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作为人口密度大的老城区,广州市荔湾区有多间收治非典患者的市属医院,但这里居民生活如常,街上人来人往,茶楼笑语连连。奥秘何在?请看——
社区怎样有效防非典?
本报记者 刘泰山 冒浩文
记者近日到广州市荔湾区热闹的上下九路步行街、彩虹街等地转了几圈,发现街上人来人往,茶楼笑语连连,商铺生意照做,居民生活如常。没有商店关闭,也没有人戴着口罩,几乎看不到非典型肺炎影响的踪迹。负责这里社区防疫工作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坚持预防在先:预警网络健全、防治措施到位、健康教育普及,将社区视为抵御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长期严防坚守不动摇。
开通24小时疾病防治热线,快速反应,及时送治,第一时间“锁定”感染者,是社区防治传染病的一道重要“屏障”
荔湾区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常驻人口约51.4万人,流动人口约10万人。辖区内有多间收治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市属医院,受感染的医护人员较多。为防止非典蔓延,社区防疫部门建立了疫情监测网络,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热线,按照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防疫人员,对不同职业、年龄、区域的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据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建华介绍,去年,区政府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疾病预防工作。今年,再拨30万元专款,用于非典防治工作。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每天深入街道、居民点,收集情况。发现感染病人,第一时间送院治疗。同时,对患者居住环境、接触物品集中消毒,对与患者接触过的人群隔离观察。区内的一位医院司机感染非典后身亡。该中心获悉后立即对已被传染的家属实施隔离措施,中心医生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多次上门劝服患者接受治疗,并考虑其实际困难,开出减免医疗费用的证明。
该中心副主任范健文是一位有20多年疾病防治工作经验的医生。她告诉记者,由于反应快捷,工作细致,措施得力,荔湾区内医院收治非典病人虽然不少,但至今未出现大面积扩散、集体交叉感染或家庭全员感染等现象,新发病例逐步减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社区既是防治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消毒;又是最后一道防线:日常防疫、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确保这一“屏障”,疫情就不会蔓延。
社区卫生服务站开通了全天候咨询,每个社区医生都有“挂钩”家庭,还经常举行防病讲座。把住了日常生活的细微环节也就堵塞了非典入侵的渠道
华林社区卫生服务站是荔湾区10多个卫生服务站之一。它只有19个医护人员,却承担着辖区内5万多居民的卫生防疫工作,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健康教育等。站长梁卫萍说,别看站小人少,但市民愿意来这里看病,觉得这里熟悉、放心、可靠。
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之后,就会觉得这不是吹牛。该站开通了全天候咨询,将每个医护人员的手机、家庭电话都告诉居民,居民稍有“疑问”,即可向医生“讨教”。这虽然增添了不少麻烦,但医生们恪守职责,耐心解答,毫无怨言。他们觉得,这是引导居民讲究公共卫生,让健康意识走进千家万户的有效途径。
这个站的医生都有相应的“挂钩”家庭,对有老人的家庭更是特别关照。一个医生大约要负责联系800至10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士。一有“风吹草动”,“挂钩”医生很快就知道情况,并迅速采取医治措施。
面积不大的服务站,墙上贴着不少疾病防治常识宣传画,医护工作井然有序。记者看到一张特殊的“签到纸”,上面是辖区内居民密密麻麻的签名。原来,为了方便居民了解卫生防疫知识,服务站今年举办了10多次讲座,包括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知识、春夏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等。居民每次听课必须签到。
此外,服务站还经常到区内的幼儿园、学校讲授有关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检查卫生。
梁卫萍说,这些讲课不收费,医生也没有授课费,但是对市民健康大有好处,大家都很乐意去做。
掌握了有关知识和信息,面对突发疫情,人们就不会茫然和恐惧,更不会听信和传播谣言
“看到这份材料,我心里就更踏实了。”在荔湾区逢源街,一位市民拿着一本小册子高兴地对记者说。
这份由荔湾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并免费发放的“非典型肺炎预防”宣传材料,详细介绍了非典型肺炎的特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方法,并收录了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为“宝贵经验”的“广东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预防为主,宣传第一。早在5年前,该中心就在全市率先提出“以学生为纽带,联系千家万户,普及健康常识。”具体做法是,制作传单,让学生带回家,把健康教育宣传覆盖到每个家庭、每类人群。非典出现后,该中心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向学生家长发出传单10余万份,并通过讲座、咨询、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同时,发动区内居民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开展地毯式消毒。
不久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疾病防治知识普及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省卫生厅副厅长彭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将广泛开展卫生科普教育,使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家喻户晓,多角度做好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有关非典的知识和信息,面对突发疫情,人们就不会茫然和恐惧,更不会听信和传播谣言。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专访
