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珍贵的遗产 不尽的思念
——写给亲爱的爸爸妈妈
左太北
六十年来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桌前灯下,追思往事,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满肚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
爸爸,1940年8月,您为我们娘俩赴延安送行,特抱着我与妈妈合影留念。那张照片一直珍藏着。看,在爸爸怀里的我笑得有多开心、多快活。出生不满一百天的小孩,哪里知道这竟是和您的生离死别呢!1942年5月25日,十字岭上日军一发罪恶的炮弹,夺走了您的生命。您的壮烈牺牲,震动了整个华北大地。太行山为您低头致哀,漳水河为您呜咽哭泣。而对我们娘俩来说,失去您,则是无法弥补的最大不幸。妈妈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当时我这个年幼无知的小丫头,又怎能体会这种折柱塌天般的痛心呢!后来我长大成人,才渐渐懂得,这是给我一生留下的巨大空白和缺憾。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结婚成家并生儿育女后,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初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您和妈妈为我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伴随着我终身的,是对您和妈妈永远的怀念。
爸爸,您走了以后,党组织和妈妈对我非常关心。我在延安保育院长大。新中国成立后被送进北京八一小学、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1960年被保送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52年6月1日,我曾和八一小学的同学代表少先队员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敬献鲜花,并和毛主席一起照了相。周恩来伯伯在北京初次见我时勉励说:“你是左权将军的女儿北北吗?长得挺像你爸爸,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一段时间,我住在彭德怀伯伯家里,他和浦安修阿姨待我可好呢!政府发给每月二十元抚养费,他们都替我存着,直到1962年才亲手交给了我。有一次,彭伯伯回忆起您,深情地对我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的。可你爸爸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的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这些年来,每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一想起在那频繁战斗的环境里,您仍然刻苦顽强地学习、不知疲倦地工作和英勇沉着地指挥作战的情形,我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1982年5月,妈妈把三份历史珍宝慎重地传交给了我,其中有您写给妈妈的十一封信。在这之前,我不知道有这些信。多少次我泪流满面地看着这些信,多少回我睡梦中高兴地见到了您。听妈妈讲,我于1940年5月出生于八路军总部医院,您骑马把妈妈和我接回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武乡砖壁村。三个月后百团大战拉开了序幕,您送妈妈和我回延安。在这分别后的二十一个月里,您给妈妈写了十二封信(可惜还有一封信遗失了)。从中我真切地体味到您对我们娘俩的挚爱,真是催人泪下!每一封信里都问到北北的情况:夏天,您给小太北带来热天穿的小衣服;冬天,您记挂着小家伙很怕冷,是否冻坏了手脚;儿童节快到了,您想着我“忙碌地准备”、“可能出席比赛”、“还可能获得锦标”;北北病了,您焦急地反复说“急性痢疾是极危险的”,“有病了必须找医生”,急切地询问病后恢复情形如何?您盼着孩儿快快长大、懂事,知道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战斗着……您在敌后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最大努力地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您对妈妈的关心体贴,是那样地至深至微:“自北北在你的肚子里慢慢长大,出世,直到现在,我深感做妈妈的艰难,过去没有经验,看得太简单,现在懂了,母亲为自己的爱子爱女实在牺牲得太多了。”您在牺牲前三天的最后一封信中,放心不下的还是我们娘俩,“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地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需人照顾的。”真是河深海深,比不过父母亲的恩情深!爸爸,您的这十一封信,是我今生今世最珍贵的宝物。
您的这些信穿过历史的风雨烟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揭露和控诉。爸爸,您一定记得您写的这些话:“敌人的政策是企图变我根据地为一片焦土,见人便杀,见屋便烧,见粮食便毁,见牲畜便打,虽僻野山沟都遭受了损失,整个太北除冀西一角较好外,统均烧毁,其状极惨。”……一封封信,一桩桩事,都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浩劫的铁证。
您对理想如此坚定,对家庭这样负责,又常以不能更多地帮助妈妈而难过不安。您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足以为后人之楷模。
爸爸,您为之奋斗并献身的事业,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中国,正迈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您的家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愿以此寄托我对你们深深的无限思念。 女儿 太北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拜读《左权将军家书》
胡振民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同志将她亲手整理编辑并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左权将军家书》交我,嘱我等在组织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任务中参考。当晚挑灯夜读心潮起伏,灵魂震撼,百感交集,辗转反侧,竟得一诗,值此左权将军殉国六十一周年之际,以为纪念:
昨夜挑灯罢春眠,大将家书虎女传。
许国情牵慈母泪,挥戈梦绕稚儿颜。
将星陨落十字岭,浩气高悬九重天。
亿万后人播薪火,中华魂魄映河山。
(2003年4月28日)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真实的记录
——《中国“非典”阻击战》一书出版侧记
柏裕江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人民出版社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编辑出版了《中国“非典”阻击战》一书。
这是一本“战地”书籍。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
