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7月20日人民日报第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7-20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非典康复治疗刻不容缓 '...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本期关注——非典患者康复之路

非典康复治疗刻不容缓
刘燕玲
  编者按:非典对于人类是个全新的课题,对于非典病人的诊治,也是在探索中进行的。大剂量皮质激素、长时间抗生素的使用虽然帮助不少非典病人逃离死神的魔掌,但是也给非典痊愈病人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三分治,七分养”,接受康复治疗已经成为非典痊愈者全面回归健康的有效途径。我们特别刊发的这篇文章,可谓对非典康复治疗开出的一剂良方。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非典医疗队的专家组长黄尧洲教授近日告诉记者,有些非典痊愈病人已出现了造血系统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等新问题,非典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随着越来越多非典病人的痊愈,他们如何尽量减少后遗症,并尽快全面恢复,已成为医学界必须回答的新问题。虽然这些人已符合出院标准,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激素还未完全停用,肺部炎症还未彻底消失,精神抑郁症状还在持续,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的溃疡出血、骨质疏松、真菌感染、停经等问题日趋显露,后续治疗必须跟上。当前,解决好他们的康复问题已成为能否打好非典最后一仗的关键。记者最近为此采访了亲临非典一线、直接参与治疗的资深中医药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症科主任刘清泉强调,非典痊愈病人出院后的定期全面体检非常重要,不仅要关注肺部,还要检查心脏、肾脏、肝脏。冠状病毒主要侵害肺,医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肺组织上,其实它对心脏、肾脏、肝脏也会造成相当的损害,这与冠状病毒的特性、病人的低氧血症以及大量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有密切关系,不少病人发生肝功能异常,绝大多数危重病人死于多脏器衰竭就是证明。然而,由于病人的咳喘、憋闷现象严重,医生及病人只重视肺部的情况,却忽略了肺以外的其他脏器。肺组织能纤维化,其他脏器在病原的侵蚀下也能发展到纤维化,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就会贻误了阻断和扭转病情的宝贵时机,给病人带来新的灾难。刘清泉指出,非典痊愈病人仍要注意多脏器的持续监测,对有纤维化倾向者及早采用中药活血化淤、益气养阴等方法治疗,有关研究已证明中药在抗纤维化上有确切的优势。
  在北京长辛店医院,记者看到一位脸上有大片破溃红斑的新出院非典痊愈病人。黄尧洲教授说:“这是长时间服用激素造成的。”在出院的非典痊愈病人中,有不少人由于住院时激素用量过大,停药需有一个过程,所以出院后激素仍未停用。然而,长时间使用激素可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消化道黏膜出血、月经紊乱、血糖升高、浮肿等副作用,现在临床上已出现了不少此类病人。黄教授提醒痊愈病人在密切观察有关征象的同时,尽量请医生早日用中药平稳地撤停激素,避免病情反弹。
  医生们还发现,有些非典病人后期出现了造血系统的病变:贫血、出血、骨髓网状化。这是与冠状病毒有关?还是与住院时三五天一拍片、X线过多引起造血功能紊乱有关?专家们还难以肯定。但他们一致认为,在注意观察、加强研究的同时,要对出现相关症状者及时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专家介绍,临床上还发现有一部分非典病人后期出现眼底出血、眼压增高现象,其确切原因不明,有人怀疑与病人的低氧血症等有关,需请眼科医生及时治疗。
  非典对人的消耗极大,因此病人出院后急于短时间内恢复体力,大多会大补特补,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塞,有的人还大量食用人参、甲鱼等“强补”。针对这一现状,专家告诫,这种补法有害无益。因为热病后的病人余毒未尽,应忌用这些热盛的食物,否则,会造成“虚热内生”而引发一系列原来没有的症状,使病情反复。恢复期的病人应尽量做到营养均衡,最好能根据个人的体质由中医辨证施补。“还有些病人觉得自己在病中伤了元气,回家后整天躺在床上不动,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做些适当的锻炼对身体的恢复有益。”刘清泉认为,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运动量适中、有助于肺部及身心健康的运动,就很适合非典病人的康复。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

