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2003:用怀念感动生活
癸未年在人们迎接新的一年的洋洋喜气中渐渐隐退,又一个充满希望的甲申飘然降临。流逝的旧年像深秋飘零的落叶,带着如期而归的平静和欣慰。尽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2003年只是其中倏忽而逝的一个瞬间,然而细数这一年的文坛艺苑,却与每一年都有着林林总总的不同。
在即将消逝的这一年里,经历了非典带来的生生死死的考验,人们学会了从过往的喧嚣和浮躁中渐渐平静下来,走向宽容、关怀和沉思。伴随着非典诞生的各类的作品是这一年文学艺术的最大收获。以不同的体裁类型、不同的叙事手法,文学艺术以切身的感伤和震动记录着这一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努力将人性的纷杂和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并最大限度地符合生命现象的丰富性真相。
荧屏以始终如一的昂扬气势推动着大众对视觉的关注,全国各家电视台的风行改版使电视行业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戏剧则从边缘走到了舞台的聚光灯下,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出台不仅代表着近两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里戏剧不懈的努力,也代表着这一艺术门类正在走向成熟。缺乏原创的音乐舞蹈将目光投向市场路线,北京、上海、广州三足鼎立的局面渐见雏形。经过了一个夏季的沉吟,秋季艺术品拍卖的井喷之势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因非典而饱受冲击的旅游业更是颇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感喟。文学和图书出版像过去一样保持着热闹和冷静——冷静是相对于大众而言的冷静,而热闹只是圈子里的热闹,尽管如此,读和被读都在用心。在《文物保护法》实施的第一个年头,流连于田野古道、坚守清贫与寂寞的文物考古业则依然保持着它对于大众和传媒惯有的低调,沉着务实,稳扎稳打。
新年是一个驿站,又是一个起点,它给人们以快乐和赐福。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对过去的一年充满了怀念和感激,正是这些纷繁、琐碎的大小事件把握了我们对于未来的眼光。(编者)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荧屏:贴近新时代 高奏主旋律
本报记者 向兵
回首2003年荧屏上与观众见面的主流电视剧,可谓高奏时代主旋律,题材多样化。
年初推出的《DA师》,是继《和平年代》、《突出重围》之后又一部振奋人心的展现军队建设新貌的力作。既富于时代气息又兵味浓郁。海陆空三军竞展英姿,信息化作战手法新颖。《刘老根(二)》以轻喜剧的样式讲述了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故事,在一波三折富于情趣的剧情中揭示出了股份制改造家族企业如何发展的时代主题。《归途如虹》及时地将镜头对准我驻港部队,题材新鲜。其中有回归后的香港风物民情,也有驻港官兵别有一番滋味的酸甜苦辣。《至高利益》和《绝对权力》,同为反腐题材,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开掘出如何看待“政绩”,以及如何约束权力的时代话题。作品直面现实,主题深刻,剧情迭宕起伏,故事丝丝入扣,人物性格鲜明丰满。《荣誉》以真实案件为原型巧妙构思,通过一系列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案件的侦破,于风口浪尖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当代公安局长的形象,演员的出色表演更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这些电视剧较为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矛盾,触及了人们普遍关心的时代主题,从而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与之相比,那些至今仍充斥荧屏的五花八门的“综艺节目”,内容远离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样式光怪陆离,为了收视率不惜“剑走偏锋”,一味媚俗、造俗,引来观众怨声载道。
同样招观众烦的是越来越肆无忌惮地在节目中插播广告,所幸广电总局已发下禁令,但不知拥有独家资源的一些电视台是否会继续无视观众,生出新花样对付上面的政策。
2003年是各地电视台风行“改版”,“专业频道”纷纷问世的一年。改,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观众进而吸引广告客户。但是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应该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不忘这个根本,才能“改”出社会、经济两个效益,才能“改”出频道的品牌和品位。(附图片)
