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
有梦,就有希望
——夏华的创业人生
本报记者 施芳
编者按:大学讲师、售货员、总经理,三个迥异的身份勾勒出夏华不寻常的人生轨迹。这位年轻人的创业经历给人许多感悟:成功的路千万条,而成功往往属于那些不畏艰辛、脚踏实地、勇于探索的人。年轻如朝阳般的大学生走出校园的时候,都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关键在于如何把梦想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一条成功路。
眼下又到了大学生就业的时候,但愿夏华的故事能给人以启迪,帮助大家调整好就业心态,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自主创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浪扬帆。
属鸡的夏华今年34岁,若不是10年前的那个毅然抉择,她也许还是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教师,如今的她是北京依文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拥有依文、诺丁山、古契等众多知名男装品牌的成功企业家。
走出了家乡,走不出父亲的叮咛
辽宁大连瓦房店的得利寺镇,那个养育了她的地方,经常不经意间走进她的梦乡——轻盈飘舞的柳枝,涓涓流淌的河水,随意嬉戏的鸭子……这些年,走过许多地方,见过无数美丽的景色,最难忘的仍是故乡的山水。
老实本分的父母给予她的是精神的滋养。识字不多的母亲用三字经中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导5个子女,“文革”后第一年恢复高考,夏华的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同时考上大学,一时成为小镇美谈。当兵落下伤残的父亲性格乐观刚强,转业到地方后,他拖着身残之躯盖医院,建果汁厂,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而奔波。
14岁那年,母亲因肺气肿猝然离世,夏华含泪到邻居家借来寿衣。从此,这个要强的小女孩做饭时也忘不了看课本,常常解下围裙就跑进课堂。1987年,夏华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离家时,父亲一路上都在说,不送了,不送了,可每每一回头,他总是跟在身后,那无言的嘱托,那期待的目光,成为她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走下大学讲坛,走上商店的柜台
夏华是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昌平新校区的第一届学生,当时的新校区还是工地模样,显得有几分荒凉。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夏华,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为校园生活创造更多的乐趣。
于是,夏华有了平生第一次经营项目的经验:她在周末租下学校的食堂,然后卖票给同学,举办周末舞会和服装表演,还低价批发一些小吃饮料转卖给参加舞会的同学。当经营有了利润,夏华就用赚来的钱在学校开展其他活动。
大学期间,夏华虽然没有机会走出校园,但是,盘活舞厅却成为她创业路上的前奏。她真正决定创业是在1993年,那时的她,已经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讲师了。
1992年夏天,学校接受了国务院的一个课题——“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夏华带着十几个学生到福建做了一个月调研,走访过许多服装企业、制鞋企业。其间,她结识了很多服装企业的老板,看到那些学历不高、年纪轻轻的企业老板都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夏华动心了。她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奇迹发生。
回到北京,她决定辞职。校长、老师纷纷劝她。连一向支持她的父亲也不无忧虑:“没了工作,吃不上饭咋办?”
夏华似乎属于认定了方向不回头的那种人,不久后,北京西单一家不起眼的小商店里多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大学生。她向哥哥借了1万多元,加上自己攒下的1万元,租了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柜台,批发男式西服、衬衣零卖,从进货到站柜台全是她一个人。为了省钱,夏华舍不得租房子住,每天凑合住在同学的宿舍或家里。上大学时父亲花了近半个月工资给她买的蓝色小旅行箱里装满了她的全部家当,跟随她每天东奔西走。无处可去时,她便带着箱子,在火车站或汽车站待上一夜。晚上冻醒时,她有过瞬间的沮丧,但生活慢慢有了转机。
1994年7月6日,夏华注册了“依文”商标,取“人、衣服、文化”一体之意。那年秋天,夏华瞄准毛纺厂因缺少出口配额而在库房里大量积压的、当时中国男人很难接受的格子面料和色彩亮丽的花呢面料,以身家性命全部吃进,上演了一场主题叫“亮现人生”的花色西装与传统灰蓝黑西装相对抗的市场较量。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她在商场一直忙到关门。回到家中,翻遍厨房,只找到一块面包,就在她狼吞虎咽地吃着这块面包时,父亲打来电话:“华子,吃饺子了吗?”夏华笑着回答:“没有,我吃的是西餐!”尽管又累又饿,但她依旧觉得那是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新年,因为从1995年起,“依文”登上了“中国商业蓝皮书”——中国男装企业排行榜,从此,夏华及其“依文”在中国服装业开始有了自己的位置。
大依文、小依文,一个母亲全部的期待
1999年5月17日,女儿呱呱坠地。为了给自己以决心,给别人以信心,她特意给女儿取名叫“依文”。大依文、小依文,她都经历过生的阵痛、养的艰辛、成长的快乐。
生下孩子后第五天,她便带着小依文上班了。今年3月,为办好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夏华整天奔波于会场和展馆之间,三天后回到公司,女儿蓬乱着头发坐在台阶上,眼部发炎流出的黄水,糊住了眼睛。妈妈的心在这一刻被深深刺痛了,那一夜她郑重地提笔给女儿写了封信,她希望女儿长大后能理解妈妈的选择。
“这辈子我也许只挖一口井,但一定要挖得足够深,打出足够多的水”——这样的信念让夏华一路跋涉,终于到了收获时节:夏华创建的“依文”男装2002年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男装品牌”,在全国拥有几百家加盟店与销售分店,年销售额过亿元。
夏华有个梦想,将来要建一座玻璃大厦,以告诫自己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即使在取得不俗的业绩之后,她仍然坚持周末到北京的各大商场去做市场调查,甚至像当年一样去站柜台。今年4月,非典疫情肆虐,服装销售一落千丈,当同行们纷纷打电话向她诉苦时,她却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为适应居民就近购物的需求,公司成立超市业务部,推出“凯文凯利”这一全新的品牌。
年轻人富有激情,夏华乐意给那些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公司管理人员中80%都是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大学生,今年公司所有的岗位依旧会向大学生敞开。她的成长经历让人有理由相信:奇迹会在年轻人身上发生。
夏华喜欢运动,学生时代曾是短跑好手,如今的她带领着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一个个梦想的引领下不停地迅跑。(附图片)
夏华(右)和女儿在一起。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终身学习与全面小康
熊澄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重要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是什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是把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是机会均等,优质高效。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一个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立法或政策支持,推动终身学习体系的实施。美国在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欧盟于1996年发表了《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将1996年定为欧洲终身学习年,2001年又发布了《终身学习报告书》。
