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卷收载列宁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至1918年3月5日即十月革命胜利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近四个月期间的著作。
1917年10月24—25日(11月6—7日),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首都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布尔什维克党成了执政党,在极端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下,着手建设苏维埃国家,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继续进行,苏维埃俄国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和包围,同德国仍处于交战状态,这对苏维埃政权是极大的威胁。被打倒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向工农政权进行疯狂的反扑。原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往外地,收罗一些哥萨克部队,由前沙皇将军克拉斯诺夫率领在十月起义胜利的第三天向彼得格勒进发。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组织的反革命团体“拯救祖国和革命委员会”于10月29日在首都发动士官生叛乱。苏维埃政权在几小时之内就把士官生叛乱镇压下去,于10月底击溃了克伦斯基和克拉斯诺夫的武装进攻,随后又粉碎了立宪民主党人在首都策划的反革命阴谋。社会主义革命迅速向首都以外的地区扩展。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一方面镇压反革命势力的武装叛乱,一方面建设新型的苏维埃国家。列宁直接领导了苏维埃政权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以及政府各种机构的组建工作。君主派分子、立宪民主党人、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千方百计地破坏苏维埃国家的建设和苏维埃政府机关的工作,鼓动旧政府各部的官吏和银行、邮局等的上层职员实行怠工,拒绝服从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委派自己的优秀干部并吸收工人和士兵参加国家机关的工作。旧官吏和旧职员的怠工失败了。布尔什维克党还粉碎了反动势力企图利用立宪会议和成立“清一色的社会党人政府”来推翻苏维埃政权的阴谋。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本卷的开篇《告俄国公民书》是列宁在10月25日武装起义成功的当天为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所拟的文件。文件庄严宣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归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本卷的第二篇文献是列宁10月25日下午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所作的《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和列宁起草的相应决议。列宁在报告中宣布:“在俄国,我们现在应该着手建设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见本卷第3页)本卷中接着收载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是一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其中包括列宁起草的苏维埃政权的第一批法令和决定。10月25—26日召开的这次代表大会首先通过列宁所写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其中宣告代表大会已经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苏维埃政权将要执行一系列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列宁在大会上作《关于和平问题的报告》、《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大会相应通过的列宁草拟的《和平法令》充分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它宣布苏维埃政府完全废除一切侵略性条约,建议各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立即就缔结普遍的对一切民族都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并郑重声明俄国决心本着公正的条件立即缔结没有兼并和赔款的和约。大会通过的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宣布:立刻无偿地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地主的田庄以及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个土地法令包括根据242份地方委托书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会上有人指责这个法令和委托书是社会革命党人拟订的,列宁回答说:“谁拟定的不都是一样吗?我们既是民主政府,就不能漠视下层人民群众的决定,即使我们并不同意。只要把这个决议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在各地实行起来,那时农民自己就会通过实际生活烈火的检验懂得,究竟什么是对的。”(见本卷第20页)根据大会所通过的列宁草拟的《关于成立工农政府的决定》,成立了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政权的中央国家管理机关——人民委员会,这个政府最初只由布尔什维克组成。
本卷中的不少文献反映了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的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关系和新的政治力量对比。在克伦斯基和克拉斯诺夫发动的反革命叛乱猖獗之际,孟什维克党和右派社会革命党所把持的全俄铁路工会执行委员会要求改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所确立的政府,成立由所有参加苏维埃的政党组成的所谓“清一色的社会党人政府”。他们企图在这个政府中占据多数,恢复自己的执政党地位。为了揭穿他们的阴谋,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同意与全俄铁路工会执行委员会举行谈判,提出达成协议的条件是各小资产阶级政党必须承认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列宁认为,谈判应该成为同克伦斯基作战的外交掩护。但被派率代表团参加这一谈判的列·加米涅夫却不顾党中央的指示,同意成立“清一色的社会党人政府”,甚至不惜放弃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对撤销列宁的政府首脑职务的要求也不表示反对。加米涅夫及其支持者格·季诺维也夫、阿·李可夫、维·诺根、弗·米柳亭等的机会主义立场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严厉批评。但他们竟以辞去在党和政府中担任的职务相要挟。列宁所写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中央内部反对派问题的决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多数派给少数派的最后通牒》、《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宣言。告全体党员及俄国一切劳动阶级书》等表现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对他们的错误所作的原则斗争。