非典病房结亲情
  因为非典,只有7岁的马新洋永远失去了母爱,自己也于5月份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住院期间,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花蕾和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呵护小新洋。为了方便沟通,花蕾还让自己10岁的女儿沈馨给小新洋写信,沈馨将自己心爱的礼物转送给新洋,让她在非典病房里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上图:5月23日拍摄的北京宣武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花蕾(左)在照料非典患者马新洋吃果冻。左图:7月5日,被马新洋称为“病房妈妈”的花蕾带着女儿(左一)一起看望了她们一直惦记着的小新洋。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我国人参中药研发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的抗癌一类新中药“Rg3参—胶囊”,日前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吉林亚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该药的主要成分是Rg3,具有很高的制药价值,但其工业化生产纯化工艺难度非常高。富力和鲁岐两位药学博士在多年从事人参化学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特殊制备工艺,使Rg3含量提高410多倍,纯度达到了95%以上,研制成“Rg3参—胶囊”,使我国人参类中药的研发取得突破。(伍莲)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失眠患者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调查将进行
  本报讯 上海医学会等将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一项失眠患者用思诺思(唑吡坦)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调查的研究,此调查将有1500名医生及15000名患者参与,研究结果定于10月公布。
  在这项调查中,医生将对入选的偶发性失眠或暂时性失眠的患者,给予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思诺思(唑吡坦)进行治疗2—3周,医生需了解患者治疗前后有关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夜间苏醒时间和次数、睡眠有效性、多梦、醒后状态等方面的情况,患者需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填写患者日记,针对上述项目进行自我评估,按时复诊,并填写睡眠改善满意度问卷。
(晓白)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

口服青霉素屡致人亡
零售药店内暗藏隐患
  本报讯 口服青霉素致死事件时有发生,而几乎所有事件均发端于零售药店。日前,广州市药监局首次提出4项建议,要求对口服青霉素类药品实行特别管理,强调零售药店在出售该类药品时,购药者要出示皮试证明,首次服用此类药品者都应在药店进行皮试,并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购买。
  由于口服青霉素疗效好,价格适中,在药店即可买到,省去了去医院的麻烦,该类药品被广泛使用。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口服青霉素会使部分人产生过敏,因此致死致残事件时有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典及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金少鸿教授介绍,并非所有口服青霉素都过敏,这完全取决于其纯度,也就是高聚物杂质含量。事实上,青霉素过敏问题我国早已重视,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就将其列入攻关项目。经过20年艰辛攻关,由金少鸿教授主持的青霉素所含高聚物杂质的控制工艺技术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为柏林化学、香港澳美等国际药品中间物和制剂生产企业引进,大大提高了高聚物检测及生产技术控制水平,从而控制了过敏。如香港澳美产的口服青霉素阿莫灵,将高聚物杂质控制在1‰以内,在进入内地市场前,经过上万例免皮试临床试验,没有发生一例过敏休克反应,在欧美获准“免皮试”。卫生部在1997年也批准阿莫灵等极个别品种“使用前免皮试”。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厂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无力购买能生产高纯度药的设备、技术和国外高价的高纯度原料,导致高纯度青霉素技术只能“墙里开花墙外香”,从而造成药品市场上该类药品良莠不齐,事故频频发生。(曹春玲)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灾后防疫知识

预防病媒昆虫叮咬的个人防护
  很多疾病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因此防止病媒昆虫叮咬,预防虫媒传染病,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如果可能,在蚊虫通常叮人的时间不要外出。夜间外出要穿长袖衫和长裤,不要穿对蚊子有诱惑性的深色衣服,也不要穿凉鞋。
  如果可能接触蜱、螨,则应将长裤塞进袜子里,有条件时应穿长统靴。
  选择适合的驱避剂涂抹暴露的皮肤,但必须按照厂家注明的注意事项使用。
  驱避剂也可喷洒在衣服、鞋、帐篷、蚊帐和其它物品上。
  如果可能,应避免到虫媒病流行的地区。大部分虫媒病传播是有季节性的。
  住地门窗要安装纱窗。
  如果蚊虫可能进入住宅,则应在床上设置蚊帐,蚊帐边缘压在床垫下,并确保蚊帐无破口,帐内无蚊虫。若用二氯苯醚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渍蚊帐,则防蚊效果更佳。
  夜间在寝室内使用蚊香。
  对于有合适疫苗的虫媒传染病,在适当的时机可以接种疫苗。
  (据新华社)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大夫信箱

