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8月29日人民日报第1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8-2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谨防人畜共患疾病 '...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本期关注

谨防人畜共患疾病
王淑军 黄显斌
  编者按:近些年,犬、猫、鸟和金鱼等宠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各种野味被摆上了餐桌,在人们大饱眼福和口福的同时,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动物所患的疾病对人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卫生部最近公布的2003年上半年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位居死亡人数和病死率榜首的竟是狂犬病。不少资料显示,今年横行一时的非典也有可能来源于动物。这时,不少读者会问:对人畜共患疾病如何认识?如何防治?人与宠物如何相处?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教授及刘士敬博士。
  人畜共患疾病,是指禽兽等各种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染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也包括由人类传播给动物的疾病。
  人畜共患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指出,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畜共患疾病大流行,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如1400年前,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造成人口死亡过半,从此一蹶不振。中世纪鼠疫多次在欧洲流行,人的死亡率达40%—60%,造成社会的极大恐慌和动乱。
  由此观之,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不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有时甚至造成社会灾难,影响社会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实际上人畜共患病也许还不止这个数,因为目前还有不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不完全清楚,如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就可能是人畜共患病。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养猫的数量大增,使人感染弓形虫病越来越多,有的地区高达80%以上;美国人饲养的冈比亚大鼠,已经造成了猴痘病毒的传播;西方国家近些年出现的因为食用感染脘病毒牛肉而感染疯牛病的势头此起彼伏。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
  解放军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教授认为,人畜共患疾病之所以越来越严重,一是因为地球上人口增多,人类无限制地开发自然,破坏了动物的生态环境,往往把动物中的病原带到人群中。如对森林、湖泊、湿地的开发,把出血热带到了人间。二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条件改善,为满足精神要求,人们纷纷养犬、猫、鸟等宠物并密切接触,增加了感染机率,如狂犬病。三是经济生活的不断扩大,加上交通发达,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多种动物及其皮毛、肉类交易增加,如疯牛病。四是随着生物学的进步,各种致病生物的耐药性增加,如沙门菌、结核菌更容易造成流行,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及生物战的战剂,残害人和动物。因此,人们在饲养宠物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同时,必须防止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确保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人畜共患疾病知多少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把人畜共患疾病分成五大类。
  第一,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这类疾病一般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有些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严重,可造成死亡。如狂犬病,其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还有许多野生动物。狂犬病毒可以感染人、犬、猫等温血动物。疯犬唾液中含有病毒,一旦被狂犬咬伤,极易引起发病。狂犬病毒往往侵袭神经组织,导致神志紊乱,窒息而亡。如猴痘病毒,主要寄生在猴子身上,有时其它宠物也可携带,一旦感染人类,可以发生热性传染病,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和脓疱,类似天花。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的种类繁多,较难诊治,预防起来也较困难,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难题。
  第二,由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是较病毒形体大、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抗菌药物可以杀灭。如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家中饲养鹦鹉等鸟类应该十分注意,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会出现发热和肺炎。
