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第3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 苏丹总统高度评价苏中关系 '...

第3版(国际)
专栏: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
 苏丹总统高度评价苏中关系
  本报喀土穆12月23日电 记者黄晴、罗春华、黄培昭报道:苏丹总统巴希尔今天下午在总统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苏中两国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过去,中国曾无偿地帮助苏丹修建道路、桥梁和友谊宫等建筑,现在,中国在苏丹进行了石油和麦洛维水坝等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而且没有任何政治条件,他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他希望通过本报转达他对中国政府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问候,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过去以及现在给予苏丹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和赞赏,并希望两国关系能在互利的基础上迈上新的台阶。
  巴希尔说,苏中友谊源远流长,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两国的经济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苏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苏丹的石油、电力等能源领域的投资活跃,有关道路、桥梁、水坝等方面的合作也密切。他表示,铁路和农业方面的合作非常富有潜力,希望两国能进一步加强在上述领域的合作。
  在谈到苏丹国内经济状况时,巴希尔说,历史上,苏丹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差,长期以来依赖外国援助。本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力求把经济纳入自主发展的轨道。目前看来,这一政策是有效的、成功的。近几年来,苏丹经济保持了年均大约6%的增长,汇率稳定、通涨率不断降低,黑市也销声匿迹,其中石油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苏丹政府和人民目前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在谈到和平问题时,巴希尔说,苏丹内战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苏丹人民饱受内战之苦。实现和平不仅是苏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目前,关于和平的谈判正在加紧进行中,政府和南部反对派已就一些重大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实现和平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本国资源,并拥有更加稳定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巴希尔说,中国对苏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的稳定对苏丹十分重要,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稳定的、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而自主发展的强大中国。苏丹将坚定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维护领土完整,也希望中国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海合会首脑会议闭幕
 发表《科威特宣言》和联合公报
  据新华社科威特12月22日电(记者安江、梁有昶、闫珺岩)第二十四届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首脑会议22日在这里闭幕。会议发表了《科威特宣言》和联合公报,承诺共同反恐并密切关注伊拉克局势。
  宣言说,在本届首脑会议上海合会国家签署了共同反恐协议,以加强各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与协调,支持国际反恐行动和实现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关于伊拉克局势,宣言说,海合会拒绝任何旨在肢解伊拉克的企图,强调必须维护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宣言指出,联合国应在伊拉克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伊拉克人民尽快实现政治独立。
  宣言说,首脑会议对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局势的持续恶化和中东和平进程所面临的威胁深表关切和不安。会议谴责以色列政府继续实施其侵略巴城镇、暗杀巴领导人的政策,拒绝并强烈谴责以色列总理沙龙最近提出的“脱离”巴勒斯坦人的单边解决方案。
  会议支持根据阿拉伯和平倡议和联合国决议,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认为这是在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公正、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会议还要求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加压力,阻止其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挑衅和威胁,强调必须实现包括叙利亚和黎巴嫩在内的中东地区全面、永久和平。
  会议重申,希望包括海湾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成为无核区和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会议强烈要求以色列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其所有核设施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宣言还强调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以实现整个地区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称
