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6月17日人民日报第15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1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大力推进我国防沙治沙事'...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
大力推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祝列克
  编者按:今天是第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人沙搏斗史告诉人们,防治荒漠化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居安更要思危,有备才能无患。因此,我们特编发这组稿件,以飨读者。
  党的十六大部署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要求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抓好生态建设,争取1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1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但目前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土地沙化问题仍很突出。
  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土地不断沙化,吞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威胁着大江大河安全,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沙化问题不解决,我国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加速推进沙化土地治理步伐,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防沙治沙事业。
  新时期,我国防沙治沙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防治土地沙化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我们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防沙治沙工作的新局面。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遵循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努力实现防沙治沙的新跨越,促进沙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要治沙与治穷紧密结合。沙化与贫穷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沙区人民脱贫致富,沙区经济不发展,沙化问题就难以根治,我们要充分注意培育沙区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
  二是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我国经济、技术条件,目前将治理重点放在对社会经济影响大、人为破坏严重、沙化扩展快且相对易于治理的沙化土地,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三是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严格保护沙区植被和沙区生态环境,实行宜保则保、宜治则治、宜荒则荒。
  四是要实行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科学恢复和配置沙区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建设中突出以灌木为主。
  五是要发挥好三个积极性,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创造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共同为防沙治沙作贡献的局面。
  六是既要抓好当前,又要谋划未来,实行长短结合。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即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化扩展的趋势,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到2020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整体上实现沙化土地的逆转;到2050年,争取使凡能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第一,要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抓好工程建设,以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四期两大重点工程,覆盖范围广,治理任务重,关系到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全局,我们要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第二,严格执法,全力推进依法治沙进程。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依法保护沙区植被,坚决杜绝滥垦、滥牧、滥采和滥挖等破坏植被行为;尽快制定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使治沙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防沙治沙整体水平。防沙治沙出奇制胜在科技,将科技支撑贯穿于防沙治沙的全过程,制定出台技术规章,加强防沙治沙疑难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在治沙工作中的贡献率。
  第四,加强监测监督,全面落实防沙治沙责任。防沙治沙的责任主体在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防沙治沙任期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健全完善的沙化监测体系,狠抓检查监督和责任落实,通过监测手段来考核和评价地方政府防沙治沙工作实绩,建立起“守土有责、失土必罚”的奖惩机制。
  第五,完善政策,活化机制,调动社会各界防沙治沙积极性。运用物质利益驱动原则,创新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融资的投入政策,轻税薄费、让治理者获利的税赋政策,权属明确、承包期稳定不变的土地使用政策,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防沙治沙的主战场。
  第六,积极推进履约,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认真履行公约职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努力提高我国沙化防治水平和能力,树立起我国在世界防沙治沙领域良好的国际形象。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荒滩变果园 绿洲围林网
 新疆生态环境得改善
  本报讯 新疆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曾是满目荒凉的沙丘、戈壁和盐碱滩,变成了茂盛的田禾、如织的农田林网和飘香的果园;人工绿洲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7.0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1.03%提高到现在的2.10%。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省区。近几年,自治区颁布了《防沙治沙若干规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防治荒漠化进程大大加快。从2000年至2002年,全区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造林228万亩,封沙育林319万亩;实现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285万亩;对全区2658
  万亩的山区天然林和1500万亩的平原荒漠灌木林实行严格管护;4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共10.4亿立方米,河道两侧的胡杨和红柳初现生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表示,新疆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速荒漠化治理进程,加大人工造林种草、飞播造林、封沙育林(草)力度,建设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防护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蒋林宣)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实行政绩考核 坚持综合治理
 内蒙古治沙成效显
  本报讯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1998年至今,全区每年造林治沙面积达12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13.81%提高到现在的14.82%,沙化加剧扩展、生态持续恶化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介绍说,土地沙化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区沙化和潜在沙漠化土地达6.3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57%。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防沙治沙作为治穷致富、兴区富民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做到任务、责任、奖罚明确,并以此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领导班子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内蒙古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山(沙)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安排飞播、封育和人工造林,做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有机结合,并组织发动群众,联村联户,开展大规模的造林治沙大会战,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积极推进围封禁牧、舍饲圈养、休牧轮牧、移民搬迁、“进、退、还”等,防止边治理边破坏现象的发生。通过合理利用沙地资源,来拉动资源发展,促进沙区老百姓致富和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发动,部门分工协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治沙的良好局面。
  (佟金壮)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新中国的治沙史上,涌现出无数默默奋斗、无怨无悔的治沙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阻挡着沙漠的侵蚀,保卫着自己的家园,构筑着祖国的生态屏障。图为来自宁夏盐池县的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白春兰在沙漠中搬运树苗。(贾明摄)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新世纪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大事记
  2000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试点示范工程。
  2001年6月6日中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世界银行在北京召开“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暨筹资国际会议”。
  2001年7月17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地区13个省(区、市),建设期10年。
  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该法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2001年12月26日新一届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主持研究新世纪初荒漠化防治工作。
  200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工程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建设期限10年。