  第三,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其病原细菌可以利用外界营养进行繁殖,能够用一般显微镜观察到,抗菌药物可以控制其病情的发生、发展。如结核病不仅可以由人类之间相互传播,也可能由犬、猫等动物传染给人类,人类或动物可以通过痰液和唾液排出大量结核杆菌,被这些液体污染的空气尘埃就成为传播结核的媒介。如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疾病。本病以食草类动物多发,城镇皮毛加工点往往是本病的隐患之地。发病出现七窍出血、血液不凝固、败血症、脾脏肿大等症状。
  第四,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了的微生物,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但人与宠物一旦感染这类疾病,根治较为困难,如皮肤真菌病(癣)、曲霉菌、放线菌、隐球菌病等。
  第五,由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这是一类较为复杂的人与宠物共患疾病,主要包括原虫、吸虫、线虫、绦虫以及昆虫等,由于其病原不同,其形体、传播途径、寄生的对象、发病症状等均有所不同,一般可被杀虫药物杀灭,如弓形虫、血吸虫、旋毛虫、绦虫等。
  多方出击——防治人畜共患疾病
  刘博士指出,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普及科学知识,加强法制管理。
  第二,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主动防护。对狂犬病高危人群定时使用人二倍体疫苗,同时给犬每半年注射一次狂犬病灭活菌等。动物疫苗和人类疫苗有所不同,动物接种疫苗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切勿乱用。使用免疫血清及康复者血清是应付紧急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已受传染病威胁、处于潜伏期的发病者,可以进行被动免疫接种。
  第三,消毒、杀虫、除四害。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第四,注意检疫、隔离。对于饲养的动物以及引进和运输中的动物都应进行严格检疫,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病动物和可疑患病动物应加强管理,进行房舍隔离,严密消毒,严防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相互接触;对于无治疗意义的动物立刻捕杀。
  第五,与宠物“亲密有间”。平常和动物接触要有分寸,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各种病毒和有害的细菌,可以通过和人体的密切接触,如亲吻、抚摸、共寝等传播给人类,许多动物携带病毒并不发病,而一旦传给人类,就可能发病。
  第六,杜绝滥食野味。不少从深山老林中捕捉的野生动物,身体中很有可能潜藏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误食,可能导致新传染病流行。
  姜教授最后特别提醒大家,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畜共处的环境中,一定要树立“地球主人翁”的思想,发扬“地球主人翁”精神,处理好“三种关系”,即:
  一是索取与保护的关系。生物链中,人是受益的索取者,吃的肉,喝的奶,用的皮毛、骨骼,都是从动物那里索取来的,如果任意乱捕、乱吃,不加保护,必然破坏生态,最终自食恶果。
  二是感情与科学的关系。人们的文化、经济条件好了,为满足精神生活,玩动物、亲近动物无可厚非,但不要顾此失彼,损坏动物自由,不讲科学。人们应尊重科学,爱护动物,保持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
  三是亲与防的关系。应尊重人们爱犬、爱猫、爱鸟等爱好,如狗的忠诚、友好、义气、勇敢等,就为有些人喜欢。但人们在接触动物时,一定要防它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打预防针,防止疾病从排泄物、食物,甚至咬抓伤传染给人。(附图片)
  近日,在上海公安局徐汇分局,一位为宠物狗办理了准养手续的市民展示刚刚办好的犬类准养证、宠物狗照片、在家门上粘贴的准养标志和要挂在宠物狗颈部的准养牌。上海市公安局规定,犬主必须申请办理相关准养手续,并带宠物犬到指定地点接受犬类健康检查及注射狂犬疫苗。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一律不得擅自饲养。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黄一飞:为了那一片光明
本报记者 施芳
  黄一飞: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政府津贴。多年来主要从事眼外伤和角膜疾病的研究。
  石进财又来北京了,这位山西阳城的农民,可谓劫后余生。那是1998年的秋天,化学反应罐爆炸,他昏迷40多天,左眼球摘除,右眼分不清颜色,伸手看不清五指。
  “要不是遇上黄大夫,我就瞎了,什么都干不了。”1999年5月,石进财到了北京,走了好几家医院,医生见了直摇头。想起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想想以后的日子,这位庄稼汉心情黯淡,要是治不好,不想活了。
  生活此时显现了一线光明。石进财在别人的指点下,来到了解放军301医院,找到了眼科副主任黄一飞。随后的一年多,他先后做了10多次手术,植入人工角膜。2000年10月,奇迹出现了,石进财见到了久违的光明。
  对生活困难的病人,黄大夫给予了特殊的关爱。一位安徽来的病人做完一期手术后,钱几乎花完了,住不起旅馆,每天住在医院的花园里,靠馒头充饥。黄一飞得知后,和同事们慷慨解囊,向病人捐赠了一枚人工角膜。一个被硫酸严重毁容的河北保定的小伙子,尽管视力微弱,为表达感激,坚持拉着黄大夫到自己的音像店里录一盘带子。
  黄一飞的父亲是一名军医,他学习眼科却属于偶然。十一二岁时,他患了麦粒肿,主治医生和蔼地对他说:“不要怕,不要怕。”这段经历让他有了做眼科医生的愿望。自己成为医生后,他常亲切地对那些心存畏惧的病人说:“不要怕,不要怕。”
  黄一飞198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穿上了军装。病人走遍全国,寻找治疗方法,他非常理解和同情。为了亲身体会病人的感受,他时常一个人闭上眼睛走在盲道上,体会双目失明的感觉。“体会到光明的可贵,更坚定了我把光明送给黑暗中的人的决心。”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转变计生工作理念,千方百计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图为县计生服务站的邹金华大夫为独女户周占巧查体,并指导她选择避孕方法。潘松刚摄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学会吃 要吃好 多锻炼
 儿童减肥三步曲
李晓宏
