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7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踏实创新的鸿篇巨制——读六卷本《中国人口史》 '...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重点新书

踏实创新的鸿篇巨制
——读六卷本《中国人口史》
戴鞍钢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很久以来,却没有一部资料翔实、视野开阔、剖析深入、论述精当、详细地研究中国人口历史发展进程的学术专著。这与学术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可喜的是,这一空白已经填补。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四百万字的《中国人口史》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全部推出。这部新著充分吸收海内外前人成果,集各卷作者多年的研究积累于一炉,重点研究了自先秦至1953年各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调查制度、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分布、人口与社会同历史的关系,兼及人口结构、婚姻、家庭、生育、人口素质,还有影响人口变化、分布、迁移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因素,体例严整,内容宏富,新见迭出,是集中体现中国人口史最新研究成果的标志性著作。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务实。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在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的显著变化,都会对区域及全国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要研究历史上的人口问题,必须掌握翔实可靠的数据。而中国历史人口数据,除了因传抄产生的错误以及数据的脱漏外,还因统计制度在各不同时期的户口登记对象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的错误。此外,还有一些王朝没有户口数据流传下来,即或有,在各区域各时段的分配上也极不平衡。因此,要利用人口数据,首先需要对人口数据做考证,而要考证人口数据又首先需要搞清各时期的户口调查统计制度,加之资料的残缺,人口史研究的每一步进展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各位作者迎难而上,潜心钻研,广征博引,缜密思考,取得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成果。诸如:大量参据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墓志资料,相互印证,用以认识唐代一般民户家庭规模,并且完成了一定区域和时段内的性别比例、人口寿命以及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的重建;从考证宋代户口数据中获得新发现,首次提出宋时户口汇总发布系统的命题,成为理解现存宋代户口数据的关键;第一次以府为单位,进行明洪武时期全国人口数据的重建,成为估算明崇祯时期分省人口数据的基础;在形成清代六个标准时点的全国分府分地区人口数据库的基础上,逐一论证各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重构了清代城市人口体系;主要运用人口统计学方法,通过扎实的微观研究,重建1936年和1946年的全国人口数字,为认识20世纪以来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首次提供了系统的事实依据。这些都是有突破性的学术贡献。
  严谨的实证研究,为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的导论部分,统合全书,高屋建瓴,对构建中国人口史的学科理论框架,首次作了系统的深入的探讨。明确了中国人口史的基本内容,应涵盖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再生产过程、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分布以及人口理论、思想和政策。并对中国人口史若干规律提出了新的认识,包括纠正中国人口发展存在“周期和周期性”的传统观点,认为从20世纪开始,中国的人口数量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特征,但目前还无法证明它的周期性;指出中国历史上自身的人口压力,从来没有成为向外扩张的原因,那些增长的人口都是依靠本国生产的食物供养的,中国的人口数量从来没有构成对外部世界的威胁。
  恪守学术规范,充分尊重前人的成果,也是这一著作严格遵循的原则。各卷之首均有学术史的回顾和总结,凡海内外同一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论著,对其贡献及有待完善处,作者都有公允的评述,有的是赞同,有的是在赞同基础上的补充论述,有的则是商榷和争鸣。对自己以往研究中的疏漏,作者也不回避,而是依据新的资料或研究,坦诚地揭示和纠正。这种勇于自我纠误的气度,体现了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态度,是应该倡导的。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城市的文化地图
——为《西南联大·昆明记忆》而作
汤世杰
  边地云南,“二战”中有两件大事值得我们永世记取。一是滇西抗战,中国军民以三年多时光和十数万血肉之躯,与日军在怒江隔岸相峙,最终发起反攻,全歼入侵之敌,惨烈悲壮,浩气长存。一件则关乎文化——各地的文人学子,齐聚战时的昆明,群贤毕至,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他们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思索、研究、写作、创造,养成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借此得以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前者为武,后者为文,一文一武,皆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专家、学者,对之考证、研究、阐发者众,至今,仍时有新著问世。