从教育向学习的转化,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突破。学习和教育是两个相近又不相同的概念。教育是由相关机构出面完成的有组织的行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人获取知识、技能、修养的非组织行为。对学习者来说,前者是有阶段的,是被动的;后者是跨时空的,是主动的。
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教育的体系。它要求政府的教学机构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到保障。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拓宽了教育的概念。它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地位,并向着自主的、能动的、随时随地的、不拘形式的学习行为发展。欧盟执委会2000年发表的《终身学习备忘录》中提到,终身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具有促进知识、技能与能力等目的。终身学习不再仅是教育与训练的一个层面,而必须成为提供与参与继续学习行为的指导原则。
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进程的终身性。学习型社会是以不断推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学习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手段,将延续个体的一生,成为持续的终身的活动。
学习机会的开放性。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学习机会开放的社会,任何人随时都有学习的机会。这意味着学习机会不再为特定年龄阶段或特定阶层的人所独享,而向全体民众开放。
学习者的主体性。它体现在学习既是个人的一项权利,也是个人应负的一种责任。学习型社会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倡导自我导向的学习,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主动地或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学习型组织的普遍性。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型组织普遍存在。无论是家庭、企事业机构、政府机关、居民社区等,均可发展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它们在发挥自己专业职能的同时,不仅为本组织的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保障本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民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这首先体现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各级各类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其次,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之间互相开放,以拓展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未来社会必将成为学习型社会,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通过法律、政策、措施、舆论等方式,使得终身学习观念为全社会成员所认同,成为贯穿于社会成员的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是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终身学习行为的推动是解决教育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突破口,终身学习观念的落实是把我国人口负担变成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终身学习社会的最终形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作者为清华大学教授)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高考热线
专家提醒:报考高校 注意四点
马扬
高考填报志愿工作已经开始。从多年高校录取的情况看,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同学因填报志愿不当而高分低录或一些院校因报考学生不多而出现生源不足等问题。对此,专家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看清特殊专业的具体要求。一些报考体育、艺术专业的考生需要加试;报考空军飞行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院校的必须是经预选和政审合格的考生;报考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技术、城市规划、广告学、风景园林、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专业需要有素描和写生基础,部分高校将在新生入学后加试徒手画,未达到要求的,将调整到其他专业;除个别加以说明的专业外,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计算机专业只招英语考生;部分院校对考生民族有具体要求,如中央民族大学等,只招少数民族应届高中毕业生。
二是要注意看清招生范围。一般说来,未注明招生范围的均为全省招生。但一些学校注明了城市名,就表明只在该地区招生。凡报考定向的考生,填报志愿前一般必须与定向单位签订相关的协议。
三是要注意了解哪些院校大龄考生不能报。报考军事、武警院校的考生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在20周岁以下,考生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身体复检;军事、武警院校未注明招女生的,一律招男生;除外语专业外,未注明外语语种要求的,一律招英语考生;凡报考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提前批次录取专业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应、往届考生,年龄不得超过22周岁,必须参加统一面试和体能测试。
四是要注意把自己的兴趣、考试水平和院校实际相结合。一些考生考试不理想,却一味追求一些热门专业和院校,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打折扣;一些考生为求成功,选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报考,这种方法也不足取。应注意把自己的兴趣、水平和选报的院校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对提高成功率和自己今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据新华社)(附图片)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填报志愿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日前,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教师李奋平(左二)和杨冬生(左三)根据学生的估分和今年高考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填报志愿。
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
防治非典需要科学理性
姚昆仑
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当人类对某些灾难认识不足而出现暂时不可控的局面时,一些谣传、迷信便流行开来,在社会上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来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玩弄愚昧迷信欺骗公众。
谣言、迷信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反映了当前社会中某些公众的心理和行为:
一是对非典的传播认识不足。非典是一种新出现的病症,在大量有关非典信息面前,一些人只注意到易感染、被隔离、个别不治的一面,而对科学防治关注重视不够,从而产生了恐惧心理,便很自然地对谣言、迷信的“偏方”产生依赖性,以求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二是封建迷信思想这个痼疾。由于愚昧迷信思想仍残存于一些人的头脑中,这些人不信科学,不辨是非,不用理性眼光审视出现的现象和正确地指导自身行为,反而将标榜或掺有科学词汇的迷信和谣传奉为真理,总是试图用从迷信中获得的心理暗示来慰藉自己。
