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践行新的发展观
11月21日至23日,由人民日报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办,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衢州举行。这是继“庐山杯”环保征文之后,我们献给中国环保事业30
周年的又一份纪念“礼物”,也是今年本报环境报道的最后一幕重头戏。论坛由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主持。
举办这个论坛,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中国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其中之一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在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再一次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而此时,中国已经吹响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号角,按照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不成问题,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这一切告诉我们: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找到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可以说,如何“双赢”这个话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这些年来,历经了环境与经济的博弈,遭遇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究竟应当如何相处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对于环境和生态的重视也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关于这些,我们既可以从国家不断确立的一系列政策上清楚地看到,也可以从自己身边的陆续发生的许多细节中亲身体会。比如,人民日报今年年初特别成立了环境资源编辑组,开辟了“人与自然”专版,加强环境报道的力度。比如,关注环境保护的广大读者投向本报“绿手印论坛”栏目的雪片般的来信,以及今年“庐山杯”征文堆积如山的来稿。
更近的事例是这次“双赢”论坛。面对这样的话题,不仅有那么多的有关部门领导千里迢迢南下与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典型代表风尘仆仆赶赴衢州,有京、沪、浙三地十几家媒体的追踪报道,还有像衢州市委、市政府这样热心生态与环境的地方党政部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这是我们之所以能圆满举办这次论坛的社会氛围,也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理念能够践行的现实基础。
其实关于如何“双赢”,我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它们中的一些突出代表在此次论坛上做了生动的介绍,有关专家学者也对此献上了自己的思考。他们的发言使本次论坛不仅有理论的思想深度,也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县、地、市各级政府的代表,一些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现身说法,突破了“环保局长说环保”的窠臼,让人感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真的被放在了同一张桌子上。
本报将这次论坛的主要内容分两次(12月5日第九版、12月6日第八版)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以推动更多的省市地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
——编者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浙江衢州:生态也是生产力
鲍洪俊 梁孟伟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一笔无形的资产,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衢州选择了一条生态现代化的道路。我们要做的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衢州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加快发展,努力缩小差距,又要保护环境,为全省提供生态支撑。因此我们提出:愈是加快发展,生态的声音要愈大。
———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 蔡奇
衢州,浙江之“肺”,钱江之源。生态建设的好坏,既事关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与下游数千万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5年前绿满荒山,今年全面建设生态市。今日衢州,高山青,江水蓝,一个个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生态城镇和生态旅游景点,如颗颗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生态,已经成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引人出山 引绿上山
自然,哺育出万物灵长的人类;人类,又曾极大地伤害过自然。
衢州农村人口180万,其中农村劳力120万,而目前农村需要的劳动力只要一半。如果不让60万富余劳动力走出大山,农村生态就不会根本好转,建设生态市只能是一种空谈。
从去年开始,衢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放鸟出笼”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今年开始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今后5年每年培训5万人,造就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一些外地企业得知衢州开展大规模农民素质培训的消息后,纷纷上门要人。杭州市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希望今年从衢州招收500名家政服务员。以前一个保姆月工资仅仅三四百元,现在经过家政培训的中级保姆月工资为800元。据统计,目前衢州市外出打工农民已达35万。
引人出山才能引绿上山。劳务输出,促进了衢州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既是公园又是银行
钱塘江流经衢州境内近200公里,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网络,既是建设生态衢州的需要,更是全省60%面积的钱塘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衢州市对930万亩山地进行整体规划,分类经营。源头地区、江河两侧、水库四周、交通干线两旁和山体坡度40度以上的地区,建成生态公益林,营造一方好山水,起到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面积达570多万亩。
现在衢州森林覆盖率已达70.9%,高出全省平均的11.5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接近全省人均水平的两倍,水源地区的水质达到一类水平。
在生态林中体现经济价值。衢州人工造林改造注重与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和食用菌原料林。在8万多亩退耕还林山地上,大都种上了杨梅、药材、毛竹、银杏、杜仲等经济植物。
优良的生态必将产生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景观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衢州目前有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处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还有二十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十一”黄金周,衢州生态游游客大增,成了杭州、上海人的“后花园”。
追求绿色GDP