反动势力企图利用立宪会议来推翻苏维埃政权,而苏维埃与立宪会议的相互关系问题又是巩固苏维埃国家制度方面的一个复杂问题。收入本卷的《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来自另一世界的人们》、《解散立宪会议的法令草案》、《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关于解散立宪会议的讲话》等文献阐述了布尔什维克党对待立宪会议的态度。鉴于千百万劳动群众不完全相信政权属于苏维埃并对立宪会议存有幻想,列宁主张召开立宪会议、让群众通过对立宪会议与苏维埃的比较来放弃立宪幻想。列宁在阐明布尔什维克党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和无产阶级民主制、立宪会议和苏维埃问题的观点时指出:立宪会议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最高形式,苏维埃共和国是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制更高的民主制形式,而且是能够保证痛苦最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形式。列宁指出,根据十月革命前所提的候选人名单选举的立宪会议成员的构成没有反映出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阶级力量的真实对比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把立宪会议看作通常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背叛无产阶级事业和转向资产阶级立场。立宪会议于1918年1月5日(18日)开幕。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在会议上占多数。以右派社会革命党人为首的反革命势力企图使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他们拒绝讨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这样也就是拒绝承认苏维埃政权。因此,立宪会议不仅过时,而且成了苏维埃政权前进道路上的严重障碍,终于被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解散。
为了与立宪会议抗衡,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1月10—18日(23—31日)召开了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赞同布尔什维克党和工农政府对立宪会议的政策,正式批准列宁草拟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这个宣言按内容来说,具有立法性质,因而成了后来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的基础。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宣言说明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体制: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的各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宣言肯定了苏维埃政权的第一批法令和决定,公布了建立红军的命令和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列宁在大会上作《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的总结发言》,回顾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说明了苏维埃政权胜利的原因及其在同反革命斗争中取得的成就。列宁着重指出:除了无产阶级专政,再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是同其他各国劳动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列宁在报告的最后部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将作为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作为各国劳动群众的范例而稳固地屹立着。”(见本卷第279页)
本卷中的一些文献阐述了工农管理国家的问题。列宁充分相信劳动群众的被革命激发起来的创造力量,认为广大群众自觉地参加国家管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源泉之一。列宁在《告人民书》中写道:“劳动者同志们!请记住,现在是你们自己管理国家。如果你们自己不团结起来,不把国家的一切事务自己担当起来,谁也帮不了你们。你们的苏维埃从现在起就是国家政权机关,即拥有全权的决策机关。”(见本卷第62页)列宁在全俄农民代表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全俄海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全俄铁路工人非常代表大会等等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和发言在阐明政治形势、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时,号召人民进行独立创造、同反革命势力作坚决斗争、奋力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也指出了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敌人的阴谋,使人民对苏维埃政权的胜利充满信心。列宁说:“我们想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苏维埃应当取代旧官吏,全体人民都应当学习管理。”(见本卷第59页)列宁多次指出,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能管理国家,那是一种偏见;无产阶级一定能够打破资产阶级的垄断,把管理国家的工作担当起来。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答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质问时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认为,有的人远远地站在生活之外,用旧框框来束缚群众的手脚,“然而,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见本卷第281页)。列宁在《被旧事物的破灭吓坏了的人们和为新事物而斗争的人们》一文中断言:胜利属于一切奋不顾身的、有思想的、真诚的、勇往直前的、正在觉醒过来建设新事物的工人和农民。
本卷收载的《怎样组织竞赛?》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列宁发现社会主义竞赛是吸收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极好形式。列宁说,“社会主义不仅不窒息竞赛,反而第一次造成真正广泛地、真正大规模地运用竞赛的可能,把真正大多数劳动者吸引到这样一个工作舞台上来,在这个舞台上,他们能够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本领”(见本卷第200页)。列宁认为,有组织才能的人在农民和工人中间是很多的,他们已觉醒过来,正独立地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非常重视工农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他写道,“‘事在人为’,工人和农民应当把这个真理牢牢记住。他们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见本卷第208页)。列宁在这篇文章中还阐述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他指出:无论是死套公式或者由上面规定划一办法,都与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集中制毫无共同之点;在细节方面,在地方特征方面,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方面,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这种统一。
