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织机。
“第一部机械织机的形状是很笨重的。”它很象旧的[手工]织机。“新的机械织机完全变了样。现代的机械织机〈用普通的纱制作织品〉比最初又大又笨的织机在体积上约小一半,并且主要是用金属制成的。而最初的机械织机则基本上是用木料制成的。现代机械织机是一种比乍看起来更为复杂的机械。如果想到它能完成织工的一切职能,我们也就不应该感到惊奇。它投着梭子,用综线、筘和织轴操作着,好象人们赋予它智慧似的。它把经纱中的隔行线升降着,投着梭子,借助筘来打紧每一根纬线,把经纱从织轴上退搓下来,并把织成的织品卷到成品辊上。但是,更突出的是,这台织机没有纬线就不开动。对于旧的织机来说,可以说有没有纬线反正是一样的。它不停地开动着,梭子空了也依旧跑着,不过,只要工人没有停车并接上线头或放入新梭心,它是不会织出任何织品的。而肯沃西和巴卢公司的织机在这种情况下则立即停车。当细纱断头或偏离原来位置时,紧张操作的机器立即停了下来,梭子也不飞跑了。只有轮子转动着。工人把线头接上,机器又照常运行。由于有了这种精巧的机械,大大地改进了织品的质量,而且,也不再需要织工花费很大精力来注意检查,因为机器一停车立即使工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个装置叫做自动制动器。”[同上,第154—157页]
“在把经纱放入机械织机之前,经纱应当预先准备好,方法是把纱线从筒管退下,并把它们并列地摆好。为了使经线具有较大的拉力,纱线经过上浆和上光。这两项作业[XIX—1185]是在工人稍加辅助的情况下由机器完成的。”[同上,第158页]
“在1851年展览会上同其他展品一起展出了制作带子和穗子的无梭机械织机。织造带子和其他狭小的织品的一般织机,为了使梭子很好地工作,需要占用的空间比织布需要的多二倍或三倍。迄今为止已经制成的一切织机中,梭子是它们的必要组成部分。德比的‘里德’公司的发明消除了这个缺点,并节约了作业空间。”[同上,第162—163页]
机器制造业。
“加工铁的机器的构造和加工丝或绵的柔软纤维的机器的构造应该是根本不同的。制造第一类机器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没有蒸汽锤、车床和钻床,就不能生产出象印刷机、机械织机和粗梳机这样的机器。”[同上,第221—222页]
第一批机器是在工场手工业条件下用手工劳动制成的。只有在发明机器之后,而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在找到了象蒸汽力这样的动力,可以自由地支配它,并且可以在任何程度上利用它来推动机器时,用机器生产机器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为了生产一系列后来发明的工作机——例如上述的那些机器——,以及哲学仪器[121],是需要机器的。第一批蒸汽机是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方法制造的。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还有第一批用蒸汽机推动的纺纱机、织布机和磨粉机等。由于使用机器,产品质量得到改进——机器对使用价值的影响——,这一点与我们这里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个影响在两种场合对生产过程将是加倍重要的。(1)在用机器加工原料或半成品的地方,下一道工序,下一阶段是否顺利,部分地决定于应受进一步加工的材料的完善程度。材料的质地均匀等是用机器进一步加工的条件。(2)在制造机器部件和哲学仪器的地方,规格化、形状的数学精确性等具有更大的意义。在这里,成功的程度完全取决于这种质量,以及这些东西已经不是用不可靠的手工劳动生产的,而是用有着预先计算好的操作规律性的工作机生产的。
工作机作为总体机器的部分,不同于它的其他部分,即原动机和传动机构。
“在一切机器中都有一定部分实际上完成这样一种工作,机器就是为了这种工作而制造的,而机械则仅仅是用来使这些部分对被其加工的材料产生应有的运动。这些工作部分是机器借以进行工作的工具。”[同上,第222页]
这是对的。人用以工作的工具重新出现在机器上,不过,现在它们是机器用以工作的那种工具。为了用所希望的方法加工材料或达到所希望的目的,机器借助机械使其工具完成过去人用其工具完成的那些操作。[ⅩⅠⅩ—1186]现在,工具已经不是由人来操纵,而是由人所创造的机械来操纵。人则看管机器的运动,纠正它偶然发生的差错等。
第一点[机器不同于工具之处在于],在机器中从一开始就出现这些工具的组合,这些工具同时由同一个机械来推动,而一个人同时只能推动一个工具,只有在技艺特别高超时才能推动两个工具,因为他总共只有两只手和两只脚。一台机器同时带动许多工具。例如,一台纺纱机同时带动几百个纱锭;一台粗梳机——几百个梳子;一台织袜机——一千多只针;一台锯木机——很多锯条;一台切碎机——几百把刀子等。同样,一台机械织机同时带动许多梭子。这是机器上工具组合的第一种形式。此外,机器从一开始就应是机器的上述工作部分同传导运动的机械和推动机械的原动机的组合。组合的第二种形式在于,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过程上依次对原料进行加工的各种机器是互相连接的,而且是由同一动力推动的。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各种机器在它们的各个阶段进行的过程的体系和结合就是这样。组合的第三种形式。很多工作机,在一个工厂里同完成准备作业的相应的预制机器相连接,由同一动力来推动。在这里,简单协作的原理被运用到机器上和看管机器的工人上。这一点,和其他因素一样,是发达的机器生产的最重要的特点。首先,这是由于节约原动力和节约动力的分配。第二,准备过程越是小规模地进行,它们的费用就越昂贵。这涉及到机器本身和准备过程需要的工人这两方面的耗费量,工人人数随着完成这些准备工作规模的扩大而相对减少。还有,中间作业,——例如,把产品由一个过程转送到由工人完成的另一个过程,——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第三,正象在简单协作时一样,共同使用的劳动条件,如厂房、取暖设备、监工等方面的开支,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而减少。此外,这里还要加上从分工产生的一个原则:经理、机械师、工程师、锅炉工等的职能,部分地可以转给仅仅从事这一劳动的工人,部分地则无论生产规模大小都是同样需要的。最后(更不用说利用废料了),只是由于上述的一切,才能同时剥削许多工人,而个别资本实现的剩余价值量——如果剩余价值率是既定的——就取决于这一点。