衢州人深深意识到,以绿色革命为重点的绿色浪潮正在兴起,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绿色消费方兴未艾,绿色市场迅速扩大。衢州优良的生态环境正日益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商品和市场。
目前,衢州市已建立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0个,总面积达到55万亩;有各类绿色农产品品牌46个,其中1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农产品,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开化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0万亩,名茶总产量763吨,去年茶叶销售额达到1.4亿元。其中开化“龙顶茶”,各项质量指标全部达到欧盟标准,一举突破绿色壁垒。常山县同弓乡大力发展胡柚、山茶油、西瓜等生态农业,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柯城区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绿色笋竹基地8000亩、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精品柑桔果园4万亩。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两者能否兼得?衢州市的回答是肯定的。
衢州石灰石品位高达50%,水泥企业最多到过54家,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衢州的环境。从1998年开始关掉机立窑52条,压缩水泥实际生产能力200多万吨。与此同时,衢州鼓励发展日产1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回转窑。回转窑上,看不见滚滚浓烟;水泥车间,再没有纷纷扬尘。
目前衢州市有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8个、省级乡镇工业园区13个。通过各类工业园区的兴办,集聚发展,集中治污,达标排放,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
推进循环经济
衢州市委书记蔡奇说,衢州要发展“生态化”经济,使资源得到充分循环利用,以生命理念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链接,实现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环境效益最佳。
龙游县兰塘乡钱家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习惯,原来村里猪尿横流,臭气熏天。近年每家建起了一个12立方米的沼气池,各家的猪尿粪便都收集到沼气池内,产生的沼气用来点灯烧饭,沼液自动流入收集池内用于农田灌溉和施肥,猪粪村变成了生态村。
年产各类菇品300万袋的常山石龙食品有限公司,每年采用二三百吨农林业废弃物,如棉籽壳、稻谷壳、锯木屑等作原料养菇,生产完成后的废弃物菇渣用作绿色蔬菜无土栽培、有机胡柚种植及其它有机肥生产原料。
循环经济也在工业中萌发。常山富盛化工厂近年来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投资800多万元,建设多效蒸发设备,年处理回收氯化氨3000吨,增加产值180万元。巨化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化学工业基地,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全公司每年减少COD排放724吨,减少氨氮排放近千吨。2002年综合利用“三废”89.4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综合利用产值1.35亿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将“双赢”理念引入农村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舒惠国
多少年来,生态与经济“双赢”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被赋予更多的新内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开始超越传统观念,走出昔日误区,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道路,努力处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据绝对多数的大国,我们在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理念运用于推动企业和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将其导入农村。在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新的发展观,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求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和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使整个国家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推进循环经济步伐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王玉庆
为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必须选择循环经济的道路。这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先进理念,也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新的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目前,有7个省正在积极创建生态省,浙江省的生态省建设已经开始启动;辽宁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实际出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江苏则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省;广东正在编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上海市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
这是一股令人欣喜的潮流,可以预计这些尝试有利于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辽宁盘锦:生态农业成亮点
本报记者 张贺
作为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盘锦有机食品建设是生态市建设的重头戏。正是通过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有效控制了全市农村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国有机食品的领头羊。
——盘锦市副市长 刘兴政
提起辽宁省盘锦市,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石油。没错,这里拥有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但是近几年来,盘锦市通过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全国规模和商品量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石油城有了一张新的绿色名片。
白鹭回来了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盘锦市采访。在辽河岸边,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整齐地排列着一堆堆已经收割好、正在晾晒的金色水稻。一位正在往拖拉机上装水稻的农民对记者说:“你来晚了,9月份的时候这里还有好几百只白鹭,现在天冷了,都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盘锦市环保局生态办的尹韬博士认为,白鹭的出现是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志。他说:“白鹭是涉水禽类,只有河里有鱼虾,它们才会来。”而几年前,由于辽河污染严重,别说在河里打鱼,就连用河水灌溉农田都是不可能的。从2000年开始,盘锦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三年来全市减少施用化肥6400吨,辽河盘锦段的水质明显改善,绝迹多年的天津厚蟹开始大量增多。
