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绿色塞罕坝为京津阻风沙涵水源
今年入春以来,京津地区没有出现往年肆虐的沙尘暴现象,这在最近几年极为少见。究其原因,当然主要是2002年内蒙古有气象资料以来降雨量最充沛的一年,另外还有一点,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实施初见成效,京津地区风沙源大部分旗、县都开始禁牧、休牧,不少退化草场植被逐渐恢复,裸露土地种上了林草树木。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处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区,是风沙通往京津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这个林场因为坚持植树造林,加强林木抚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沙尘暴侵袭京津地区筑起了一座绿色大坝。
近日,笔者走访了坝上地区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深深感受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改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上世纪50年代末京津地区受到日益严重风沙侵袭的情况下,原林业部提出在塞罕坝建设一个大型国营林场,并制定了“以造为主,造育并举,综合经营,永续利用”的经营方针和林场20年总体规则设计方案。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经过39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人工林100多万亩,林区经营总面积达1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林木总蓄积502.5万立方米,由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山杨等树种组成了万顷林海,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京津,在改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坝上地区是潮河、滦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其中潮河、滦河是京津唐两大水源——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的主要河流,潮河水系占密云水库年入库水量的56.7%,滦河水系占潘家口水库年入库水量的93.4%。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植树造林,搞好水源涵养,确保京津用水。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百万亩人工林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300万亩人工林和200万亩天然次生林已连成一片,森林年蓄水量达到2.3亿多吨。
塞罕坝地区39年造林观测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坝上造林百万亩后,当地的降雨量明显增加。据塞罕坝机械林场气象站39年的观测记录,上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年均降水日由138天上升到160天,增加了22天;60年代当地年均降雨量为347毫米,90年代以来,年均降雨量增至530.9毫米,增加了183.9毫米。围场县周边地区的降雨量也明显增加到30多毫米。2002年1—7月份当地遭遇大旱,由于森林的影响,当地灾情明显轻于其它少林地区。如围场县的农田绝收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9%,而丰宁满族自治县等森林覆盖率低的县,绝收面积达到71%。
据林场气象站观测,上世纪9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当地的年均无霜期由52天上升到年均67天,增加了15天;有效积温提高了10℃;极端高温由29.7℃上升为31.9℃,提高了2.2℃;极端低温从-42.3℃上升到-38.7℃,提高了3.5℃;年均气温由-1.4℃上升到-1.0℃,提高了0.4℃。
塞罕坝荒漠上造林创业,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建场39年总投资1.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546万元,场内自筹资金5428万元。至1999年底,全场共有资产12亿元,其中林木资产达10亿元,而且还在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目前年林木蓄积生长量达48.2万立方米),年可增加资产9640万元。林场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几十年来,林场累计向当地财政纳税7000万元,为相邻乡镇、村的百姓增加劳务收入7000万元,为社会提供优质苗木1亿余株;林区周边居民及当地百姓在从事农牧业的同时,采集山野资源,每年收入达500万元;优化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当地粮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增强了区域经济实力;塞罕坝已成为国家一级旅游资源景点。1999年,林场的旅游等非木资源收入达到658万元,占全场收入近1/3,周边地区围场县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年收入达到1.4亿元。(凌轩)(附图片)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编后
造林就是造水
新中国成立之初,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设一个大型国有林场,经过几十年努力,效果显著。他们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造林就是造水,种树就是播种希望。
森林能够阻隔风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塞罕坝地区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所在地,山清水秀。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森林的过多索取,生态不断恶化,以致到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状况。塞罕坝林场职工,以造为主,造育并举,综合经营,永续利用,经过39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人工林100多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为改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科学家试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相比之下,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流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专家测算,林地只有1厘米厚的枯树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为2.22吨,相差44倍。森林茂密的地方,往往是“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暴雨缓出川”;没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又常常是“山上和尚头,下雨沙横流”的景象。