《延安颂》剧照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文学:坚守中的风景
本报记者 杨少波
当2003年的非典把人们限制在逼仄的生活之时,文学,这古老而永恒的表达方式,成了人们相互鼓励、反击病魔的武器。中国,诗的国度,又开始了歌唱。雪片似的诗篇通过传真、邮件飞向报纸杂志,机智、幽默、温暖的手机短信传递着患难真情和必胜信心;油墨未干的诗集送到了“隔离区”,护士张积慧朴实的日记成为感动中国的美丽篇什……建立在阅读之上,自《诗经》以降的文学传统,在2003年的此刻焕发出奇异的光辉,方块汉字承载的是重托、希望和生死攸关的生命壮歌。文学在2003年的担当和承载将成为文学史上深镌重凿的一笔: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文学在场,没有缺席。
而后的散文、而后的小说都给我们带来了沉实、厚重的品质。散文中的文字更加接近人们心灵最细微的颤动,杨绛的《我们仨》以清洁、纯净的文体延续着中国散文史上的朴实、蕴藉一脉;王安忆、莫言、刘震云、杨争光的小说实践,进一步展示着中国作家直面现实时写实力量的增强和面对未来时想象力的胜利。小说,越来越成为中国土地上滋养生长的一株大树,枝叶纷披、婆娑迎风,为世界涵纳、播洒着来自古老东方的清风新雨。
岁末,世纪老人巴金的百年华诞,使我们对文学在一个人身上的坚韧和奇迹产生景仰和敬意。巴金以火热的生命温暖了一个世纪,以孩子般的纯粹为文学定下了一个标尺。我们感谢巴金老人坚强的身体,惊异于这样一副脆弱而单薄的身体竟承载了如此多的希冀和意义。从这“单株成林”的百年文学大树上,我们看到了文学面对历史、面对人心时能够永恒坚守的简单秘密:爱。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戏剧:感性摸索到理性思考
本报记者 刘玉琴
2003年的中国戏剧与往年很有不同,不光有戏剧节、戏剧演出季等颇为热闹的舞台演出,更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启动和实施,而戏曲发展论坛、当代戏剧命运的研讨更显出界内外人士对戏剧的理性思考。
舞台演出印象深刻的不多。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文化界倒做得比较“轰轰烈烈”。国家投入巨资为优秀作品提供修改和展示的平台,体现了国家气魄和国家力量。获得2002—2003年度“精品剧目”的10台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几年的舞台创作成果。此事虽好,但评委的组成和评选方法等还有待完善,而且此工程是否能够长久也让人心存悬念。好事做好,道路还挺漫长。
今年的实验戏剧也颇令人瞩目。引起轰动的当数国家话剧院的《赵氏孤儿》和北京人艺的《赵氏孤儿》。两台戏都把原来的复仇悲剧结局作了较大改动,孤儿已不再愿意承担复仇的责任。以往的实验戏剧注重于舞台表现形式的探索,而《赵氏孤儿》则对传统的经典剧本作了现代意识观照下的解读,让观众看到了戏剧的另一种意蕴。
戏剧界最惹眼的动作可能在理性思考层面,动作幅度之大前所未有。除了一些小的研讨之外,大规模的讨论有两次,一次在陕西,讨论新世纪戏曲如何发展;一次在广东,关注当代戏剧命运如何,后一个论题讨论了一年之久。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三点是明确的:一是戏剧“称霸”舞台、一花独放的局面已成过去,应以平常心看待戏剧的现状,正视现实——戏剧在文化百花园中仅有一席之地,从而稳定心态,集结队伍,寻求出路。
戏剧的出路从感性摸索到理性思考,从看惯了戏剧的大红大紫到现在承认仅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有关戏剧的思考越来越实际,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平和,于是,戏剧的承载不再过于沉重,对戏剧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来越宽容,戏剧的路也许会好走一些。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音乐舞蹈:原创乏味市场走高
本报记者 刘琼
原创式微,已非一朝两日,但2003年尤其突出。今年,体育馆飘的是老歌,舞台上跳的是陈年旧舞,我们听不见一首本年度产生的有轰动影响的音乐作品,看不见一台本年度创作的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故此,第三届金钟奖创作金奖一路空缺也在情理之中。
原创虽无力,但因为有会念经的洋和尚和可以翻演翻唱的经典作品,除了非典时演出商被迫原地休息小半年外,演出市场始终活跃。
非典前后,一只“猫”和一条“大河”,两个洋和尚,一时几乎掌控了南北演出票房,成为本年度演出市场的明星。无论美国音乐剧《猫》,还是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在国际舞台原本就是抢手货。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经典与品牌的魅力难以抗衡。中国演出市场与国际舞台的轨接得越来越紧,观众的鉴赏品位越来越成熟稳定。崇经典而不唯洋,是今年演出市场最可喜之处。2003年,最令本土艺术家扬眉吐气的是,北京连续举办交响乐、戏剧、舞蹈三大节,上海又有艺术节,虽然请来众多的外来和尚,但东方歌舞团的《华彩唱风流》和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的《霸王别姬》,票房俏,人气旺,打败众多入流不入流的洋和尚,成为北京与上海的演出劲旅。有人气壮如牛地宣告:“中国尤其是北京市场已成为国际演出舞台的试金石!”北京上海热闹,南边的广州也不示弱,今年除了广州交响乐团走南闯北演事繁忙外,还将音乐界唯一的专家奖金钟奖永久引入羊城。北京、上海、广州三足鼎立的局面渐见雏形。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艺术品拍卖:有井喷之势