盘锦由于濒临渤海湾,许多土地都是盐碱地,种树往往难以成活和长大。但是,从1984年建市起,盘锦人硬是在盐碱地上种树30余万亩,市区的绿地达268公顷。
市委副书记李素芳介绍说,几年来,盘锦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达数十亿元,对环保的投资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仅今年,我们就投资上亿元,植树1400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一下子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32%。”
据盘锦市农村经济发展局统计,从2000年至今,全市用于农村绿化投入累计近1亿元,平均每年3000多万元。盘山和大洼两县双双迈进北方平原绿化先进县。
李书记的话使记者不禁想起几天前在市区参观时所遇到的一件小事。当时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抱怨说,路中间绿化带上种的树太密、太高,影响他的视线,每到转弯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地朝后看。话虽如此,但那股自豪劲儿还是掩饰不住。
生态农业富农民
在盘锦市环保局,记者看到一张非常醒目的《盘锦市生态状况卫星影像图》,尹韬指着地图自豪地说:“我们盘锦拥有8万公顷湿地,7万公顷苇田,6万公顷滩涂,要按人均来算,在全世界也排得上前几名。”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盘锦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生态农业围绕着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产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使出产的农产品具有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的特点。其价格往往是同类普通产品的数倍。
盘锦市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所出产的生态猪肉在沈阳的家乐福超市里,1公斤的价格高达20至30元,是普通猪肉的两三倍。按常规方式进行水稻生产,亩产600公斤的水稻,纯收入只有100元至200元。亩产350至400公斤的有机水稻,纯收入可达200到300元,是常规生产的1.5倍左右。
记者来到以河蟹养殖而远近闻名的盘山县胡家镇。这里除了遍地的蟹田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20多幢蓝墙红瓦的二层小洋楼。村民王云昌对记者说:“这不算啥,家家都盖得起。有钱的,还到城里去买房子呢。”
据盘锦市政府的统计,2003年盘锦市的河蟹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10万亩,河蟹产量达2万多吨,产值超过10亿元,仅河蟹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700多元。而这样的成绩是在没有造成任何污染的前提下取得的。据介绍,胡家镇的稻田成蟹养殖区按照生态养殖的共生互惠模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重利用。可谓“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盘锦市委书记曾维认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融入区域整体发展之中,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第9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陕西旬阳:绿色铺就小康路
本报记者?郑少忠
旬阳头枕秦巴山,脚踏汉水,得山水之便利。旬阳山水也曾经历过从青山绿水到穷山恶水,再到青山绿水的凤凰“涅槃”。过去,落后的社会经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加剧了贫困。
正是靠着坚持绿色和富裕兼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45万旬阳儿女才过上了今天“绿满川、树满山、人有钱”的好日子,植被覆盖率从40%提高到8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7年增长17.7%。
———陕西省旬阳县委宣传部长 周育伦
陕南山区从前有首流传全国的民歌:“南山岭上南山坡,南山坡上唱山歌,唱得红花朵朵开,唱得果树长满坡。”如今,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保护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通过实施绿色战略,兴林致富绿山坡,把昔日民歌中的夙愿变成了现实。
一棵树,一个小水库
记者日前来到甘溪镇红花坪村,村民朱仕美的庄园令人赏心悦目:山顶有50亩薪炭林,山间有40亩石坎田,屋后有60亩板栗园,房前有16亩经济林,白墙红瓦与绿树秀林相映成趣,空气清新醉人。
村里人说:“老朱种树有年头了,没树的苦头,有树的甜头,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提起树,朱仕美格外动情:“县里、镇里年年组织我们栽树,对困难户还无偿提供树苗。现在,山绿了,再也不闹水荒了,村里新修的100多口水窖,四季都蓄满了清亮亮的水。”
县长马赟告诉记者,旬阳以汉江两岸、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生态脆弱区和25度以上坡地、高寒山地为重点,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有机结合,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1.5%提高到了现在的43.6%。
一座林,一个聚宝盆
“过去的荒坡野岭,如今变成了绿色宝库:房前修有20亩梯地,田头建有800平方米鱼塘,屋后种有32亩姜园,地坎栽有1.5万株桑树。”在庙坪乡檀木村二组,“修地大王”袁修龙站在龙家河口,津津有味地给记者“指点江山”。
1995年,旬阳百日大旱。靠建筑发家的袁修龙,觉得攒钱不如修田。他投资20多万元综合治理荒滩荒山,形成了山坡林园化,山间梯地化,沟底水利化。修田建园保持了水土,而丰沛的良田沃土、山川肥水又滋润了这片群山,养育了田园林,形成农、牧、渔三业互促链性生态循环。
精明的袁修龙算了这样一笔账:治山治水总共投资了26万元,桑里套姜,坎边种草,路旁植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鳖混养,年水田产粮2万公斤,出塘商品鱼5000公斤,养蚕产茧3000公斤,纯收入可达5万元。现在,8年多了,袁修龙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盈利了10余万元。
神河镇柳林村代家沟流域,属秦巴土石山强度流失区。自1998年以来,县里、镇里就投资百万元进行封禁治理,陡坡改梯地,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济林,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如今,植被覆盖率由40%提高到8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增长到2100元。
一片绿,一个小银行
站在棕溪镇陈河村村民晏开霞的庄园,感觉是格外地好:50亩的板栗园、40亩的杜仲园、20亩的枣皮、银杏、竹园和林下套种的3000窝天麻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整座小山,好一个白云深处的新农庄!不是晏开霞的介绍,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荒山秃岭,通过16年不断造林,现在终于变成了花果山。
晏开霞算了一笔账:“退耕还林14亩,年国家补助粮食2100公斤,温饱问题不愁;今秋出产板栗1000公斤,卖了5000元;挂在枝头的500公斤银杏和150公斤枣皮,可挣回16000元;秋后还要开挖2000窝天麻,出售收入将达20万元,解决了用钱问题。”
坚持绿富兼顾,再造山川秀美。旬阳县委书记马涛介绍说:“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0万亩,农民收入来源稳定。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北部蚕桑基地、东部油桐基地、南部杜仲、用材林基地和汉江两岸防护林、薪炭林基地,林业总产值5624万元,不仅拉动工业增长两个百分点,而且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00元以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与经济“双赢”(衢州)论坛集萃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