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理论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20世纪 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毛泽东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以办好中国的事情为基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种国际矛盾造成的历史性机遇,不断调整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而形成的,对毛泽东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表述中,“中间地带”一词有时又称“中间地段”“中间世界”“中间集团”“中间势力”“中间派”等,具体指代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有所区别。本文拟结合“两大阵营”“三个主义”和“三个世界”等思想观点,着力理清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演变。
一、“中间地带”的首提与重提
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于1946年首次提出。当时,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美苏两国由合作转向对峙,有关“美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舆论盛行一时。在中国国内,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一些人担心全面内战会导致美国大量出兵干涉,产生了不敢用革命的手段反击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消极倾向。
面对上述情况,毛泽东1946年8月在回答美国记者斯特朗提问时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就将世界三分为苏联、美帝国主义;欧、亚、非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即包括中国在内的“中间地带”。他强调“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毛泽东此时提出“中间地带”理论侧重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决地以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战争不会引发美苏大战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1946年11月,毛泽东再次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三块地方:美国,苏联,还有美苏之间。这三块地方的人民都反对美国反动派,今天的世界是美帝国主义同全世界人民的矛盾和对立。”这除了将世界三分为美国、苏联以及美苏之间的中间地带,更加强调美国同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其余两大部分的对抗,进而突出其余两大部分建立反美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12月,毛泽东在同三位西方记者谈话时,延续了之前对世界的划分,再次谈到了“美苏之间的中间地带”,并强调美国“想独霸世界”,“这种政策一定要失败”。
正如 1958年,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一九四六年我们就说,美国是抢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中间地带。那时候,中国还是中间地带,我们的革命还没有胜利。”纵观 1946年毛泽东的这几次谈话,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等方面结构性对抗的深入分析,基于对美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冲突的密切关注,基于对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的深刻把握。由此,他告诫中共党员和中国人民既要警惕又不夸大世界战争危险,从而团结一致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的趋势愈加明显,毛泽东逐渐将原来包括“中间地带”的世界三分法变成了两分法。1947年7月,在陕甘宁边区靖边县小河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将世界两分为“企图搞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以美国反动派为首的各国反革命统一战线”和“大大发展”的“以苏联为首的各国革命统一战线”,并指出后者将要战胜前者。
9月,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发表《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将世界两分为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反民主阵营。这和毛泽东在 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划分大体一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将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美国帝国主义分子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反民主的阵营,一是以苏联为首的民主势力即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并强调后者已超过前者。
1948年9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重申,“以苏联为首的世界民主力量,已超过反动力量”,“所以战争危险必须而且必能克服”。11月,他将世界两分为“以苏联为首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和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国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走狗们”。1949年3月,他又将世界两分为“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反帝国主义阵线的力量”与帝国主义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从当时美苏冷战的国际战略格局,以及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人民政权等现实情况出发,在 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一边倒”方针,强调“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实际上将世界两分为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1950年6月,关于世界两分的划分,他进一步指出:一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线正在发展壮大,具体表现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苏联与人民民主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人民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壮大。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增多。美英有矛盾,两国资产阶级内部各派也有矛盾。帝国主义阵营对世界和平民主阵线的战争威胁仍然存在,但制止战争危险的力量发展很快。
