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之前写了一篇《王安石司马光的争论与靖康之耻》【点击阅读】,里面提到了“澶渊之盟”,有人不以为然,在朋友圈有如下留言——
这位朋友说的振振有词,考虑到这种观点颇有代表性,我决定统一回应一下。
二
在《王安石司马光的争论与靖康之耻》中,对“澶渊之盟”谈的过于简略,这里先介绍一下: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25年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也是北宋立国的第4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畏敌如虎的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力阻,才勉强到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
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岚谷县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退。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力挫辽军。辽军统军大将萧挞凛率数十轻骑到澶州城下巡视,被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伏击,头部中箭,坠马身亡。
此时,辽军深入宋境,顿兵于坚城之下,久攻不下,补给线漫长,再加上天寒地冻,主将阵亡,败相渐露,进退两难,为摆脱困境,提出议和。
一直贪图苟安的宋真宗立刻同意。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三
“澶渊之盟”具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宋军主动放弃了全歼入侵辽军,至少是彻底击溃入侵辽军的大好时机,永远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这使得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北宋始终处于不利的地缘形势下,始终处于辽朝的军事威胁之下;
第二,宋朝在有利的态势缔结屈辱和约,助长了周边各“夷狄”政权对宋朝的蔑视心理,也助长了北宋朝野自身的侥幸心理。
这在以后的历史中,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四
下面谈谈截图中的朋友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澶渊之盟’宋朝给出去的钱还不到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二,以很少的钱换取和平哪不对呢”
首先,这个和约是不平等的。
从宋朝的角度来说,固然得到了“和平”,但这种和平,是屈辱的和平,绝非光荣的和平。
这个和约锁定了两国不平等的关系,即类似黑社会的“勒索-交保护费”的关系,形成了此后辽、宋互动的路径依赖,直到辽和北宋相继灭亡都没有改变。
北宋对辽朝的“岁币”以后又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改“赠”为“纳”(以下晋上为“纳”,更不平等了),神宗时又割河东地七百里给辽朝。
不顾及尊严与平等,遇事喜欢用钱摆平,是不少人习焉不察的一种劣根性。比如一些国人到海外闯世界,遇到警察找麻烦总喜欢“破财免灾”。这种做法看似聪明,久而久之却形成了警察看到中国人就找麻烦的新互动模式,更增加中国人在海外生存的难度。
有宋一代,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和辽、西夏、金、蒙元的关系,始终是“我付钱给你,你放我一马”的关系,直到相继灭亡。
“澶渊之盟”留下的这个历史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五
其次,“澶渊之盟”使赵宋皇室产生了严重的侥幸心理,以为有钱就能摆平一切,甚至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仍然执迷不悟。
比如在靖康二年,金兵第二次围城期间,宋钦宗想的不是如何集结天下兵马与金兵决一死战,而是幻想重演“澶渊之盟”旧事,破财免灾。
金兵围城后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
宋钦宗一意屈辱退让,下令大括金银以满足金兵要求。
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就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七千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大臣只好徒步上朝。
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开封城少女不甘受辱,大量自杀。
由于国库不足以满足金人的索求,宋钦宗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
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尽管如此,宋钦宗和他的父亲宋徽宗仍然无法避免被金兵虏掠至北方苦寒之地坐井观天的命运,他的皇后自杀,妃嫔和公主也沦为金兵军妓。
而金兵在撤退时,不仅将北宋在东京汴梁建都100多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还烧毁城郊房屋无数。“东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汉上,北至河朔”,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区,金兵“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中原地区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六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历史进入二十世纪,蒋介石仍然幻想用“澶渊之盟”的模式解决中日冲突。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际上已经放弃东北。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还在认真地向日本人支付庚子赔款【点击阅读】,并一直和日本进行秘密谈判,而蒋的所谓底线,就是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到状况,即东北不要了,华北也可以与日本共享。
在一定意义上说,蒋介石就是宋钦宗的当代化身,他之所以能够避免宋钦宗的悲剧,完全是毛主席领导的人民战争战胜了日本侵略者的结果。
七
我们是要和平的!
但只要平等的、光荣的和平!绝不要“澶渊之盟”式的和平!
“破财免灾+侥幸心理”是一个国家面对强敌时最大危险。
两宋的教训、宋徽宗、宋钦宗的教训,必须时刻谨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