  成人减肥可以吃不饱、吃不够,但儿童绝对不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宋广林教授强调,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中,其减肥前提是要保障体格正常发育,所以,不主张儿童快速减轻体重,更不主张使用药物、饥饿疗法或手术,而提倡在饮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锻炼上严格把关。
  一、吃的习惯要科学。
  1.孩子的一日三餐要保证,不能减少饮食次数。
  2.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鱼宜清蒸,不宜油炸、红烧。多吃蔬菜,尤其是凉菜,清淡、体积大、营养损失少。炒菜时尽量少油、少盐。
  3.培养慢食习惯。进食20分钟以上,饱食感会提前到来。建议胖孩子中、晚餐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二、吃的内容有讲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孩子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应保障它们的摄入。
  1.动物性食品鱼、肉、蛋、奶含优质蛋白质,每顿最好都有,或至少一种。尤其是牛奶,是所有儿童必需的食物。孩子无论多胖,都要天天喝奶。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更重要的是提供钙。对于肥胖患儿,建议学龄儿童喝脱脂奶,学龄前的喝低脂奶或脱脂奶。
  此外,豆类食品(黄豆、青豆等)和豆制品(豆腐、豆腐丝等)也富含蛋白质和钙,需经常食用。
  2.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蔬菜是最好的减肥食品,胖孩子餐餐都要有蔬菜,这里说的蔬菜不包括薯类食品,薯类食品应做主食。水果应选西瓜、苹果、梨、橘等低糖水果,少吃香蕉、荔枝、葡萄、桂圆等高糖水果。
  三、爬楼梯运动要坚持。宋教授讲,与过去相比,如今社会给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太小、太少了,看电视、看书等过多的室内娱乐使孩子们离运动场越来越远。少儿缺少必要的运动,必然会过早地堆积脂肪。减肥要增加运动量。
  在运动方式上,减肥不应选择短跑、跳绳等运动强度大的无氧运动,而应选择慢跑、快走、爬山、游泳、跳舞、做健身操等运动强度中等、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
  少儿减肥,宋教授推崇爬楼梯运动。因为这种运动要克服自身重力,能量消耗是散步的5倍、慢跑与快走的3倍、游泳的2.5倍。胖孩子每天坚持爬楼梯30分钟,不要求速度。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步达到要求。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生活与健康

人体健康与酸碱平衡
吴其平
  营养过剩成为现代人的健康大敌。由于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等高营养物质,过剩的营养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破坏了体内酸碱平衡,导致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产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癌症等现代文明病的主要根源之一。日前,有关专家呼吁:要预防疾病,首先要预防酸性体质;要迅速治愈疾病,必须改善酸性体质。
  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所谓的酸性食物,是指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如鱼、肉、禽、蛋、油、米、面等;所谓的碱性食物,是指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如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人体本身有一个调节酸碱平衡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血浆里的碱贮备以及肝、肾、肺等器官。通过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系统的调节,可以保证人体在合理饮食条件下的酸碱平衡。但如果人们饮食不当,摄入的酸性食物过多,超过了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人体的酸碱平衡就会被破坏,使体内酸碱失衡,甚至出现轻度酸中毒反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酸性体质。另外一个方面,有些人摄入了大量的酸性物质,可能暂时尚未出现酸性体质,但这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碱贮备较多,及时调整了体内酸碱平衡,但酸性物质毕竟还在体内,只是暂时被体内的碱贮备中和而已。这种酸和碱结合生成的盐,虽能保持体液的PH值不变,但对体液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消除的。因此,长期积累下去,同样会形成酸性体质,并且使内环境严重恶化。
  专家们呼吁,预防酸性体质首先要从饮食开始,注意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同时,人体还需要补充一种名为第六生命要素的物质。它是一种来自海洋生物甲壳的生命元素,在牡蛎、扇贝、蛤蜊中都存在。第六生命要素能清除体内酸性物质,防止酸性物质对身体的污染,并能修复和活化被酸性物质损坏的细胞,预防和改善酸性体质,保持体内酸碱平衡,保护内环境不受酸性物质的污染。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不吐不快

别让家成为孩子最不安全的地方
伊月
  家原本是最安全和温馨的所在,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对于孩子,家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然而,随着家庭装修的不断升级,伴随着豪华和舒适的却不是健康。北京儿童医院对于白血病患儿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患儿家庭曾经在半年内搞过装修装饰,而在全世界,每年有500多万0—14岁的儿童死于与他们生活、学习和游戏环境相关的疾病。
