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漫谈盲目阅读
林 非
我在自己长期的浏览中间,形成了一种粗浅的经验,这就是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都必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谬误、正义抑或邪恶、美丽抑或丑陋、高尚抑或庸俗?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容易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如果不是从这样的阅读中汇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是盲目地追随着别人的爱好和主张,别人炫耀和宣扬什么,自己就亦步亦趋地去阅读,并且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可能是谬误的捧场,像这样不开动自己的大脑,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渐丧失”(《读书与书籍》)。这种盲目而又盲从的阅读方式,只能是极大地糟蹋了自己珍贵的精力,而无法获得应有的长进。
譬如说多年以来,曾经大量地介绍过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书籍可以很好地了解那里文学创作思潮的变迁,认识它与十九世纪西方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劣究竟何在,从而有利于拟定如何借鉴其卓越之所在和避免它的阙失与弊端,对于更为开阔和深邃地发展自己民族当前的文学创作来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然而从某些表现出的阅读状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当一种片面地对它进行鼓吹的论调大声高唱时,许多阅读者也就糊涂地盲从着,随之而晕晕乎乎地万分敬仰起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趋势显得十分复杂,总的思想倾向是对于并未摆脱金钱垄断的资本主义文明,异常敏锐地感到苦闷和绝望,从而产生出强烈的逆反情绪,却又在否定理性主义的思潮中,陷于迷茫、惊惶和颓丧的境地。与此相关联的是他们在渲染意识流与象征手法的艺术技巧方面,竭力趋于新奇、变幻和微妙的追求,更渲染出了幽冥、惝恍、晦涩和扑朔迷离的境界来,有时甚至将读者对它的艺术鉴赏变成了精神的折磨。当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具有不少正面的意义,然而负面的影响也比比皆是。如果陷于盲目和盲从的阅读中,肯定有害而无益;而如果充满了自觉性的判断,通过思索和分析的程序去进行阅读,那就肯定会得到重大的收获。
又譬如近年以来,出现了大批胡编乱造的跪拜讴歌清代帝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通过康熙、雍正和乾隆这祖孙三代许多虚虚实实与炒作不完的故事,把他们编排和颂扬成十分的圣明与崇高,从而又燃起了崇拜专制帝王的顽强情结,比起《国际歌》里“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理想来,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倒退和沉沦。这三个统治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帝王,自然也做过一些好事,如果不是如此的话,那么一部历史简直就更黑暗、荒谬与恐怖了。至于要谈论起他们的恶行来,也是有据可查的。仅就他们凭借着专制帝王任性、独断和横暴的本性,以及通过酷刑和屠戮这些凶残的手段,分别铸造出的鲜血淋漓的文字狱而言,就异常严重地摧残和扼杀着人们独创的才智与正直的品格,多少人只要还不想豁出性命去商榷和抗争的话,就得摆成鹦鹉学舌和混沌敷衍的姿势,于是满世界都变成了精神萎靡、思想萧瑟、死气沉沉和言不及义的局面。像这样扼杀了思想的自由与独创,怎么能不使我们这东方的文明古国,在迟缓的运转中急剧地衰颓下来?正是在此期间开始大幅度地落后于不少的欧洲国家,最终导致受尽那些西方列强的肆意侵凌。寻根究底地说来,这祖孙三代专制与禁锢的统治方式,无疑是种下了造成整个国家柔弱得不能抵御侵略的祸根。如果缺乏这种正气凛然的认识,而只是盲目和盲从地阅读,就很可能会被那些磕着响头狂热宣扬奴性主义的书籍所腐蚀和俘虏。
在“不良文化倾向”大行其道时,更应该注意在判断与分析中去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开卷有益!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乡情与亲情
王 蒙
都说最美的风格是朴素,读柴福善的散文的时候我感到了这一点。
未必所有的作家都能写得如此本色而又情感充盈。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但也是一件能够尽情发挥,叫做能够“逞能”的事,更是一件可以自由遐想,叫做想入非非的事。对于一切追求新奇、怪异、高雅、伟大、天花乱坠、色彩缤纷的效果的作品,我从来都抱着敬意并愿意去欣赏分享。
但柴福善的选择是另一路。农家子弟,儿时生活,身边实事,地上的活生生人物,眼界不算宽广,也不大赶得上时髦,然而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酸甜苦辣,真切感人得紧。
读《生日》,读到“轱辘”鸡蛋的旧俗,我笑了,笑中又有些惨然,他们的生日过得与城里那些点蜡烛吃蛋糕包咖啡馆唱“害皮勃死呆”的孩子们是何等地不同啊。文章最后说:“岁月流水,儿女成行,母亲记得儿女每一个生日,儿女却不知母亲的生日!”读到这里,我与作者一样,“两行泪水,禁不住从心头悄然滴落……”
读《父亲》,我惊异于作者能把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写得这样生动感人。生老病死,谁也摆脱不了,但平凡人的一生中也有一种正气,有一种道德感和责任感,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读《疯子》,从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身上,也反映出时代,反映出困苦者不能满足人生的基本要求的无助与可怜。疯子讲的从狼群中认媳妇的故事有一种特殊的动人之处。
读《打夯号子》,从绘声绘形的描写中人们可以感到一种北方农村特有的生产文化与风俗画,既充溢着力量,也迸发出一种健康的欢乐。可以和水域的船夫号子比美。
读柴福善写故乡写故乡人物的文章,情态各异,如实道来,有悲、有喜,有艰难生计中的生之乐趣,有渺小平凡中的希望憧憬,有的粗犷乃至粗野,有的雅致,但都看着很实在,读起来不费劲,读完了犹自牵心挂肚,萦怀于心。这不容易!