  2002年6月1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授予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自《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常设机构成立以来首次对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颁奖。
  2002年6月1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和人事部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全国防沙治沙表彰大会,表彰一批治沙先进典型和治沙英模。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什么是荒漠化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定义,“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他三个是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环境污染。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工农携手治荒沙
——东达蒙古王集团参与生态建设小记
  近年来,在防治荒漠化的进程中,许多眼光长远的企业纷纷加入到生态建设的行列中。他们根据沙区的实际,积极探索,采取“工农携手、企民一体”的新机制,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崛起的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组建于1996年的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生态建设中探索出一条以基地为中心,锁住四周渗透腹部的建设模式,从1998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使福源泉生态综合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基本建成了水、电、路配套齐全,林、草、舍优化相间,生态、社会、经济三效有机统一的生态工业产业化格局,如今,占地面积5万亩的基地绿化率达85%。
  生长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沙柳是一种速生多年灌木,是沙区的当家树种,堪称“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同时,沙柳还有一种特殊习性,3年不平茬,老枝条就会枯死,越平茬生长越旺盛。东达集团公司选定了沙柳增值、农民增收、沙漠增绿、企业增效的沙产业项目———沙柳制浆生产挂面箱板纸项目。
  该项目涉及库布其沙漠内的两个旗,含14个乡镇,20万人口,总投资25亿元,年需沙柳83万吨,相当于250万至300万亩沙柳的产量。此外,新增的300万亩沙柳林地,将使库布其项目区的风沙危害、沙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确保沙柳固沙、护岸、保黄河的三项功能落到实处。
  东达集团总裁赵永亮认为,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沙区生态建设只是手段,发展绿色沙产业才是目的。目前,东达集团50万吨沙柳制浆生产挂面箱板纸工程一期10万吨于今年8月份即将投产,现处在设备调试和收购原料阶段,这将带动库布其沙区300万亩沙柳的种植,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沙柳因无人管理而大面积枯死的现象。东达集团将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在生态建设和改善沙区人民生活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柳成文)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建生态城市 迎绿色奥运
  加快推进北京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是实现“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重要保障。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我市北部6个山区区县纳入工程范围,防沙治沙步伐加快。与此同时,我市制定并实施了以“加快绿化造林步伐,构筑首都山区、平原、城市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规划。到2002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随着植被恢复和林木覆盖率的增加,项目区蓄水保土能力提高,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矛盾,提高了首都大气质量。
  到2005年,北京生态建设将实现“双五十”和“四无”的目标,即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0平方米;五环路以内城区无裸露地面、山区无宜林荒山、沙区无裸露沙地、平原无扬尘土地。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加快建设首都生态屏障
河北省副省长 宋恩华
  河北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4080万亩,其中地处北京北部和西北部的张家口、承德两市沙化最为严重,是京津最主要的风沙源区。因此,加快我省沙化土地治理步伐,是改善京津生态环境、树立首都国际形象的根本要求。
  河北省委、省政府把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重大的历史责任和重大的发展机遇来抓,防沙治沙事业成效显著。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年来,我省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907.2万亩,草地治理282.2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708平方公里,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京津周围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绿色河北,实现富民强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河北人民决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搞好我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构筑首都绿色生态屏障。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采取四项措施 保护三江源
青海省副省长 穆东升
  青海省地处在青藏高原,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状况,是我省生态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为快速推进荒漠化治理步伐,将强化四项措施:
  一是严格保护好三江源区的天然林草植被资源,坚决制止滥垦、滥牧、滥挖、滥采等人为破坏行为,促进生态的自我恢复;二是对荒漠化、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对退化严重的草场限牧减畜,实行封育和休牧、轮牧。同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精种精养,提高集约化水平;三是大力开展人工造林种草、围栏封育、小流域综合治理,逐步扩大和恢复林草植被;四是建立健全生态监测和管护体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生态监测和生态管护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完善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争取用15年的时间,将三江源区建设成一流的生态区。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科技推广功不可没
甘肃省副省长 贠小苏
  长期以来,甘肃省坚持“北锁黄龙、中建绿洲、南保水源”的方针,紧紧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纵观防沙治沙成就,科学技术起关键作用:积极开展了基础科学研究,仅“九五”期间各级林业科研院所、治沙站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60余项,完成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948”项目及省列项目15项;加大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大力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和抗旱造林技术;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为河西地区的农业综合治理开发和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总结完善了一批防沙治沙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以再造秀美山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短期内实现防沙治沙跨越式发展和新突破,力争到2020年,使全省可治理且容易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使沙化区初步实现协调发展。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解放思想 搞活防治机制
陕西省副省长 王寿森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广大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治沙造林种草保存面积达99万公顷,局部地区开始步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当前,我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放宽政策、活化机制作为突破口,加快荒漠化防治步伐。
  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在稳定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不同经济成分的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通过承包、拍卖、租赁、兼并等方式获取沙地使用权。
  二是转变行政管理机制。在防治荒漠化工作中坚持统一规划、分工协作的管理方式,强化上下联动,农、林、水等部门协同作战。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由当地政府统筹协调,以项目为纽带,把各项支农资金捆绑使用,组织实施造林种草、引水拉沙项目,实现了项目、资金、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是强化保障机制。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先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及时为治理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切实维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1nT品论天涯网


第15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沙区领导谈治沙

探索新机制 夺取新胜利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 赵廷杰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区回汉各族人民与沙化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目前,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万公顷,沙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为126万公顷,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转变。
  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创造出了栅栏阻沙带、草方格固沙带、等“五位一体”固沙模式,成为国内外治沙的样板;丰富完善了封、飞、造并举,乔、灌、草搭配,农、林、牧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一齐上的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防沙治沙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不断创新治沙造林新机制。
  进入新世纪,我们将以实施《防沙治沙法》为契机,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大胆创新,科技支撑,项目带动,真抓实干,力争到2010年,使50%的沙化土地得到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超过20%,全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1nT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