让紫外线指数保驾护航
  问:三伏天骄阳似火,人们出门很担心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请介绍有关紫外线方面的知识。
  答:紫外线是波长从0.01—0.38微米的射线的总称,根据紫外线电磁波谱中的波长可分为3个部分:波长位于0.32—0.4微米之间的A紫外线,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但过量的A紫外线照射,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波长位于0.28—0.32微米之间的B紫外线,刺激皮肤产生“红斑”效应,长期过量照射可抑制免疫功能,引发皮肤癌、白内障;波长位于0.01—0.28微米之间的C紫外线,几乎被大气臭氧层吸收掉,对人类的影响不大。
  臭氧层的破坏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实验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发生率则增加4%。
  为了防范紫外线辐射的危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了关于预防皮肤癌和过度照射紫外线危害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先后发布紫外线指数预报。北京市气象局自1998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开展紫外线强度预报及监测的研究和预报服务工作,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发布紫外线强度预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帮助人们在6—8月预防紫外线辐射,防止和减少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生。
  紫外线辐射强度指数为0—1,属弱级,对人体安全;2—3,较弱,较为安全;4—5,较强,应引起注意;6—7,强,有危害;大于8时,为极强,对人体极有危害。我们出门前应收看当地天气预报,紫外线强度达6—7时,在上午10
  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暴露在阳光下,如需外出作业,要戴太阳镜,穿浅色长裤、白色长袖衬衫,戴宽边帽子,涂抹防晒油等。如果紫外线指数等于或大于8时,应尽量不要外出,以免受到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副主任医师 杨锋)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不吐不快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亦欣
  不久前,大学同学正筹划毕业10年的聚会,大家兴高采烈地想象重聚的欢畅时,不成想却有噩耗传来——一位同学因为肝硬化告别了年轻的妻子、嗷嗷待哺的幼子,走完了人生短短32年的历程。这已经是第二个告别世界的我的大学同学。没有人不为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父母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含辛茹苦,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巨大投入,单位对骨干培养的付出,一切都付之东流。
  悲伤之余,著名教育家蒋南翔的一句话萦绕在耳际:“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上个世纪50年代,蒋南翔先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就一直号召青年人在刻苦学习的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打好知识、身体的基础,“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样的教诲,虽然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是今天想起,还是生出许多感慨。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意气风发地走进大学校门,谁不冀望努力学习,能够学有所成;踌躇满志地告别校园,谁不准备认真工作,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创出一番事业,回报社会,回报家人。这一切的基础却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健康。
  可是如今在不少高校,早操、体育课的缺勤率一直居高不下。虽然院系、学校出台许多办法,一些学校甚至以学分考评早操,希望以制度促进学生对身体锻炼的重视,但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一直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大学生患病的比例却在攀升,调查显示,大学每年用于学生医疗的费用正在逐年增长。
  大学生对于身体锻炼的漠视,大致有两个原因:学习太忙,诱惑太多。刻苦学习固然是好事,但是不少同学已经把“教室、食堂、图书馆”的三点一线,作为生活的全部却不值得提倡。学生也面对着太多的娱乐诱惑: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乐此不疲的上网聊天,形形色色的电子游戏,都让不少同学沉迷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忙于打工、炒股,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挣钱上,更是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抛在了脑后。
  应该说,经过大学教育,每个人都为建造事业的大厦积攒了许多高质量的材料,可是,如果失去了健康这个基础,即使材料再丰富而高质,我们建造的也将是一座随时可能倾覆的大厦,甚至大厦还未建成,就有了“中道崩殂”的不幸。“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们今天重提这样的旧话,就是不希望再看到那么多的“英年早逝”,因为祖国的未来和明天,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建设者能够以聪明的大脑、健全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来创造。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投资3000多万元,历时4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应用便捷的数字化医院体系,形成了从医疗、服务到管理的立体纵深网络。2002年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考察后认为,这所医院数字化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图为西南医院院长李书章(左一)带领科室人员进行电子查房。新华社记者 胥金章摄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认真行医 踏实做人
——记著名呼吸病专家刘又宁教授
本报记者 孙秀艳
  刘又宁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常务副总编。从事呼吸内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对呼吸衰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呼吸生理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