三是许多人存在盲从心理。由于谣言中的抗非典方法简单易行,加上口播与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的快捷传播,一些人来不及思考谣传是否对防治非典有用,便人云亦云,随风而动,迅速外化为一些具体行为,“以求平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集中体现在一些人科学理性的缺乏上。
谣言和迷信,自古以来就遭到质疑和抨击。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对请巫医治病批判时说道:“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如今世人求巫祈祷,反而会导致病情加剧。就像射箭,射不中,不去勤学苦练,而怪靶不好去修靶,这对中靶何益呢。……所以对巫医毒药,应清除治理,理智的人唾弃巫医治病,认为是穷途末路。”)
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人类攻克自然奥秘和难题提供了愈来愈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只要科学防范,宣传得力,非典病魔是完全可以认识、可以防控的。面对在非典防治中出现的谣言和迷信问题,在加强治理和疏导的同时,必须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用科学理性来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抵御谣言和迷信的防线。
首先,公众要自觉增强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科学的本质是一种理性活动,科学理性的核心是相信世界的客观性、统一性、规律性和可知性。人的本质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理性的思考、对待和处理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对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对阻止公众步入精神误区、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具有积极作用。有了科学理性,就会对各种传言,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盲目跟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强调科学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他把科学对增强人类理性和塑造心灵的影响和作用,称为“不朽的荣誉”。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科学理性精神、精湛的医术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为我们筑起了抵抗和战胜非典的长城。
其次,增强公众的心理调适和控制能力。追求幸福和健康是人的本能和普遍心理。非典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向享受现代高度文明的公众提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在现代快节奏的工作中,一些人承受着来自事业、家庭诸多方面的压力,如果因轻信谣言产生惧怕心理,甚至杞人忧天,就会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甚至精神崩溃。科学理性也体现在对公众的心理、行为、道德等人文的关怀上,体现在对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健康的高度关注上。因此,公众有必要掌握一点心理知识,重视用科学的方法治疗心理不健康因素,从而提高个人的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使自己有能力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抵制消极低沉的情绪反应。
第三,公众要不断地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知识对提高人的智慧和理智,帮助认知、甄别传言和迷信,增强抵御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文明化具有积极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落后的、非理性的东西仍有一定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愚昧落后现象,往往是在某些科学尚未认识的领域里和科学素养低下的人群中寻找市场。如果对科学常识茫然不知,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分析这次谣言,不难发现其中内容大多与防非典风马牛不相及,有些完全违反科学常识,对防治非典有害无益。如果具备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认知水平,就会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武器和怀疑、求实的理性精神,正确辨识和筛选形形色色的信息,就会自觉地辟谣,杜绝迷信等不健康的行为。
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说得好,“科学的真正使命是引导我们摆脱自然界带来的恐惧,禁忌和迷信等状态”。依靠科技的力量,理性的阳光,我们定将战胜非典,降伏病魔。即使今后再遇上更大的沟沟坎坎,我们也会从容应对。(作者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研究员)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高考得失与志愿填报
胜败乃兵家常事
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考生的夙愿,也是每一位考生家长所期待的。我认为,作为家长对孩子高考的期望值要恰当,不要把高考看得过重,考上大学固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高考失败了也别对孩子丧失信心,要积极引导,让孩子明白成才之路不止一条,升学、自学、补习等途径均可成才,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通过不懈的追求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江西安远 叶雪生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高考得失与志愿填报
高考是机会但不是全部机会
高考确实是一次机会,并且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但并不是全部机会。考上大学经过系统的学习,固然可以成才得快一些,但考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你肯进取,行行都可以出状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家长如果错误地引导孩子,只会产生负面作用,对社会对孩子都不利。
湖北钟祥 彭万全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高考得失与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要自愿
填报志愿无非是从未来就业出发,或者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家长一般出于关心孩子的未来,往往考虑前者多一些,而考生一般注重后者,报考自己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专业。两者兼顾当然好,但是出现分歧时,最好尊重孩子的想法。强迫的志愿容易带来学无兴趣、半路改行、特长得不到发挥和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 河北任丘 胡文周
第7版(科教周刊)
专栏:高考得失与志愿填报
有前提的尊重
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作为家长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由于孩子涉世不深,在选择高考志愿时可能会出现考虑不周或感情用事等问题,家长有必要尽自己所能,把各种选择的得失利弊向孩子讲清楚。在这样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河北涞源 李国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