森林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曾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森林水文学研究,都表明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水环境的巨大水文作用,增加森林植被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高度重视山区云雾林的保护
云雾林增加水源的供应,常年提供纯净水的功能,对高海拔地区和盆地的城镇至关重要。山区云雾林生长在沐浴着云雾的山坡、山脉上,其生态生理与云雾接触有直接关系,林木多为矮小弯曲,并附生着苔藓,地面多为兰和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植被的冷凝集水作用。
云雾林常年供应优质的水源,为广大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水源环境。在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征收水源税费的活动,其主要征收对象是山区云雾林涵养水源的受益者。而非洲、亚洲对云雾林价值的认识依然不足。
云雾林的特有物种数量多。以墨西哥为例,云雾林虽只占国土的1%以下,却分布着全国12%的物种和30%的特有物种。厄瓜多尔西部有一条云雾林山脉,在仅有的20平方公里的林地内,却包含着当地特有植物物种的90%。云雾林蕴藏着番木瓜、番茄、鳄梨、黄瓜、马铃薯、胡椒等野生品系。治疟药奎宁就是从原产于厄瓜多尔云雾林的加斯加利刺树上提取的。
世界60多个国家有山区云雾林分布,作为一个森林类型,其特征辨别显示性差,因此难以精确确定云雾林的总面积。2000年国际林联会议资料认为,山区云雾林约占世界郁闭林面积1.6%,是分布在海拔1500—3500米之间的热带湿润山区林,总面积约为5392.63万公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等正在共同开展的“促进热带山区云雾林”活动,其目的是加强全世界对云雾林的认识和对云雾林资源的保护,并特别强调云雾林供应纯净水的作用。全球云雾林分布数据库正处于发展中,云雾林保护专家网络系统也已形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还计划进一步研究云雾林所独有的水文作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沈照仁)(附图片)
新疆库尔勒水渠林网。(本版图片均为曹清尧摄)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从巴拿马运河的正常通航看森林的价值
巴拿马运河是连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自1914年开通以来,巴拿马政府每年收到约1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巴拿马运河全长80多公里,航行约需10个小时,船只航行一次需要20万吨的水。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维持巴拿马运河充足水源的重要保证。
据1970年世界粮农组织调查,巴拿马的森林面积约4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6%,但1987年巴拿马自己调查时森林面积为331万公顷,减少到国土面积的43%,每年约减少5.7万公顷的森林。森林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巴拿马运河的水量,一些大吨位的轮船不得不绕道航行。
目前,巴拿马政府已认识到森林对运河的重要性,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运河流域内森林的管护,以保证运河的正常通航。1996年成立了天然资源管理中心,制定了对天然资源厅职员进行森林保护方面的技术培训制度,并积极开发苗圃、造林、经济林及天然林的经营技术。(李星)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植被——巴西江河流域的天然堤坝
巴西亚马孙河和巴拉那河都有周期性的河水泛滥季节,但因河道两侧大多为原始森林区,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使得河水淤积减少,洪水陡涨势头减弱,有效地减少了洪涝灾害。近年来,巴西政府在保护江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预防性措施。
第一,通过建立森林公园和生态保留地,保护好江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巴西江河源头大多处在原始森林或者是灌木丛生的高原峡谷。近年来巴西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其中之一就是建立起受法律保护的森林公园和生态保留地。
第二,立法规定了江河上游及主要支流两岸应保留一定宽幅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内的原始森林禁止砍伐,没有林木的要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严禁在防护林带范围内围垦种地或施工建筑。
第三,在制定整个流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考虑到保护植被环境、防洪防涝的问题。巴西政府通过颁布江河流域工农业生产指导方针,引导当地民众选择有利于保护江河沿岸水土及植被的产业。(吴志华)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森林生态功能和林业战略转移
张文驹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物质资源。但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于森林的这两种功能,人类首先认识并充分利用了的,是作为物质资源的一面,即通过森林采伐,取得以木材为主的物质原料。而对于森林作为生态要素、发挥生态效益所创造出的良好环境,人类在生活中享受了,在生产上也利用了,在长时间内却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
在农业经济时代,木材曾经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后,随着金属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木材消费的相对比重下降。但由于社会生产活动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张,木材消费的绝对量同样迅速增长,林木采伐业得以大规模发展,以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标志之一。
对于森林而言,这是一个以物质资源身份登台表演的历史时代。林木采伐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功不可没。但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不但影响了林木采伐业本身的发展,也导致了生态的恶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终于认识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识。森林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要大于其作为物质资源的价值,是这一共识中的重要内容。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林业大力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重大战略转变,是中国林业五大转变的根本。这一重大战略转变的背景条件至少有以下四点:
第一,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导致生态恶化,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和效率。为了改善生态而支付的社会成本,超过了林木采伐的收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以林木采伐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思路,从全局和长远看来得不偿失。
