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退耕还林在龙江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综述
牟景君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点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为再造龙江秀美山川,全省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生态环境面貌出现了可喜变化。
从2000年起,全省规划10年退耕还林总任务1494.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790.48万亩,沙化耕地退耕还林443.88万亩,低产田退耕还林183万亩。
穆棱、尚志两市先行被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试点。两年的试点共完成退耕还林33.3万亩,是国家计划的100.9%。其中,退耕造林15.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4万亩。两年共兑现粮食2500万公斤,种苗补助资金2550万元,现金补助500万元。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全面启动,工程建设范围覆盖了13个地市的51个县市区和农垦、森工两大系统,完成退耕还林190万亩。其中,退耕造林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0万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
从2000年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开始,省政府就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确定了由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林业局长为技术负责人,建立了省、市(地)、县(市)、乡(镇)四级目标责任制。
2001年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政府与各地市以及森工、农垦总局的主要领导签订了《2002年度退耕还林责任书》,明确规定责任人要在责任期内保证退耕还林的生态主体地位,完成造林成活率不低于85%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并对退耕还林的成果管护、政策兑现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各工程建设市县都相应地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穆棱市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五大班子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地块;市长、乡长、村长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领导负第一责任,把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并明确要求,哪个乡镇完不成任务,省和国家验收不合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就地免职。
为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黑龙江省始终坚持把工程建设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省从种苗管理、造林技术措施、林木管护到政策兑现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在规划设计上一律使用GPS或实测确定地块面积,严格做到“一地一卡”,“一户一册”,“一村一卷”。严把苗木质量、整地质量和栽植质量关。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对所有退耕还林地块都签订了管护合同,落实了管护责任制度。对退耕还林地块,在县自查、地市检查的基础上,省里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核查验收,确保了退耕还林质量,杜绝了虚报造林面积的现象,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深得民心,农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002年承担国家退耕还林任务的林口县,全县有1.2万农民扔掉了锄头、镰刀,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向非农业转移,靠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换回来片片青山。海林市海林镇东疏菜村、新海村的近百户农民共有耕地1300多亩,2002年全部进行了退耕还林,农民全部进城打工或办企业。尝到退耕政策甜头的穆棱市农民,出现了争着抢着要退耕的现象。过去农民靠政府引导去退耕,现在农户积极主动要求退耕造林,不给好苗不干,为了确保造林质量,农民积极主动参加业务培训和业务咨询。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相当一部分农民真正做到了减地不减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坚持使用乡土树种,大力推广新品种;推广容器育苗、ABT生根粉、多效复合剂、地膜覆盖、泥浆造林法等抗旱造林技术,推广混交造林模式。林业科技人员坚持进村住户,搞好业务指导,对工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黑龙江加快林业建设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申立国
观点一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和优先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还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都为黑龙江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林业大省。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561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168.5亿元,占4.73%。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十分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担负着为全省人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优先发展。几十年来,经过艰苦的努力,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森林面积达1905万公顷,森林蓄积达1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1.9%,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但全省森林分布不均,结构不尽合理,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风沙灾害等仍有较大程度的发生。为此,全省上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
观点二
要进一步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要进一步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刚刚闭幕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进一步赋予新时期林业建设以重大使命。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温家宝同志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林业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认真领会。就我省而言,没有近些年林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全省粮食的稳产高产,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可以说没有林业的农业是单纯的农业,离开林业保护的农业是脆弱的农业;同样,没有林业的屏障作用和调节生态的功能,整体生态环境必然遭到破坏,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正确分析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承担的重大任务,研究制订小康社会进程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建设力度,确保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到本世纪中叶,实现黑龙江山川秀美的目标。
观点三
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江泽民同志在海南视察工作时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把林业建设作为改善环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事业,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超常行动,加大生态建设,尽快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要结合全省五大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结合《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纲要》,下大决心,严格组织,采取超常规措施,全民开展今冬明春的造林战役,全省造林力争突破400万亩。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支持林业的发展。要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全力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及速生丰产林工程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把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推向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座谈会上的要求,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全省林业发展问题。要把林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去重新定位,在新时期林业建设上,大力推进五个转变。特别是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放宽放活林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不断壮大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早日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实现良性循环,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林业建设与小康社会
明水——千沟万壑绣锦图
本报讯 黑龙江省明水县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动员千家万户,调动千军万马,想尽千方百计,治理千沟万壑,使全县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干旱、内涝、水土流失三大灾害严重,困扰着明水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自1980年到现在的22年中,全县共有18年干旱、4年内涝,基本是年年有灾,岁岁有害。
1997年起,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小流域治理力度。几年来,全县共治理大型流域35处,治理面积达110万亩,绿化荒沟760条,营造水保林15.8万亩,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60.2万亩,森林覆被率达17.4%,比治理前提高了8个百分点。治理的小流域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据测算,全县坡耕地每年减少径流32%,泥沙流失量减少47%。(名水)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再造龙江秀美山川