  室内环境污染诱发儿童血液疾病、增加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对孕妇伤害造成新生儿先天性异常、引发新生儿心脏疾病、使儿童智力大大降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而其中35%为儿童。在我国,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为2%—5%,其中1—5岁的儿童患病高达85%。虽然患病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咎于室内空气污染,但是大量事实表明,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装修一个美观、舒适的家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正常要求。但是由于目前装修材料环保指标良莠不齐,不少人在获得了一个表面“美好”的家居之后,却对家人尤其是孩子的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
  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日益受到关注,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定为“为儿童创造健康的环境”。国内一些从事室内环境监测的专家、儿童保健专家都已经把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列为研究的课题。在不久前举办的“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研讨会上”,更有专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然而,要让家成为孩子安全的地方,家长的责任更为重要,如何让家长能够认知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了解有关知识,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不能再让家成为最不安全的地方。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上海采用新技术治疗房颤病获成功
  据新华社电一种应用冷盐水灌注治疗房颤的新技术日前在上海获得成功。
  房颤治疗一直是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薄弱环节。同济大学附属上海铁路医院心内科教授徐亚伟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应用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进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患者手术结果证实,该术式能有效规避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河北建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分库
  据新华社电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北省分库近日建成。
  截至目前,全省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报名人数已逾4000人。河北省分库主要负责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招募和报名登记;建立“定点HLA组织配型实验室”,为志愿捐献者做血样标本采集和HLA分型等检验;把捐献者数据资料传递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数据库。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婚前检查 优生第一关
  今年10月1日起,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将开始施行,新条例中将婚前体检改为自愿进行。
  虽然强制婚前检查被取消,但是男女青年最好是做一下婚前检查再结婚。因为结婚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是保证婚后生活美满和做好优生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六条明确规定了近亲及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前体检是实现优生的第一关,目前遗传病有4000余种,通过婚前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男、女本人或双方家系中患遗传病的情况,并根据患病的真实情况作遗传风险度测算及遗传方式的分析,进行优生指导。如果夫妻双方一方患有结核、乙肝、性病等传染性疾病,必须采取必要的治疗或防护措施才可结婚,否则疾病会传染给对方,并且通过父婴传播或母婴传播传给下一代。
  因此,不要怕麻烦,也不要隐瞒既往史和个人史,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国家和社会,最好是做一下婚前检查再结婚。(刘江峰) K1F品论天涯网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关注癌症 点亮生活

降低结直肠癌复发有新疗法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每年被确诊的新病例数约为90万。尽管80%的患者在经过外科手术后未被证实有残余病灶,并接受了标准的术后辅助化疗,但仍有30%—40%的患者复发而最终死于随后的肿瘤转移。因此,避免复发是治愈结直肠癌的第一步。
  迄今为止,50%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会复发是一个事实。“马赛克”试验是第一个建立以乐沙定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临床试验,它对治愈成千上万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马赛克”临床试验明确地证实:通过在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用乐沙定,患者的复发危险将降低23%。
  赛诺菲关助工程的“关助癌症”即教育患者及其家人的项目已正式启动。他们主要是协助医生将教育手册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手册内容包括疾病、治疗、营养健康及家庭护理等等。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帮助那些癌症患者重新建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 K1F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