第二,如前所述,由于金属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木材及其加工产品至少在结构材料领域有了较多的替代品。
第三,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下游产业,物耗趋于降低,有利于减少自然资源消耗。
第四,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靠林木采伐业这类初级产业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已经过去,有能力更多地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产品。
森林作为物质资源利用产出的木材,是典型的私人物品,因此林木采伐是典型的商业性活动,为采伐而进行的人工林营造,也属于商业性活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性活动与公益性活动是不分的,所以这类活动也都由国家统包。今天,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总方针下,首先在商品林经营这一领域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自然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
森林作为生态要素,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因此,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公益林营造和抚育,是典型的公益性活动,应当由国家投资兴办。
但森林作为物质资源和环境要素的双重性质是普遍共存的,因而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内容常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商品林经营虽然属于商业性活动,也同样具有发挥生态效益、改善环境的功能,也就是说,有着有益于社会的正外部性;但如果经营不当,采育失调,也有可能有损于环境,也就是说,出现负的外部性。因此,国家应当在统一规划下,实行优惠政策,作为对商品林经营正外部性的补偿,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于商品林经营;同时从保护环境的要求出发,对商品林的营造和商业性采伐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以控制负外部性的出现。
公益林营造和抚育虽然属于公益性活动,但在确保环境良好的前提下,自然也会产出各类私人物品,包括抚育性间伐产出的木材以及各类林下产业的产品。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推进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承担公益林营造和抚育任务的国有单位,可以因地制宜,建成以收抵支的事业单位或非营利性的国有企业,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二是可以将部分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交由非国有企业或个人投资和管理,作为补偿,宜于实行更为优惠的政策,使投资者在从事公益性活动的同时,能够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森林植被影响降雨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景爱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最关键问题,是退耕还林,要坚定不移地将退耕以后的土地,种植上生态林(包括灌木林),在不能种植林木的地方,则种生态草。由于森林能够影响成云降雨,换句话说有林便有水,有林才能大地铺绿。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务必把植树造林、绿化大地,放在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
大范围的陆地成云降雨过程,是大气环流的结果。除了大气环流以外,地表的森林植被状态,对局部地区成云降雨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地方、同一季节,虽然接受的水蒸气相同,然而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容易成云降雨;没有森林植被或森林植被稀疏的地方,则不容易成云降雨。这种现象在夏、秋多雨的季节,表现得最为明显。
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的原因,与森林植被可以改变地表反射率有关,也与森林植被可以产生生物冰核的作用有关。
所谓地表反射率,就是地球表面对太阳光辐射的反射能力。陆地和海洋对阳光都有一定的反射能力,即把一部分光能反射到大气层内。影响地表反射率的因素很多,太阳高低角度、天空状况和地表的性状等等,都会对地表反射率产生影响。其中以地表性状最为重要,地表性状指的是地表粗糙度、地表颜色的深浅和地表湿度的大小。地表粗糙度高、颜色深、湿度大,地表反射率即低;反之,地表粗糙度低、颜色浅、湿度小,地表反射率即高。灌木丛的反射率,要比森林高;田野和草原的反射率,要比灌木丛高;沙漠和半沙漠的反射率,要比田野和草原高。由此可以看出,森林植被的高矮、疏密和有无,对地表反射率有极大的影响。
地表反射率影响成云降雨,最初是由奥脱曼和查尼提出的。奥脱曼在西尼格夫和西奈半岛之间,设立了一道栅栏。
西尼格夫有森林植被,西奈半岛北部属于过度放牧的沙漠草原地区。长期观测的结果,发现西尼格夫白天的气温比西奈半岛北部要高出4.1摄氏度。这种现象被称作“西尼格夫红外反射论”。气温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地表降雨,西尼格夫要比西奈半岛北部湿润得多。这种意见在西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沙漠和半沙漠地区降雨稀少,即是由于地表反射率特别高的缘故。
全球气候的干旱化,与森林覆盖率的下降有关。在全新世初期,地球表面的生物出现了大繁荣,现在所见的森林树木,当时均已出现。在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前,人类普遍掌握了铁器,砍伐森林、开荒种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出现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气候的干旱化正是与此有关。萨甘等人指出,过去数千年的沙漠化,使地表反射率的数值增加4倍以上。地表反射率的增加,正是降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稀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许多科学资料表明,历史上这里经历了不断干旱化的过程。干旱化的发生和加剧,固然与大气环流的作用有关,来自海洋的水蒸气,很难到达西北内陆地区,这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原因。然而还应当注意另外一个事实,即西北地区的森林植被在不断减少。在上古时期,河流湖泊沿岸有茂密的森林,这从古代人类所建造的房屋、棺椁使用粗大的原木得到证明,特别是独木棺的流行,反映出林木的广布。后来,人们在绿洲上大肆砍伐林木、开垦耕地,引起了土地沙漠化,大片的绿洲变成了沙漠。西北气候的干旱化过程与森林的破坏和减少过程是相一致的,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加剧了西北的干旱化,是西北不断干旱化的重要原因。
第9版(经济专页)
专栏:
有森林涵养的黑龙江镜泊湖水清澈如镜
黑龙江桃山水杉水源林
四川阿坝地区高山水源涵养林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