总之,从1947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先后论及“中间地带”和“两大阵营”,反映出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决定将联合苏联、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的外交方针。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新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这是新中国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和运用多边外交的开端。中国确定了在会议上联合法国、英国、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支那三国,即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国际力量,孤立美国,限制和打破美国扩大世界霸权的计划,促成印度支那的和平的方针。
7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以及访问印度、缅甸和举行中越会谈等问题的报告时,毛泽东重新提到“中间地带”,但比起 1946年提出的介于美苏之间范围缩小,介于美国和社会主义阵营间,中国不属于中间地带,而是中间地带以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毛泽东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固然反共、反苏、反华、反人民民主国家,但并非一块铁板,而是很不统一、四分五裂。他举例说,美国往往利用反共旗帜来占领盟国,其“最大的目的,还是整这个中间地带,就是从日本到英国这些地方”。
8月,毛泽东同英国工党代表团谈话时再次指出:美国反共的真正目的“是占据从日本到英国的这个中间地段”。“美国在北美洲处在这个中间地段的那一边,苏联和中国处在这一边。美国的目标是占领处在这个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1955年4月,毛泽东在同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谈话时说:“美国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从东京到伦敦建立军事基地”,他强调,美国在中间地带的行为,使这些地区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
1956年4月,他对拉美一些国家党的代表讲:“帝国主义是世界性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调动一切国际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很重要”;“中间势力”,在国际上就是介于美国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中间地带,“包括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的、亚洲的、欧洲的、非洲的进步力量”,能够牵制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阵营必须也能够联合的进步力量。
总之,1954-1956年,尽管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并激烈对抗,但毛泽东还是把除美国之外的发达资本主义甚至帝国主义国家视为社会主义阵营可以联合与团结的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孤立并打击美帝国主义。
二、“三个主义”下的“中间地带”
20世纪 50年代中期毛泽东重提“中间地带”后,又结合了“两大阵营”的说法,逐渐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三个主义”的思想。
1956年 9月,毛泽东对埃及驻华大使说:“埃及巧妙地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间、帝国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间、帝国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间的矛盾。”这句话中的民族独立国家,其实就是民族主义国家,这里实际已为提出帝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个主义”作了铺垫。1957年1月,毛泽东分析苏伊士运河事件时指出:帝国主义假借反共之名来争夺亚非两洲的地盘,当时的争夺集中在中东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地区。
“在那里冲突的,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两类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跟英国、美国跟法国之间的矛盾,一类是帝国主义跟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最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第二种是二等帝国主义英、法,第三种就是被压迫民族。”毛泽东这两次论述分析的主要是中东地区的情况,既未纳入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未涉及社会主义阵营。
根据毛泽东关于“中间地带”和“两大阵营”的论述,周恩来在 1957年初进一步指出了“三个主义”的内涵。1月5日,周恩来接见社会主义国家驻华大使、代办时指出:“世界上明显地存在着两个阵营,同时存在三种力量,即社会主义的力量、帝国主义的力量和民族主义的力量。”“帝国主义首先要破坏民族主义国家,其次是破坏社会主义国家。”2月6日,周恩来在云南省党员负责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时,将世界划分为三类国家,第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类是民族主义国家,第三类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调前两种国家在和平、反战、民族独立等问题上应该联合。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周恩来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世界上有三种力量在斗争,一种叫社会主义,一种叫民族独立运动,一种叫帝国主义”,“第二种力量在某些问题上,如和平问题,反对帝国主义问题,可以跟我们合作”。
他将世界三分为社会主义国家,亚非国家以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并根据三类国家的不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对外政策:对于帝国主义国家,要团结那里的人民,并且争取同那些国家和平共处,比如经济上做些生意,政治上制止可能发生的战争;对于苏联等一切社会主义国家,要巩固团结,这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以及“基本利益所在”;对于亚非国家以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要巩固和发展团结。他强调:“有了这两种力量的团结,我们就不孤立了。”
9月,他重申针对三类国家的不同外交政策原则: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要“团结”;与亚、非、拉国家和北欧部分国家“建立关系”;对西方主要国家,“主要是和他们斗争,不忙于建交”。
