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第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温州 诚信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结束语
  本报一版9月18日发表的任仲平文章《论诚信》,写出了全社会的期盼,各界人士的回应之声如潮声澎湃。应广大读者之请,本报自10月9日开设“诚信大家谈”专栏,进行专题讨论,到今天共刊出15期。
  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忱支持。近40天的时间内,学者的真知灼见,政府官员的登高望远,学子的深刻反思,企业家的实践总结,普通群众的切身感受……通过来信、来稿,通过传真、电子邮件,送到编辑的案头,漫画家也挥笔作画,让我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再作思考。
  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不少读者致电或发邮件给编辑部,与我们沟通意见;大学以此为教材,组织课堂讨论;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古分局的陆莉女士给我们来信说:“贵报的‘诚信大家谈’专栏深受我局干部职工喜爱,大家纷纷向局办公室借阅,时间一长,就凑不齐了,不知究竟在谁手里……”读者的喜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今天我们刊出“诚信大家谈”的最后一期,展现温州、汕头、晋江三市市委书记的独到见解。三地都曾有失信之痛,他们在痛定思痛之后,立志以诚信立市:城市信用评级提高了、城市形象大大改善、名牌产品不断涌现。正如《论诚信》一文所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创造出比其他社会制度更加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应当孕育出更加先进的精神文明。历史总是在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中向前迈进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进全社会的诚信建设。”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十六届三中全会给我们今天的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后,本版将对各地在诚信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报道,对严重失信行为予以曝光。
  我们真诚地感谢广大读者参与“诚信大家谈”讨论,希望今后的报道能得到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一把大火烧了几千双温州皮鞋。温州人记得这个耻辱的日子。为了不忘过去,从去年起,8月8日被定为温州市的“诚信日”。温州市委书记李强说——
温州 诚信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本报记者 袁亚平
  如今“温州制造”开始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区域品牌
  记者来到温州市委书记李强的办公室。他与记者说起往事,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火烧温州皮鞋,1990年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到柳市打击假冒伪劣电器。那个时候,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全国不少城市商场拒绝温州产品入场,温州不少产品不敢打上“温州制造”的牌子。那段惨痛的教训,对温州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在温州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信用缺失,全市经济受到市场和名誉的双重打击。我们在痛定思痛之后,开展二次创业,进行现代化新温州建设,实行质量立市,推进名牌兴业,重建区域信用。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崛起了一大批注重质量、注重品牌、注重信用的企业,形成了一大批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先后有7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占了全省的1/4。全市10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占了全省1/4强。这几年还建成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锁都”、“中国印刷城”、“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等19个“国”字号生产基地。“温州制造”开始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区域品牌。
  技术、人才、资金可以引进,惟独信用不能引进
  李强说,建设“信用温州”,是因为信用是支撑温州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依靠党的政策,凭借灵活的机制和温州人的精神,使温州经济迅速崛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温州经济保持了20%、3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近几年还在以12%以上的速度运行。这种发展态势能否长期保持下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的全局性问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发展要有新进展,我们的改革要有新突破,我们的开放要有新局面,技术、人才、资金等经济要素固然重要,但制度文明方面的因素更加不容忽视,信用作为制度文明的核心尤为关键。技术可以跨越,制度很难跨越。技术、人才、资金可以引进,惟独信用不能引进。可以说,信用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信用是我们目前最稀缺的资源,也是今后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信用这个资源,具有持久的影响力,“信用温州”建设,事关温州的未来。
  信用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所有经济活动必备的“通行证”。没有信用这张“通行证”,“走出去”寸步难行,“引进来”更不可能。信用缺失的地方,国际资本不会来,高层次人才不会来,先进技术不会来;信用缺失的地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力,其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不可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我们温州这几年外贸出口之所以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市不少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以信用取胜。
  信用失范不仅是经济问题
  李强说,信用是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现代化新温州的题中之义。信用是商业文明的核心,商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信用失范,不仅是经济问题,还会严重扰乱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损害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信用建设,事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局,事关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归根结底,我们创造文明所追求的就是形成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目前,建设“信用温州”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温州市工商局出台措施,给企业设立了“红榜”和“黑名单”。目前,全市有155家信用企业名列“红榜”,享受免年检政策。同时,将违法性质严重、危害性大的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这些资料都展示在温州红盾网上,为社会提供公开查询。此外,国家鞋类检测中心等一批检测机构也已先后落户温州。 CP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广东省汕头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但前几年一些企业的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汕头的形象。近两年,汕头市卧薪尝胆,从2001年GDP的负增长,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8.4%,“信用汕头”建设已初见成效。汕头市委书记李统书说——
汕头 让诚信春风吹遍每个角落
本报记者 侯伟生
  今年9月份,台湾一家经济机构出版的2003年《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白皮书》,把汕头列为“值得推荐”去投资的城市之一。而在2001年,在相同的白皮书中,汕头得到的评价是“不拟推荐”。此外,国家开发银行最近也给汕头信用评级为AA级。谈到这两个对汕头信用的“评级”,汕头市委书记李统书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成也诚信,败也诚信。汕头的经历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诚信建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牢靠基础
  李统书说,搞好诚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不抓诚信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首先,诚信建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汕头开展信用建设以来,致力于改善投资软环境,妥善处理经济遗留问题,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和发展环境,其结果是生产力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
