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3年1月3日人民日报第1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1-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简朴有错吗? '...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漫笔

  简朴有错吗?
  卢新宁
  不久前一朋友喜迁新居,众好友兴致勃勃前往助兴。因为对于朋友经济实力有充分的了解,所有人都在心中想象着“豪宅”的富丽堂皇,未曾想在朋友的新居中,看到的却是四白落地,清爽简洁,不仅与豪华无涉,简直可以说是“寒酸”。
  本想“开眼”的朋友都有些失望,乔迁的朋友解释:我是个环保主义者,我崇尚简朴的生活。
  那天在回来的路上,朋友们因此有了争执。表示理解赞同的处于孤立,持批评态度的占据上风。后者说得很是直率:人生在世,本就应享受生活,奋斗而来的财富理当享用,说什么崇尚简朴,实在有些“做作”和“矫情”。再说,如果大家都像他那样崇尚简朴,又靠谁去拉动消费发展经济?
  我知道这是一个自由的年代,对于很多问题包括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品质,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但无论如何,崇尚简朴却不应当是过错。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简朴了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渴望过一种富足殷实的生活无可厚非。但财富的积累和生活的享受,也存在着是否“过度”的问题。眼下我们身边的许多年轻人仰慕美国人的阔绰生活,然而有人统计,一个美国人一生中的总需求是一个印度人的60倍,一个美国人一生中使用的汽油超过一个卢旺达人使用汽油的1000倍,若全世界的人都像美国人那样“豪华”地生活,则人类需要20个地球。可见一些所谓“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是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
  仔细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看看我们这个千疮百孔的地球,更能发现崇尚简朴的意义。世界自然基金组织早已警告,“人类过量开发和使用,地球已经没有能力及时补充资源了。由于资源枯竭,未来30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将逐渐下降”。步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警钟已时常轰鸣在耳,它不断地提示着我们,对于物质享受没有止境的追求,只能加速地球走向末路。
  其实,简朴的生活既不是对现代文明的排斥,也不是对社会进步的阻碍。它只是倡导我们不应该把住豪宅、开好车作为幸福的标准,不应该盲目消费,随意浪费。它针对的是我们身边甚嚣尘上的极端消费主义,反对的是那种对物质生活过于奢靡的追求,倡导将简朴和适度作为生活的新时尚,用新的消费和生存观念来减轻人们对环境的压力。
  圣雄甘地说过:“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愿简朴二字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桥梁。”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色生活

  过节俭生活 让生命永续
  环保新理念:生态足印
  郭耕
  在北京麋鹿苑的众多户外生态教育内容中,有一个名为“生态足印”的项目常常引起大家的驻足围观。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脚丫足印依次排开,这是一个关于全球不同国家人均资源消耗程度的图示,听了导游老师的讲解,你便会对这一理念茅塞顿开。
  原来,我们每个人只要生活在地球上,便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远非您的双脚所占的方寸之地。随着生活方式、消费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对土地及其资源的耗用程度大相径庭。维持一个美国人的生存方式平均需要消耗10.3公顷的地球面积即生态足印,也就是说,至少要有2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土地才能供养一位美国人“大手大脚”地生活。香港人的生态足印为6公顷/人,北京为3.8公顷/人,印度人最低,为0.8公顷/人。
  西方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那种“拼命生产开发,拼命消费挥霍”的生存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自然资源“不是从前辈手中继承的,而是从后代那里借来的”,并提出“小就是好”,“俭就是美”的新时尚。
  其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节俭之美德,并留下许多诸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警句。一些国家由于宗教信仰缘故,使其对自然消耗的程度很低,如印度教主张食素,这便是印度人均生态足印很小的因素之一。因为一块可供养30名素食者的土地,仅能维持1名肉食者。据悉,作为肉类消费大国的美国,每年要砍伐大面积的南美热带雨林改作牧场,以保障麦当劳的牛肉供应。1987年,美国快餐业从哥斯达黎加进口7万头菜牛,大片森林被夷为牧场。有时一年就从中美洲进口8000多吨牛肉,据说,每制作一只汉堡包就需毁掉相当一间厨房面积的森林,而这片土地上却生长着18米高的大树和50多种珍稀植物。难怪有人惊呼:“一只汉堡包,毁掉一片林”。
  生态足印是人均消耗自然资源的综合水平,它包括对耕地、牧场、森林、海洋及能源的总体消费。例如,香港人均生态足印为6公顷,是由耗占耕地0.5公顷、牧场0.4公顷、森林0.2公顷、海洋1.6公顷、能源3.3公顷所构成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印往往是跨出国界,以耗费别人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因而,尽量购买本地产品,减少物品的运输及包装耗能也就成了一种环保之举。
  为了子孙后代能有选择和生存的余地,为给同样需要生存空间、拥有生存权利的各种野生动植物留一方净土,为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永续,您是不是应当选择一种有节制的、细水长流的生活方式,主动缩小您的生态足印呢?
