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上网,看一些人活色生香的表演,忽然想起了历史上一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俊杰”郝鹏举。
说起来,郝鹏举的出身、机遇都很不错,人也相当聪明。他早年就读于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
看过《觉醒年代》的人都知道,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郝鹏举身处大时代,又有很好的起点,如果就此立下报效祖国的信念,投身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洪流,定然会有一番作为,青史留名。
由于郝鹏举为人伶俐,冯玉祥对他相当重视,1925年任命他为西北军干部学校大队长,不久又送他到苏联红军基辅兵种混成干部学校学习炮兵指挥。
1927年,郝鹏举回国,冯玉祥用人所长,任命年仅24岁的郝鹏举为独立炮兵团团长。
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华大地上先后发生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成立汪精卫伪政权、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城头变幻大王旗,各种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
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是一位正直的青年军人,会视为报国的好时机,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郝鹏举不是这样的人,他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却从此开启了一系列“投靠-出卖”的历史。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当西北军逐渐陷入颓势的时候,郝鹏举就出卖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冯玉祥,投靠蒋介石。
但是,由于郝鹏举并非黄埔系出身,他在蒋系中央军内郁郁不得志,为了出人头地,1940年,他又投靠已经落水当汉奸的汪精卫,并策反了国民党鲁苏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即电影《东进序曲》中那个咋咋唬唬的“刘大麻子”。
1944年1月13日,汪伪政权决定在徐州成立“淮海省”,任命郝鹏举为省长兼保安司令、徐州绥靖公署中将主任。郝在日寇卵翼下,网罗了4个军、7万多人,组建了伪第八方面军,与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分庭抗礼。
抗战胜利后,郝鹏举再次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蒋命令郝鹏举“督率所部”,进攻解放区。
郝鹏举认为蒋介石要借刀杀人,于是在1946年1月率部起义,这是他走向光明的唯一机会。可惜好景不长,面对蒋介石在内战中暂时的军事优势,郝鹏举“识时务”的老毛病又犯了,竟在起义一年后再次叛变,第三次投靠了蒋介石。
这一次,历史不再给他机会了。一个多月后,郝鹏举所部在进攻解放区的战斗中被全歼,郝本人也做了俘虏,他在被送往后方的途中,企图借敌机轰炸的机会逃跑,被押解他的战士当场击毙。
郝鹏举被俘后,曾经在他起义期间教育过他、指挥过他的陈毅司令员,提笔写下了《示郝鹏举》一诗,训斥郝鹏举。其中有两句相当贴切——
教尔作人不作人,
教尔不苟竟狗苟。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做狗则只要给吃的就行。郝鹏举不懂什么叫原则,只要有吃的,他什么盘子都能叼住,“狗苟”正是他的基本风格。
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变色龙一样,郝鹏举也喜欢把“识时务者为俊杰”挂在嘴边上,并以“识时务者”自居,但他所谓的“识时务”,并不是指认清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规律,而是窥探风向,随时准备投靠,也随时准备出卖,一切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
郝鹏举是历史蛆虫,现在早已化为尘埃。但郝鹏举这样的变色龙,这样习惯于把“投靠”和“出卖”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角色,倒是不绝于史书,在当今社会,也是种子绵绵不绝。
有时我想,要根除郝鹏举这样的变色龙,很难。但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总归不能让变色龙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吧?否则的话,在三四十年代的大时代,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在承平的小时代,也会让外人笑话我们要么没有是非感,要么缺乏判断力,甚至既没有是非感也没有判断力。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