不久前发生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使人们空前关注用药安全问题。为此,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孙忠实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呼吁——
监测不良反应 保障用药安全
本报记者 王淑军
主题:相对于发展迅速的医药市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明显滞后,并影响到百姓用药安全。“这药怎么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样的提问在相关场合举不胜举。
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受医药学研制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限制所导致的必然现象,但人们可以使其危害性尽可能最小化
背景: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一个被批准上市的药品绝不意味着它就安全了,或者只有治疗作用而无副作用。因为新药上市前,虽经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以证明其安全有效,但试验的有限性决定了其结论的相对性。当上市后大范围、广对象地用在不同人群或不同病症时,可能就会产生在试验中所未知的不良反应,甚至表现出特有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结论:一种药品的上市,恰恰应该是严密观察其安全性的开始。通过上市后的严密监测和报告对药品安全性作出评定,及时告知医生和患者,可避免同样药害重复发生。很多新药在我国一上市就大量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美国2001年接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8.6万多个,我国2002年只接到1.7万个,监测工作亟待加强
背景:同样因为药品不良反应增多,美国2001年就撤出320种药品,在1980—1999年对约1/4上市药品的说明书进行修改。我国则仅在2001年9月、2002年7月、2003年1月发布了3次“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药品19种,作出停止上市的只有PPA和拜斯亭两种。
结论:数字对比之大,并非说明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少,恰恰说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展滞后,已影响到百姓的用药安全。“龙胆泻肝丸”事件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
背景: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有一定基础,并于1998年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组织,成为其正式成员国。但总体上进展缓慢,水平不高,与国际先进管理要求相比、与实际用药要求相比、与临床需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像“龙胆泻肝丸”一事中反应出的马兜铃酸导致肾病现象,国外早在1999年就有报告,而我国直到2002年7月才发出通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缓慢,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人们固有习惯意识的障碍及一些认识上的偏见
背景:举例来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或是医疗事故,而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生也多持同样看法,不敢正视它,遮遮掩掩,不敢报也不愿报。还有的医院碰上药品不良反应,也多认为是个体差异,是过敏体质造成,与药品无关,用不着报告,等等。
结论:正是这些误区,困扰并阻碍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如“龙胆泻肝丸”事件,此前就已有一些医院发现多例某些中成药中所含马兜铃酸导致肾病的药品不良反应,却没有上报,使得主管部门无法及时作出正确监测判断,及时采取措施。
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责任最重
背景:在西方发达国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是企业,占到60%,而在孙忠实的印象里,我国企业主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至今几乎没有。在发达国家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这3类主体如遇有药品不良反应而隐瞒不报的,要严厉追究责任,尤其制药企业还可能面对患者集体诉讼而支付巨额赔偿。
结论:就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既是责任所在,也事关企业的信誉;而药店等药品经营企业,也应承担售出药品不良反应反馈信息的收集、报告义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等药品使用单位的医务人员更有责任将发现的不良反应报告给有关部门。
我国正酝酿出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条例》以取代原有的试行办法。无疑,这一举措将极大地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
现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鼓励和保护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国家和省(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报告而未报告的单位,给予处罚。
* * * *
链接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和医疗事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药品不良反应事关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性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临床用药实践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20%,住院病人中达到10%—15%,死亡人群中有1/3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我国统计表明,每年住院病人约5000多万人,以保守比例5%计算,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住院病人中则有500万—1000万人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每年因此死亡约19万人,增加医药费40亿元。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走出高墙 放飞白鸽
