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第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5-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河南 李菲——身残志坚小“海迪” '...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河南 李菲——
  身残志坚小“海迪”
  13年来,一个从两岁起因患病而残疾的小姑娘,面对不幸的命运和疾病的折磨,她从不言输,以顽强毅力,跨越了人生道路上一座座“高山”,不仅获得了与同龄人一样的学习机会,还年年被学校评为“好儿童”、“优秀少先队员”、“班组明星”,并先后被评为中原油田“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员”、第六届河南省“十佳少先队员”,成为油田及全省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她,就是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十七中学初一(4)班的学生李菲,一位身残志坚的小“海迪”。
  1990年10月的一天,两岁的李菲突然发起了高烧,连续几天不退。因小儿麻痹症延误治疗,李菲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村里的人都说,这么聪明漂亮的孩子,可惜了……6岁时,李菲看到同龄的孩子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就向妈妈央求:“我要上学!”看到女儿渴求的目光,李菲的妈妈坚决地点了点头:“好,妈妈背你上学。”小学二年级,李菲成了一名少先队员。那天,当老师给坐在椅子上的她戴上红领巾时,李菲激动地哭了。面对少先队旗,她庄严宣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李菲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专门成立了“学雷锋互助小组”,每天放学,总有同学陪伴在她身边。校长、少先队大队的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经常找她谈心,帮她消除自卑心理,引导她学会自强自立。李菲不能上体育课和音乐课,老师就鼓励她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兴趣小组。学校还利用少先队员捐助的2200多元钱,为李菲购买了轮椅、电子词典和各种书籍。自信的笑容慢慢地回到了李菲的脸上。李菲对同学们很热心,学习上谁有困难,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班里开班会,她主动参与策划;同学之间闹矛盾了,总是找她调解。班里的同学都称李菲是“知心大姐”。四年级一开学,李菲以40票的绝对优势当选为班长。
  今天,同学们一提起李菲,个个都佩服她坚毅、自信、执着的个性与精神,称她为学习的榜样。荣誉面前,13岁的李菲没有骄傲,她说:“身体残障心理不能残障。现在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今后我要像海迪阿姨那样,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长大后好报答关爱我成长的社会。”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安徽 胡豆——
  执着让生命更美丽
  年仅10岁的胡豆,个子与同龄人相比略显矮小一些,一双黑豆似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脸腼腆。如果不是右耳戴着助听器,你还真的不知他是一位既聋又哑的少年。
  胡豆,出生在安徽省一户农民家庭,小时候因高烧用药不慎导致耳聋,现为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小学部的学生。他以顽强的毅力,刻苦研习书法,以一手好字摘取了班上“四才子”之一的美誉。他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前茅。
  自胡豆上学的第一天起,便成了班上最瞩目的人。为使小胡豆很快融入班集体、树立起自信,胡豆的班主任李永莉与其他老师们一道制定出教师、同学和家长三方形成合力对胡豆施教的方案。在课堂上胡豆听不懂,李老师就给他“开小灶”,几乎每个音都要重复训练成千上万遍。同学们看到老师不知疲倦地教胡豆发音,也主动地替老师分担任务,向胡豆伸出友谊之手。他们学着老师的模样,用“挤眉”、“弄眼”、“吐舌”、“拧耳”、“跺脚”等近似做鬼脸的怪样与胡豆交流。对照老师送给他的口型发音图,帮助胡豆找准舌头的位置,将他面对的“s”、“b”、“k”、“g”……等难度较大的发音逐个突破。为拉近与胡豆的距离,他们还自发地组织起来轮流与他谈心。晚上在忙碌一天的爸妈的陪伴下,胡豆还要练上两三个小时的发音,他的咽喉发炎了,连咽唾液都疼,发上一个音都会眉头紧锁,眼睛紧闭,但执着的他没有气馁,咬咬牙,揉揉眼,又继续练习。
  胡豆的书法才艺是元旦联欢会上被大家发现的。主持人请全班同学展示才艺。只见胡豆研好墨,展开纸,提起自带的毛笔,悬肘写下了“勤学善思”4个坚实的大字,还没等班主任评奖,同学们就叫好声一片了,纷纷称他是个小才子。胡豆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小才子的名气得来不易,都是他平时执着苦练的结果。
  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胡豆感觉自己和正常人一样,爱心使他坚强执着,懂得珍惜,勇于奉献。学校每次开展向下岗工人、向灾区人民、向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向“手拉手”学校捐款捐物时,他总是争先倾尽自己的所有。自上小学起,他就自觉地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在日记中将祖国比作母亲,他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用自己的双手装点美丽的祖国。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南京 孤儿“回家”——
  体味艰难 体味关爱
  今年2月1日大年初一,陈玉中不等爸爸妈妈叫,早早就起床了。今天,她要去接一位姐姐回家过年。
  陈玉中是江苏南京市鼓楼虹桥小学五(2)班的学生。春节前,她从报上看到消息,团南京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招募40个爱心家庭志愿者,在大年初一,把后宰门儿童福利院的孤儿领回家过年。陈玉中报了名,爸爸妈妈支持她!妈妈说:“我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3天内,有100多个家庭报名,陈玉中一家被选中成为爱心家庭。按陈玉中的要求,将有一位“姐姐”和她一起过年。姐姐叫沈众,今年15岁,上初二。沈众很文静,有些腼腆,活泼的陈玉中主动拉起姐姐的手,他们一家人和其他家庭一起去红山动物园玩。