  发现并报告了我国首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首例饲鹦鹉者肺患者,中国大陆首例艾滋病患者,北京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刘又宁教授外表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谦和平易,甚至还有点与年龄不相符的时尚,与记者心目中的医学专家的形象相去甚远。刘教授的同事们说,未曾谋面的年轻大夫们经常会认为赫赫有名的刘教授一定是位白发苍苍、手持拐杖的老人,而当他们发现面前年轻和蔼的兄长就是刘又宁,都不禁有些惊讶。与刘又宁教授的外表“不太相称”的是他肩上扛着的“文职将军”肩章及众多显赫的头衔。
  刘又宁教授是我国最著名的中年呼吸病学者之一,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他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第一批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归国的学者。刘教授常庆幸自己能够师从3位世界级赫赫有名的呼吸病学泰斗:自己的硕士导师于润江教授、博士导师日本东北大学的龙岛任教授、博士后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菲斯曼教授。
  作为呼吸病学专家,从今年年初,刘教授就一直关注着广东非典流行的情况。今年3月初,山西一名年轻女患者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就诊,他根据其经常往返于广州与太原的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立即作出了“SARS”的诊断。这例被公认为北京首例确诊非典患者的到来敲响了北京市的警钟。自此以后,刘教授一直工作在抗击SARS的第一线,往返于北京市及军队几家定点医院,经过他诊察或会诊过的重症患者有200余人之多。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撰写多篇论文,主编了《SARS的机械通气治疗》一书,录制了SARS科普光盘,在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作关于普及SARS防治知识的报告,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之一。
  虽然自己是有所成就的专家,刘教授也有自己的“偶像”,“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全世界数亿贫困人口食不果腹的问题,却不追求任何名利,永远是一副老实和气的农民样子,这才是真正治学、做人的大家”。刘教授从医已有30
  余年,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踏实”二字当成自己工作与做人的准则。他一贯提倡做学问的医生要做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要重视临床,坚守科学原则。面对人类科学没有触及的SARS,刘教授一直反对盲目和蛮干,主张用科学的原则来对待SARS,坚决反对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作风。
  刘教授是我国呼吸危重医学,特别是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开拓者与普及推广者之一,他早在1990年出版的《机械通气与临床》是众多从事机械通气临床工作者的启蒙教材,他与他的学生们至今仍工作在机械通气临床与科研的前沿,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着。刘教授选择了机械通气与抗感染为他的主攻方向,因为这两种技术对呼吸科的重症患者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经常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
  医、教、研各方面的累累硕果记录了他的勤奋与求实:主编了数本专著,发表了200余篇中、英、日文论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培养了数十名博士与硕士…… Lql品论天涯网


第6版(健康时空)
专栏:关注心血管 赛诺菲关助工程

微量白蛋白尿:肾病预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95%。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都会增加发生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法国赛诺菲圣德拉堡集团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国际肾脏病学会发起了旨在提高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筛选重要性认识的全球行动。微量白蛋白尿——尿中的异常白蛋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指征,是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而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警告。
  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最早征象,蛋白尿则提示明显的糖尿病性肾病的存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其肾脏功能的减退将是不可逆转的。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不伴有任何可被患者察觉的症状,因此高危人群作定期的微量白蛋白尿专项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为提高微量白蛋白尿作为糖尿病患者肾脏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预知因素认知度,名为“德安”的教育项目以国际筛查周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对至少2.5万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筛查。这是首次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筛选的全球性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检测具有大幅度减少医疗费用的可能,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愈后和生命质量。
  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对患者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30%—40%,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Ⅱ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李菲) Lq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