第二点[机器不同于工具之处在于],不是许多工具联合在一台机器内,而是这许多工具成为在动力、规模和作用范围方面都是统一的某种东西,例如,许多锤体现在一个蒸汽锤中。在这里,机器的工具在规模上不同于工人的工具,从一开始就需要机械动力。因此,这样的机器从来不可能是手工业的机器,即单个工人或他的家庭或一个师傅带两个帮工所能使用的机器。
可见,以上所述也已经对机器和工具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工具本身一旦由机械来推动,一旦由工人的工具(它的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巧并需要他付出作为劳动过程的媒介的劳动)变为机械的工具,——机器就代替了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应该达到这样的发展程度:它既能从人或牲畜,简言之,从任意动作的那些原动力获得动力,也能从机械推动的原动机获得动力。
[ⅩⅠⅩ—1187]在只有第一点区别时,机器只是表现为类似机器的手工业工具。随着机器规模的增大,随着机器将成为生产体系,人的动力必然被机械的动力所代替。
但是,最初形式的机器(它把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企业中雇用的大量工人抛弃的同时,却迫使一个工人生产从前10个或20个工人所生产的东西)消灭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和简单协作,并会出现这种情况:它使手工业企业重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简单协作。
简单协作被消灭有双重原因:[第一,]因为现在一个织工干着过去在工场手工业中许多织工干的活,还因为现在完成的劳动量更大,例如,使用割草机、脱粒机、建筑起重机、碎石机等;第二,则因为凡是在简单协作应当创造进行工作所需要的动力的地方,[代替许多人而]出现的是机械动力。
但是,这一点并不排除:(1)机器制造业立即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不经过机器生产之前的阶段;(2)从一开始就主要使用动力的那些工作,动力从一开始也就应该是机械的,也就是说,是与人或牲畜的肌肉力无关的。
如果机器是由简单的手工业产生的,例如,机器织布代替手工织布,那么,一台机器应当同时完成一个手工业工人以前完成的各种操作。在这里,它不是作为由各种机器的组合完成的各个过程的体系而出现。这里,至多象在织造的场合,准备经纱是一个准备过程。现在,这也是用机器方法进行的。另一方面,例如,就纺纱来说,准备过程在手工纺纱时是简单的,而在机器纺纱时则分解为一系列过程。
如果机器是由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产生的,那么,或者一台复杂的机器被用来完成互不相连的各种操作,如制作信封、钢笔尖等时那样,或者机器体系完成一系列过程,用以代替从前互不相连的各项操作,如在纺羊毛等时,特别是生产纸时那样。
说机器是复杂的工具,工具是简单的机器,这没有说明任何问题。说机器上的工具不是用人力推动,而工具的原动力才是人,那就意味着,狗拉的车或用牛拉的犁都是机器,而机械织袜机或织造网布的机器等则是工具。这类说法没有包含任何一点能说明这里发生的社会变革的因素。它们是同机器发展的全部历史,以及同初期的手工业企业和工场手工业转变为装备机器的工厂(直到现在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转变)的历史相违背的。总之,这类说法是产生在机器体系还不发达,还不能根据工作机应当作用的规模而任意使用某一种原动力的时期。
机器生产体系能够继续发展,把从前是各自独立的生产部门联合起来,例如,在工厂里把纺和织联合起来并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体系。
1861年(见1862年2月11日议会工厂报告[122])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除外)共有2715家[ⅩⅠⅩ—1188]工厂,其中有671家工厂又纺又织。在这些[联合]工厂里有13274346个纱锭,235268台机械织机,有215577人劳动(这里包括所有的管理人员、办事员、监工、工程师、机械师和工厂雇用的其他一切人员,但公司的所有者或开设公司的老板除外)。
如果注意到在英国的一切棉纺织厂中同时使用的纱锭总数是28352125个,机械织机的总数是368125台,而在业人员的总数是407598人,就会看到,纺织联合的比重是何等的大。上述671家工厂使用了143947匹马力的蒸汽力和3823匹马力的水力。看管机械织机的织工是99504人。