  陈玉中发现沈众姐姐很懂事,爸爸妈妈带她去书店买辅导书,才买了几本,她就说够了,不要再买了;中午吃饭让她点菜,她看看菜价,舍不得点了。沈众告诉陈玉中,平时早晨6点多就起床了,打扫卫生,自己洗衣服。陈玉中长这么大还没自己洗过衣服呢。妈妈在一旁听了,让陈玉中向姐姐学习。回到陈玉中家,沈众俯在陈玉中的耳边悄悄说:“有家的感觉真好。”而这,只是近年来南京市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红领巾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南京市0—14周岁的少年儿童有210万,其中有各类残疾的占到2.12%,关爱帮扶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心与真情,是南京市近50万少先队员长期以来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又如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开展了“明眼人‘五盲’”体验活动(扮盲童、走盲道、查盲道、助盲童、交盲友),使广大少先队员在体验中了解残疾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体验中给予残疾儿童更多关爱。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编者按:“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自1986年开展以来,作为广大少年儿童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人道主义教育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各地少先队组织和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该项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9000多万少先队员和近1000万支“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小队参与,伴随着活动成长,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和典型。日前,全国少工委、中国残联评选出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先进集体和自强不息好少年。5月18日正值全国助残日,我们撷取其中几朵“浪花”刊出,以飨读者。
  爱心与红领巾一起飘扬
  祖培
  “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开展10余年,健、残少年儿童手拉手,架起关心、理解与互助的桥梁,作为一种人生体验,它把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融为一体,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通过与残疾儿童或残疾人家庭中的小伙伴手拉手,成为互帮互助的好朋友;或通过少先队组织成立助残小组,组成志愿小分队,或与特殊教育学校、福利工厂、社会福利院建立长期互助关系等,为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无私互助的精神在这里闪烁,无形的思想道德教育入脑入心。
  另一方面,健康少年儿童与盲人、聋哑人一起体验无光无声的世界,与肢残人一起体验拄双拐的艰辛和坐轮椅的困难,亲身感受到残疾小伙伴生存的艰难和生命的顽强。残疾儿童面对困境,挑战自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格,深深地感染了广大少年儿童,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推动着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用自己真诚友善的行为,影响着成人,感召着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呼唤着社会文明。在助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真心、诚心、热心、爱心,充分展示了新世纪、新阶段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健、残少年儿童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受教益,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友爱,净化了社会风气,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目前,全国7至14岁的残疾少年儿童共有625万,让他们与健全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平等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共同拥有幸福的童年是少先队组织长期而光荣的任务。各级少先队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创造丰富多彩的“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引导更多的少年儿童加入到“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的行列,使健、残少年儿童手拉手一同成长。
  让爱心与红领巾一起飘扬!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上海 青少年真情传播行动——
  带来文明新风尚
  “压岁钱怎么用?”“捐给身边或蓝天下最需要帮助的同龄人!”这是上海市少工委、市红领巾理事会多次对本市少年儿童问卷调查的结果。据统计,5年来,上海市百万少年儿童用自己不同的行动方式向近万名残疾少儿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健、残少年儿童手拉手共同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
  上海市少工委关注残疾少年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常年坚持开展以“手拉手播真情,心连心传友谊”为主题的“上海市青少年真情传播行动”。每逢春节和“六一”,市少工委、市红领巾理事会都组织全市小伙伴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的形式开展手拉手书信交友和助残行动,同时走进儿童福利院、辅读学校、盲童学校和聋哑学校等特别需要关爱的场所,向全社会传递“同在蓝天下,我们都快乐”的理念,成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海市少工委结合市教委推出让一两个残疾孩子与健康孩子一起随班就读的特教方式,开展手拉手红领巾助残活动。许多学校让健、残少儿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形成互助互学的环境,在帮助残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同时,又用身边的残疾少儿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教育感染健康少儿,促使其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激活了少先队工作的创造空间。
  上海博爱儿童康健园的脑瘫孩子们也许叫不出爸爸妈妈,也许不会正确表达喜怒哀乐,但在他们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胸前飘动着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1998年,市红领巾理事会发起“人人献出一元钱,帮助困难小伙伴”的倡议,并为困难孩子筹建了“红领巾助困基金”,仅2月1日当天,就筹得捐款25万多元,这些钱援助了博爱儿童康健园等特殊单位的无数孩子走出困难。也正是从那天起,这里就欢声笑语不断,一茬又一茬的“红领巾”来到这里为脑瘫孩子服务,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红领巾传播着真情,奉献着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的承诺。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天津 增产道小学——
  “做盲人的眼睛”
  去年元旦这一天,盲人段俊英老人的家中充满了温馨与甜蜜,少先队员们精彩的表演、诚挚的生日祝福和那温馨的生日烛光,使老人的小屋充满了欢笑。当小队长把生日蛋糕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动情地说:“你们平时节省零花钱,给我买东西,贴补家用,真是太感谢学校、老师和你们这个小队的队员了!”