 下周对利比亚实施核查
  据新华社维也纳12月22日电(记者宋国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22日在维也纳表示,该机构将于下周开始对利比亚的核计划展开核查。
  巴拉迪当天对新闻界说,他将于下周率领一个高级专家组访问利比亚,了解利比亚发展核计划的情况并会晤利比亚政府官员,讨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利比亚核计划进行核查的具体方案。
  巴拉迪认为,随着利比亚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国际原子能机构将能够“解决与利比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所有问题”。
  巴拉迪还证实,利比亚高级官员20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向他通报了利比亚过去从事铀浓缩活动的情况,以及希望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的愿望。他说,利比亚的这一决定是值得欢迎的。利比亚官员向巴拉迪承认,利比亚未能在过去的铀浓缩试验中取得进展。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也表示,鉴于“利比亚正在努力重返国际社会”,美国政府有可能重新审视对利比亚的有关政策,并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其中包括改善同利比亚的经济关系,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取消美国公民前往利比亚旅游的禁令等。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美国
防恐警报
神秘粉末
加州地震
今年圣诞不轻松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12月25日临近,美国千家万户都在盼着圣诞老人的到来,不料却传来了“刺耳的声音”:恐怖分子要袭击美国。21日,美国政府将反恐预警系统从第三级的黄色调高到第二级的橙色,全国各地一下子紧张起来。22日,首都华盛顿发现了神秘的白色粉末,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又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这个圣诞真有点不轻松。
  恐怖袭击的传言并非杯弓蛇影。19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盘据称是本·拉登的副手、“基地”组织二号人物艾曼·扎瓦赫里的录音带。在美国特工的眼里,此人甚至比头号通缉犯拉登还要重要,他实际上是“基地”组织的灵魂,而拉登只是个象征。包括“9·11”事件在内的许多恐怖行动都是扎瓦赫里的杰作。扎瓦赫里在录音带中扬言:“基地”的“圣战勇士”正使美军在伊拉克更多地流血,“将在包括美国本土在内的所有地方继续追击美国人及其盟友”。21日,国土安全部部长里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情报部门从多种消息源获悉,来自国外的恐怖分子筹划近期内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规模和影响相当于或超过“9·11”事件,而且很有可能利用民航客机制造第二个“9·11”。
  如此警报一出,美国各地马上行动起来。不少州启动了反恐应急计划,联邦调查局在全美56个分支机构成立了24小时运转的指挥中心,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动用F—16战斗机对美国的重要设施加强空中警戒。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对301个入境点加强了监控。全美范围内的核电站、铁路、港口、机场、政府大楼以及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都加强了警戒。纽约州长帕塔基下令国民卫队和州警察对机场、隧道、火车站、公共汽车站等重要设施全面监控。从东部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到西部的洛杉矶、旧金山,从北部的芝加哥、底特律到南部的亚特兰大、休斯敦,皆是戒备森严。
  “9·11”事件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进而建立了一套5级反恐预警系统,用绿、蓝、黄、橙、红5种颜色代表从低到高的5种危险程度。自今年5月以来,美国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中级警报的黄色状态,只有沙特和摩洛哥发生爆炸事件后才保持过10天的橙色。
  在反恐警报频响的时候,其他的麻烦也来添乱。22日,华盛顿市中心离白宫不远的第十五街,有人在垃圾箱中发现了白色粉末,迅即报警。紧接着,大批警车赶到,穿防化服的专业人员也来了,附近的几个街区一度封锁。所幸是虚惊一场,检测证实白色粉末为无害物质。当天上午,加州中部发生里氏6.5
  级地震,到晚上已造成3人死亡,部分建筑物倒塌。
  尽管祸不单行,但整体来看,美国政府防范的重点还是恐怖袭击。布什总统22日在白宫召开国土安全委员会会议,召集国土安全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的高层官员详细讨论了目前形势,制定了应变措施。布什称,政府各级部门都在尽一切努力,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记者22日下午开车到华盛顿市中心采访,看到在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等敏感地带,警察、警车明显多了起来。但在商店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普通市民还是照常踊跃购物,收款台前排起了长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橙色警报毕竟与发生“9·11”事件时的情形不同,与前几次的橙色警报也有些差异。美国老百姓对恐怖袭击虽然担心,倒也并未慌神。
  不过,这种橙色警报的代价实在不菲。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戴卫·海曼说,一旦进入橙色状态,全美各级政府每周用于防范的费用就要高达10亿美元。圣诞和元旦就在眼前,届时会发生什么呢?老百姓希望什么也不要发生,平平安安地迈入2004年。(本报华盛顿12月22日电)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同意减免债务
