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主任 徐绍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目前,货币政策方面连续5次降息、3次降准,财政政策方面安排3.2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同时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投资政策方面推出了11个重大工程包、6大消费工程,以及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相关的一批重大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专项建设基金投入项目资本金,鼓励和引导PPP模式发展。在世界总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增速仍然居世界前列。
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及影响可能继续显现。展望未来,我们将着眼适应引领新常态,着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以更精准的调控,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把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把促投资与扩消费结合起来,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释放有效需求,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充实重大投资工程包和消费工程,努力稳定外贸进出口,多措并举稳定增长。
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机制。设立专项建设基金投入项目资本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有效提高地方和企业投资能力。
坚持依靠创新驱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互联网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3年行动计划,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
坚持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投资建厂、产业聚集区等多种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科技部部长 万钢——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既要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并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化,又要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把握机遇,在新赛场、新规则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这些都必须依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才能破除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的硬约束,拓展国家发展的新空间,才能打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藩篱,让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充分激发和释放出来,形成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3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产业转换的接续期,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很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始终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打造了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据初步统计,去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支出达到1.3万亿元,其中企业支出占76%;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上升至第4位;发明专利连续三年世界第一;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重点领域改革正在全面推进,高温超导、量子理论、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载人航天和探月、载人深潜、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和新能源汽车等工程技术领域取得骄人成就,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众创空间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国际产业分工的重大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科技和经济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我们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要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超前部署面向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要统筹推进科技、经济等多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让全社会充满创新活力和创业热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3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出现诸多新亮点,如制造强国战略揭开新篇章,智能制造成为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企业减负与扶持小微企业开创新局面,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宽带中国战略提速提质提效,电信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工业通信业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务院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制定并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二是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三是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四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五是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近两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财政在推动其他各项领域改革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强大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594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国家更为困难。近年来,我国供给驱动增长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是一些制度机制抑制了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三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且收益率不断下降。四是杠杆率较高。这些结构性因素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不断下降,据测算已由危机前的4.4%降至2007-2012年的2.7%,近3年分别为0.4%、0.1%和-0.1%。
未来一个时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仍将是最大动力,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更大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内在活力动力。一是改革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制度。如修改完善《劳动合同法》,在充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尽可能松绑劳动力流动,完善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相适应的劳动报酬形成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快修改国有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规定,助推投资项目落地。二是推动农业农村改革。放开农产品价格,减少干预性补贴,加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鼓励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转让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获得的收益,可携带进城就业创业。三是加快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依靠市场力量引导、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完善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结构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广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围绕大中城市圈发展紧凑型城市,增加城市密度,释放更多的投资和消费潜力。五是进一步简政放权,解除管制,放开市场准入,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公平竞争的环境。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进一步抓好财税改革方案落实的同时,积极支持其他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 尹蔚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各项民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这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工作要求,明确了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结构调整中失业人员就业为重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城镇新增就业连年保持在1000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作为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在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项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健全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法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任务依然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更充分的就业、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和谐的劳动关系、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我们将全面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破解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注重统筹协调,坚持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可持续发展,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分享和惠及人民。切实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协商共赢为目标,加快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来源:《党建》杂志2015年第10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