1958年,毛泽东多次强调关于“三个主义”的思想,虽然每次的具体表述略有区别,但主要内容大体相似。4月2日会见波兰政府代表团时,毛泽东指出:“世界上有三类国家,第一类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第二类是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第三类是西方国家,其中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7月21日会见苏联大使尤金时,毛泽东又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三个主义,一是社会主义,一是民族主义,一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不敢打社会主义,却“同中间势力打”。8月13日同国内有关同志谈到国际形势时,毛泽东指出:“天下大势归纳起来是三个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
8月17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现在世界上有三个主义”,即社会主义,纳赛尔、尼赫鲁、苏加诺等人的民族主义或中立主义,以及帝国主义。他指出,“后面这两个都叫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压迫别的民族的资本主义”,“中间这一派民族主义,本来是帝国主义的后方,但因为它又反帝,就转化为我们无产阶级的后方,社会主义的后方”。他指出,北约、巴格达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没有机会整社会主义阵营,所以“只好整中间地带、整殖民地”。
9月2日,毛泽东在会见巴西记者马罗金和杜特列夫人时,不仅再次阐明了将世界三分为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并将民族主义国家视为朋友而加以支持的态度,而且着重解析民族主义国家的“第三种立场”或“中立立场”。他指出,民族主义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不参加双方的集团”,但可以同时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维持正常关系”;“民族主义国家的这种中立也就是一种独立自主、不受控制的立场”;这种立场适合于它们现时情况并“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期”;“民族主义国家采取中立立场,帝国主义国家却不喜欢,因为这些民族主义国家的中立是摆脱了它们的控制而取得的”;“我们社会主义阵营欢迎这些国家的这种中立的立场,因为它有利于和平事业,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
9月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国际形势时指出:“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而民族主义占领的地方相当宽,有三个洲:一个亚洲,一个非洲,一个拉丁美洲。”他强调,北约、巴格达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具有侵略性,它们“现在是向民族主义进攻,就是向埃及、黎巴嫩和中东那些弱的国家进攻”。
这一时期,毛泽东尽管注重阐述关于“三个主义”的思想,但在谈到国际局势时,仍然会提到“两大阵营”与“中间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两大阵营对抗与民族解放运动风云涌起的形势。比如,1957年11月,毛泽东就指出:“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个资本主义阵营,当中还有一个中间地带。”这里的资本主义阵营,并非泛指,而是特指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两个阵营都在争夺中间地带,但中间地带“大多数是倾向我们的”,所以社会主义比帝国主义影响“大一些”。
1958年9月,他又指出:美国“是霸中间地带为主”,但中间地带的紧张局势对美国不利。正是基于对“中间地带”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分析,毛泽东得出了“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的分析判断。
从总体上看,在1957-1958年毛泽东的表述中,“中间地带”一词所指代的范围比之前进一步缩小,介于“两大阵营”或“两大主义”间,主要指民族主义国家,由此逐渐形成关于“三个主义”的思想。团结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全力对抗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针。邓小平回忆这段历史时说道:“过去所谓中间地带就是讲两个阵营之间的中间地带”,“过去是讲两个阵营,两个阵营之间有个中间地带——亚非拉。
三、“两个中间地带”或“两个第三世界”
随着中苏矛盾激化和美国与盟国的分化,毛泽东在 1963-1964年对“中间地带”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和调整,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或“两个第三世界”。
毛泽东敏锐地发现不仅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充满矛盾,而且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有分歧和矛盾。比如,1958年11月毛泽东就指出:所谓“西方团结”,特指美国要求他的大小伙伴受美国控制,“向美国靠拢,交纳贡物,磕响头称臣”,因此只是“一句空话”。西方世界形势是“四分五裂”,目前正在逐步破裂,最后破裂不可避免。
1962年1月又强调:英法是“中等帝国主义”,而美国是“大帝国主义”,后者想“吃掉”前者,所以双方有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法“可以作为人民的间接同盟者”。对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矛盾,毛泽东也有所察觉。如他在 1963年9月指出:“东欧各国对苏联赫鲁晓夫就那么满意?我不相信。情况还在发展,矛盾还在暴露。……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
此外,毛泽东还认识到,中间地带存在多种性质的国家。1956年 10月,毛泽东指出,从英国一直到拉美的中间地带,“一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美国”,包含三种性质国家,即拥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国家,在欧洲的不拥有殖民地的自由国家。
1962年1月,他作了更进一步论述:“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有些国家有殖民地,如英、法、比、荷等国;有些国家被剥夺了殖民地,但仍有强大的垄断资本,如西德、日本;有些国家取得了真正的独立,如几内亚、阿联、马里、加纳;还有一些国家取得了名义上的独立,实际上仍然是附属国。”
这些认识为他将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区分开,将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区分开,将中间地带一分为二,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或“两个第三世界”,进一步细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奠定了基础。
1963-1964年,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的表述和内涵逐渐明确,第一个“中间地带”是指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1963年9月3日,毛泽东会见印尼共产党代表团时讲:中国主张建立一个包括“中间集团”在内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个中间集团既包括“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集团,也包括英国的七国集团,还有日本和加拿大”。
