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听宏志班毕业生讲述——穷孩子的成长故事 '...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新闻纵横

听宏志班毕业生讲述
——穷孩子的成长故事
本报记者 丁伟
  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有一个特殊的高中班,组成这个班集体的是一群生活异常贫苦的孩子。当你询问他们的经历,孩子们会告诉你:我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我的妈妈常年卧病在床;我的父母早已离异了……闪着泪光的眼睛让你不忍面对。
  这又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欢声笑语的班集体,家庭的贫困、生活的磨难没有磨灭他们坚强的意志,来自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铺平了求学之路。如果你问他们生活苦吗?他们会告诉你:苦,但我们感到幸福快乐!
  从1995年创办全国第一个宏志班至今,广渠门中学招收了9届共500余名宏志生,其中前6届的270名学生已经毕业。这些毕业生正带着宏志班赐予他们的特殊精神财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他们的人生之路。
  日前,在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首届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的帮助下,记者采访了几位宏志班毕业生,听他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好梦开始的地方
  王萍,首届宏志生,1998年考入北京外交学院,2002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硕士研究生。
  在我的记忆中,少年时光是在垃圾堆中度过的。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环卫工人,成天和垃圾打交道。我家的生活很困难,我和弟弟经常穿着别人送的衣服去上学。我们全家住在垃圾楼上,有时看到垃圾堆中有一些还不算破旧的衣服被白白扔掉,爸爸就捡回来煮干净给我们穿。
  1995年我就要初中毕业了,可能不能上高中,我心里没底。不是因为考不上,而是家里的生活实在太难了。临近中考,老师告诉我,广渠门中学要办免费高中班,专门招收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凡有北京市正式户口,家庭人均收入在生活贫困线以下的初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
  通过考试,好运降临到我的头上,我有幸成为首届宏志班的一员。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们全家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对我来说,宏志班是好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学校不仅为我们免去了所有的学杂费,而且每人每月发120元生活费,社会各界还不断捐钱捐物,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相信生命中的每个果必有它的因。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宏志班,真不知道今天的我会是个什么样子。
  和王萍一样,有幸进入宏志班的穷苦孩子都在这里圆了他们的求学梦,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今,前6届宏志生100%考上了大学,其中85%就读于重点大学,前两届的近100名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使家庭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曾靠四处借钱交学费的首届宏志生袁奕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去年赴英国留学;第二届宏志生刘刚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今年又被保送上了研究生;当年居无定所的首届宏志生高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今年年初贷款买了一套住房,不久就要乔迁新居……高金英老师骄傲地说:宏志生个个“拿得出手”。
  馒头就酱豆腐
  高明,第六届宏志生,今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03—11班班长。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在我出生10个月时,亲生父亲因脑溢血去世。1998年11月,妈妈被确诊患了肾癌,只能靠药物维持。过了不久,十分疼爱我的继父又因胰腺癌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照顾妈妈,我休了学。
  我的命运是在2000年改变的。那年9月,我走进了宏志班这个大家庭。在这里,老师们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班主任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说:“你们现在是穷,不能和别的孩子比吃穿。但贫穷不是耻辱,若干年后,当靠自己的力量立足社会时,你们一定不比别人差。”
  到北京交大报到时,我仅从家里带了200块钱。我告诉妈妈,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大学学业。为解决生活费,我积极报名参加勤工俭学。我有两份工作,一是给学校的一个实验室打扫卫生,月收入100元;二是做家教,一周两次,一次30元。现在,我已经有了700多元的积蓄。
  快半年了,我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每天的伙食费严格控制在5元以内。为增加营养,有时中午我在学校食堂吃一个3块钱的“小炒”,到了晚上,我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就酱豆腐,味道也是蛮香的。
  宏志班的学生没有富爸爸、富妈妈,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苦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加懂得自强自立的重要性。据了解,在学校学习期间,宏志生几乎都在勤工俭学。有的学生不但不向家里要一分钱,还用自己挣来的钱贴补家用。他们在生活上一般比较简朴,学习都很用功。第四届宏志生唐来明说:“宏志班的班训是‘六个特别’,即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在我看来,这‘六个特别’最重要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气,这是宏志班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绿荫对大地的情义