13岁以下的男孩是11289人,13岁以下的女孩是9224人,13岁以下的儿童总共是20513人。13岁以上的妇女和女孩是115117人。因此,儿童(13岁以下的男孩和女孩)和妇女是135630人。雇用的男子(包括在办公室和仓库等处工作的一切职员、工程师、机械师)是79947人。从13岁到18岁的男少年是19699人。如果除去有很大一部分儿童也包括在内的这一数字,则18岁以上的男子是60248人,这些人中至少有4000人不从事工厂劳动。这样一来,从事工厂劳动的18岁以上的男子就剩下大约56000人了。
在拥有28352125个纱锭,368125台机械织机(看管这些机械织机的是149539个织工),使用263136匹马力的蒸汽力和9825匹马力的水力的英国所有2715个棉纺织厂中,雇用的是407598人,其中13岁以下的儿童是39156人。13岁以上的妇女是216512人。因此,13岁以下的儿童、13岁以上的少女和妇女总共是255668人。13岁到18岁的男少年是38210人。总计是293878人。18岁以上的男子是113720人,从这个数目中必须至少除去不在工厂本身劳动的15000人。余下的是约98000人。
单纺纱的工厂是1079个。这些工厂的纱锭数是15077299个。它们使用99976匹马力的蒸汽力和4883匹马力的水力。这些工厂雇用的人数是115192人。
单织造的工厂数目是722个。这些工厂有机械织机131544台;它们使用15240匹马力的蒸汽力和406匹马力的水力;这些工厂雇用的人数是63160人。(在工厂总数——2715个——中,有243个工厂不列入上述两类中的任何一类。)
现在,我们看看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毛纺织厂和其他工厂。(见上述1861年报告)
毛纺织厂
厂数
纱锭数
机械织机数
起毛机数
蒸汽力(马力)
又纺又织的厂
纺纱厂
织造厂
440
729
34
1086352
760498
19277
1067
807
258
26
14313
7690
268
水力
(马力)
13岁以下的儿童
13岁到18
岁的男少年
13岁以上
的妇女
18岁以上的男子
在业总人数
男
女
2759
3307
26
1913
1184
36
1815
705
37
4799
3014
98
21354
5465
829
16969
8531
409
46850
18899
1409
毛纺织厂的总数(这里,除上述工厂外,还包括有129个从事上浆和整理的工厂和120个从事其他未指明的过程的工厂)是1456个。在这些工厂里有1846850个纱锭,20344台机械织机,2066台起毛机,25233匹马力蒸汽力,6675匹马力水力和76309个在业工人。
如果我们把最后的这个数字分析一下,就会看到,这里包括有13岁以下的儿童5931人,其中男孩3333人,女孩2598人。其次,13岁以上的妇女(其中又有许多儿童)是29613人。和上述儿童加在一起是35544人。13岁到18岁的男少年(其中又有许多儿童)是9811人。18岁以上的男子——30954人,其中至少应除去7060人[不从事工厂劳动的]。余下的是23894名男子。
[ⅩⅠⅩ—1189]
英格兰的精梳毛纺织厂(1861年)
(a)从事纺纱和织造的工厂
工厂数
纱锭数
机械
织机数
织工数
动 力
13岁以下的儿童
蒸汽力
水力
男孩
女孩
125
633390
25814
18106
13368
781
3858
3955
13岁到18
岁的男少年
13岁以上
的妇女
18岁以上
的男子
共 计
男
女
男女总计
3793
24642
10806
18457
28597
47054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把各类工厂的材料加以比较,来表明联合工厂和其他工厂的对比情况,那就更好了。这种比较表明,由于上述[纺与织的]联合,才发生生产的积聚。要了解这些材料,应该看到,工厂的总数超过表内各类工厂的数字,是因为总数中包括上浆和整理工厂,或者还包括未列入一般范畴的从事特殊劳动的工厂。这些表只是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1861年)的材料制成的。这里不包括针织厂和花边手工工场。
工厂数
纱锭数L
机械
织机数
起毛
机数
看管机
械织机的
织工数
动力(马力)
蒸汽力
水力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671
(b)单纺纱的1079
(c)单织造的722
(d)工厂总数2715
13274346
15077299
28352125
235268
131544
368125
99504
49182
149539
143947
99976
15240
263136
3823
4883
406
9825
Ⅰ.棉纺织厂
13岁以下的儿童
13岁到18
岁的男少年
13岁以
的妇女
18岁以
的男子
在业总人数
女孩
男孩
男
女
共计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89
8661
1623
21774
9224
6212
1564
17382
19699
13003
4648
38210
115117
54851
36794
216512
60248
32465
18531
113720
91236
54129
24802
173704
124341
61063
38358
233894
215577
115192
63160
407598
Ⅱ.毛纺织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440
(b)单纺纱的729
(c)单织造的34
(d)总数1456
10086352
760498
1846850
19277
1067
20344
807
258
26
2066
15009
826
15835
14313
7690
268
25233
2759
3307
26
667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913
1184
36
3333
1815
705
37
2598