  生态足印排行榜(前6名)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新西兰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色食品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超市里形形色色的标签,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何辨识安全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教授 杜相革
  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其所含的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的残留量限定在安全值以内。
  绿色食品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是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
  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它要求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通俗讲,无公害食品是以产品检测和市场准入作为关键控制点,含有限定的农药、化肥,其产品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面向大众;绿色食品“更上层楼”,使用的农药、化肥更少,安全系数更高;有机食品则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产过程中无农药、无化肥,其生产难度大,规模小,数量少,所以价格高于其它两类安全食品。
  当然,最直观的识别办法是看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其标准颜色由绿色和橙色组成,其中“麦穗”图案和“对号”为橙色。
  绿色食品标志,为白、绿两色,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注册的图形和文字包括4种形式,凡与该图形和文字的颜色、形状、组合不符的标识,均为非法使用。
  有机食品标志,为白、绿两色,由“chinaorganicfood”(意为“中国有机食品”)的第一个字母“C、O、F”组合而成,手的部分构成了“C”,地球形成“O”,麦穗形成“F”。
  需要注意的是,三类标志形状、颜色都是固定的,凡是有所改动的,都属假冒。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城市故事

  葛玉修从都市出走的爱鸟人
  刘芳
  “凛冽的湖风裹挟着咸腥味儿的湖水一阵阵扑来,白天里热浪袭人的小岛深夜时寒意彻骨,今夜又遇暴风雨,再坚持到明天,也就是第六天,我就要离岛了。”
  “我”叫葛玉修,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宁监管处一处处长,为拍摄青海湖鸟类已经走遍了整个青海湖区,用去了整整7个年头中所有的业余空闲时间,一直到鸟儿真正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说,青海湖的鸟儿就是他的孩子;也有人说,青海湖有多少只鸟儿,葛玉修就拍了多少鸟的照片;他自己却说,为了鸟,他可以把生命都搭进去。
  今年48岁的葛玉修,24岁时开始了拍摄生涯,直到41岁时才找到生命中最热爱的东西,那就是青海湖的精灵——鸟儿。在外人眼里,葛玉修对自己近乎于吝啬。身为中央驻青单位的一名处级干部,10元钱的茶都舍不得买,却一掷千金地购买摄像器材,跋涉于青海湖区的草原水岸上。7年来,用去了积蓄十几万元。
  青海湖三座石岛寸草不生、人迹罕至,但那里是数千只珍稀鸟儿栖息的天堂。经过特许,葛玉修成了三上三岛、且驻留时间最长的人。在岛上,出于环保要求,不能生火,常常是就着大头菜喝矿泉水,如遇暴风雨,就只能在一顶帐篷中瑟瑟发抖直至天明。就是在第三次上岛时,忍受了6天6夜的风雨,葛玉修终于拍到了雨后清晨难得一见的鸟岛彩虹。
  采访葛玉修,听他讲鸟儿的故事,仿佛走进了鸟儿的情感空间。斑头雁重情,一旦丧偶,再不婚嫁;鱼鸥护雏,每遇暴风雨,将雏鸟藏护在腹下身后……每当看到鸟儿撕下腹毛垫窝育雏,或是死于旷野或是孤雁哀鸣,葛玉修都会难过得潸然泪下。一次拍摄途中,偶遇一窝雏雁出壳不久即被鱼鸥赶啄,他和同伴立即救护,腾出一只箱子为之安家治伤。6天后,雏雁伤好了,葛玉修也该走了。小雁仿佛知道这将是永别,一次一次送别着他们,一直到远去的船儿没了影儿,才掉头回游。正是在这种人鸟间的真情告白中,葛玉修近乎原貌地拍下了岛上几十种鸟儿栖息、繁殖、嬉戏、争斗的生活图景,也为青海湖动植物保护提供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他被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聘为特别顾问。7年下来,这类图片、文章散见于《中国摄影》等刊物上,其中有11幅鸟类摄影作品珍存在青海省博物馆。
