则,确定了全县总的开发布局:东北部山区,重点发展林果、畜牧、石雕石刻、石料开采等项目;南部和西北部丘陵区,主要发展优质茶叶、板栗、葡萄、黄烟和畜牧业;西部平原,主攻粮食、瓜菜、草莓、桑柳、畜牧、花卉和其它高效经济作物;城区周边乡镇,充分利用城市辐射,发展三产项目。在适当压缩粮油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优化布局,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扶持发展板栗、白柳条、黄烟、畜禽、桑蚕、草莓、茶叶、苹果杂果、瓜类、水产等十大财源基地。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近两年来,我县农业结构调整面积每年以8万亩的速度发展。目前莒南具有产业特色的乡镇已占到全县乡镇总数的60%,专业村发展到32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4%;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基本形成。1999年全县粮食、果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4.4亿公斤、1.5亿公斤和1.1亿公斤,分别比1997年增长6.8%、15.4%和8%。
为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突出特色,重点建设了洙边仔猪批发市场、筵宾蔬菜批发市场、文疃果品批发市场等十大农村专业市场。
近两年来,在科学规划重点投入的思路下,围绕调整产业布局和扶持优势项目,我县共投入资金12160万元。结果是,199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3亿元,比1997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31元,比1997年增加523元,增长20.7%,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黑龙江852农场发展订单农业
本报讯 地处三江平原黑土地的黑龙江852农场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坚持打绿色牌,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今年这个场订单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农户种地有了定心丸。
他们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淘汰一些品种老化、产品质量低的品种,大力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优质品种。目前农场的小麦全部种植垦红14、格来尼等强筋麦和专用麦品种;水稻全部种植龙梗8号等优质米;大豆全部种植高油品种、高蛋白品种及大粒豆等。早在年初,这个场就与湖南金键精制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4万吨优质水稻龙梗8号销售合同;与江苏油菜籽加工企业签订了8万吨油菜籽加工合同;并与日本、韩国的企业签订了小粒豆出口合同。目前,合计订单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预计今年全农场55万亩订单作物可直接增收3000万元。(李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