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到李晓鹏先生写的文章:《<国富论>和<资本论>的思想对比及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作者对《国富论》的解读十分到位,也很有可读性。但是恕我直言,作者对《资本论》的解读,却很不靠谱(甚至可以说是“无知”)。
正是这种不靠谱的解读,令我有如骨鲠在喉,故不得不说几句。
作者是这样解读《资本论》的:
【“马克思发明了凝结在商品当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为了解释商品价值而提出来的一个纯理论概念。有点像当年物理学家为了解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提出一个并不存在的‘以太’的概念一样。”】
换言之,作者认为:
——劳动价值论不过是马克思头脑里的“发明”(注意“发明”与“发现”的区别)。
——价值实体(劳动)其实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东。
——价值的衡量标准(劳动)属于“纯理论概念”。
一言以蔽之,在作者看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实证”的科学理论,而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想象。
可悲的是,这种自以为是的看法不仅是西方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老生常谈,而且在致力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学者那里,也颇有代表性。
由此可见,误读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一个把劳动价值论解读成“纯理论概念”的学者,能够对马克思主义逻辑给予正确把握吗?
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作者才会如此轻率地断言:
——“马克思拿这一套理论去分析当时欧洲社会的现实,他发现这一套理论跟欧洲社会的现实不符”。(赵按:这究竟是那位写《资本论》的马克思呢,还是作者自己“创新”出来的马克思?)
——“马克思的这套理论,是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创造财富理论为基本出发点,一步一步推出来的。他在提出这一套思想的同时,把亚当·斯密理论的另一面——自由交易推动社会进步这套理论给忽略了”。(赵按:可见作者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完全处于“不知”的状态)
——“体力劳动比较好平均,可以用平均劳动时间去套,脑力劳动创造性很强,很难用平均劳动时间去计算?提出相对论的工作相当于多少普通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发明蒸汽机需要多少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能说的清楚吗?我看是说不清楚的。”(赵按:作者以为抽象劳动衡量价值仅仅是一个主观想象的事情,所以,他压根儿就不理解“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计量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一个社会不管是社会主义也好、纯粹的自由资本主义也好,人类要实现分工,不仅需要横向分工,还一定要有纵向分工,一定要建立一定程度的金字塔结构。什么叫金字塔结构?就是有人要负责管理,有人要负责干活”。(赵按:我怀疑作者是否了解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看见这样曲解《资本论》的思想,我对于作者在文章中总结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启示,也就不再有兴趣认真对待了。
看到今日那么多的“马克思主义者”解读的“马克思主义”,我禁不住会想起马克思生前说的那句名言:
“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或问:“把劳动价值论解读成马克思想象出来的‘以太’,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答曰:“如此误读马克思,其根源就在于作者完全不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这类误读在学界非常普遍,其中的原因我最近做了专文分析。由于涉及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比较专业,篇幅也比较冗长,容我“白话”之后,再与大家交流吧。
(2018年6月23日)
【赵磊,察网专栏学者,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常务副总编,博导,教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