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5月9日人民日报第1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5-09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生态旅游重在管理 '...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生态旅游重在管理
  生态旅游仅凭教育和引导恐怕是不够的,一定要加强管理。旅游管理部门既要监督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又要控制流量,使生态旅游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细水常流。各旅游景点也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处罚措施要到位并严格执行,同时对表现突出的游客可给予一定奖励,鼓励游客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爱护自然。(黑龙江宝清 李洪武)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下期话题预告: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家长、老师们应该怎么做?期待着您的真知灼见。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关注

  专家呼吁:为了野生动物的自由生长,也为了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
让我们离野生动物更远一些
本报记者 刘毅
  中外研究人员发现,非典“元凶”——冠状病毒变种有约29730个碱基对,它与禽类的冠状病毒最接近,此外依次是鼠类、人、火鸡、猪、猫等的冠状病毒。非典病毒源自动物吗?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点。不过,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从动物身上感染致命病毒的事例屡见不鲜。专家呼吁:为了野生动物的自由生长,也为了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让我们离野生动物远些,更远些!
  人类1/3的传染病是与动物共患疾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毛江森说,病毒往往潜伏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身上,一旦条件成熟,这些病毒就可能侵入到人群之中。一些病毒对动物影响不大,但对人类却有很高的致病性,甚至出现很高的病死率,黄热病、埃博拉和艾滋病就是著名的例子。最初,这些病毒只在猿猴中传播,而且病死率非常低。后来由于人类“侵入”原始丛林,这些病毒就传给了人类。
  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成就突出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在其新著《关于野生动物传染人类疾病的病理分析》中也指出,野生动物凭借恶劣的生存环境来逃避人类的捕杀,这些地方很容易滋生各种病毒。由于近年来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这些本来藏身于野生动物体内的未知病毒得以在人类中传播。野生动物为什么不会被病毒所害?这是因为野生动物在长期与恶劣环境的抗争过程中,自身已经产生了对病毒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人类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对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比动物要差一些。
  动物可以把病传染给人,人也可能把病传染给动物,这方面也有很多先例。例如人类的麻疹、感冒和结核等传染病,曾经传染给了非洲的野生猕猴和猩猩。据统计,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常见的有几十种,人类有1/3的传染病是与动物的共患疾病。毛江森院士提醒说,虽然目前非典病毒的来源并没有得到最终确认,但是人们最好不要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非法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严重
  在我国一些地方,吃野生动物成了一种屡禁不止的“时尚”,甚至被看作是“身份”的象征,连蝗虫、猫头鹰、眼镜蛇、蚂蚁等也成了饕餮之徒的美味佳肴,“野味”往往成为饭店、酒楼招揽食客的招牌菜。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对全国16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级城市的1381个餐厅、286个副食商场和218个集贸市场的调查显示,49.8%的餐厅、15.4%的副食商场和41%的集贸市场经营野生动物。被调查者中46.2%的人吃过野生动物。
  前不久国家林业局组织了一次“春雷行动”,以打击各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在短短10余天时间里,全国共查处各类案件9000余起,收缴野生动物93万余只(头),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万余只(头)。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可以看到,虽然近年来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一些地方非法捕杀、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
  专家们痛心地呼吁,人类应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一方面,不要到它们“家中”打扰,保护好森林、湿地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一定要改变吃野生动物的陋习,不要再把野生动物当作盘中餐了。
  保护野生动物从点滴做起
  人类与野生动物“零距离”,对人类自身的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对野生动物更是意味着灭顶之灾。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指出,目前地球上野生动物的境况,可以用“严峻”一词概括。远的不说,就拿国内几种较著名的珍贵野生动物为例: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但在一些不法分子的疯狂猎杀下,现在已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两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然而最新统计表明,目前长江里的白鳍豚已不到20头,分布密度已低于一个种群能繁衍的下限;东北虎曾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森林之王,但近百年来,特别是近50年来由于原始森林大量被伐、人们的有意猎捕,野外生存的东北虎数量骤减,目前仅长白山还残存数只……