几个月来,全国各条战线,特别是医疗卫生部门,为战胜非典型肺炎,涌现出大量的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弘扬了新时期伟大的民族精神。从书中人们可以了解到,非典型肺炎从突发到蔓延,到中华民族挺起泰山般的脊梁,筑就一道阻击非典的钢铁长城,凝聚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书中“抗击非典战士中华民族脊梁”部分,集中记述了这方面的事迹。
书中突出了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打好非典防治这场硬仗的高度负责的形象。同时,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和战胜非典型肺炎的决心和信心。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打破常规,按照“三贴近”的要求,采取滚动式的编纂方式,力求事件随发生随收录,努力做到有时效性、有针对性,及时反映出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防非典的小册子,还着重于从法律法规、医学科学以及非典常识、患者实录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依靠法规、依靠科学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基本知识。
《中国“非典”阻击战》一书,忠实地记录下公元2003年春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科学求实、扎实工作,齐心协力、共赴难关的战胜非典疫情的动人事迹。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简评《时代精神的精华》
王风光
黑龙江省的几位理论工作者用近三年时间构思和写作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解和领悟》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和阐述方法,史论结合,在一个广阔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之下,详尽阐述“三个代表”思想生成实践的轨迹。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上下求索,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从无数英烈的浴血奋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理想。作者以无数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三个代表”,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社会未来的历史进程中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因而该书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得出结论:“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书的写作和出版开拓了从哲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视角和层面阐述“三个代表”思想的新境界、新视野,为此,我们期待着“三个代表”思想的研究能够不断深入,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中西交往两千年的记录
张铠
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一书回顾了从公元一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西两国长达两千年的交往史。
远在丝绸之路时代,正是中国丝绸和主要用西班牙贵金属铸造的罗马金币,共同为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海上丝绸之路时代,西班牙穆斯林世界成为华夏文明传向欧洲的窗口:中国人率先发明的造纸术、火药以及中国养蚕、种稻等技术和柠檬、柑橘等物种都是经西班牙传入欧洲并促进了欧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西班牙基督教世界在收复失地的运动中不断发展、壮大。其间,在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王室的支持下,西班牙的海上势力继涉足西地中海及大西洋贸易之后,又向东地中海扩展并在亚历山大等中东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商站。西班牙在地中海区域的商业扩张不仅成为推动十二至十四世纪地中海商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更使西班牙由此开始介入到与东方世界的贸易之中。
当地中海商业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在东方,宋元时代中国海外贸易也进入了高峰期并造成西太平洋与印度洋贸易圈繁荣发展之势。以中东地区与亚历山大等城市为中介,西太平洋与印度洋贸易圈和地中海区域市场之间开始相互渗透与影响并继而促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高涨。从中国传入欧洲的马蹄铁、高效马具和航海及造船技术被认为是东方世界给予天主教欧洲的厚礼,以至打开了商业革命的道路。上述中国技术也曾影响到西班牙。没有指南针和多桅帆船技术就很难实现哥伦布的远航。在同一时代,西班牙旅行家和传教士作为马可·波罗的同时代人,也曾前往中国。十五世纪克拉维约曾代表西班牙国王亨利三世前往撒马尔罕并觐见了贴木儿大帝,返回西班牙后写有《克拉维约东使记》一书。内中有关于东西方地缘政治格局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国情的记述,这些内容对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的以前往中国为主要目的的远航计划曾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地理大发现以后,中国与西班牙是雄踞世界东西两端的最为强大的帝国。在中国—菲律宾—西班牙多边贸易开通的年代,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和西班牙握有的贵金属成为推动早期人类一体化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并使中国与西班牙处在从前工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最为有利的位置上。只是后来由于明清时代中国统治者所推行的以自我封闭为核心内容的“海禁”政策,以及西班牙王室所实施的以维护塞维利亚垄断商人集团利益为出发点的“重商主义”政策,使中西两国在人类历史转换的重要关头痛失发展机遇。
在伴随地理大发现而形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潮中,一些西班牙传教士来到中国并成为促进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宗教诸多方面旧有成就的研究使西班牙成为十八世纪以前西方汉学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启蒙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直至今日,当代人仍能从他们的跨文化活动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鸦片战争以后,围绕古巴华工问题清政府与西班牙曾进行过反复的外交交涉并先后签订了《和好贸易条约》和《中国人民前往古巴如何优待条约》。今天,我们用当代人的意识来重新审视中西关系史中这并不令人愉快的一页,会使我们更加珍惜中西两国当前来之不易的友好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中西两国关系经历了由低谷逐步向高峰推进的历程。其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篇章之一就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西班牙内战期间,中西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相互支持的那段难忘的历史。