  张文燕,第三届宏志生,2000年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大四学生。
  我的妈妈是个残疾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而下肢瘫痪,没有工作。1994年,爸爸抛下妈妈和我,组成了新的家庭。从此,爸爸再也没有回来过。
  1997年进入宏志班后,我无时无刻不被身边涌动的爱感动着。我享受着爱,珍惜着爱,同时梦想有一天用自己的爱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上大学后,我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我用打工挣来的钱资助了母校一位低年级的宏志生。
  如今,离开宏志班已经3年多了,我时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3年的美好时光。我们把青春播种在这里,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当我们吸收了养分,茁壮地成长起来后,我们将用浓浓的绿荫感谢大地,感谢阳光、空气、水……
  “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这是每一个宏志生都铭刻心底的宏志誓言,也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刚刚高中毕业、准备上大学的第一届宏志生,把他们在暑假勤工俭学挣来的数千元钱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上大学期间,许多宏志生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赠角膜等公益活动;第一届宏志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部分人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捐赠给宏志班……
  宏志生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附图片)
  第一届宏志班合影。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幸运与不幸
陈建翔
  宏志班的故事催人泪下,更引人深思。对“宏志班现象”的思考,使我想起关于今天的孩子是否幸运这个话题。
  宏志班的孩子无疑是很不幸的,他们有的既丧父慈,又失母爱,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他们生活在贫困之中,缺乏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更不要说受到健全良好的家庭教育了。所以他们的境遇引起了人们如此广泛而强烈的怜悯与同情。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孩子又是幸运的。他们没有被家庭的厄运压倒,独立自强,努力上进,学习成绩优良。更重要的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就深深理解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体贴他人,充满爱心,具有与他们的年龄并不相称的坚强责任感。苦难的逆境,没有使他们消沉和颓废,反而激发他们以更大的勇气来面对人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生活发给能够自立自助的不幸者的幸运奖。宏志班的孩子在不幸之中享受到了这分大幸。
  与宏志班的孩子相比,我们许多“抱大的孩子”可能正经历着相反的幸运与不幸的转化。这些孩子家庭生活条件好,他们从小就有自己喜爱的玩具、服装、图书和“活动角”,尽情享受着日新月异的儿童用品和食品。父母和祖辈无微不至的照顾,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他们。然而,这些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也造成了这些孩子的天然缺陷,那就是缺少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精神的自立。由于他们生活在溺爱和自我中心的环境中,缺乏同龄朋友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制约,缺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容易产生特有的自私、冷漠、任性、孤僻、脆弱等毛病,吃苦耐劳、艰劳创业的精神较差,面临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一遇逆境往往难以自拔。这正是他们的弱点和不幸。
  幸运和不幸,都不是孩子们能够选择的;他们只能接受生活和教育的选择。与生活随机无情的选择相比,教育者的选择要更温柔、更有“分寸”些,但这“分寸”却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难以达到“置其死地而后生”的大效果。特别是今天许多为人父母者,生怕孩子吃一点苦,娇生惯养,有求必应,殊不知这样只能使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对过度的幸运感到“腻味”,以至于皮毛之苦、铢寸之失也会让他们大嚷不幸。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实在过于“仁慈”、过于甜蜜了。
  但愿更多的年轻父母,能从“宏志班现象”中受到启发,节制孩子的有余,弥补孩子的不足,多制造一些锻炼甚至磨难的机会,少给予一些现成享受的供应。倘能如此,则孩子幸甚,家庭幸甚,民族幸甚。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宏志班掠影
1、今天我去圆梦——高考路上
2、在游乐园服务
3、我们的誓言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女主人公
 从“代课教师”到宏志生
孙竟文
  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人,对影片中“代课教师”的形象一定印象深刻。
  扮演“代课教师”的女孩叫魏敏芝,并不是专业演员,而是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东栅子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因家境贫寒,魏敏芝上初中时差点辍学,父母为供她上学欠下的4000元债还是靠拍电影得到的片酬偿还的。
  《一个都不能少》公映后,魏敏芝的身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8月,石家庄精英中学的负责人赶到东栅子村,他对魏敏芝说:“我们学校开办了宏志班,专门招收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欢迎你到我们学校上学,我们不仅免除你所有的学费,还每月发给你300元生活费。”就这样,魏敏芝走进了石家庄精英中学,成为一名宏志生。与她同去的,还有《一个都不能少》的男主人公、同样贫寒的张惠科。