4月21日,一批特殊“游客”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放飞鸽子。当日,福建省罪犯收押中心组织在狱中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走出高墙,到公园参观游览,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与温暖,以“人性化管理”促进他们心灵的改造。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哪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
问:绿色植物能净化室内空气,吸收有害气体,请问:哪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 河北 高晓丽
答:人们日常用来点缀家庭环境的绿色植物不但能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有些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茶花、仙客来、紫罗兰、晚香玉、牵牛花、石竹、唐莒蒲等,通过叶片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够吸收甲醛等有害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家庭室内空气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戴自祝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泉州一医院
为防药品收入流失
竟开“特码”处方
据新华社福州4月21日电 医师开的处方药,走了几家药店却没有人能看得懂,后来才知道这是医院开的“特码”处方,只有医院药房的人才能看得懂。
据《泉州晚报》报道,面对药店降价的压力,泉州市一些医院近来正以各种手段来阻止患者在院外购药。
吴先生的妻子日前在泉州市丰泽区一家门诊部看病,医生开了4剂处方药。当他拿着处方到医院外面的大药房购药时,药店的药师却告诉他,这是医院开的“特码”,只有医院药房的人才看得懂。后来,吴先生拿着处方回到这家医院药房拿药时,药房里的人一下就看懂了,但价格却高得惊人。
接到吴先生的投诉,记者拿着吴先生的这张处方,连续走访了市区几家药店,还真没有一个药师能看明白这个处方。当记者来到吴先生妻子看病的丰泽红十字会门诊部了解时,开此药方的何医生说,患者拿走这个药方是没有用的,因为处方上的文字只是医院内部的代号,只有医院内部的人才能看得明白。她还介绍说,医院有个规定,只有药房买不到药的情况下,患者才可以到外面买药。而且,如果拿着这个处方到外面药房购药出了事故,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
泉州医药界一位人士称,药品是医院收入的一大来源。为防止患者院外购药,一些医院就想出了通过开“特码”处方来预防患者外出购药的歪招。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记者来信
高额利润驱使歪风盛行
采挖倒卖野生大树当禁
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香樟别墅”、“丹桂佳苑”……这些十分好听的城市房地产群有一个共同的卖点,那就是住宅区内都有一个“立体生态系统”,有众多的古树名木。
这些多年生的古树名木从何而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城市绿化建设热潮背后的非法采挖、倒卖古树的歪风正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林业部门统计显示,目前江西省流失最严重的多为野生大树和古树,依次为香樟、丹桂、罗汉松、楠木、银杏。这些名木古树大多流向了沿海地区以及内地大城市,房地产商是大买家。
记者了解到,一株多年生的桂花树在沿海城市可以卖到两三万元,五十年、上百年的桂花树更是可以卖到数万元至十余万元。正是高额利润催生非法采挖古树名木的歪风愈演愈烈。
专家告诫说,成年大树,尤其是古树的可塑性较低,一旦移植,对环境不适应,死亡率很高。
林业执法部门表示,由于当前野生植物保护法规较为滞后,可操作性也不强,遏制这一现象困难重重:如刑法虽然有破坏珍贵树木罪,但其仅指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省级保护树种和生长期一百年以上的原生树木,涵盖面过窄;取证困难,致罪条件需达到“致死”三株以上,而野生植物是否死亡要看它移植后的生长情况。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金台数据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效果明显
刘小青制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福州
兴建首家湿地公园
本报福州4月21日电 记者蔡小伟报道:福建首家湿地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日前完成规划,不日开工建设,将在今年底建成,预计明年元旦开放。
据了解,通过规划设计的乌龙江湿地公园主要体现城市科普功能,地点位于福州乌龙江畔的三环路外侧,占地200多公顷,目前该地有各种鸟类上百种。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青岛
劳动者成品牌
据新华社电(记者刘海民)青岛港明港公司一名叫许振超的吊桥队队长,带领他的伙伴们不久前连续刷新了中国大陆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最高纪录,使青岛港显示出愈来愈强大的磁场效应。“五一”前夕,青岛港以许振超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振超效率”的品牌。
在青岛,一批像许振超这样的优秀劳动者成了各行各业的品牌。海尔集团还以一些工人发明者的名字命名了工具的名称和工作法等。青岛市的这种做法,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人们说,在这些品牌的背后,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大庆
首次成功进行人工降雪
据新华社电(辛永生)一场罕见的大雪近日降落大庆市。大庆市气象局局长项忠南向记者道出了个中机密:这是大庆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尝试人工增雪带来的神奇效果。
此次降雪源于一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而大庆市针对雨云发出的火箭弹更强化了降水过程。大庆市属较干旱地区,多数年份降水不足400毫米,有时甚至不到300毫米,干旱已成主要灾害。针对去年冬季降雪少,今年春旱已成定局的情况,大庆市气象局实施了这次人工降雪。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鹤壁
设立民工工资预留账户
本报郑州4月21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为防工头携款逃跑,保障民工合法权益,河南鹤壁近日设立民工工资预留账户,从工程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民工工资的支付保证。
鹤壁市政府规定:在工程结算时如无拖欠、克扣民工工资现象,再支付给施工单位工程款。鹤壁还规定,民工子女进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