4799
3014
98
9811
21354
5465
829
29613
16969
8531
409
30954
23681
12729
543
44098
23169
6170
866
32211
46850
18899
1409
76309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125
(b)单纺纱的206
(c)单织造的157
(d)总数512
633390
612136
1245526
25814
17154
42968
18106
10630
28736
13368
8958
2421
25426
781
786
84
1667
Ⅲ.精梳毛纺织厂
8
9
10
11
12
13
14
15
3858
2344
66
6268
3955
2932
19
6906
3793
1946
618
6424
24642
11437
9238
45674
10806
3201
3141
17700
18457
7491
3825
30392
28597
14369
9257
52580
47054
21860
13082
82972
[ⅩⅠⅩ—1190] Ⅳ.亚麻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14
(b)单纺纱的89
(c)单织造的27
(d)共计136
42080
302228
344308
766
1394
2160
466
1062
1528
1707
6300
441
8505
100
839
37
976
8
9
10
11
12
13
14
15
299
582
5
886
441
649
2
1108
294
1003
63
1383
2456
9618
1140
13277
701
2353
544
3651
1294
3938
612
5920
2897
10267
1142
14385
4191
14205
1754
20305
Ⅴ.大麻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1
(b)纺纱的2
(c)共计3
14
250
264
1
1
1
1
6
33
39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1
33
3
12
15
1
13
14
3
44
47
3
12
15
6
56
62
Ⅵ.黄麻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
(b)纺纱的3
(c)共计4
620
620
没有此类工厂。也没有单织造的工厂
50
62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6
73
84
13
17
18
23
73
84
91
107
[ⅪⅩ—1191] Ⅶ.英格兰的丝纺织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49
(b)单纺丝的244
(C)单织造的422
(D)共计761
254426
1051484
1305910
2965
7670
10635
2201
5007
7208
903
3760
996
5916
109
688
28
834
11岁以下的儿童
11岁到13岁的儿童
男孩
女孩
男孩
女孩
8a
8b
9a
9b
10
11
12
13
14
15
71
589
20
702
171
832
38
1130
193
1146
1418
589
2644
3543
444
2043
584
3185
6224
16079
7425
31217
1859
4167
3690
9996
2572
7945
4294
15301
6984
19555
7463
35890
9556
27500
11757
51191
[ⅪⅩ—1190] Ⅷ.苏格兰的黄麻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12
(b)纺丝的13
(C)织造的2
(d)共计27
16680
13858
30538
497
57
554
445
39
484
981
736
20
1737
40
20
60
8
9
10
11
12
13
14
15
24
24
54
54
345
267
1
613
2248
1236
50
3534
957
227
9
1193
1326
494
10
1830
2302
1236
50
3588
3628
1730
60
5418
[ⅪⅩ—1191] Ⅸ.爱尔兰的亚麻厂
1
2
3
4
5
6
7
(a)纺和织的19
(b)纺丝的60
(C)织造的15
(D)共计100
217064
375917
592981
2491
2175
4666
1868
1446
3314
4471
5751
460
10710
383
1796
141
2384
8
9
10
11
12
13
14
15
34
192
226
186
256
442
1488
1997
208
3761
9423
11627
1825
23130
2187
3303
384
5966
3709
5492
592
9953
9609
11883
1825
23572
13318
17375
2417
33525
可见,首先是:
(1)棉纺织厂。在这里,联合工厂数是671个。单纺纱的和单织造的工厂数是1079个和722个,总共是1801个;因此,联合工厂数已占这后一个数字的将近1/3。仅联合工厂雇用的就有215577人;其他两类工厂总共雇用115192人+63160人,即178352人。可见,尽管联合工厂占其他工厂总数的1/3弱,但是,联合工厂雇用的人数却多37225人。
其次,一个联合工厂平均有:19782+(624/671)个纱锭,350+(418/671)台机械织机和220+(150/671)匹马力动力。在联合工厂中,一个织工平均看管2+(36260/99504)台机械织机。纺纱工人人数没有单独指出,而是和在办公室、仓库及其他地方工作的人数加在一起的。但是,在我们分析儿童材料时会弄清楚这个数字。