  余斌关注的是后者,所著《西南联大·昆明记忆》(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一题三卷,以著者在昆明历时多年的寻访为线,以20世纪40年代居于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处为点,经经纬纬铺撒开去,重现诸多文化人的寓所行止,日常起居,揭示当年昆明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风景,一如20世纪40年代战时昆明的文化地图,引我们徜徉其间;眼光,是当代文化研究者的眼光,笔触则温润怀旧,如拊掌闲谈,满眼战时风雨,书生颜色,读来兴味盎然。
  昆明是个奇异的移民城市,偏远也实在偏远。当年交通不便,道路滞塞,从北京、天津、上海到昆明,或一路步行,辗转数省,或由经水路,绕道香港,风雨颠簸,都要吃些苦头。然时势所迫,数年间,仍有无数学人聚集于此。幸好当年的昆明,气度足够的大,不仅包容、融合了各种思潮,还让各种思索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在这里生长、壮大、开花、结果。
  一座“西南联大”,因此造就了众多科技、人文精英,至今让人唏嘘感慨。有文章说,在美国某著名大学,出身于“西南联大”的博士、教授和研究人员,占了相当的比例。而当年的条件,却极简陋、极寒伧。看来所有优秀的文化成果,从来都不出在权位之家,也多与豪华别墅、妻妾如云无关。中国知识分子“价格”的低廉与智慧的超人,由此可见一斑。当年那些文化人,既无重点学科经费,也无“专家”补贴,既无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也没有具有起码条件的实验室,躲警报钻地洞是常事,坐趟马车上班,已属奢侈,却一边著书立说,一边殚精竭虑地思索,一边走访民间探索调查。衣食住行都极为艰苦,庶几只可维持温饱。比如住,那些文化先驱、学界巨擘,并不都住在“联大”校园,倒是见缝插针,散居于昆明僻街陋巷,有的为避战火、求清静,甚而远遁至今仍属远郊的城市边缘。所谓安定,也非有厅堂楼阁,不过是临时租用的房子,或民宅、农舍,或古寺、旧庙,甚至是自建的简易房屋。据我所知,仅昆明北郊龙头村及附近的棕皮营、麦地村、司家营、落索坡一带,当时就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清华文科研究所等几大研究机构和北平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工作站,租用当地的一些寺庙、祠堂,作为研究场所。在那里住过、工作过的著名人物,据一份不完全的名单所说,就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政治学家钱端升,史学家傅斯年、顾颉刚、吴晗,语言学家李方桂、王力、罗常培,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陈梦家、光未然,音乐家查阜西等等。在昆明的大西门、文林街、青云街一带,如今看上去不起眼的一幢民宅,当年也藏龙卧虎,常有风云际会,高人出入。世事沧桑,人去楼空。那些房屋,或历经风雨,朽烂拆除,或遭遇改建,面目全非。尽管这些年来,人们对那些文化人的文化建树,已多有描述与探索,但那些留下过文气墨香的老屋,那批文化人当年的俭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究竟怎样过日子、做学问,怎样与当地人士相处等等,却仍少有人去涉及。
  作者余斌乃有心之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赶在城市扩建、大举拆迁之前,以闲暇时光,不辞辛苦,走街串巷,远赴郊野,费心费力地四处寻访,每查实一处,便欢呼雀跃,行诸文字,以昭告世人。往往他前脚刚走,拆迁大军便汹涌而至,真让人有失之分秒,便将痛然错失无可挽回之叹。初见余先生那些短文,每每惊讶余先生有那样的雅兴,也叹服余先生有那样老到、简捷与干练,又无处不浸透他温润性情的文字。不久,那批文章陆续见诸报端,编者、读者好评如潮,便是意料中事了——一个人,凡用心用功做的事,用了几份心、几份功,外人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随后,《云南日报》的记者,多次报道他们如何跟随余先生,前往探访抗日战争时期文化人在昆明的旧居。足见社会、读者,对余先生的此类写作,有着怎样浓烈的兴趣。那时我想,如果按余先生的文章,将当年众多文化人的住所一一标记在昆明地图上,不就是一幅“二战”时期昆明的文化地图吗?这幅文化地图,奇特、新颖,迄今为止,在别的地方、别的城市,还没见过。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地图。没有文化地图的城市,是缺乏底蕴的城市。余先生奉献的这幅文化地图,当然是历史绘制的,是当年客居昆明的文化人、知识分子,与昆明民众一起绘制的,用他们的生命、智慧、血性与良知。余先生的功劳,在于他锲而不舍地寻微访幽,辛勤重访,校勘订正,考察标记,才使得这幅战时昆明的文化地图,得以完整如初地奉献给当今的读者。
  我所知道的余先生,乃儒雅之士,性情中人,说话做事,亲切平和,从不张扬,他的写作,无论专著、论文,还是随笔、小品,皆自主独立,属于真正的生命性写作,于精微雅致之中,深藏智性的创见,善意的犀利与率性的独到。这样一幅“文化地图”,不是一幅精美却苍白的纸质印刷品,斑斓杂驳,却鲜活跳脱,凸现出的是那一代文化精英的人格魅力、血性与体温,有着沉沉的分量。一个城市,当然不止一幅文化地图。来日若要为当代昆明绘一幅新的文化地图,余先生已用自己的方式,标明了自己的方位。这就足够了,我想。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韩国学者《中国社会思想史》引起中国学者关注
  韩国学者宋荣培撰写的专著《中国社会思想史》,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出版这部著作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中文版的问世举行了学术交流会。本书作者专程来京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宋荣培是韩国有代表性的学者,作为一位了解西方的东方人,他具有跨文化的世界眼光。《中国社会思想史》能够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历史的道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评价儒学和中国革命,对带有偏见的西方人的种种亚洲观提出了批判和挑战。他提出诠释中国古代社会和近现代变革的新理论模式,把中国古代社会概括为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儒家式社会”,以取代一度流行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从而成为具有独立学术风格和创新思想的一家之言。他的这部著作在韩国引起极大反响,已印十六版,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我国学者认为这部专著中文版的出版,将带动更多的韩国优秀学术作品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这对于我国学者打破学术上教条化的成见,以新的视角观照中国历史,会有极大的启迪和帮助。(王磊)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序跋选