  葛玉修还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影友一起,办起了青海省第一个关注青海湖鸟类、生态的民间网站,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鸟人”。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天地人

天地人
  观鸟还是关鸟
  据说,英国皇家爱鸟协会数十万人都是清一色的观鸟者,而我们的一些爱鸟养鸟协会却是由众多养鸟者组成。笼养野鸟,满足了个人的占有欲,却剥夺了鸟儿的自由,违背了生态道德,更导致自然界生态链的断裂。
  大约六成的鸟是食虫的,它们被人们捕杀后,昆虫就会因失去天敌而泛滥成害。为抑制虫灾,人们便要投洒各种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的农药。这不仅荼毒了自然界中的生灵,而且残留于水及食物中的农药还导致人类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蔓延。由于有笼养鸟的市场存在,便有捕鸟售鸟的过程,绝大部分鸟在这一过程中都难逃一死。您若爱鸟请去观鸟,切勿关鸟。(无地)
拒绝兽皮服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母亲买了件狐皮大衣,却引起女儿伤心的联想,因为书上说,母狐每年约产58只幼狐。她便作了一幅画,画上有一群可怜巴巴的小狐狸张着大嘴向女孩哭诉:你妈妈为了穿裘皮大衣,把我们的妈妈杀了!后来,这幅画被选入国际儿童环保绘画比赛。
  有人说,每张野兽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桩谋杀案。这话听似恐怖,但仔细琢磨,绝不过分。一些人追逐所谓的时尚,但却对野生生命冷漠无情。目前,全球很多文明国家都开始抵制兽皮服装,希望我们的国人也能择善而行。(妮子)
点评:古人早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爱鸟忠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亦有“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的著名诗句。在地球这只方舟上,人类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灵的关系只能是同舟共济生死与共。但愿这些“从我做起”的小小倡议,能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关爱,触动人类生态道德的觉醒。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绿手印论坛下期话题
  “私车时代”如何保卫蓝天
  2002年12月27日中午12时,北京市见到了全年第201个蓝天。饱受污染之苦的人们为之欢欣,也不无担心:丽日蓝天能保持多久?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从1998年开始,北京连续投入重金用于治理大气污染,才换来了今天的朗朗晴空。然而,“蓝天保卫战”远没有结束,不断增多的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日渐严重。如今北京每百户家庭中拥有私家轿车12辆,有报道称北京已经进入了“私车时代”。
  有人愿意享受私家车带来的便利,有人期盼能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你呢?请把观点告诉我们!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冬季保健从净化室内空气开始
本报记者 赵永新
  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为11.1万人,因此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有时一年高达107亿美元。
  调查显示,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重视程度较以前有明显变化,但总体水平仍不乐观,仅有三成的家庭表示,装修后请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做检测很有必要。
  不久前,北京的王先生喜迁新居,没想到却因此惹上了麻烦:自从搬进新家后,就老是鼻腔发干、咽部发痒,偶尔还有少量清痰。王先生曾经多次到医院看病,医生均按感冒处理,让他服用感冒药和抗生素,但是一直没有明显效果。最后,他找到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检测中心。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到他家一检测,发现“病根”就在新家的空气上:他们家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达到每立方米0.44毫克,超过国家标准5.5倍!