当前在中西两国政府的推动下,无论在经贸合作或是在文化交流领域,双边关系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可以相信,对中西两千年来内容丰富、令人难忘的交往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将有助于中西两国充满信心地把更加和谐与友好的中西关系带进二十一世纪。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浩然民族魂 长存天地间
——读《左权将军家书》
李冰
捧读《左权将军家书》,心潮起伏,深深为将军伟大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所震撼,深深为他对人民、对家乡亲人的挚爱所感动。
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周恩来称他“是有理论修养的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说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1942年5月,日军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进犯,身为副总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在指挥部队掩护后方机关突围时,被日寇的炮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七岁。
《左权将军家书》主要收录了1940年11月到1942年5月之间左权将军给妻子刘志兰的十一封信。1940年8月,百团大战拉开了序幕,左权将军将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女儿北北送回延安,这十一封信就是从这时起直到左权将军为国捐躯期间,左权将军利用战斗生活间隙给妻子写的信。由于战争和通讯条件的限制,在他们分别的这二十一个月中,左权将军只留下这短短的十几封信。这些信,成为他家人最珍贵的精神财产。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左权将军给母亲和叔父的信,刘志兰的弟弟刘志麟在左权将军牺牲后给刘志兰的信,刘志兰在左权将军牺牲后为纪念左权所写的《为了永恒的记忆》,以及刘志兰给女儿左太北的信。
在这些信中,左权将军描述了前方的战斗生活,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表现出了对敌人无比憎恨,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所负的重任。
左权将军还在信中表达了对妻女深深的思念和体贴入微的关心,“知道北北天天地长大起来,更懂事更活泼,我很高兴喜欢。但知道你的身体瘦弱和不舒适的生活,我又很难过。”“担心着你的瘦弱身体及北北病后的身体,希注意保养,恢复健康。”“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慢慢地让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寇战斗着。”然而关于自己,他总是寥寥数句:“我的身体及一切都很好,你完全可以放心。”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在朴实的语句之间,却包含着左权将军对家人最深厚最热烈的感情。
每当谈到左权将军,人们的脑海里都会立即浮现出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然而,从将军的信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他极为丰富的感情世界。虽然由于投身于事业、由于战争的艰苦,左权将军与亲人远隔千里,只能通过这一封封书信传递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他对家人的爱是如此深厚,“远隔千里,身处敌后确是‘爱莫能助’,你当能谅我。恳切地希望你为我及北北珍重自己的身体及自己的一切。”他更热爱自己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在革命年代,革命者为了人民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不避艰险、舍生忘死,进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如今,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又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奉献着,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左权将军家书》,使人们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很有意义的。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遵义之歌》的情趣
陈有才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诗有四路:曰兴、曰趣、曰意、曰理”。这一个“趣”字尚有多种理解,别趣、理趣、奇趣、意趣,我偏偏看中了李发模《遵义之歌》中的野趣!
《遵义之歌》是个大题材,发模的初衷好像是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而写的,但我今天读起来,却备感亲切,没有一种“为赋新诗”的味道,诗中充满了对遵义山山水水的无限情思,充满了对遵义山山水水的深情厚爱,特别是诗人把遵义山水拟人化了,每首诗都像是与遵义山水这无数的老朋友之间的对话,倾心交谈,没有一点“隔”的味道,诗中充满了情趣!这便是我称之为的“野趣美”。发模的这种“野趣美”,来源于他的幽默感!记得在一次诗会上,我同诗友谈论起发模来,我们共同的看法,发模是一位具有幽默感的诗人,他的语言是幽默的,这可能是得于他所搜集的贵州山歌,也就是他从贵州山歌中看到了或悟到了山歌中语言幽默的魅力!
打开《遵义之歌》,野趣美让人怦然心动!发模写遵义的一山一水,一石一壑,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星一月,一人一物,都表现出一种疏朗、空旷、高远、悠长、大气等等的野意、野味、野韵来!一句“山门打开”让人心胸豁然开朗,双目发亮!一句“日月也是庄稼汉”,把遵义的山水,把遵义的山民一下子升华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崇高境界。
文学就是人学。发模把山山水水全当成“人”了,所以,每一座山,都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每一条水,都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因此,发模与这些山山水水直接对话,直抒心意,情投意合,妙趣盎然。在《遵义特色》一诗中,诗人是把遵义当成人来写的:“黄土壤是你的肤色/红土壤是你的脸色/黑土壤是你的眼色//峰是你的骨/峦是你的额/水是你的血/挽千壑万峡陡峭/踩青山绿水的平仄……”不仅是人,而且还是位“踩青山绿水的平仄”的诗人!