  其次,诚信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激浊扬清,这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一些企业和个人投机取巧、急功近利、走歪门邪道,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诚信建设。
  诚信建设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牢靠基础。我们坚持把开展诚信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取信于民。
  良好的信用环境使投资者恢复了信心,并且有效地解决了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李统书说,汕头曾经备受信用缺失的切肤之痛。症结出在信用上,就应该首先解决好信用的问题。2001年以来,我们坚持把“重建信用、重塑形象”作为生命工程来抓。近两年来,重点抓好6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案件查处,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市委、市政府紧密配合中央先后派驻汕头的两个工作组,严厉查处了一批骗取出口退税、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案件,惩治了一批经济罪犯。
  二是加强诚信教育,营造浓烈社会氛围。制订了《汕头市市民信用公约》,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信用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10个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一套信用管理法规和制度,使信用建设有章可循。
  四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于2002年4月初率先开通了全国首家由地方政府主办的信用信息网——汕头信用网,披露企业资信情况。目前上网企业和中介机构逾10万家。
  五是全面建设信用村,目前“信用村”试点已扩大到16个镇,创建信用村25个。
  六是强化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自身的信用建设,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信用建设。
  汕头狠抓信用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今年前3季度,全市GDP增长8.4%,而2001年,汕头市的GDP却是负增长1.9%。良好的信用环境使投资者恢复了信心,前来投资创业的客商日渐增多。开展信用建设有效地解决了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不久前,国家开发银行给予汕头授信额度80亿元。
  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汕头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将力求实现6方面的新突破
  李统书认为,诚信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要贯穿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各个层面。他说,汕头市将力争用3年时间率先在广东乃至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为此,在社会信用建设上将力求实现6方面的新突破,即:继续开展诚信宣传推介活动,力求从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力求从政府信用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信用市场化运作,力求从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做好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力求从汕头信用网的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力求从信用法规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巩固“信用村”建设,力求从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CPm品论天涯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在曾经因为“假药案”而闻名全国的福建省晋江市,从政府到企业,诚信已被视作生命一样珍贵。晋江市委书记龚清概说——
晋江 把诚信融入新世纪的城市精神
本报记者 蔡小伟 赵鹏
  因为诚信问题摔过跤的晋江市,对诚信有着格外深刻的理解。市委书记龚清概告诉记者,早在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时,提出建设“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就正式把“诚信”列为“晋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江把对诚信的认识上升为一种文化
  晋江曾经因为“假药案”名闻全国,可以说在诚信问题上有过惨痛教训。如今过去20多年了,晋江市在诚信建设上作了哪些努力?
  龚清概说,对于诚信的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行为,更应将它上升为一种文化。晋江市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进程中,曾在诚信问题上摔过跤。也正因如此,从那时起,历届晋江市委、市政府和晋江的企业家们都把诚信问题视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看待。
  10多年来,在产品质量方面,晋江企业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2002年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86.5%。全市企业共获质量体系认证证书314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89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7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张、5家企业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2家企业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全市还创造出40项省名牌产品、51个省著名商标和4个中国驰名商标及5项中国名牌产品。另外全市还评选出4家国家级、19家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诚信在新时代城市精神中有着新的内涵
  龚清概说,去年晋江建市10周年时,我们又提出要发展创新“晋江精神”,不断赋予其新内涵。其中我们理解新时代的“诚信”,应该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公共管理、现代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融合道德和法律精神。诚信不应仅仅是企业的事,更是政府乃至全社会所应共同承担的责任。
  去年,晋江市委、市政府组织一些政协委员进行“如何建设信用晋江”的专题调研。这份调研分为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中介机构建设、建设“信用政府”、加强晋江信用环境建设等4部分。我们目前基本目标是:以“信用政府”建设为着力点,以经济领域的信用为突破口,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以信用管理机构为保证,以信用监督机制为手段,以信用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用中介体系为支撑,以信用法规制度为基础的良好的信用环境;再用几年时间,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管理制度和手段。
  把信用等级作为考核党政干部政绩的指标之一
  龚清概介绍说,在政府信用方面,晋江作为全国创建公共行政体制改革5个试点城市之一,成立了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首批183项非选择性的审批事项已全部从各原单位中剥离出来,统一进入中心。同时还将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国税、地税服务大厅作为延伸的分中心,由市服务中心统一协调管理。到今年9月30日,中心已运作197个工作日,收到事项34万多件,办结33.8万多件,平均每天办结1718件,当场办结率76.51%,规定时限办结率为100%。另外,晋江市还在政府机构内导入诚信评定机制。把诚信评定机制与行政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把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信用等级作为考核党政干部政绩的指标之一,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社会诚信方面,晋江市制定了“诚信晋江工程”的工作方案。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从家庭、学校、单位三个环节入手,分层次展开,让诚信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为。
  在企业诚信方面,完善质量立市的激励机制。今年5月,市政府明文规定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省级名牌5万元;获得国家出口免检产品或免检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对获得重要国际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企业分别奖励3万或1万元。
  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下,晋江市传统产业正不断壮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旅游鞋生产基地、世界运动鞋重要生产基地。 CP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