  让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我国为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了不懈努力,并且还在不断探索保护野生动物的新举措,例如从5月1日起,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野生动物产品、制成品及其衍生物开展了标记试点,此举是为了加强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管理,防止野生动物资源过量消耗。此外,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4月2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猎捕、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野生动物,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实行全面监控。
  那么,我们每个人能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梁从诫认为,“为环境保护出力,该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不要因善小而不为。比如拒吃野生动物、不穿野生动物皮毛做的衣服,就能抑制盗猎者对野生动物的贪欲;不笼养野生鸟,就能减少野生鸟惨遭捕杀的厄运。”他强调说,“自然环境,正是由大家这些从身边做起的小事积累在一起,才逐渐改善的。”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黄河三年不断流 珍稀鸟类现河口
温闽 黄功霖
  春夏之际,水草丰美的黄河口渐渐成了鸟类的乐园。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几十年来没有露过面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销声匿迹数十年的雪雁,居然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记者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自从国家加大对黄河流域水流调控、实现黄河不断流以来,短短3年间,已经有20多种珍稀鸟类陆续出现在黄河口地区。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约15.3万公顷。作为亚洲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这里常年有256种鸟类栖息,总数达400多万只。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天旱,黄河连年断流,由此也导致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淡水湿地连年减少,盐水湿地逐年增加。更为严重的是,这里的鸟类构成也出现显著变化,一些珍稀鸟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消失。
  水利部门、尤其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从1999年起实行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而且,迄今已保持整条河域3年没有断流。源源的水流宛如鸟类的生命之水。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记者看到,大片的芦苇绵延到天边,清澈的海水注满陆地沟槽,岸边随处可见鸟类的足印,在远远的滩涂上,成群的丹顶鹤有的正悠闲地散步、觅食,有的则在清风中振翅嬉戏。
  “正是因为有了黄河持续3年的连续供水,其下游入海口地区的淡水湿地才得以连年增加,盐水湿地才开始收缩,生态环境才得以逐渐改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站站长吕卷章说。
  据了解,3年来,陆续有一些绝迹了数十年的鸟类,如雪雁、白鹤等,开始在入海口地区出现,还有一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鸟类,如黑鹳等,也在这里安家落户。据观测,3年来,这里的鸟类已经增加了20多种,原先就有的鸟类数量则大幅增加。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绿水青山引鹭来
周军霞 顾云华
  “数万白鹭栖涟城”,已成为江苏省涟水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的谷雨与寒露之间,数万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黄嘴白鹭栖息于城中的涟漪湖夕照山上。每当夕阳西下,嬉戏了一天的白鹭陆续归巢时,夕照山顿时层林尽“白”,为这座苏北小城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涟漪湖是该县城中心的五岛公园周边湖面,有水面近800亩,白鹭居住的夕照山是五岛公园的一个孤岛,面积170余亩,岛上林木葳蕤,花木扶疏,既有低矮茂密的野生灌木,也有高大挺拔的榆杨槐柳,堪称白鹭天然理想的居住乐园。岛上有6万多只白鹭,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占80%左右,是少有的黄嘴白鹭聚集地。除白鹭外,岛上尚有沙鸥、黄鹂、凫、鸳鸯、杜鹃、白头翁、云雀、莺雀等珍稀鸟类20多种5万余只。
  据统计,岛上每10平方米范围内,树上鸟巢总数最少5个,最多为26个,最密处一棵树上竟达10多个鸟巢。白鹭不仅聚集于涟水县城,该县蜿蜒150里的黄河故道、100多里的盐河航线、“三百工程”(百里果园、百亩鱼塘、百年林带)以及8万余亩的成片林带,到处都有白鹭的倩影。每逢春夏,在乡村道路边,常常可以见到白鹭站在牛背上的画面。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白鹭开始在个别乡镇停留,进入90年代后白鹭逐年增多。白鹭为什么对涟水情有独钟?据专家介绍,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适宜它们生存繁衍的环境。涟水是“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县宜林荒地绿化率达96%,四旁植树3200万棵,成片造林8万余亩,林木覆盖率达22%。涟水不仅是绿色的海洋,也是水世界,盐河、黄河故道、六塘河穿境而过,大小河塘星罗棋布,由于多年坚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有的尚保留较原始的湿地风貌,且水质较好,黄河故道一带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全县共有天然水域80多平方公里。