[ⅩⅠⅩ—1192]一个联合工厂平均有:纱锭——19782个;机械织机——350台;动力——220匹马力;一个织工平均看管的机械织机数——2+(36260/99504)台;而一个联合工厂平均雇用的织工是148人强;一个联合工厂平均雇用的总人数是321人强。
相反地,一个纺纱厂平均有:纱锭——13982个;动力——97匹马力,在业工人总数——106人;一个在业工人平均看管约130个纱锭。
一个织造厂平均有:机械织机——182台;动力——22匹马力;一个织工平均看管的机械织机数——2+(5530/8197)台。
根据纯棉纺厂中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在表Ia类工厂(即又纺又织的工厂)中,要看管那里拥有的13274346个纱锭,需要使用约102110人。其次,根据纯织造工厂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在表Ic类工厂中,要看管表Ia类工厂的235268台机械织机,需要使用约84024人;所以,纺和织总共需要186134人。而联合工厂则使用215577人。
一个织工在表Ic类工厂中平均看管2.67台机械织机,而在表Ia类工厂中——2.36台。因此,在表Ic类单织造的工厂使用的织工少于(略少于)表Ia类工厂。
一匹马力动力在表Ib类工厂中平均带动143.7个纱锭;在表Ic类工厂中平均带动8.4台织机。
根据表Ib类工厂中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表Ia类工厂要带动它们的纱锭,应该使用92375.4匹马力的动力,而根据表Ic类工厂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要带动它们的织机,应该使用28008匹马力的动力。[共计——120383匹马力。]但是,它们使用的动力却多得多[147770匹马力]。
从表Ⅰ中看不出联合工厂在工人和动力方面有任何节约,看不出纱锭和织机数字相对地增多。当然,为了充分比较表Ⅰ中三类工厂的情况,应该有这几类工厂产品的材料。
[ⅩⅠⅩ—1193]在表Ib类工厂中,115192个在业工人中,13岁以下的儿童有14873人,13岁到18岁的男少年——13003人,13岁以上的妇女——54851人。总的来说,看来在表Ia类的联合工厂中妇女和儿童略少些。
现在,我们来看看其他的表,在那里情况还可能有所不同。从表Ⅰ中我们只看到积聚在增长:联合工厂平均使用的动力、纱锭、织机和人多于表Ib类和表Ic类的非联合工厂。
我们来看看有关毛纺织厂材料的表Ⅱ。
在这里,联合工厂的积聚比表Ⅰ即比棉纺织生产大得多;这是由于毛纺厂和毛织厂都不具有棉纺厂和棉织厂那样的规模。
在这里,联合工厂数——440个,而非联合工厂数——763个。联合工厂数和非联合工厂数之比是1∶1.7,即前一类工厂是后一类工厂的一半多。表IIa类工厂雇用的人比表IIb类工厂和表IIc类工厂(在这两类工厂中雇用的人总共只有20308人)雇用的人多26542人;可见,表IIa类工厂雇用的人,比非联合工厂雇用的人数多一倍有余。在联合工厂中使用的纱锭多325854个,织机多18210台,起毛机多523台;还有,动力多5781单位。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起毛机
动力
在业工人
表IIa类
表IIb类
表IIc类
2468.9
1043.2
43.8
31.3
1.8
0.3
0.7
38.8
15
8.6
106.4
25.9
41.4
由于平均数没有和这些工厂中的任何一个工厂相比较过,从这些数字中当然不可能弄清楚在业人数和需要的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表IIb类工厂的规模来看,在表IIa类工厂中,要带动它们的纱锭(起毛机的数字在所有这三种情况中我们都没有考虑),应该使用35.5动力单位。此外,[根据表IIc类工厂的规模来看],在表IIa类工厂中,要带动它们的织机,应该使用12.1动力单位。共计47.6动力单位。实际上,联合工厂只使用38.8动力单位,也就是少使用了8.8单位。因此,在这里就有节约,动力的使用更经济或更有效。在表IIb类工厂中,一个在业工人平均看管40.2个纱锭,或者说18899个在业工人看管760498个纱锭和258台起毛机(共计——760756)。在表IIc类工厂中,1409个在业工人看管1067台织机和26台起毛机(共计——1093台)。相反地,表IIa类工厂使用20084台机械织机和起毛机,比表IIc类工厂多17.3倍。根据表IIb类工厂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表IIa类工厂,要看管它们的纱锭,应该使用27023人,而根据表IIc类工厂存在着的比例关系来看,它们要看管自己的织机和起毛机,使用的人数应略多于26109人,共计——53132人。但是,实际上,它们只使用46850人,少使用6282人。因此,在联合工厂中工人和所使用的工作机数字相对比[ⅩⅠⅩ—1194]有了节约。
表IIb类工厂雇用18899人,其中13岁以下的儿童——1889人,包括1184个男孩和705个女孩;童工人数占在业总人数约1/10。在这里,13岁到18岁的少年是3014人,即占在业总人数的1/6弱。在这里,13岁以上的妇女是5465人,即占在业总人数几乎1/3,确切地说占6/21。在这里,使用18岁以上的男子8531人,即占在业总人数的1/2弱,或者确切地说占5/11。总的来说,这类工厂雇用的妇女是6170人,因而占在业总人数的1/3弱,男子是12729人,即占2/3略强,确切地说占5/7。因此,我们有了表IIb类工厂的下列比例关系。
各类劳动者在表IIb类工厂在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13岁以下