再说作者的文字功力也好,干干净净,恰到好处,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读起来舒服。
但我有时边读边想,作者是不是本来可以写得更完整更深刻更从容些?增添上文学想象的翅膀,给予更多的关照与思想,挖掘与提炼,这么多素材他本来是可以写出一部大书奇书,至少是一部“平谷词典”来的呀。
但是,太不“素材”了,就不是如今这本书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反正柴福善真切地、感人地写出了自己的乡情、亲情、人情,描绘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北方农村生活图景,既不是呻唤煽情,也不是牧歌装扮,这些文章好看,有滋有味,因为它不仅是文章,而且是真实的我们自己的与我们周边的人生。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柳树
陈 阳
凭窗望去,窗前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头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说实话,我对柳树的认识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和许多人一样,在我眼里柳树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枝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它包容宽恕了蝉的烦叫,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惟独柳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不粉饰的平凡中显出真实、可爱,不愧为树中君子。
柳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汇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
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泰然,从容豁达,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洒,仅凭一截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截、更充分的评价。
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必须确定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争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画地为牢,不作茧自缚,不过求、不过奢,进退从容,才为人生之要义。
这就是我喜爱柳的缘故。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边走边看
石头上的小山村
姚昌忠
长城脚下有许多坐在石头上的小山村。
到八达岭就进了山区。往前走,越近长城石头越多。石头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像从地底下长出来似的掰不开也扭不断,排兵布阵般不成规矩不定方向,横一条青石板,竖一道偏坡峪。
山外人去这种小山村不容易,即使现今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了也不容易。在山里迷了路咋办?甭慌,俗话说虎狼有迹山有道。入夜只要有月,石上亮处就是路了。长而宽者是人踩出的,深而圆者是驴牛蹄痕,冬季雪上散乱碎点该是野兔或受惊的狍子留下的印迹。初春夜黑间最怕狼叫,听了瘆人,毛发都吓得根根炸立。现今狼不多了,而且进山者大多带了手电,就不用担心了。白天迷路可以登高远望,见树多处就有人家。为什么?有树就有土,有土就有人了。在马道湾这个小山村,从前有个汉子叫郝殿元,当代理小队长一年,领着大伙儿抠地边子。什么叫抠地边子?锄地时靠石头缝朝地边下力,把土从石头嘴边抠出来。就这么一招,一年下来能长出许多地、黑地。山里打从土改,年复一年,由此长出许多地。这些地不在账上,不交公粮。因此这一招就成为山里人世代相传不担风险不惹是非的生存法宝。
山里的另一特产是山猫。两条腿的山猫。要是看见从山上下来一双罗圈腿,就是山猫他来了。你想,从小到大在石头堆里转,出门爬坡,下地跨梁,拾柴草登坎,放羊赶驴探沟,他不猫腰弯腿行吗?所谓登山越岭如履平地,这功夫原非一日练就,根根筋骨都要换过!现在一些剑客武打片那种抻腿挺肚攒行山中的潇洒侠士,全属山外文人和城市小生的胡编乱演。
这些年,老山猫还有,小山猫却少了。这是啥缘故?许多青壮劳力进城打工去了。只是到了三夏秋收大忙时节才回,帮家里收拾地里的土豆、玉米、红薯、高粱以及米麦和豆黍。这时候,也只有这时候,村子才睡醒来,闹起来,积聚已久的活力才迸发出来。这些回村的小山猫们个个直起腰板,学城里人说话,学城里人走路,好像都赚了许多钱。有的干脆骑着新买回的“狗骑兔子”牌三轮运货车在村里绕山梁示威似的卜卜乱叫,上去下来,下来上去,还吐着黑烟,吓得村里鸡飞驴叫狗吠娃娃哭。