毛泽东所提的七国集团特指 1960年5月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含英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葡萄牙七国。1963年9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有两个中间地带,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对美国不满意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同法国等第二中间地带国家之间正在进行“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
1964年1月,他在同日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听涛克己谈话时指出:从国际地位来说,美苏占第一位,“都有核武器,想统治全世界”;日本、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等占第二位,“日本垄断资本同美国并非那样团结。英国同美国比较好,但也不是那样团结。法国使美国感到恼火。西德的地位重要起来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同美国发生对抗”。毛泽东据此得出结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6月,毛泽东会见桑给巴尔专家阿里和夫人时指出:“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加拿大、澳洲、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美国的目的是“要整个中间地带”。
7月,他在同日本社会党人士谈话时指出:亚非拉人民都反对美帝国主义。欧洲、北美、大洋洲也有许多人反对美帝国主义;有的帝国主义者,如戴高乐,也反对美帝国主义。他就此提出:“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在论及“两个中间地带”的同时,毛泽东也提出了“两个第三世界”的划分构想。1963年10月2日,毛泽东会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对西方报纸上关于“第三世界”的两类说法进行了概括和评论。他说:“西方报纸上对第三世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种是把西欧也叫做第三世界”。他还解释道,西欧六国的共同市场,与英国为首的七国自由贸易联盟,都同美国有矛盾,是在美国压力下出现的。日美矛盾也正在发展。
1964年1月17日,他在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时,在上述两种说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两个第三世界”的论断:“美国现在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
1964年1月30日,他同法国议员代表团讲:法国希望建立“第三世界”,但“第三世界”不能只有法国;法国应“把英国拉过来”,“要把整个欧洲团结起来”;在东方还可以“做日本的工作”;“从欧洲的伦敦、巴黎到中国、日本”,扩大“第三世界”的范围。他希望法国扩大第三世界的范围,旨在建立对抗美国的统一战线。
同年8月,他在会见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时又讲:“我们把中间世界分为两部分。中间世界即所谓第三世界。”“第一个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个第三世界包括像法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他们同美国会有冲突,有些国家现在还不明显,例如日本、西德,但已经看到一些征兆。”
“两个第三世界”和“两个中间地带”的内涵大体一致,反映了毛泽东对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总体看法。“两个第三世界”和“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为毛泽东1974年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作了铺垫和准备。具体来说,第一个中间地带成为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中的第三世界的主体,第二个中间地带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第二世界,中间地带的主要参照物即美苏两极成为第一世界。
邓小平对这段历史的回忆也说明了这一点:“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的,毛主席考虑、观察了几年。过去是讲两个阵营,两个阵营之间有个中间地带——亚非拉。后来,看到一个中间地带不够,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即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久,它的对外政策变了,不存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了。苏联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西欧、日本有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帝国主义阵营也发生了变化。”“三个世界的划分,同过去两个中间地带的划分是一致的,但也有变化。”
四、结语
从1946年首次提出“中间地带”到1964年完整概述“两个中间地带”与“两个第三世界”,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不断深入演变。梳理整个过程,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一是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的认识始终受到国际战略格局发展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美苏力量对比和中美、中苏关系的影响。毛泽东界定的“中间地带”是一个极其广阔的战略缓冲区域,其地理范围大体是这样变化的:起初位于美苏之间,继而位于美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后来位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接着再度位于美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最后又有回到美苏之间的倾向。
二是“中间地带”具体所指的地理范围虽然有所变动,但始终包括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三是这一思想体现了建立反帝、反霸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毛泽东将“中间地带”作为中国反帝、反霸国际统一战线的联合对象,多次强调,“中间地带”要团结起来,这体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矛盾应对主要之敌的战略智慧。“中间地带”理论作为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外交理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刘志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胥静,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来源:《党的文献》2021年第6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