时代生活在笔端
——《中外获奖漫画》前言
徐鹏飞
  二十五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一瞬,但二十五年,对中国漫画的发展、繁荣却是一段辉煌的历程。漫画以其特有的功能记录着二十五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这也是对漫画这门讽刺艺术自身发展的诠释。本书收集了1978年至2002年这二十五年间的中国漫画在国内外的获奖作品,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漫画的一个缩影。
  中国漫画的真正繁荣昌盛,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1979年人民日报创办了《讽刺与幽默》这份专业漫画报纸时,出现了读者排长队购买的现象,漫画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也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1982年,中国美协和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联合举办了全国漫画展,这是继1956年第一届全国漫画展以后,相隔二十多年来首次以展品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漫画作品的一次空前盛会,是对改革开放后的漫画作品作的一次隆重的检阅。展览中,对作品进行了评奖,许多获奖作品深刻感人,至今使人不忘。198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全国数十座城市同时推出,评选的优秀作品在北京展出,漫画作为其中一个画种参加了展出和评奖,这次规模宏大的展览又把漫画推向了一个高潮。1985年中国记协把报刊漫画纳入了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每年从全国报刊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990年开始更名为中国新闻奖,使之更具权威性。而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报自1979年评了年度优秀奖、佳作奖后,于1988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年度奖,也就是现在的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奖”,成为目前中国漫画评选连续性最长的奖项。1986年,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漫画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中国漫画金猴奖”,在漫画艺委会举办的全国漫画展览中评选产生,至今已举办了四届。在中国漫画逐步走向正规化评奖的同时,从1980年开始,中国的漫画也走向了世界,许多漫画作者的作品参与了众多的国际漫画大赛的展览并获奖,尤其近几年中外漫画之间的交流展览更加频繁,使中国漫画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扩大。
  进入新世纪,我们和漓江出版社萌发了将这些获奖漫画作品收集、选编成册的想法,并于2002年底开始实施。重温这些年的获奖作品时,心情难以平静,作品的魅力使我们心潮起伏,而许多作者的故去,又使我们伤感、怀念、叹息。而年轻作者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奇、特作品又使我们振奋、欣喜。(附图片)
  别墅内外张静(选自《中外获奖漫画》)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精品书摘

精品书摘
  在过去二十三年里,中国的经济一直居于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地位。这对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了不起的业绩。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巨大规模,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经济龙头之一……
  中国的成功经历值得大书特书。她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战胜种种破坏发展的环境威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沙漠的扩展、地下蓄水层的损耗、宝贵土地的非农业使用,都是构成这一类威胁的因素。
  ……
  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至今还未能实施适用于自身国情的做法,而是仿效了西方工业国家的模式,即集中种种资源、营造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动输体系。大量的轿车会以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的形式占用土地,而地面一经铺上沥青,便无法用于食物生产。如果中国真的达到了日本目前的平均每两人拥有一辆小汽车的水平,其汽车大军便会从当前的一千三百万辆,扩大到六亿四千万辆。如果有人觉得,这样的数字未免大得不可能实现的话,不妨回顾一下已经出现的种种事实,就是中国已经在钢铁、谷物和牛羊肉的产量上超过了美国。
  不妨设想中国每辆汽车的占地面积会与欧洲和日本一样,那么六亿四千万辆小汽车的大军,将会导致近一千三百万公顷的土地被铺覆,而其中的大部分很可能会取自粮田。这几乎相当于为中国提供主要粮食的稻田总亩数——二千八百万公顷的一半。
  汽车与谷物争地,正在向贫富之争的方向演化:一方面是买得起汽车的人,另一方面是为挣得基本食物而心力交瘁的人。如果中国选择大力发展现代化水平的城市轻轨铁路系统,并辅之以自行车代步的交通手段,她的前景会更为乐观。这样的交通体系,会以最少的能耗,实现最大的运量,而导致最轻的污染,并将对土地的占用量降至最低。
  ……
  中国正崛起为世界的经济龙头。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要想有效地发挥这一作用,就需要在重要领域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中包括在能源开发、农业发展和交通运输诸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可保证中国有光明的未来;而一旦决策失误,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破坏因素。