的儿童
13岁到18
岁的少年
13以上
的妇女
18岁以上
的男子
妇女总数
男子总数
约1/10
略少于1/6
将近1/3
1/2弱
1/3弱
2/3强
现在,如果我们看一看表IIc类工厂,则会看到,在这里,826个织工看管1067台织机,或一个织工平均看管1.2台织机。其次,在这里,在1409个在业工人中,有73个13岁以下的儿童,占在业总人数的1/19弱。再次,13岁到18岁的少年是98人,占在业总人数的1/14弱。13岁以上的妇女是829人,即占所有在业工人的半数以上。18岁以上的男子——409人,或占1/3弱。全部妇女——866人,或占全部在业工人的2/3弱。最后,全部男子——543人,或占全部在业工人将近2/5。
各类劳动者在表IIc类工厂在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织工数和织机数的比例
13岁以下的儿童
13岁到18岁的少年
13岁以上的妇女
18岁以上的男子
妇女总数
男子总数
一名织工看管1.2台织机
1/19弱
1/14弱
1/2强
1/3弱
2/3弱
将近2/5
现在,我们来看看表IIa类工厂;在这里,15009个织工看管19277台机械织机。因此,一个织工平均看管1.2台织机。13岁以下的儿童是3728人,因此,占46850个在业工人的1/12弱。13岁到18岁的少年有4799人,即占在业工人总数的1/9弱或2/19。13岁以上的妇女——21354人,占在业总人数的1/2弱或10/21。18岁以上的男子——16969人,即占1/3强;男子总数——占全部在业工人的1/2强,[ⅩⅠⅩ—1195]妇女总数——1/2弱。
因此,各类劳动者在表IIa类工厂在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
织工数和织机数的比例
13岁以下的儿童
13岁到18岁的少年
13岁以上的妇女
18岁以上的男子
男子和妇女
一个织工看管1.2台织机
1/12弱
1/9弱
1/2弱
1/3强
大体相等男子稍多
在这里,13岁以下的儿童数和13岁到18岁的少年数,比表IIb类工厂减少了。从工厂视察员报告中可以看出,这是由于机器结构的简化。这种简化使部分工作可以不用儿童来做,这种简化之所以实现,也是因为工厂主嫌麻烦,不愿雇用两班所谓半日工。相反地,13岁以上的妇女数大约从1/3增长到1/2;如果把表IIa类工厂和表IIb类工厂加以比较的话,妇女数和男子数的比例大致也是这样。如果把表IIa类工厂和表IIc类工厂加以比较的话,那么上述的比例就难以确定,因为,在织造企业中雇用的妇女数要比男子更多。
现在,我们来看看有关精梳毛纺织厂[注:见本卷第458页。——编者注]材料的表Ⅲ。
在这里,联合工厂的数字是125个,其他一切工厂的数字——387个(其中包括纺纱厂和织造厂——363个);可见,前一类工厂数约占1/3,但是,联合工厂的在业人数却多12112人。它们使用的纱锭多21254个,织机多8660台,动力多1900匹马力。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动力
在业工人
表Ⅲa类工厂
表Ⅲb类工厂
表Ⅲc类工厂
5067+(3/25)
2971+(55/103)
206.5
109+(41/157)
113+(24/125)
47+(31/103)
15+(150+157)
376+(54/125)
106+(12/103)
83+(51/157)
我们把分数去掉,不妨计算一个概数。
在表IIb类工厂中,一个工人平均看管28+(3/106)个纱锭;在表IIIc26类工厂中,一个工人平均看管约1+(26/83)台织机。
在这种情况下,[在联合工厂中]看来劳动没有节约。
[ⅩⅠⅩ—1196]Ⅶ.丝纺织厂[注:见本卷第460页。——编者注]。
英格兰丝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同苏格兰、爱尔兰等地的毛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以及亚麻工业相比)比较年青。因此,这一部门的工厂数较多,它们的规模则相反地较小。因此,这里联合工厂所占比例也比其他部门小一些。
在这里,联合工厂数是49个,其他工厂数——666个。可见,前一类工厂数占工厂总数的约2/27,但是,这些联合工厂使用的纱锭数却占244个纺纱厂使用的纱锭数的将近1/4;它们所使用的织机数占422个织造厂所使用的织机数的1/3强,等等。从下列材料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比例关系: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动力
在业工人
表VIIa类工厂
表VIIb类工厂
表VIIc类工厂
5192+(18/49)
4309+(22/61)
60+(25/49)
18+(37/211)
20+(32/49)
18+(14/61)
2+(90/211)
195+(1/49)
112+(43/61)
27+(363/422)
所使用的动力数量、在业人数同机器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正如在这些平均材料中所显示的那样,是纯粹相对的;这些材料应该只是表明[在联合工厂里]生产的积聚。但是另一方面,在这里,又有着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它在这里比在以前的场合更明显):在一些部门的联合工厂里,动力有了节约。
现在,我们再引用爱尔兰和苏格兰亚麻厂和黄麻厂的一些材料[123]。
[ⅩⅨ—1197] X.苏格兰的亚麻厂(1861年)
工厂
纱锭数
织机数
看管织机
的织工数
使用的动力
蒸汽力
水力
(a)纺和织的24
(b)纺纱的84
(c)织造的41
81930
197455
2199
5767
2061
3786
4679
5830
1936
176
776