遵义的山山水水,在发模眼中、心中,都充满了这种野趣美,这从诗集中的题目便可以看出:《石趣》、《山水情趣》、《毛石镇撷趣》、《道真景趣》、《山居景趣》等等。
如果说诗中的野趣美都来自诗人对山山水水的描摹,来自把山山水水拟人化,来自诗人与山山水水情感的沟通,那么,有很多诗篇更是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诗人充满智慧的幽默,如《山腹》:进入山的魂魄之内/三两瘦竹/便可摇碎一脸肃穆/枝叶筛下鲜嫩的阳光/我偷抓了一把/欲放进胸脯/不料鸟声沿路追来,问我/是否要晒心中之苦……读这首短诗,让人忍俊不禁!这种野趣美才是大情大趣、深情逸趣,移情别趣,别看它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不是一般诗人在大山中转一圈都能写得出来的。这种知人知心的小鸟不是哪位诗人都能伸手就可以捕捉得到的。情趣产生幽默,幽默是智慧的结晶。
(《遵义之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郭申元的传记
吴兴人
近日读到一本好书——郭德雯所著的《生命=时间+信仰》(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写的是上海留美博士郭申元的传记。作者用优美而感人的文字,记述了这位天才的科学家二十九岁的不平凡的生命历程。材料非常感人,又给人以思想上的震撼。郭申元1970年出生于上海,早在天平路小学读书时,就显示了他的科学研究才能。1990年秋,十九岁的郭申元留学美国,开始了向生命科学领域的挑战,他在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旋即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向生物化学的一个科研高峰——揭示生命体中DNA解旋酶的结构冲刺,终于取得了突破性和开创性的成果,这与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防癌、抗癌药物的研究直接相关。他的部分成果已被国际两大权威杂志《生物化学学报》和《细胞学》刊登。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大事。
郭申元为自己所写的格言——“生命=时间+信仰”作了这样的注释:“我的格言应当这样书写——珍爱自己,就得珍爱时间;珍爱自己,就得创造为人类有用的价值,不要白白来到世间!人要有信仰,而信仰两个字都是‘人’字旁的,这就决定,信仰的宗旨是为人类服务。”他对父母亲说:“这十年,我在美国为了实现自己少年时的梦想,刻苦读书、研究,没有赚大把美元。我从来没有浪费过一分钟,我活得实实在在,也很开心……”
不幸的是,正当他的科学工作如日中天之时,他的“宿敌”——攻克的主要目标癌症,却偷偷地向他袭来,发现时已是晚期。癌肿正在疯狂地吞噬他的生命。哈佛医学院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病,专家们决定立即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在上手术台的前一天,郭申元又向医生提出请求:他必须再进实验室做一天实验,完成已安排好的实验计划。医生建议他推迟实验计划。郭申元说:“这关系到千万癌症病人的拯救计划。”父母建议他让助手代做实验,郭申元果断地说:“不!到目前为止,这个实验非得由我亲自操作不可。”在郭申元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忘怀生养他的上海,希望再看一看祖国的巨大变化。于是,他被抬上了飞机,圆了他十年的游子梦。2000年3月27日,在《常回家看看》的乐曲声中,郭申元永远闭上了他那疲倦的双眼。
谈家桢在得悉申元英年早逝后题词道:“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英豪落尔身。”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编辑荐书
《凡尔纳带着我们旅行》
奥利维埃·迪马著
蔡锦秀、章晖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作者是法国凡尔纳研究会会长,他的这本专著重点不在于介绍凡尔纳的生平,而在于评析他的思想、观点、品性和趣味,让跟随凡尔纳旅行的读者们更全面地了解作家。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当代作家面面观》出版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的《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汇集了对当代著名作家的评介文字。分“小说家讲坛”、“当代诗话”、“今日新生代”、“批评家论坛”各辑,其中有作家的创作谈,有批评家的研究心得,也有作家的访谈等,对了解和研究当前的文学较有参考价值。(毕友)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读书天地
马克斯·克鲁泽的《在时间的长河里——西方文化五千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说:“我试图用这本小说描绘人类走过的道路,从宇宙的产生——原始大爆炸——写到当代——人类踏上了探索宇宙的航程……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都起源于欧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知识与进步是以暴风雨般迅猛的速度在全球传播,但在今天,这却是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思想家和警告者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在欧洲发端的东西,现在成了全人类的财富,这也是因为、尤其是因为,它接受了其他许多文化施加的影响。因此,了解欧洲精神走过的道路肯定是大有裨益的。那是一场争取思想自由的斗争——在基督教之中,也在反对占统治地位的信仰的过程中,这条路上充满谬误,也充满罪恶,但它也是一条伟大的认识之路、发现之路……”(附图片)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