强调经济利益
 普京会见伊临管会轮值主席
  本报莫斯科12月23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2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来访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轮值主席哈基姆。普京表示希望同伊拉克新政权建立起良好关系,并同意免除伊所欠部分债务。与此同时,普京突出强调了俄罗斯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
  据俄官方通讯社报道,普京在会见时指出,俄伊两国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俄希望同伊拉克新政权建立起良好关系,并积极参加伊战后重建。他说,俄一些公司准备同伊拉克开展合作,俄对伊投资最近一段时间有可能达到40亿美元。
  哈基姆表示,伊拉克重视同俄罗斯的关系。他强调,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向伊拉克提供现实的帮助,推动将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民的进程。哈基姆对俄罗斯公司参加伊战后重建表示欢迎,并建议两国就战前签署的有关商业合同以及今后合作方式举行专家级谈判。普京对此表示支持。
  哈基姆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俄方已经承诺将伊拉克所欠约80亿美元的债务减少到35亿美元,其余部分将在巴黎俱乐部范围内重组。克里姆林宫一位高级官员对国际文传电讯社发表谈话说,俄罗斯准备就减轻伊拉克债务负担进行谈判,这一问题将同俄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俄罗斯同伊拉克之间经济联系密切,萨达姆执政期间两国公司间签署过石油开采等方面的巨额商业合同。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埃及外长耶城遭袭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平
  12月22日,埃及外长马希尔3年来首次访问以色列,但当天在位于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遭巴勒斯坦人袭击。
  按照行程安排,他要会晤以色列总理沙龙、外长沙洛姆、总统卡察夫以及反对党工党领袖佩雷斯等人。据22日埃及《金字塔报》头版报道,马希尔访以的目的是希望能与以方就巴以如何重新回到谈判桌旁开始谈判达成共识。
  据报道,马希尔与沙龙的会谈似乎效果不错。沙龙在与马希尔会谈之后对以色列公共电台发表讲话说:“我相信以色列和埃及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埃及是中东最重要的国家,这个关系将会巩固。我相信这也将有利于我们与巴勒斯坦政府的关系,有利于与巴勒斯坦人达成协议。”马希尔在与沙洛姆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都强调了埃及外长这次访问以及改进两国关系的重要性。马希尔还表示,以方告诉他,以保证不采取可能影响巴勒斯坦各派谈判达成可能的停火协议的行动;还说如果巴勒斯坦方面停火,以色列也将相应实施停火。
  谁知访问尚未结束,突然在耶路撒冷老城发生了马希尔遇袭事件。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清真寺,是穆斯林的主要圣地之一,马希尔趁机去做祈祷本在情理之中。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就在马希尔来到清真寺还没有开始做祈祷前,一群巴勒斯坦穆斯林聚集在门口大声叫骂马希尔是“叛徒”,问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做礼拜?据目击者称,还有人打了他,向他投掷鞋子。攻击者当时情绪激动,愤怒异常。
  马希尔年近七旬。也许他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更没料到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兄弟会如此对待他。在遭到这样的突然袭击后他呼吸困难,并昏倒在地。马希尔的随身保镖、巴勒斯坦警卫和以色列警察一起保护着他,并搀扶着他离开清真寺,前往医院。据以色列救护人员说,马希尔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已经神智清醒,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后已完全恢复正常。
  23日出版的《金字塔报》报道说,马希尔曾经昏迷数分钟。据《金字塔报》记者从随马希尔访以的消息灵通人士那里获悉,袭击马希尔的行动系激进的“伊斯兰解放党”成员所为。
  在获悉马希尔遭袭后,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22日晚打电话对他表示慰问。巴勒斯坦总理库赖也深感震惊。巴勒斯坦政府随即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这起袭击事件,并表示将严惩肇事者。
  埃及支持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四方联合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和库赖政府。埃及不仅在美巴、巴以之间,甚至还在巴解组织和巴激进组织之间做了许多斡旋和调停工作,希望巴以能尽快开始新一轮谈判。
  袭击事件也使以色列方面感到尴尬,因为埃以双边关系自从“阿克萨起义”之后就越来越紧张。为了表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以及对以色列镇压政策的不满,埃及撤回了驻以色列大使。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以色列一直在努力争取改善与埃及的关系,希望开罗能重新派出其驻以色列大使,因而以色列方面十分看重马希尔外长的这次访问。而埃及外长接受邀请访问以色列,显示两国关系正在恢复中,这有利于巴以复谈和重启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这个突发事件发生在以色列军警控制下的伊斯兰圣地,自然令以色列难堪。
  目前,马希尔已安全返回开罗,埃及对袭击事件深表遗憾。
(本报开罗12月23日电)(附图片)
  遇袭时马希尔(中)惊恐不已。 新华社发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12月23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面对话筒者)在菲中部的莱特省看望山体滑坡中的幸存者。