本报记者 邵建武
春季拍卖延迟炎炎夏日举行,而秋季拍卖开槌时已是寒风凛冽的冬季……一场非典使人们对于2003年的艺术品拍卖不甚乐观。
殊不知,在春季拍卖谨慎向好的情况下,京城2003年艺术品的秋季拍卖却让业内外人士喜出望外:
一、成交额大幅攀升。去年还在庆祝单季拍卖突破亿元的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此次秋拍总成交已达2.51亿元人民币,也创造了国内艺术品单季拍卖的最好成绩;成立仅一年的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此次秋季5个专场即收获了7300余万元人民币。
二、成交率明显提高。往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多在60%左右,要提高成交率,须减少拍品数量,而减少数量,势必影响成交额,重成交额而轻成交率是一个普遍现象。2003年北京的艺术品拍卖成交率提升迅速,北京华辰5个专场平均达到72%,中国嘉德“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的143件藏品卖了6300余万元,成交率达到了难以想象的100%。
三、单项拍卖时创新高,且多为世界纪录。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166万元成交,创铜炉拍卖世界纪录。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以891万元,刷新了数月前创造的346.5万元的古琴拍卖世界纪录。黄宾虹的“松筠高阁图”从30万元起拍,一路交错上升,成交于119万余元,使黄宾虹中国画之纪录大大提升了一步。“春山十骏图”以627万元为国内藏家购得,为徐悲鸿中国书画作品的最新纪录。“美国印钞公司印刷中国纸钞样本”成交于316万余元,创下中国纸币单项拍卖世界纪录。郎静山1921年拍摄的“愿做鸳鸯不羡仙”卖了4.4万元,为中国艺术摄影作品的最高纪录。
四、国内买家大举入场。国内买家增加是近年艺术品拍卖中的一个喜人现象,而参与竞投的80%左右是国内买家,是2003年艺术品拍卖中的一个亮点。在一些重要拍品出台时,一些买家出手即为天价,试图以势压人,却未奏效。“大圣遗音”古琴以250万元起拍时,首位买家即报出600万元。崇祯三足炉报出5万元起拍价时,有买家即亮出60万元高价。
五、作品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成交价位的悬殊。两件陆俨少的作品尺幅均不到3平方尺,最后成交却近70万。戴泽“和平签名”五年前拍卖流标,此次则以55万元易主。年轻画家夏俊娜的“青春曲·姐妹”与徐唯辛的“圣地拉萨”分别以42.9与58.3万元成交。“集珍——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专场”中的60余件作品拍出1474万元,每件均价都在20万元以上。经典作品的号召力已经越过学术范畴,而实实在在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市场的行情,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成交量的放大、成交率的飙升、世界纪录的频出、国内买家的发力明确地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以井喷之势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所以让人信心十足,并不在其上升幅度的空前,而在于入场者在槌起槌落中体现出的那份沉稳与自信。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文物考古:为历史护航
本报记者 李舫
在《文物保护法》实施的第一个年头,文物考古业依然保持着对于大众和传媒惯有的低调,沉着务实,稳扎稳打。在法律为文物安全护航的大纛下,文物和考古工作正在慢慢驶入依法保护的航线,城乡基本建设、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逐渐理顺,《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各地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文物保护专项法规。体制上的改革为法律法规的实施助了一臂之力——北京决定撤消明清皇城范围内的危改立项、湖北省将襄阳城墙的管理权正式移交给襄樊市文物局,尽管还只是开始于局部。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的筹建、使用最新遥感技术对西安秦始皇陵布局之谜的探索,标志着文物考古和博物馆业科技化建设的起步。