  如今,魏敏芝已经上高三了,还当上了班级体育委员。出操喊队她声音响亮,很有号召力。学校开运动会,要求每项比赛各班都要派人参加。但因为800米和1500米运动量太大,班里无一人报名。魏敏芝说:“为了咱们班的荣誉,参赛项目上一个都不能少!”她勇挑重担,补上了空缺。比赛那天,魏敏芝身体不舒服,仍咬着牙坚持跑了下来。虽然没有取得好名次,但她的毅力和刚强赢得了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
  魏敏芝关心集体。上音乐课前,她主动打扫阶梯教室。音乐老师表扬她,她说这是我们上课的地方,我应该打扫。校报刊登了她的一篇《精英情缘》,给了她8元稿费,她把稿费交给了管班费的同学。在食堂里,魏敏芝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馒头白白扔掉,她心疼得不得了。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她眼含热泪说:“在俺们山里,还有多少孩子饭都吃不饱,他们甚至连面包什么味都没闻过。雪白的馒头扔在泔水桶里,我心疼,那扔的是农家的心啊……”
  在一篇作文中,魏敏芝写下这样一段充满感情的文字:“现在的我,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课,可以聆听老师传授各种知识;现在的我,住在温馨的学生公寓内,可以感受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现在的我,可以穿上漂亮的校服,骄傲地抬头阔步。因为我享有幸福的关爱,拥有最幸运的生命转折。”
  “我喜欢校门顶上那两只展翅高飞的海鸥造型,它给我一股力量,启示我信心百倍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我喜欢高高的主楼上那四顶博士帽,我们每天都‘戴着’它在教室里勤奋求学,憧憬着将来有一天成为真正的博士。我喜欢那幽静的花亭,手持书卷静静地坐在那里,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我喜欢与我说悄悄话的电脑,我和这个小精灵交上了朋友,它教我探求奥秘,助我快快成才。我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喜欢同学之间的美好友谊……”(附图片)
魏敏芝(中)、张惠科(左)与老师在一起。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旱地甘霖润我心
  忘不了,每天为我们提供书报、帮我们理发的老师们;忘不了,每天早起晚睡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的食堂师傅们;忘不了,一位步履蹒跚不留姓名的老爷爷将终生积蓄捐给了宏志班……点点真情,如旱地甘霖滋润着我的心,高恩大德,无以回报。第二届宏志生 刘晓娟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有师如此真幸运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看他讲课是否精彩,还应该看他是否能和学生们融于一体,共同进步。而这两点,宏志班的老师们都做到了。他们对我们不仅像老师,更像父母;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还关心、照顾我们的生活。有师如此,我们真的很幸运。第四届宏志生 赵振平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谁也不肯落后
  宏志班的孩子家庭经济状况都不好,比起同龄人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吃了很多苦。能够上宏志班,进重点高中读书,我们自然非常珍惜。在宏志班读书期间,大家学习非常刻苦,谁也不肯落后。 第二届宏志生 孟佑婷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我变得空前“自负”
  在宏志班的3年,我觉得自己更坚韧了。我变得空前“自负”,我不相信有什么做不到。在宏志班,大家都相信人定胜天,我们眼下的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靠我们自己去改变。第四届宏志生 赵旭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幸福来之不易
  宏志班使我学会了如何自强自立地生活,使我更加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为了我自己,为了我的家,更为了那些时刻关心我们的人们。第五届宏志生 马丽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贫穷对我如浮云
  3年的宏志班生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面对挫折,只要我们能够正视它,以顽强的毅力与之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从而获得无价的生活锻炼,增加阅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贫穷对我如浮云,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第五届宏志生 成伟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可怕的是自卑
  在宏志班,我真正感到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与那些家境好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的确很贫穷,可一个人摊上个贫穷的父母,并不证明就摊上了贫穷的人生。第七届宏志生 郭跃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我要建一座养老院
  在宏志班,我们每周都要到敬老院服务。每次去的时候,老人们那原本浑浊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一丝光亮。离别时,老人们总是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我暗下决心,将来要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养老院。 第二届宏志生 尹娟 eLC品论天涯网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
  在宏志班,除紧张的学习外,我们还抽时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联谊会、座谈会、报告会等。这些活动虽然占用了很多休息时间,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宏志班只能解决几十个穷孩子的上学问题,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第一届宏志生 宋然然 eLC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