  目前,已经有200余人在菲律宾南部和中部的山体滑坡和洪灾中遇难。
  新华社发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青山绿水好民风
——不丹纪行之一
本报特派记者 钱峰
  在巍峨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有着一块被世人赞誉为高原净土的不丹王国。长久以来,由于境内群山矗立,又背靠着喜马拉雅山脉这座巨大的天然屏障,散居其中的70多万国民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基本沿袭着千年不变的生活习俗,以至有人说他们“离蓝天最近,离世界最远”。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洁净的空气、传统的服饰、无拘无束繁衍生息的黑颈鹤、雪豹,甚至传说中的雪人,让不丹在世界眼中成为神秘、宁静、纯洁乃至保守的代名词,也因此总让久居“水泥森林”的都市人充满无限遐思与憧憬。
  记者乘坐从印度首都新德里飞往不丹的航班,飞机经停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再次升空后不久,舷窗左侧透进的耀眼白光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朵朵白云中,喜马拉雅山的雄伟轮廓清晰可见,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雪山沿着湛蓝的天际线平行铺开。7145米的尚卡尔峰、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8463米的马卡鲁峰……让欣喜的乘客无不心旷神怡。不久,飞机开始接近不丹国内唯一的机场——帕罗机场。随着高度不断降低,视野中又映入了一番新景象:奔腾的河流,葱郁的群山,幽寂的峡谷,金黄的稻田以及独具特色的青瓦红檐的房屋显得愈发清晰,但天空依旧是一片耀眼透心的湛蓝。
  由帕罗机场前往首都廷布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盘旋在依山而建的公路上,窗外是一派田园自然风光。苍松翠柏林立,稻谷金黄,梯田翠绿,而醒目的红色则是晒在农舍屋顶上的辣椒。峰回路转处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寺院,清一色白墙上镶着雕花门窗,檐梁上的佛像图案大都用鲜艳的红色、青绿色和金色精心描绘。帕罗河欢快地绕在山脚下,嘻嘻哈哈像一群开心的孩子,向远方奔去。雪白的云,有的懒懒地傍在山边休憩,有的心神不定地在山谷中飘荡。
  位于峡谷中的首都廷布只有4万人口,全城仅3个加油站,规模只相当于许多国家的小镇。走入市内,一切都显得很朴实,很传统,很宁静。街道不宽,大多数房屋依山而建,没有任何高层建筑和豪华宾馆,即便是一些国家部委、邮政总局甚至国家银行也不过两三层高的楼房,可每间房舍都少不了不丹传统特色的雕刻和图案。城中也见不着交通灯,只有几个交警慢悠悠地在路中指挥着来往车辆。所有司机都不急不躁,听不见喇叭声,即便偶尔传来的一小声鸣笛,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按下的。
  “不丹”在梵文中意为“西藏边陲”,又有“雷龙之国”之称。8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不丹,至今长盛不衰。1907年,首位国王伍盖恩·旺楚克正式建立不丹王国。现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为第四代君主。自1974年加冕登基以来,由于国王思想开明,作风民主,长期致力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尊重宗教和民族传统,而且还在1998年主动实施政改,将行政权力移交给部长委员会,备受全体国民爱戴。
  采访期间,记者所遇的不丹人,无论是政府部长,还是在山间小路上负重前行的牧民,个个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男子大多身着名为“果”的传统长袍和齐膝裙,衬着长筒袜,而女子则是齐脚踝的“基拉”裙。熟人见面,握手拥抱之余,也从无肆无忌惮的喧哗。当地人介绍,千百年来,由于高耸的群山阻断了不丹与外界的交往,使得不丹原始的自然风貌和淳朴的民风得以保存。此外长期受佛教教义的熏陶,宽厚待人、与世无争的思想早已潜移默化扎根于不丹社会。让记者惊讶的是,女性在不丹社会生活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按照当地民俗,婚后男方须搬进女方家里,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夫妻共同承担户内和户外劳动。当地人还自豪地告诉记者,锁和钥匙在不丹几乎无用武之地,因为全国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极低,不丹人外出很少锁门。
  一尘不染的自然环境与平和的心态相互渗透,这就是记者对不丹的第一印象。(本报新德里电)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军打死五名巴人
 巴武装人员袭击以检查站
  据新华社加沙12月23日电(记者周轶君)据以色列电台23日报道,大约40辆以色列坦克和装甲车当天进入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难民营,抓捕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双方交火造成至少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多人受伤。
  报道援引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的话说,此次军事行动是为了“继续摧毁加沙地带南部走私武器的地下通道”。
  又讯巴勒斯坦电台报道,两名以色列士兵22日晚在加沙地带南部的一个检查站遭到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袭击丧生。
  报道说,两名以色列士兵当时正在古什·卡提夫检查站值勤,突然遭到手榴弹袭击。阿克萨烈士旅及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下属军事派别圣城旅随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 ngq品论天涯网


第3版(国际)
专栏:

格要求俄明确撤军期限
  据新华社第比利斯12月23日电(记者桑华、周良)格鲁吉亚代总统布尔贾纳泽23日在第比利斯表示,俄罗斯应该遵守1999年达成的伊斯坦布尔协议,明确撤除驻格军事基地的期限。 ng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