本卷收载的许多列宁文献,包括列宁起草的或参加制定的法令和决定等,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所采取的一些最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措施。革命一胜利,苏维埃国家就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这为后来对俄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打下了基础。列宁一再指出,工人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的监督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最初步骤。列宁所拟《工人监督条例草案》规定了工人监督生产的任务,它是后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工人监督条例》的基础。列宁认为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极其重要的措施。列宁在这方面的文献有《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银行国有化问题的讲话》、《关于实行银行国有化及有关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人民委员会关于海洋与内河商船国有化法令草案》等。在这些文献中规定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化的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列宁在说到银行国有化时指出:“银行,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大中心。它们汇集空前的财富,又在幅员辽阔的整个国家内进行分配,它们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见本卷第273页)苏维埃政权把银行收归国有以后,又把交通、邮电这些重要国民经济部门收归国有。通过国有化,苏维埃政权掌握了经济命脉,夺取了主要经济阵地。《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经济措施纲要草稿》以及列宁就建立消费公社、使军工厂转向有益于经济的生产、改善粮食供应状况等问题所拟的法令、决定草案都提出了革命胜利后的重要经济措施。尽管这些措施还不是社会主义的,但必将引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列宁说:“我们已经从实行工人监督进而建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见本卷第275页)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指导和调节苏维埃国家的整个国民经济,列宁认为它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就象人民委员会在政治方面的作用那样。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各经济人民委员部的建立有助于改造旧经济、建立新经济。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的最初步骤引起了资产阶级的拚命反抗,苏维埃政权用革命的强制手段来对付资产阶级的反抗。本卷中的一些文献阐述了“劳动义务制”的原则,论证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思想。
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承袭着沙皇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遗留下来的沉重战争负担。工农国家一成立就宣布了同各国人民友好的政策。收载于本卷的反映苏维埃政权同德国媾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过程的文献包括列宁在党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的多次发言,还有他为党起草的许多文件和他所写的文章,如《和平谈判纲要》、《谈谈不幸的和约问题的历史》、《致全国人民、特别是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谈代表团的通电》、《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奇谈与怪论》、《严重的教训与严重的责任》等。苏维埃政府曾不止一次地向协约国各政府建议,共同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关于停战和签订和约的谈判,但是这项建议遭到了拒绝。由于法、英、美不愿意进行任何和平谈判和缔结普遍的和约,苏维埃政府便决定单独同德奥集团的国家进行谈判,以便尽快使俄国摆脱战争。1917年12月2日(15日),苏维埃政府的代表在布列斯特通过预备谈判同德国达成停战协定,12月9日(22日)开始缔结和约的谈判。布尔什维克党内在缔结和约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尼·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反对缔结和约,提出进行革命战争的口号。率领苏维埃和谈代表团的列·托洛茨基主张停止战争、复员军队、但不签订和约。“左派共产主义者”和托洛茨基的错误立场都有葬送掉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危险。列宁认为:“革命战争”的口号不过是“单纯的示威”,是冒险主义的空话,只有利于想把苏维埃国家继续拖在战争泥潭中而加以消灭的帝国主义者;苏维埃政权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而德国则是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苏维埃政权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作战,那是自取灭亡。列宁指出,把第一个工农政权——苏维埃共和国保存下来,无论对俄国无产阶级还是对国际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一件大事。托洛茨基的“不战不和”的声明出卖了苏维埃国家的利益,德国人利用他的声明,在2月18日悍然发动进攻。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十分危急的形势,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动员一切力量抵抗德国侵略者。列宁为了争取时间来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尽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革,坚决要求接受更加苛刻的条件、立即缔结和约,并为此以极大的忍耐进行说服工作。列宁的主张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终于获得多数的支持,布列斯特和约得以签订。列宁后来指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执行革命的妥协策略,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恰恰是必要的。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来积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红军以巩固国防。事实证明列宁所制定的马克思主义策略是完全正确的。1918年11月德国发生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期的文献增加55篇,其中有《同美联社记者格·雅罗斯的谈话》,《对游行示威口号的补充》、《关于党的任务的提纲+目前形势》、《答赫尔曼·费尔瑙》、《普列汉诺夫论恐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开除索·阿·洛佐夫斯基的党籍的决议草案》、《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1918年3月4日)以及《〈解散立宪会议的法令草案〉的提纲》等等。很大一部分新文献是列宁所拟的人民委员会决议草案和苏维埃政权法令草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