此外,该县还被农业部列为全省唯一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县。近年来,瞄准市场大搞绿色生态产业结构调整,拓植浅水藕田8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20万亩。这些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为白鹭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为了给白鹭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涟水县有关部门还颁布禁捕令,并在夕照山周围100米内禁捕禁捞,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用电网捕捞,保护水域内小鱼、小虾等一些软体动物繁殖,供白鹭享用。岛内及湖周边地区禁止鸣放鞭炮和播放高音喇叭惊鸟扰鸟。在岛内设立黄嘴白鹭观察点和监测点,严防水质恶化和破坏鸟类生存及捕杀鸟类违法行为的发生。近两年,又先后对五岛公园内的涟漪湖进行了二次大规模的清淤整治,在周围修建了水泥护坡,并投入100多万元实施了涟漪湖活水工程,进一步改善涟漪湖水质。同时,实施“人退鸟进”工程,将夕照山邻近的猴岛拆除,投入60万元在岛内及湖周边栽植花草树木,扩大白鹭的栖息范围,为白鹭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最近,新疆石河子143团工人王奇新救了一只受伤的鸟,经专家鉴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图为王奇新(右)正把这只鸟送给石河子西公园动物园收养。(林东风摄)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生命禁区”的人造绿洲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王言彬、高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塔中,一片片新绿让人眼前一亮。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塔中已经“长”出300多公顷的人造绿洲。
  据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中作业区党总支书记何晓庆介绍:塔中位于距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300多公里的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早在1994年,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就决定,塔中油田绿化与油田开发同步进行。从1995年起,经过技术攻关和现场实验,选育出了适合沙漠环境生长、防风阻沙的红柳、梭梭、沙拐枣等树种以及羊茅、早熟禾等草坪绿化品种。通过实施选种育苗、平地沟灌造林、沙垄滴灌造林3个阶段的绿化建设,目前已经在塔中油田种植了320多公顷的绿色植被。
  胜利监理公司负责塔中绿化项目工程监理的张炳林介绍说,今年春天129公顷的造林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共栽种各种耐旱树木39万多株。几年的实践证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并非是“生命禁区”,只要选择的植物品种适宜,采用的技术适当,完全可以用当地的咸水来建立沙漠公路生物防沙体系,使塔里木沙漠公路变成“绿色走廊”。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建管理项目部绿化组岑斌华告诉记者,全长31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一期工程,用咸水在流沙上共营造防护林带19..3公顷,种植各类苗木近200万株,苗木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名家特递(17)

室内生物性污染与人体健康
潘小川
  ●城市居民每天约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
  ●室内生物性污染危害主要可分为生物性过敏原,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真菌毒素的污染危害三类。
  ●北京市空调系统军团菌的检出率达50%以上。
  ●各种室内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完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潘小川,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授,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1988年于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2—1994年在联邦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肺(粉尘)毒理学实验室进修。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
  室内环境一般泛指人们的生活居室、劳动、工作的办公室和室内场所、进行其他公众活动的公共场所等。室内环境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其他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天约70%—90%的时间在各种室内环境中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来,室内的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起了我国广大群众和研究学者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例如我们已熟知的麻疹、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就是由生物性的病原体引起的。近年来,发达国家随着人群中哮喘、呼吸道过敏症、军团菌病、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加湿器热等疾病的显著增加,对室内生物性污染物的健康效应也日益关注和重视。
  去年英国曾有一项研究,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选择了256个房间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其中有居室、教室、医院、办公室、百货大楼、旅馆等。共采样测定了11项指标,各指标测定结果的检出率由高到低的前四位依次是:细菌、霉菌、相对湿度过低和甲醛。由此可见,生物性污染物在室内空气污染中有突出作用。
  什么是室内的生物性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危害呢?很多研究认为,室内生物性污染危害主要可分为生物性过敏原,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真菌毒素的污染危害三类。对人体危害较大、研究较多的是前两种。