黑龙江省林业厅厅长 韩连生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由地方林业、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公司三大家构成。其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小兴安岭以及东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三大片林区。林业经营总面积3145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其中,有林面积190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1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9%。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林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时期林业的重大使命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赋予了新时期林业建设以重大使命。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基础保障部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系统整合了“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突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国家“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基本覆盖了整个黑龙江省,构成了全省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黑龙江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林业生产力发展布局将更加合理,多年困扰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压力也将得到缓解,同时也为林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退耕还林工程被称为德政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对全省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它直接涉及全省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全省从2000年起10年规划退耕还林总任务1494.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790.48万亩,沙化耕地退耕还林443.88万亩,低产田退耕还林183万亩。从2000年起,黑龙江省的穆棱、尚志两市被率先纳入国家试点县范围。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全面启动,工程建设范围覆盖13个地市的51个县市区和农垦、森工两大系统。到目前,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223.3万亩。这是黑龙江省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为复杂、群众参与积极性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0年规划全省总建设任务为11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25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飞播造林172.5万亩。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虽然不属于林业重点工程的整合内容,但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历史已宣告结束,全省34个县(市、区)的43个单位被纳入首批试点。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省林业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以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全省要年均净增森林面积4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增0.50个百分点,达到47.1%;从2010年到2020年,年均净增森林面积300万亩,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4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1.5%。到本世纪中叶,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优良的林业生态体系。
冷静面对机遇与挑战
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必须看到,全省的造林绿化形势还不容乐观,任务还相当繁重。由于全省东西部森林分布不均,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一些地方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仍十分严重,农业抗灾能力还很脆弱,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纳入全省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总体战略之中,统筹规划,重点安排,采取超常规措施,努力使全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首先,要站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其次,要用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三要管好、用好工程建设资金,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四要坚持科技兴林,加大工程建设科技支撑力度;五要坚持植保并举,依法治林,切实保护好国家的森林资源;六要加强领导,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划、目标、任务、资金、责任“五落实”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作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全省林业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为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目标,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资源、资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规模,技术先进,分类实施的原则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宏观管理,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为建设山川秀美的黑龙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林业建设与小康社会
大庆——移民治沙锁风口
本报讯 以盛产石油而闻名于世的大庆,正在实施一次绿色革命。大庆市组织实施的堵“西北风口”工程,北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官尔屯,南至大庆市大同区,准备用7年时间完成造林35万亩,要在长89.8公里、宽20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一个绿色生态走廊,截住风沙源。
地处大庆市“西北风口”的程地房子屯,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屯3000多亩土地已有2000多亩被迫弃耕,剩下的1000多亩耕地也正在逐渐沙化。目前,全屯的32户村民拿到了政府补贴的45万元搬迁费,陆续把家搬到了交通便利、水土资源较好的胡吉吐莫镇、江湾乡一带。
据大庆市林业局局长楚小平介绍,从2001年开始,大庆市启动了堵“西北风口”工程。“西北风口”不仅是大庆市,而且也是黑龙江省的重灾区。(张庆宏 吴梅芳)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林业建设与小康社会
泰来——荒漠里拓出绿色
本报讯 黑龙江省泰来县把沙地治理与综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探索出林水结合综合治沙模式,在荒漠里拓出一个个“绿色田野”。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黑、吉、内蒙三省(区)交界处。境内有六条大沙带,总长276公里,沙漠地表形态面积374万亩,占总幅员面积的63%,全县80%的人口生活在六条沙带上。因此,泰来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
泰来县把治沙精力放在六条大沙带的治理上,以成片治理,规模推进作为治沙的重要途径,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该县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防沙治沙方式,即林水结合综合治沙模式,拿出30%的土地造林,用70%的土地生产,达到100%的经济效益,甚至超出100%的经济效益。(郝劲飞)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拜泉——下大力恢复生态
本报讯 黑龙江省拜泉县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也是国际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这个县经过20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如今已经走在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路上。
拜泉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过去土质肥沃,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但随着愈演愈烈的毁林开荒,这里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全县的森林覆被率已下降到3.7%,黑土层厚度由垦殖初的1米锐减到30厘米,相当于年流失一个村的土地面积。
严酷的现实,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唤醒了全县上下的生态意识,重振产粮大县雄风,1986年,拜泉县委、县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了痛定思痛之后的抉择——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23万亩,森林覆被率由3.7%增加到现在的22.7%,活立木蓄积量达361万立方米,价值5.6亿元。依据“因害设防、因需造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全县共营造经济林3.15万亩,薪炭林42.6万亩,用材林18万亩,防护林54.45万亩,构成了10629个(500米×500米)农田防护林网格,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防护林体系和优良的农田小气候,也构成了拜泉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第二种水库——生物水库。近年来,这个县的林业工程建设步入了完善提高和追求效益最大化发展的轨道。(杨洪志)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图为黑龙江泰来县樟子松固沙林。牟景君摄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图为黑龙江拜泉县爱农乡农田防护林网。杨克杰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