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何新:略论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字号+作者:何新 来源:作者博客 2011-07-30 15:2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7月26日,外汇局网站发布《外汇储备热点问答》。外汇局在该问答中否认“外储是老百姓血汗钱”,称外储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是将外汇卖给国家并获得等'...

   
  7月26日,外汇局网站发布《外汇储备热点问答》。外汇局在该问答中否认“外储是老百姓血汗钱”,称外储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是将外汇卖给国家并获得等值人民币,交易出于等价和自愿原则。
外汇局还表示,外汇储备是银行债务,国家不应干涉其使用,不能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老百姓,也不会将外汇储备直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国家也不能用外汇储备购买黄金、石油、国外土地等资源。因为外汇储备不可以免费使用。如果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此文发表后受到公众的批评。
 我在前此发表的文章中已指出,外汇局在目前时刻发表此言论,主旨也许是为其所购买的上万亿美金的美国国债可能在8月2日美国如果债务违约后会蒙受巨大的外汇损失预留奥步。
本文再对其关于外汇储备、外资流入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略做分析。

 

1
   我过去曾经指出:每年央行超量发行流通外汇占款,本身就是中国近年的通货膨胀之重要根源。(参阅何新著《汇率风暴:中美货币战争揭秘》,2011,中国书籍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港传媒出版社分别出版)
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存在两条货币发行渠道:
 
               1.       国家可控制的,可预计的人民币发行通道,
               2.       来自外部资本流入及外汇兑换的人民币占款,这是人民币发行流通的另一条通道,而且是国家失控的、不可预计的货币发行通道。

     中国央行控制通胀的货币手段无非有二:
  (1)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从各商业银行回笼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缩小中国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与规模,压制投资性货币流动性释放。此举有三个负面后果,一是压制融资能力差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使得大批企业关闭、停产或破产。二是导致一大批中小企业员工失业陷入生存困境。三是由于这批中小企业关闭而导致其产品退出市场,使得市场供给不足而加剧物价上升。
  (2)提高资金利率。须知利率的实质,是货币的使用费或者说租金。利率提高,意味着本币对国内资金市场的间接升值。而其后果也有两方面:一是从资金成本上拉动市场物价。二是形成及拉大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的利差,促使国际资本为套利而流入。

       总之,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所谓“货币手段”不仅都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而且适得其反。此外,还需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半开放性,已经存在外资大量流入国内的畅通管道。那么,央行以上的货币紧缩措施,并不能阻塞人民币发行的第二种通道,不能抑制外资的进入以及外币兑换占款人民币的增发。
 
  所以,企图单纯依靠总量紧缩货币政策,从而通过对冲增量外汇储备产生的外汇占款流动性,压制该部分外汇占款的需求消费与旺盛购买力,是不可能、不可行,也达不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货币史证明,通货膨胀的治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关系(包括对外关系),结合产供销以及货币体系综合治理才能收效。没有系统的国民经济计划针对通货膨胀的发生原因采取有系统、有步骤的对策和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英国著名的物价史学者图克早就指出:世界经济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单纯依靠货币手段治理通货膨胀能够获得成功。中国银行决策当局对于经济史特别是世界各国通胀史的了解实在太幼稚了!

           [英国19世纪物价经济学家托马斯图克早就指出:幼稚的人才会认为,利率下降必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则必然会使物价水平下落。图克认为,利率降低,若商品供求关系不好转,仍不能刺激贷款需要,因为贷款人是以预期利润率与利率加以.比较的。利润率取决于商品价格,或进而言之,取决于商品供求。因此,利率低廉,意味着生产费用降低,加之竞争,物价趋落而非趋涨(但图克认为低利率使投机加甚,会抬起证券价格)。图克以欧洲各国物价史为证,认为利率高会使生产费用增加,从而使物价上升。 ]
 

2
央行不断对新增外汇印钞,必然会稀释国内市场人民币的购买力。
 

  假设中国国内每年总共生产商品10万亿单位,市场流通人民币10万亿元,那么每1元人民币能购买商品为1单位。如每年对美国净出口7万亿单位商品,获得贸易顺差1万亿美元(外贸所得款中扣除购买美国商品的支出即为贸易顺差,或称经常项目顺差),央行以新增人民币7万亿回购这笔美元。那么国内剩余商品为3万亿单位,流通人民币总量则为17万亿,人民币购买力由1/1,贬值为3/17,贬值率为14/17。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大幅贬值。
  但由于中国外汇局对美元实施人民币单向升值的汇率政策,加之国内对炒作资产收益的放纵,引发国际资本大举涌入。假设每年资本项目顺差(净投资)为2万亿美元,则央行需新增人民币14万亿购买。此时,国内的商品单位仅3万亿,人民币总量则增长变成了31万亿。那么在理论上,意味着物价上升超过10倍,而单位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则下降为3/31,不到原来的1/10。

3
任何货币都有三种交换价格:
1/对实物商品的交换量价格,即物价
2/对非本币的其他货币的交换价格,即汇率(汇兑比率)
3/对本币的交换价格,即货币租金(使用费),亦即利息(及相关的利率)

(wanshi按语:这简明的三条过去却还没有任何经济学著作这样清楚地表述过。算是老何的科普吧。)
目前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人民币对实物商品交换的大缩水。但是利率的提升以及汇率的升值,意味着人民币货币交换价格的大幅上升。此举不仅刺激资金市场的高利贷效应,而且会加剧引发外资(套利热钱)大举进入。
但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最终不是为了套取人民币,而是要赚取外汇、美元。外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通过套取利差与汇率差而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但这仅是人民币利润,必须兑换成美元的利润才是真正实现的利润。所以外资套取的利润,主要来自靠中国出口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上述示例中所说的1万亿美元。
上述资本项目顺差为2万亿美元,是外来投资总额。外资借助人民币的单向升值(年升值率约6%)以及美元与人民币的利率差(7%以上)的机制,美元投资即可获得10%以上的回报。这笔回报最终仍须通过以人民币兑换美金来实现,因此外来投资要实现投资收益,必须把中国贸易所得赚得的贸易顺差1万亿美元也卷走。
所以美国政府始终不断地压迫人民币稳定升值,并且鼓励和诱导中国银行提高利率的政策,就是为了切实保障其进入中国的资本顺差不但保本,更能将中国的全部外汇收入赚取干净。即使忽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于美债的账面影响,上述货币政策的后果也是严重损害中国实体经济及国民经济利益的。
[附注] 托马斯·图克(1774—1858年)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货币理论的批判者,英国银行学派 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著《通货原理研究》以及《物价史》两部经典性的著作,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