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一战老兵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反战长篇小说,1928年在《福斯报》连载,翌年全书出版。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西部战线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同学们受到老师坎通列克的沙文主义煽动,满怀狂热的“爱国主义”情绪投入到这场肮脏的帝国主义战争中。
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保罗在前线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士兵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野蛮和非人道性,参战时的狂热荡然无存,留下的仅仅是肉体伤痛和对战争意义的质疑。
《西线无战事》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58种文字,被认为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控诉书,总印数在三千万册以上。
当年的媒体这样评论《西线无战事》:
“这部小说扣人心弦,真实,伟大。它像一部纪录片那样忠实于自然……人类的良知,清醒吧!1914年以前有过悲剧吗?有。但它们在这个悲剧,即世界大战中普通士兵的悲剧面前都显得暗淡无光。幸运的但丁,幸运的莎士比亚,你们从未想到过会有《西线无战事》这样描写苦难深渊的作品!”
02
1930年,小说《西线无战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拍摄成同名电影。
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并获得了第三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当电影回到小说原著的祖国——德国上映时,由于其鲜明的反战色彩,受到了当时尚未执政的纳粹势力敌视。在柏林举行首映式时,冲锋队员前去砸场,向影院里倾倒了大批事先准备好的蟑螂和老鼠。
1933年,希特勒上台,《西线无战事》立即被宣布为禁书,和其他被纳粹反对的人文历史名著一起在广场上被焚毁,作者雷马克也被迫流亡国外,1947年加入美国国籍。
1979年,《西线无战事》再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
2022年,在网飞上线的流媒体电影《西线无战事》,是原作问世近百年后第三次影视改编,也是第一次由德国人自己主导的改编。
今年9月,新版《西线无战事》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首映礼中,影片主创表示,欧盟面临分崩离析,美国右翼民粹抬头,英国正在脱欧。他们认为,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影片就是让大家知道极端民族主义、分离主义都不能真正带来进步。
03
不能否认《西线无战事》的巨大影响力,也不能否则一战后,德国欧洲有巨大的反战民意,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小说出版1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有203万士兵阵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阵亡的士兵总数高达600万,并且还有200多万平民死亡。包括柏林、德累斯顿、纽伦堡、汉堡、慕尼黑等在内的德国历史文化名城,基本都化为废墟。
在《西线无战事》中,保罗在前线呆了三年之后终于获得了探亲休假的机会,此时和他一同参军的同班同学大都已经阵亡。保罗回到母校,发现他的老师坎通列克仍然在煽动尚未成年的小学弟们上前线(见截图)——
保罗忍无可忍,非常痛切说了这样一番话(见截图)——
保罗的反诘可谓“灵魂的拷问”了,但他的质问没有唤醒德意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更多的德意志青年“为国捐躯”了,他们的青春灰飞烟灭,他们的生命贱如草芥,被深深地埋进了战壕和弹坑。
实际上,经历了惨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已经非常惧怕战争。
1938年,希特勒和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以及墨索里尼签署了“慕尼黑协定”,纳粹德国吞并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
希特勒赢得了不流血的胜利,但他的心情却很不爽。因为他发现,当张伯伦的车队驶过慕尼黑的街道时,德国人民对他热烈欢呼,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把张伯伦视为和平的拯救者,庆幸张伯伦让他们免于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为什么德国青年反战,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甚至不能拯救他们自己?
概由于战争仅仅是一种现象,而并非本质。反对现象是不会有效果的,只有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思考和切入,才能厘清战争的根源,找到遏制战争的有效方法。
毛主席曾说:“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
战争是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最高形式。正如列宁所言,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反战而不反资本主义、不反帝国主义,无异于缘木求鱼。
三十年代,德国人的悲剧在于,他们害怕战争,但又沉迷于帝国梦想,最终就像那位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那样,被希特勒诱惑着、引领着,赴死一般地栽进了新的战争地狱。
德国人的反战,只是反了个寂寞。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