30
13岁以下的儿童
13岁到18岁的少年
13岁以上的妇女
18岁以上的男子
在业总人数
男孩
女孩
男子
妇女
共计
33
271
111
454
8
1017
1552
241
7879
10318
5894
1855
2374
1347
2905
4197
1588
7990
10772
5902
10859
14969
7490
在这里,联合工厂是24个,占125个纺纱厂和织造厂的1/5稍弱,占这一部门工厂总数的约1/6。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进一步的比例关系: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动力
工人
表Xa类工厂
表Xb类工厂
表Xc类工厂
3413+(3/4)
2350+(55/84)
91+(5/8)
140+(27/41)
202+(7/24)
78+(27/42)
47+(39/41)
452+(11/24)
178+(17/84)
182+(28/41)
现在,我们来看表Ⅷ:苏格兰的黄麻厂[注:见本卷第461页。——编者注]。
这完全是新的工厂,它们是从英俄战争时才出现的。在英格兰,它们的数字很小,工厂总数——27个,其中联合工厂——12个,约占一半,它们使用的纱锭和织机比其他工厂加在一起的数字还要多。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动力
工人
表VIIIa类工厂
表VIIIb类工厂
表VIIIc类工厂
1390
1066
41+(5/12)
28+(1/2)
85+(1/12)
58+(2/13)
10
302+(1/3)
133+(1/13)
30
[ⅩⅠⅩ—1198]最后:表Ⅸ.爱尔兰的亚麻厂[注:见本卷第461页。——编者注]。
一共是94个工厂,其中19个联合工厂。
一个工厂平均有:
纱锭
织机
动力
工人
表IXa类工厂
表IXb类工厂
表IXc类工厂
11424
6265+(17/60)
131+(2/19)
145
255+(9/19)
125+(47/60)
40+(1/15)
700+(18/19)
289+(7/12)
161+(2/15)
* * *
工场手工业是从手工业中按两种方式产生的:
(1)简单协作。许多从事同类工作的手工业者连同他们的劳动工具集中在同一个场所。这方面的典型是旧的织呢工场手工业和旧的呢绒加工工场手工业。在这里几乎没有分工。即使有,至多不过是在某些辅助工作方面,这些工作部分是准备工作,部分是整理工作。在这里达到的节约,主要是由于共同使用那些共同的劳动条件,如建筑物、取暖设备等,工厂主的最高监督(即资本主义生产普遍具有的要素)。
在《工厂哲学》(1836年布鲁塞尔版)第二卷中,尤尔谈到:
“但是,应该指出,手工劳动或多或少地受的损失在于工人任意停工,因此,它所生产的一年的或一周的平均产品,永远不能同由不变的均匀的动力推动的机器所生产的相应产品相比。所以,在家里劳动的织工到周末时所生产的产品,很少能够超过他们的织机在他们加速工作时所达到的那种速度下每天不停地开动12—14个小时所能生产的产品的一半。”(第83—84页)
这当然是指同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对立的机械工厂。在机械工厂中,机器(原动机)的运动和速度支配人的劳动,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中,情况则相反。不过,这(即使在较小的程度上)也是指同手工业相对立的工场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手工业者多少还是个劳动着的人,而在工场手工业中,他却是自身属于别人的、并且只是作为工作机而使别人感兴趣的工人。
[ⅩⅠⅩ—1199](2)许多分散的独立手工业联合为一个工厂。在手工业生产中已经有分工,但它的每一部门都是独立的手工业。在这里,第一件事是消灭这种孤立和独立。现在与手工业不同之点表现在,特殊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已经不是特殊商品,而只是某种商品的组成部分。独特的产品本身不再是商品。一旦从前分散的手工业这样联合起来,它的进一步分工就在自发地形成的工场手工业——它的组成部分过去都是分散的和独立操作的——的基础上发展。同分散的手工业这样联合为工场手工业相一致的是,在大工业条件下,制造半成品的一类工厂和把半成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另一类工厂联合起来。纺纱和织造就是这样。这种联合的前提是,这些部门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已经靠机器生产方法来经营。
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手工业内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而在有的地方,在个别范围内,为了完成个别过程,已经采用机器了。后面这一点在真正工场手工业时期更是如此,工场手工业在个别过程中采用了水力和风力(或者还采用了只是作为水力和风力的代替者的人力和畜力)。但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个别场合,不决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的性质,不形成象傅立叶所说的这一时期的“枢纽”[124]。最伟大的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属于手工业时期,如同钟表(一种最奇异的自动机)也属于这个时期一样。哥白尼和刻卜勒在天文学方面最天才的和最革命的发现,同样也属于所有机械观测工具都还处于幼年阶段的时代。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制造也同样是以制造这些机器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以及在上述时期已有所发展的力学科学等等为基础的。