  “做盲人的眼睛”活动是增产道小学坚持23年开展的传统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接送在学校附近重光五金厂工作的盲人爷爷和伯伯下班,随着活动的深入,少先队员们与他们由陌生变得熟悉,当重光五金厂效益滑坡,盲人下岗的情况出现时,学校决定让老师带领队员到盲人家中入户服务。23年来,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承担任务的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个活动却一直坚持下来。
  为了排解老人心中的孤独,每逢节假日,队员们都要到老人家中探望。中秋节,队员们为老人送去月饼和水果;春节前,队员们为老人贴春联,挂中国结,增添节日气氛;除夕夜,又冒着寒风把饺子送到老人家中……每次行动,老人都紧紧握住小队员们的手热泪盈眶。平时,小队员们还经常陪老人聊天,给他们读报,搀扶他们外出散步,把美丽的景色和家乡的变化讲给老人们听,使他们心中充满阳光。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批批少先队员在“做盲人的眼睛”活动中健康成长,“做盲人的眼睛”小队也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和全国优秀假日小队。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浙江 雏鹰假日小队——
  为残疾人致富添力
  科技扶贫,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总是和大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连在一起,浙江上虞市章镇镇龙浦小学“助残送温暖”雏鹰假日小队的队员们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
  去年开始,小队员们在坚持14年照顾8位“手拉手”结对孤寡残疾老人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助残送温暖活动。小队员们利用节假日下乡调查了解到,一部分残疾人虽然克服了自己身体上的缺陷,以顽强的毅力辛勤地劳动着,但始终未能富裕起来。一则关于科学养兔致富和一则残联送优良兔种助残的报道,给了小队员们启示,小队员们把帮助残疾人养兔这个建议跟辅导员一商量,立刻得到认同。
  于是,小队员们积极行动起来,寻求市残联的帮助,到新昌购进长毛兔良种,凑钱托自然课老师去市新华书店购买《长毛兔饲养技术》的书,又亲自将兔种和书送到了3户特困残疾人家中。
  如今,这3户残疾人家庭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且还带起了龙浦一支残疾人养兔队伍。龙浦小学假日助残文明小队队员们自豪地说:“科技助残扶贫致富路上,我们红领巾也能添把力了!”目前,他们的身影依然活跃在龙浦大地上。(附图片)
  题图及下图为在“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中,少先队员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残疾少年儿童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本版稿件及图片由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提供。 5cR品论天涯网


第6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重庆 廖克力——
  要为祖国赢奥运奖牌
  1995年9月18日,对廖克力一家来说,是一个灰色的日子。那天,一场车祸将当时年仅5岁的廖克力推进了噩梦。“右臂截肢,左手重残。”当廖克力在病床上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体的右侧空空荡荡。父母满含泪水,他才5岁呀!无情的命运似乎一下子就夺走了这个弱小生命的绚丽色彩,还有无数的梦等着他去追寻……
  梦并没有就此停止。3年后,重残的廖克力竟奇迹般地踏进了梦寐以求的重庆市巴蜀小学。这个与正常孩子一起上学的机会,是他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争取来的。上学后,廖克力发现用脚趾写字太慢,无法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不给老师增添负担,廖克力举起功能已严重丧失的左手,吃力地抓起笔练字,一横、一竖,写歪了,重来……老师心疼了,想为他做些什么,他却总是蹭掉满头的汗珠,一边紧紧地抓着笔,一边轻松地回答:我能行!在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关心下,奇迹再次发生。廖克力严重残疾的左手不仅能拿笔写字,而且还写得和同学们一样快、一样好!
  凭着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好胜心,廖克力对自己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既然要学,就要取得最好的成绩。从此他暗暗努力。几年下来,学习成绩优秀,热爱集体,责任心强,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众多的优点在老师和同学中,有口皆碑,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好干部”、“尽职奖”、“巴蜀好少年”等等荣誉就是对他不懈努力的肯定。
  “这孩子,完全不像有残疾,”谈起廖克力,班主任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他的心里从来不觉得自己有残疾,心态非常健康。”有些地方,他甚至表现得比普通孩子更加出色。在他担任劳动委员期间,尽管惟一的左手极不方便,他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反而还带头擦桌子、扫地,而且一只左手拖地一点不比其他同学差。不仅如此,在班上,他还是足球队的主力队员,踢毽、赛跑都是他的强项,就连四轮车比赛他也拿过第一名。如果问他:有没有其他同学能做而你不能做的事情?他会充满信心地回答:没有。
  为了锻炼身体、意志和品行,2001年,廖克力又尝试着用伤残的左手夹起乒乓球拍。2003年初,好消息传来,廖克力获得了参加全国残疾人奥运会选拔赛的资格!现在,廖克力的心里又装着一个梦: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他要为祖国、为无数像他那样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的人赢得一枚奥运奖牌! 5c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