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旧面临严峻挑战,文物流失、古墓盗掘现象仍然严重的形势下,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旨在全国选择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村),分期分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今年公布的名单上,山西灵石县静升镇等10个镇和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等12个村榜上有名。这项决定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众多的散落在民间的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避免人为破坏,进行了制度上的设定。
幸与不幸都在发生。将演绎“康乾盛世”的历史和人文风貌的故宫博物院大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塌陷隐患、河南荥阳汉王城“楚河”、“汉界”被突然改道的黄河水吞没是今年的重大事件,它们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旅游:趋向个性化
本报记者 陈原
过去多数人习惯于随团旅游,因为这种方式可以省去食宿行方面的诸多麻烦,也不必费神费力去选择游线和景观。但随着私车大量增加,交通日益便捷,社会保障机制逐渐成熟,人们的旅游常识和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许多旅游者正在转向家庭旅游和个人旅游。
家庭旅游一般是一家两代甚至三代,个人旅游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两三好友结伴,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寻找旅游目标。他们按图索骥,自己买票、乘车、投宿。有的专门选取游客稀少的僻静处跋涉、攀登;有的甚至寻觅未加维修的遗址废墟怀思古之幽情。更多的人是驾驶私车行进在城郊。今年非典刚过,仅北京一地就增加私车30多万辆。驾车旅游,往往是朝发夕返,最多夜宿一次。这样的游赏,随机性较强,随时停车览胜。今年10月旅游黄金期,北京人最时兴的一是去天津,京津往返的列车天天从早至晚爆满,高速路上更是车流滚滚,天津的吸引力就是价格便宜,还有塘沽口岸可一饱海景;一是去郊区走走停停,当地农民为此准备了果园采摘、农家菜、骑马这样的特色节目。上海人在黄金期以周边的小城小镇为游景,江浙的这些城镇,古迹丰富,色彩浓郁,平静和畅,特别适宜散心。
目前的个性化旅游也有令人头疼之处,由于比较随意,缺少预见,所以有些地方忽然就人满为患,以至游客投宿无门,公路拥堵不堪;没有管理和人烟稀少的地方也难免迷路、失足,甚至发生危险。
今年冬季的冰雪休闲成了最时尚的旅游。已办了20年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全新亮相,造型之新、规模之大,超过了历届;北京的滑雪人数预计将达到40万,每到假日,就有无数人拥向郊区十大雪场,有的雪场周末可以接待2万多滑雪者。连四川今年都以冰雪为冬季旅游的主打项目,拥有南方最大滑雪场的西岭雪山景区,还别出心裁,推出模特大赛,雪山之美与人体之美相呼应。其它包括雪景的景区也在“雪”字上大做文章,吸引了相当多的游客。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图书出版:平静地阅读
本报记者 袁晞
一场非典使得图书市场门前冷落车马稀,非典过后,图书销售迅速回升,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图书大厦曾创日销售最高纪录。
回首一年,印象中爆炒爆热的图书不多,出版与影视互动、明星出书、签名售书仍是一些出版社沿用的营销手段,但图书质量不高也难让读者有所动,起不了太大的波澜,而一些高品位的图书在平静的阅读中创造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比如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作者文笔和画笔一样,洋溢着智者的光芒;杨绛的《我们仨》,不能说是杨先生的最佳作品,但聪明和智慧难有人可及;沈昌文的《阁楼人语》是一个时代读书人的记录。这些“忆旧”书让老一代人回想经历过的岁月,让新人了解应该知道的历史。
引进版的新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新出了《知识、自由与秩序》、《秩序自由主义》和《道德的市场》三种,继续保持着很高的学术水准。三联书店新出的“文化生活译丛”选书精良,其中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桑塔耶纳的《英伦独语》极有情趣。译林出版社的“外国文学最佳新作丛书”今年也推出了几部最新外国文学精品。
这一年中新闻出版总署和各地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盗版图书的力度,进一步净化了图书市场秩序。
营销体系中吸收社会资本、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出版物总发行和批发领域,建立出版物现代营销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