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画

特稿:浅谈中国画特点及创作

字号+作者:何梓溪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2023-03-31 16:4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在唐代时期(公元618一907)年间,著名的贞观之治使生产力获得大发展,社会稳定,文学艺术也很发达,表现题材内容逐渐形成了人物、山水、'...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在唐代时期(公元618一907)年间,著名的贞观之治使生产力获得大发展,社会稳定,文学艺术也很发达,表现题材内容逐渐形成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种。唐末战乱进入五代十国绘画受到影响,但这时西蜀与南唐战争少且两地君主喜爱绘画,创立翰林图画院,在五代时期(公元907一960)得到发展、绘画盛于宋(公元960一1279)、元(公元1279-1368)、明(公元1368一1644)、清(公元1644一1911)。随着绘画的发展和艺术表现力的不断加强,技法也不断变化、成熟、丰富、和完善。不同画种、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绘画规则、画法、窍门、画法要素、画法避忌繁若星河,但却都有一些特点,创作都离不开中国画的特点以及创作要尊循的规律。

    一,中国画的特点:向往自然。在欣赏大自然的活动中要求精神乐趣,探奇揽胜。“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三纵横"创作出大美祖国的优秀作品。

    二,中国画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与西方画来说,都是表现自美,但观察方法、造型规律、审美特点等存在差异。中国画强调写实,但中国画写实角度与西洋的不同。它表象的骨气、神韵、精灵意法,在视觉反映上与西洋画有本质区别。西洋绘画的写实是科学地利用了人们的感观错觉,中国画的写实则是巧妙的利用了人们的视觉经验。西洋画注重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如光彩、明暗一一色彩组合的复杂多变解剖比例、空间透视的准确合理,将客观景物感觉真实的传达给观众,中国绘画要求对客观景物作大量的纪录、详尽的观察和严谨的安排,又更强调内在的真实、整体气势的真实和对形象想象的真实。内在即神韵和生趣;整体即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而重视广阔境界所焕发出来的情绪感染效果;想象真实即"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在中国画的发展中,笔墨因素的审美效果不断加强,为突出笔墨形式的感人力量,中国画家自觉不自觉地舍弃了对于光影明暗和色彩效果的刻意追求,逐步形成了牢固的传统欣赏习惯、审美心理和观察方法。所以中国画的山水描绘即是通过‘细笔勾皴或大片涂绘等连贯的笔势及浑然一体,石墨韵、阴阳向背、质感、空间感、季节感等种种客观因素凭直感经验感受到的是艺术家用感情驾驭着笔墨、任情恣性地反映出来,体验、比较、分析、但毕竟是从感性出发,将鲜明形象深刻地映现在脑中,然后再自如地挥洒而再现出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实体,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空间的处理手法上要具灵活性,不受固定点的限制。独特的空间认识和空间表现。可随意变换视点,巧妙的运用"散点的透视法"打破时空观念的局限,纵横千仞,游目骋怀,给人以不凡的气度和向上的力量。在明暗及彩色的表现上的手法上,形象塑造重体貌、重骨法、重神韵重以笔机、墨韵来表现物象,达到有质有灵的效果。阴阳相背,不强调光源方向,而是用随缘自持的笔墨,从其结构动态起伏凹凸黑白及前后远近的关系去表现。中国画有较强的民族特点和坚实的理法基础,所以要发埸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

    三,创作要四个方面的结合。1,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结合,历代皆有不断创新而突破传统,创造出新的艺术原素,给后人积累起来而丰富"传统"而向前发展。传承不只是"复印"创新才有生命力,创出时代的精神。

    2,技法精与情感尽致相结合。心手合一,笔墨现意象,必须长期强化训练笔法以精到,不拘于法而自如运用方能精妙,才能写形并写神借景生情,景情交融,使观者产生美感才是创作的意义。这都在于生产经历及思想学习的积累。3,审美的共识与独特风格相结合。创作与审美并存,理念通过媒介表现为作品,使读者不禁谈出美感并产生愉悦的享受。审美共识与个人知识常产生矛盾但不要"曲高和寡而拒之,真正好作品是"雅俗共赏"的,精英欣赏,多层次的人读的懂并赞赏,说明其艺术品艺术水平越高。但摒弃低俗艺术。要有道法自然""含而不露"的修养,了解当众人的审美共识,将自巳的风格以较高的辩识度呈现给读者,所以艺术家需有能力融合审美共识与个人风格。  4,术业专攻与综合素质相并重。中国画强调综合素质,包括其他相关联的艺术及品德修为,"功夫在字外"为你的作品的意境有不凡的立意,而达到"神逸"。突破往往在得益于边缘科学,以"垮界的思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观察自现象及个人活动而创作出无数经典作品,通过借鉴其它门类及人文学科要素推陈出新,创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