其实这些变化还算不了什么,变化最大的是土地。从前,山里就一块地,叫大田。此外,就是房前屋后鸡零狗碎的自留地,巴掌大、烟锅疙瘩大和耳屎眼大的都有,跳蚤般东跳西蹦东藏西躲。现在忽然都不见了。这又是咋回事?自留地早变作自留山、自留林了呀,人们又何必费劲零敲碎打刨挖石头缝里的土?就拿马道湾来说,不但有了连绵成片的大白杏树林,还冒出来上百个新添的地名———同一块地往往有多少名:二伯伯家的、队长家的、村长家的、二臭家的、东头老魏家的……不同的男女老少嘴里这么一叫,全村不就因此多出来上百块地、上百个地名?才进山来调查社情的年轻大学生必定把这当作新鲜事写进自己的论文笔记中去。
生活是变好了,这话不假。但也并非功德圆满处处令人满意。头一件,精壮男子不少进城打工去了,日久天长,家中女人难免惦念,或担心男人起了花心,呼鸡叱狗时就难免夹带几分不明不白的怨气。第二件,这两年山里几乎村村都装了电话,“电话一响,黄金万两”呀,可就马道湾没有,成了没耳朵的聋子。不但不通电话,大路也没修进村。全怪村子就蹲在石头上。唉,“大路一开,生意都来”。从前抠石头缝里的地边子,现在要在石头上铺路,这路该怎么修啊!每年开春后,县城脚下头一拨杏花就开在这儿,现在杏林漫成了杏花的海,人走进去就都不见,只见花,不见人,都掉进粉白的漩涡里去了。有人说这就是财宝,就好吸引城里人来。几个女人合计:“要是真能把城里人拉来,咱们的男人就不必都进城打工去啦!”不只在马道湾,许多长城脚下石头缝里躲着藏着的绿豆般大芝麻粒大的小小山村好像也都有这样的想法,有的模糊,有的已经很明朗了。(附图片)
莫测(插图)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藏书票 董其中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一部由原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作序,陈剑戈著/周燕整理的长篇纪实传记《黄河恋·红河情》,最近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陈剑戈与大革命时期来到中国的越南人洪水结为伴侣,洪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外籍将军,同时被越南人民军授予少将军衔。作者从异国婚恋这个特殊视角,真实地记录了大革命以来中越两党、两国、两军并肩战斗的历史经过。
▲芳菡散文集《女人织梦》近日由群众出版社出版。(阿 毛)
▲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迎接新世纪的新书——《千年祝福》。
本书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内的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少年题词祝福。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抽水马桶上的文章
赵 刚
前不久,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致信给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出了八点建议。朱总理对此信大为感动,不仅作了批示,而且要求新闻媒体予以报道“以促进全国人民提高环保意识”。在这些中学生的建议中,其中有一条是如何改进抽水马桶,科学地合理地用水。从这里我倒想起最近报纸上的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位中国记者到以色列采访,一不留神撞上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敢情人家犹太人家中的抽水马桶和咱们使的两样儿!咱们自个儿的马桶都只有一个按钮,无论是大小便,方便之后,随手一按一冲了之。可人家犹太人把按钮分成黑白两色。按黑色的,水箱中的水只流出一部分;按白色的,水箱中的水则倾箱而出。这样一来,小便之后,只按一下黑色的按钮,便可以完成冲洗,这就节省了半箱水。高!也亏得人家犹太人想得出来。就冲这马桶中的半箱子水,你就不能不佩服犹太人能算计,会当家过日子。
可回过头来看咱们自个儿,心里老大不是滋味。谁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大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二千七百立方米,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排在第八十八位。咱们首都北京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人均年占有淡水量为四百七十立方米,仅仅是东京的十分之一。197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的时候,当时各国新闻媒体把东京称作是“东京沙漠”。我们这些年地面缺水,就拼命开采地下水,玩儿命似的从地底下抽水。得,北京城方圆一千多公里给抽成了一个大漏斗。水质下降了还不算,城市还要下沉。前景堪忧!
