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勇
李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近期受到全国关注的“油罐车混装乱装”事件,油罐车运输化学品后未经清洗随即运输食用油,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该行业的垄断经营现象严重,准入门槛和经营门槛设置不合理,导致存量罐车运输缺乏有效的竞争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特权出现的地方,公平就难有生存的空间。取消特权会促进整个社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利益。
倘若社会没有了是非对错,只以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为出发点,社会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准则和秩序。
7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改革”是通过渐进和温和的手段,对旧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局部或根本调整,通常是在某个政权内部进行部分的改变与革新,以增强现有体制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出于化解社会矛盾、找寻发展出路、延续统治地位等动因,曾经酝酿和产生过许多改革,有的改革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有的改革发挥了阶段性的作用,有的改革则潦草收场或者没有发挥正向作用。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评价的新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综合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细化和延伸这一标准,可以总结出改革应当至少具有五大特征:
一
“发展性特征”:改革应当不断取消特权,促进人格平等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的改革通过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之以恒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一个不能少”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绝对贫困的减少、弱势群体的减少、特权现象的减少,能够消弭不同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认知和发展差异,增强对话的可能性与可及性,让各类主体平等地参与社会建设、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释放改革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进入深水区,原有容易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深层次的改革是不断取消特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而实现共同发展、互惠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一部消除特权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把人解放出来的历史。
特权出现的地方,公平就难有生存的空间。取消特权会促进整个社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利益。促进人格平等,则有利于人尽其才,人们愿意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承担相应的工作。这将使全社会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保障,不因工作、地域、性别等之别而在人格尊严、发展机会等方面受到区别对待。
二
“市场性特征”:改革应当消除垄断,促进市场各个要素自由流动
今天中国的经济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打破体制机制(包括思想的“束缚”)障碍,打破阻碍市场要素壁垒的结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这要求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市场各个要素自由流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和统一大市场。
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规范运行,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市场准入、产品竞争、信用体系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相反,若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缺乏足够的竞争,则久而久之会形成低效、无益甚至有害的垄断状态。
以近期受到全国关注的“油罐车混装乱装”事件来看,油罐车运输化学品后未经清洗随即运输食用油,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该行业的垄断经营现象严重,准入门槛和经营门槛设置不合理,导致存量罐车运输缺乏有效的竞争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还有不少缺乏竞争的事例反复证明,引入充分竞争、促使竞争对手之间监督,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监管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应当消除垄断、强化公平竞争,促进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
“包容性特征”:改革应当促进社会更加自由包容
世界银行曾将“社会包容”定义为“改进弱势身份人群的能力、机会和尊严”,让每个人在基本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都能够受到相应地尊重。包容性社会最能够保护和发展创新,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受到相应的尊重,发展自身天赋与特长。改革应当能促进社会更加包容、更加自由,充分尊重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和需求。
作为其对立面,缺乏包容的社会容易产生极端思想,以及出现大量的“社会排斥”和群体撕裂现象。如此一来,社会的共同议题基本上只有“亲”而无“理”,只有“利”而无“理”,只有“站队”而无“站理”,社会秩序和社会活力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减损。
毫无疑问,唯有在自由而包容的社会,才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生活。以改革促进社会更加自由包容,有助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
四
“价值性特征”:改革应当促进人文关怀,凝聚核心价值观念
改革必然不仅仅是器物之变、制度之变,也关系到思想、理念、文化等深层次的变革。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社会的普遍关怀,能够凝聚起积极健康的社会共识。改革必须具有人文关怀,为社会公众树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良好的价值导向,促使人们凝聚共识,形成普遍性的人文精神。
近来有个老人因让座要求被拒,在地铁上用拐杖击打女孩子大腿两侧,该行为竟然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认为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又如,一对日本母子在苏州遇袭,一位中国女士见义勇为不幸牺牲,本该非常简单的价值判断,却在舆论场上逐渐极化、复杂化。
试想,这种激进与狭隘思维方式的人多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张力就会进一步扩大,社会共识就会逐渐薄弱,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人文价值关怀也就随之衰减。这是典型的以“立场”代替“是非”。倘若社会没有了是非对错,只以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为出发点,社会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准则和秩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不断夯实权利基座和凝聚社会共识,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在设定和推行各类改革创新政策时,强调对人的价值和基本权利的尊重,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共识凝聚有基础、人文关怀有温度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社会戾气少、极端思潮难以传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社会,是一个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现代社会。
五
“建设性特征”:改革应当具有渐进性和建设性
改革是渐进和温和的,这一点从“改革”本身的词性词义有所体现,即通过渐进和温和的手段对既有制度进行调整。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有的时候在制定和推行政策时操之过急,那么稍不注意就会“用力过猛”,或者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窠臼,不能很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力发展还形成了反向作用。
历史证明,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实干兴邦、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因此,改革应当具有渐进性和建设性,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减小改革阻力,以温和的方式实现发展预期。
改革,是贯穿中国四十余年来发展始终的核心命题。今天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前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具体举措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面临新形势下的新任务,要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科学系统地推进改革,以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新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