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机器劳动这一革命因素是直接由于需求超过了用以前的生产手段来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性而引起的。而需求超过[供给]这件事本身,是由于还在手工业基础上就已作出的那些发明而产生的,并且是作为在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所建立的殖民体系和在一定程度上由这个体系所创造的世界市场的结果而产生的。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只要机器由工场手工业使用,机器的制造也就同手工业生产或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相适应。一旦机器生产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它的生产资料(它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本身就应当是用机器生产的。
[ⅩⅠⅩ—1200]只要牲畜的使用不具有象使磨盘转动那样的纯机械性质,它们的使用也就完全建立在它们的任意动作以及用人的意志去影响它们的意志的基础上,这个原理与机器生产毫无共同之处。此外,工场手工业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把牲畜作为动力的源泉来使用,因为大量使用牲畜需要巨大的空间。
约翰·查·摩尔顿先生1859年12月7日在艺术协会[125]上宣读的一篇《论农业中使用的动力》的报告中,特别注意到马力被蒸汽力所排挤,注意到只有在畜力(以及人力)被更便宜的、更持久地和更均衡地作用的机械动力所代替的地方,使用机器才有利:
“所说的动力,——是……蒸汽力、马力和人力……蒸汽机产生的纯机械力,随着每一项使土地更加划一的改良而能够被更广泛地利用……在有弯弯曲曲的灌木丛或其他障碍而影响划一动作的地方,就需要用马力。这种障碍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在那些需要发挥较多的意志和较少的体力的操作上,唯一可以采用的,是每时每刻都由人的精神所支配的力,也就是人力。”
摩尔顿先生把上述的一切力都简化为
“马力(蒸汽机所通用的功率计算单位),即简化为每分钟把33000磅牵引或提高1英尺的力。根据计算,用蒸汽机1马力每小时的费用为3便士,用马每小时为5+(1/2)便士,此外,蒸汽力比马力能够使用更长得多的时间。因此,费用为每小时3便士的蒸汽‘马力’所产生的力比费用为每小时5+(1/2)便士的真正的马力所产生的力要多出将近一倍{因为,马只能这样使用8小时?}。而在可以应用蒸汽力的地方,它所完成的农活质量{由于动作划一}超过了利用马力的农活质量。这指的是脱粒、铡草(铡草机)、磨粉等(以及播种和割草),看来,同样地也适用于蒸汽力耕地……把普通的人力同其他两种力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的情况:要完成1台蒸汽机的工作,必须用66个人,每小时花费15先令;要完成1匹马的工作,必须用32个人,每小时花费8先令。因此,显然谈不上什么人力作为动力而与蒸汽力或马力竞争的问题……使用蒸汽力耕地,每7匹耕马中至少可以节省3匹,而且全年所花的费用不会超过被代替的马在被实际使用的3、4个月内所花的费用”。
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第一,在一个生产领域里,在农业中,蒸汽力、马力和人力怎样地在相互竞争,显示出各自在效率和节约意义上的相对价值;第二,犁不是机器,不用说更老式的犁了,一个农民跟在这种犁后干的活,比一匹马或一头牛在犁前干的活还要重。应用蒸汽力必须先有平整的土地,就象机车必须有代替乡间土道的路轨一样。这些条件[ⅩⅠⅩ—1201]是应用机器,即应用能从纯机械力获得动力的工作机所必需的。
在纺纱业中,机械工厂必须立即向工厂制度发展,这是因为,原料在它的准备过程中,应当用机械方法备好,以便机器能够对它进一步加工。而这些准备过程,在小范围内实现时比在大范围内完成时需要有相对来说更多的人力参加。因此,工厂制度又需要用以完成准备过程的大量的各种不同的工作机的结合或协作。
再没有什么比把中世纪的公会和行会(其中特殊手工业之间的分工同时构成某些社会的和政治的组织的基础)看作某种“不自由的东西”更为错误的了。这是劳动从土地所有制解放出来的那种形式,并且无疑是劳动在社会和政治关系方面处于最高水平的那个时期。要了解这个时期的真正性质,需要专门研究德国历史,因为在德国不是象在法国那样,王权同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封建主。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公会和行会在同皇帝和封建主政权斗争时总是遭到失败,又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起来反对它。只有在行会组织的物质基础、工艺基础不再占优势,因此丧失了自己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不再适应自己的时代,并且一面与工场手工业,而稍后又同大工业斗争之后,——它才作为反动因素而得到反动政府和与其有联系的阶层的支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