据统计,目前北京老百姓每天平均每人用水量二百二十九点五公斤。抽水马桶“哗”一下子就要用去五公斤。这五公斤是个什么讲究?从医学角度来讲,正好是一个人维持生命的基本标准。你要是粗算一下,一个人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下来上六趟厕所的话,全市常住人口每天就要用去三十三万立方米水,一年下来就是一点二亿立方米。根据“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预测,2000年北京城缺水将达到八亿立方米。要是我们也有犹太人的那股子算劲,至少一年可以从这马桶的使用上节省出一半水吧!顺便提一句,全市三百八十多万户家庭中,要是有一半的家里更换成这样的节水型马桶,这个市场,这桩买卖也不算小了吧?
话说到这儿了,再念叨两句。这两年的夏天的热劲可真叫北京人领教了,可是这热日子还在后头呢。既然孩子们都给咱们大人上了一次环保教育课,并且已经教了咱们该如何开发市场,如何保护环境,如何珍惜水资源,那么我们的厂长、经理们该不该立马儿行动来生产这一产品呢?依我看这该不会是很费事吧?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
早春(中国画) 张成思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香椿飘香时
梅 雨
每年3、4月间,家乡鄂西北农村家家户户都开始折香椿。于是青绿的、油红的香椿便飘香在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待客、自食,香椿成为少不了的一道菜。
家乡香椿的吃法较多。最简单的是将刚采下的香椿去梗存叶,洗净后切碎用盐腌了,拌以麻油、麻辣酱做凉菜。吃来香浓味足,满口生津。大多数人家不这样食用,味道太冲。更普遍的吃法是将香椿切碎后,用鸡蛋调匀,并加足佐料,然后用锅煎饼,等煎到两面焦黄,吃来更具风味。也有将折下的香椿洗净后与鸡蛋炒食的,这样吃也简单易行,炒出的鸡蛋香椿绿黄映衬,别有一番风景。较为考究的吃法是做香椿蛋卷,制作时要费力得多。得先将香椿与鸡蛋搅拌炒好后(放足各种佐料)备用,然后用鸡蛋制作卷皮。卷皮制作要求很高,既不能出现漏洞又不能太厚(人们不愿做这道菜,主要难度就在这里)。卷皮做好后将炒好的香椿鸡蛋均匀铺在卷皮上,然后小心卷好轻压,再切成寸长的小段,摆放在盘中,再以香椿叶装饰,椿卷大功告成。这样的制作大都是家中来了贵客,轻易不做。
香椿一开春有的市场便有出售。但价格不菲,每公斤可达六七十元。这些香椿有些是从南方运来,有些则是近年出现的大棚产物。这些早市的香椿色泽、口感均不及家乡自然生长的。香椿的采折期较长,可达一个月左右,而且可复折,一道采完,不几天又生出来,同样茁壮,香嫩。采折期间,家家户户都适时采折,用不完的,有的经蒸后晒干保存,食用时,水发即可。每年夏秋,家家户户隔三差五喜欢做顿香椿面,即是以干香椿与鸡蛋做卤。有的则切碎后晾干水分用盐腌制,同时加适当佐料,装罐封存。腌制香椿是个需要十分耐心的工作,必须把握好三道工艺:一是晾晒,只干水气而不将椿叶晒干以保持色泽;二是装罐得装一层压一层,层层压实,以便发酵;三是装满的罐得仔细密封好,否则就会腐烂、发霉。窖藏或置阴凉处均可。这样腌制的香椿可存放数月至一年。开罐时,香椿经过发酵,香椿味犹存,微酸,色泽暗绿,拌以麻油,仍是十分雅致的小菜。
家乡过去栽种椿树是为取椿木(椿木是做家具的上等木料),而今更多则是采折香椿。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是因为香椿每年能给他们增加不少收入。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晚清遗影
山东画报出版社
结合一个世纪前的历史照片,晚清史专家以简约平实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晚清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从“五毒俱全”的吃喝玩乐到天灾和人祸造成的惨象;从婚丧嫁娶引出一般的社交礼仪;从下层社会的三教九流到上层社会的皇亲国戚;从偏僻农村的手工作坊到通商口岸的十里洋场……再现了转型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变化。东西方文化碰撞后的融合,体制及观念的嬗变,一切都在悄然而又不可逆转地进行,一切都凸现在当代读者的眼前。书中照片多为西方传教士所拍摄,保存完好,极其珍贵。此书实为同类著作中比较别致的新作。(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