  目前,已是数九寒天,同时也是各种感冒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宋广生主任介绍说,多年的检测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是造成感冒等疾病的诱因之一。因此,冬季保健要从净化室内空气入手,这是因为——
由于建筑、装饰和家具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甲醛、氨气等刺激人们的呼吸系统,并使免疫力下降,既增加了传染感冒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感冒症状加重;
为了保暖,写字楼、家庭、教室和其它公共场所门窗紧闭,室内的各种病毒和细菌跑不出去,使得感冒久治难愈;
冬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合适,也是容易致病的重要因素。加上冬天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长、室内通风换气少,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就比其它季节更加严重。
  冬季如何净化室内空气?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的写字楼和家庭,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实验表明,室内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
  2.选择适合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经常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在流行感冒高发时期,可以用醋来净化空气,因为醋挥发在空气中有杀菌的作用;
  3.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按照国家标准,室温控制在16—24摄氏度为宜;
  4.增加室内湿度。冬季最适宜的室内湿度为30%至60%。可以选用加湿器,也可在暖气片上放一小水槽,或在室内养花种草,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5.对居住的环境要经常打扫,防止室内空气中的细菌超标。特别是密闭的写字楼、有病人的家庭、儿童房间和饲养宠物的家庭,应该请专门机构进行室内细菌检测。
  6.新装修的写字楼和家庭要注意室内环境的检测与治理。
  前几年还属陌生名词的“室内空气”如今已成了一个流行语汇,房屋装修后要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渐成时尚。相应而生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生行业,目前全国的专门检测机构已多达五六百家,仅北京地区就有数十家,全国的从业人员有几千名。室内空气检测还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走进了一些高校课堂,成为环境专业大学生的必备技能。
  更为可喜的是,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3个标准,对于环保建筑、装修材料的质量提高、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室内空气检测行业的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春节将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布置新家、打扮旧家。同时,许多城市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也正在开展咨询、检测等服务活动。为让大家过一个平安快乐的节日,专家提醒:莫忘净化室内空气!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绿色的期待
  天晴了,雪融了,坐在温暖的屋里望着窗外,高楼不断拔地而起,马路上汽车不舍昼夜地奔驰。
  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足,却总是心生一些遗憾:清清的河流不见了,绿色的树林远去了,还有那天空为什么总是蒙着一层灰纱?
  也许你正有着同样的困惑和疑问,就让我们一起在“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命题中寻求答案:
关注 报道环保领域的新闻事件
双周漫笔 纵论大千世界的气象百态
绿手印论坛 探讨日常生活的热点话题
城市故事 倾诉寻常百姓的绿色情怀
自然之窗 展示自然世界的无限神韵
绿色生活 引领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地球村 追踪世界各地的环保动向
天地人 记录人与自然的各种碰撞
冬日正在远去,春天又将到来,绿色终要重回大地。让我们携手在“人与自然”这块天地中耕作,只为留住更多的绿色。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熊崽狗妈
右图:2002年12月26日,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饲养的黑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笨笨”产下两只熊宝宝,因熊妈妈有食子的习惯,饲养员特制了一个产房,熊宝宝一降生,就与熊妈妈隔离了。饲养员找来一只刚分娩几天的狗妈妈来喂养熊宝宝。狗妈妈“收养”了这个可怜的熊宝宝。熊宝宝(下)和狗宝宝在狗妈妈怀里抢奶吃。苏晓杰摄 c1P品论天涯网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鹅入鸭群
下图:2002年12月27日,西安动物园内的天鹅湖结冰封冻。低温天气并未降低天鹅和其它水鸟嬉戏的热情,结实的冰面给它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鲜的感觉。你瞧,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正拍打着翅膀,滑行到一群鸭子中间,众鸭子纷纷向它投去“丑小鸭要变天鹅”般的羡慕眼光。宁峰摄
   c1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