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0-1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在共和国的科技史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两弹一星”为载人航天准备了技术、人才等条件,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走向光荣的梦想,迎来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今天,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重温并铭记一个个辉煌时刻,聆听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照片④)近程导弹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照片⑤)。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照片③)在酒泉发射成功,群众热烈欢呼(照片②)。
  ●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运载火箭(照片⑥)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A气象卫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试验飞船,于1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照片①张桐胜摄)。
  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圆满成功。
  (除署名外,照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供)(附图片) ja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

  另一种“跨越”
  卢新宁
  这两天,整个中国都沉浸在喜悦和自豪之中。
  电视里,生活中,或者互联网上,“神舟”五号是话题的中心、关注的焦点。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遨游于太空之时,亿万国人的心里澎湃着一股激情。这种激情中,有对中华民族实现千年飞天之梦的感慨,有对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的骄傲,更有对自己的祖国国力强大的自豪。“神舟”五号在金秋十月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
  追溯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人们总会提起1961年前苏联加加林的“飞天”和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许多报纸和网络为此做了专题“链接”,作为中国“神舟”五号的新闻背景。翻看这些材料,有一个细节令人感慨。当年美国的登月计划付诸实施时,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也为之振奋。1969年7月19日,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美国航空航天局借助于同步卫星和摄像机向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阿波罗号”在月球着陆时,盛况被逼真地传到世界各个角落,观众多达7亿之多。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宁踏上月球的时刻,全世界都回响着他们的声音:“对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这是一大步”。
  然而这个声音,中国人却并没有听见。这样一件举世关注的人类大事,这样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在当时的中国几无人知。一位科学家回忆,连他们这些搞研究的,也是在时隔数年后方才知晓。据介绍,当时全世界仅有很少几个国家没有进行电视转播,其中,就有我们中国。
  这个细节,与今日中国载人飞船升天的消息相联系,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从无法仰望“阿波罗”号登月,到我们自主设计的“神舟”号飞天;从当年坐观别人“表演”甚至还看不到,到今天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也不过是30多年的时间。这几十年里,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巨变,在这两次重大事件的场景变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9月底以来,在中国“神舟”五号即将发射的消息传出之后,看海内外媒体对于中国载人飞船连篇累牍的报道,听身边国人对世界载人飞船工程头头是道的评述,你能感到中国真的成了世界的焦点,中国人真的融入了全球化时代。而从我们面对各种国际舆论荣辱不惊的从容态度,你能看到什么是“大国心态”和“大国风范”。
  因此,“神舟”五号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航天的新纪元。而它的成功发射,也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跨越,也是中国人精神的一次跨越,是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的缩影。 ja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

  我国载人航天为何从飞船起步
  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国际上已经有了航天飞机,我国为什么仍然选择从飞船起步?
  载人航天工程有关专家解释说,从飞船起步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定的。前苏联和美国都是从载人飞船起步的,前苏联后来建立了太空站,致力于长期载人航天研究活动;而美国则发展航天飞机,实现了部分重复使用,建立了航天器与运载器相结合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这位专家介绍说,航天飞机集中了当时所有高新技术,可以多次使用,不仅能载人,还能发射卫星。而飞船则不能重复使用。但航天飞机投入太大,重复使用时更换部件的花费同样不菲,而我国的航空技术并非我们的优势,同美国的差距较大。相对来说,飞船的技术不是那么复杂,而且可靠性高。我国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这个问题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对从研制飞船起步或是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一致同意从飞船起步。同时考虑到我国在运载火箭和应用卫星方面已拥有相当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研制经验,以及有可能借鉴国外研制载人飞船的经验,我国可一步到位研制第三代飞船——多人多舱的载人飞船。(丁文) ja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

  天地对话
  10月15日9时36分,航天员医监医生(右一)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询问正在太空中飞行的杨利伟的身体情况。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中国首次进行的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担负着指挥调度、飞行监控、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等重要任务。    新华社记者 赵建伟摄 ja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背景链接

  三种航天器有啥不一样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
  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它的太空运行时间有限,仅能够使用一次。
  与载人飞船相比,空间站容积大、载人多、寿命长,可综合利用,是发展航天技术、开发利用宇宙空间的基础设施。
  航天飞机是一种多用途航天器。它能满足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运载成本。 jai品论天涯网


第9版(特刊·航天历程)
专栏:

  王希季:人类为什么渴望“登天”
  伍轩
  人类期望登天已有非常长的历史,如果说这种愿望最初主要是出于好奇心的话,那么到了今天,人类渴望登天有哪些现实的目的?就此问题,我们日前采访了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王希季说,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陆地是人类首先适应的,继而观察、探测、研究和认识,并开发利用的第一个天然环境。两千多年前,人类开始向她的第二天然环境——海洋进军;上世纪初人类才进入第三天然环境——大气层;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人类才跨进她的第四个,也是最新的一个天然环境——外层空间。人类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是一件震惊全球的、非常大的历史事件。每一次这种事件的发生,都表征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有一个台阶式的跃进,同时也说明人类的需求和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和知识也有一个跨越式的增长。
  人类之所以要到天上去,要进入空间,总的说来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观测、探测、研究和了解认识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地球和人类自己,与此同时在空间寻找、发现新的资源,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做准备。40多年来,世界各国为实现此目的而发射的各类航天器有上千个之多,空间科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类对空间观察的能力已发展到百亿光年以上的距离,创建和发展了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空间材料学、空间生命学、空间医学等新兴的、交叉学科。科学上的六大悬案中有关空间的有三项,除地球之外有无生命存在还未有答案外,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系中的“黑洞”和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两大悬案的解答已见端倪。月球、金星、火星都有探测器直接到上面着陆考察,还有12个航天员登上了月球。在探测和研究空间的同时,还发现空间天然存在着和因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与陆、海、空不同的信息、能源和物质资源。
  发展空间技术,进入空间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迄今发射到空间轨道上的4000多个航天器中,大多数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和与其有关的航天器。开发航天器进入空间后获得的高速度、高高度、高覆盖和不受国界限制的空间信息资源的事业,已经发展成为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大产业。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卫星、遥感卫星等从空间获取、传输、转发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信息的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空间太阳能资源和月球上的核聚变材料氦3能源资源,相对于地球能源而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发展空间技术和进入空间的第三个目的是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从发展上看地球恐怕还是不够大的。空间技术的先驱者、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院士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会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人类将首先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再去征服太阳系。”(附图片)
(朱剑敏 周大庆 林平 编制 新华社10月16日发) ja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