  生物性过敏原指能引起人体发生过敏性变态反应的一类物质。其中主要是尘螨、真菌、细菌和花粉等室内的空气微生物,诱发人体出现过敏性变态反应,产生过敏性肺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过敏症和哮喘、加湿器热等疾病。
  室内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主要指各种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类疾病在人群中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污染的来源即传染源在哪里?传染源一般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染病病人,常常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而且具有某些症状如咳嗽、气喘、腹泻等,更有利于其向外扩散;同时室内环境空间有限,空气的流通不畅,室内空调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均可能使病原体的室内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感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如目前在北京出现的非典型肺炎的传染,主要传染源就是病人。因此对病人、可疑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果断的隔离控制措施对控制疫情的发展非常重要。
  目前与室内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关系密切的疾病主要是军团菌病及支原体肺炎等。1976年7月,美国费城的宾州地区美国退伍军团代表年会上,到会的4400人中有149人在会后10天内陆续发病,并有29人死亡,病死率近20%。从此,该细菌就被命名为军团菌。由此菌引起的病称为军团菌病。
  军团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的一些大厦、写字楼和居民家庭室内屡有发生,主要与室内的空调系统污染有关。有研究显示,北京市空调系统军团菌的检出率达50%以上,因此在我国军团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室内生物性污染如何预防与控制?一般造成人们在室内患上传染性疾病的因素(传染链)有三方面。一是有室内的传染源,已如前述。二是有传播途径,即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进入人体前所必须经过的各种外环境介质。实际上就是室内的微小气候,即室内气温、相对湿度、室内微气流(风)和热辐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室内污染物(病原体)的浓度和人体的实际接触(摄入)水平。三是有对该疾病的易感人群。
  因此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室内的通风换气。因为充分的室内通风换气可以迅速地稀释和降低污染物(病原体)的室内浓度,减少病原体飞沫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这就有效地切断了疾病的传播途径,阻断了疾病传染链。另一种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是室内空气的净化消毒。可以采用各种消毒措施和方法,如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灭菌灯、臭氧消毒器等,使室内空气中的病原体(微生物)降低到不致病的水平。
  总之,只要我们严格控制和降低室内的生物性污染水平,切断传染性疾病在室内的传播途径,各种室内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完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围绕环境保护做文章
  生态旅游贵在保护生态环境。对进行生态旅游的游人来说,要做好思想准备,知道生态旅游是怎么回事。还要做好物质准备,衣食住行都要充分考虑有利于环保,例如最好不要用一次性的毛巾、牙刷等日用品,自带日用品,进入旅游区自备垃圾袋装废弃物等。(北京 孙理)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给游客一张“明白卡”
  建议给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每人发一张“明白卡”,并随卡收取一定的押金。卡上明明白白告诉游客生态旅游是怎么回事,都有哪些要求,以及违背后将受到哪些处罚。如果游客按照生态旅游的要求去做了,离开旅游区时交还这张“明白卡”,退回押金。如果有违规行为,则视情节扣取一定的押金。
  (江西金溪 张德贵)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培养导游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旅游中,导游的作用很重要,他们能对游客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导游的培训力度,首先让他们了解生态旅游,了解该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导游在解说时,可以多介绍一些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为游客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生态保护活动,如种树、种草、捡拾路边的垃圾等等。
  (河北宣化 肖世飞 张锋)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生态游莫成“生态忧”
  有的地方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却大兴土木修建宾馆别墅、各类娱乐场所,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协调,影响了当地生态。要防止生态游变成“生态忧”,主管部门一定要真正负起责任来,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出发,把好审批关和监督、检查关。(江西南城 邹应国) iJl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生态旅游怎样游

留些不便又何妨
  为了方便游客,增加客源,一些地方在旅游区炸山砍树,架电梯修缆车,建豪华别墅、山庄……这样游客是方便了,不过这种旅游难以称之为生态旅游。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创收”。在方便游客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无疑应选择后者。旅游区该不给游客提供方便时,留些不便又何妨呢?(北京延庆 孙鹏) iJ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