  ——摘自《B模式》(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译、东方出版社出版。)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一个重大主题的破解
——评长篇小说《我们为了谁》
李有存
  杨庆祥、郑福林新作《我们为了谁》(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一部改革风云录。
  这部小说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主题,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两位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敏感地捕捉到“国有资产流失”这一严肃的课题,广泛搜集资料,深入解剖各种生活原型,并进行导向性的思考,激发了创作欲望。他们紧紧围绕“国有资产流失”与“反流失”这一重大主题,用独特的艺术思维和手法,结构故事,展开情节,塑造典型,积两年之功,创作出《我们为了谁》这部长篇佳作。小说主题现实、严肃、鲜明,揭示了当今社会的本质和时代的主流。读了给人以鼓舞、激励和启迪。
  《我们为了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北方某市。这个城市是国家的一个电子工业基地,产品都是国家急需的。但由于体制上的一些原因,再加上管理不善,有三分之二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电子元件厂行将“灭火”。小说以这个厂为轴线,围绕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三个企业、三个家族、三个官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同学关系、情爱关系及人际关系,通过联合与假联合、投资与假投资、破产与假破产等三个回合,展开了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灵与肉、情与法、生与死的特殊较量。作者紧扣中央精神,把握时代脉搏,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展现出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并把爱情关系的描写贯穿于各种较量之中。这让读者看到,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进行改制、转制,并非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存在着尖锐而又复杂的国有资产流失与反流失的斗争,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以副厂长潘长明、厂工会马主席、车间主任钱树奎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及时识破一些人的险恶用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戳穿他们的假联合、假投资、假破产阴谋,保住了国家资产。这表明广大职工才是维护国家财产的忠诚卫士。只要有党的领导,相信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依靠法律,就会打胜反流失这场硬仗,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我们为了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各类现实人物形象,很有典型性。作者以浓重的笔墨着力塑造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他们完全跳出了用“豪言壮语”式表现正面人物的俗套,通过“觉悟的投入”、“行动的投入”、“责任的投入”进行艺术的再造,突现了这些人物的广阔胸怀、高风亮节。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阐释与重构》有新的思考
  刘克宽新著《阐释与重构》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把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进行考察,探讨现实主义的变化以及文学常规范式在当时的形成,对当时短篇和中长篇小说的文体、结构等作了分析。该书还对文学创作的民族化观念进行创新性思考,并透过公式化和概念化缺陷反思创作主体意识和艺术审美价值的失落。(成友) idT品论天涯网


第8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梦幻旅游——人一生要去的五十个地方》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城市风情:百年老城1.纽约、2.伊斯坦布尔、3.巴塞罗那、4.香港、5.里约热内卢、6.巴黎、7.耶路撒冷、8.伦敦、9.威尼斯、10.旧金山;野外探险:最后的伊甸园11.塞伦盖蒂草原、12.加拿大落基山脉、13.澳洲内陆、14.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15.亚马逊丛林、16.科罗拉多大峡谷、17.厄瓜多尔加拉帕哥斯群岛、18.委内瑞拉的平顶山区、19.撒哈拉大沙漠、20.南极;人间天堂:美丽、平静、天堂般愉悦21.帕劳——太平洋岛屿、22.明尼苏达州的边界水域、23.传统日式旅馆、24.希腊小岛、25.塞舌尔、26.智利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27.英属维京群岛、28.意大利阿玛尔菲海岸、29.印度喀拉拉邦、30.夏威夷群岛;阳光地带: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31.英格兰湖区、32.新西兰北岛、33.卢瓦尔河谷、34.大苏尔、35.加拿大滨海诸省、36.佛蒙特、37.挪威海岸、38.从岘港到顺化、39.阿尔卑斯山、40.意大利托斯卡纳区;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41.泰姬陵、42.梅萨维德国家公园、43.梵蒂冈、44.雅典卫城、45.佩特拉、46.马丘比丘、47.长城、48.吴哥、49.金字塔、50.网络空间;挑战未来:未来的家园太空。(附图片) idT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