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坡诗话》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公烛之下不展家书”,其折射的公与私的严格区分值得今天的党员干部深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党员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对党员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公私一念间,荣辱两世界。时时以公、私二字为标尺,正言正行正心,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情所困,自觉做到履行职责为公、行使权力为民,这是为官从政的底线,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如何面对公与私的考验,说到底还是一个“入党为什么”“为官做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大是大非有原则、大道大理有方向,不干糊涂事、不做糊涂人;在名与利、钱与物上清清白白,深明为官从政必须泾渭分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来与往、情与爱上清清爽爽,人情往来不感情用事,不被亲情裹挟,才能做到门如市、心如水,身外物、不奢求,由内而外构筑起抵御诱惑的坚强防线。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历史不仅记住了无数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也铭刻着他们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光辉事迹。毛泽东同志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同志理发用公车、招待客人用公家的茶叶、下基层吃老百姓的饭,都主动付费。邓小平同志说,既然当了共产党人,“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私心乃百病之根,因为私心膨胀,公私天平就会倾斜,党性原则就会丧失,甚至忘乎所以、为所欲为。须知,“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拿人一分钱财,就降低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现在,风清气正渐成常态,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每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牢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的谆谆教诲,始终把牢“慎小事、重小节、管小处”的行为底线,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作者单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