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伟大事业一同成长
——对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
■解放军报记者贺逸舒特约记者占康
十年前,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正式提出了“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十年后,中国载人航天用一场浪漫的“太空会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铭刻下新的坐标——
2022年11月30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载人航天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空间站即将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载人航天,是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的新时代十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从无人到有人,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载人航天工程一步一个脚印,“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三十年风雨兼程,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斗,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
本期科技访谈录,我们特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空间站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责任总师李莹辉,请她从航天医学的前沿视角,为我们谈一谈她的“航天梦”、她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
我们每一个“齿轮”,都为了同一个信念而转动
记者:最近,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又一批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如今,我们的航天员已经可以在中国空间站驻留6个月。如此漫长的太空驻留,会对航天员产生什么影响?
李莹辉:浩瀚太空,深邃美丽,却充满风险。在太空长期驻留,主要会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与地球环境相比,太空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力缺失,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失重。失重会导致身体的重力感受器官系统产生从功能到结构的变化,如心血管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骨丢失等。所以,我们必须对航天员进行有效防护。
对抗防护是支撑载人航天长期驻留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我们有一个失重生理效应防护对抗分系统,专门研究对抗防护措施。神舟十二号乘组实现了从短期飞行到长期驻留的跨越,神舟十三号乘组经历183天太空驻留后健康返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守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目前健康状态良好……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综合防护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此外,空间环境中的辐射、狭小环境和临床医学问题,也会带来医学风险。对此,我们也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医学防护措施。
记者: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在轨实验。目前,航天医学领域的在轨实验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莹辉: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在航天医学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从地基模拟到天基应用的跨越。一是我们建立了系统的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平台,实现了失重生理效应与防护、辐射生物学效应与防护、人的行为能力、先进的在轨健康监测技术与传统医学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等五大方向的系统研究。二是通过目前4次长期载人飞行,我们已经把约40余个项目送上太空,完成从体外细胞分子机制到人体生理结构行为的原创性研究,建立了航天医学的数据库、应用储备库和知识发现库。三是获得了航天医学的新发现,在机体与细胞学环境响应、细胞重力感受机制、人体与细胞学模型方面获得了原创性新发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全球首创的防护技术;获得空间条件下眼手协调、视功能、运动姿态控制等方面的新认知新数据……这些成果既源源不断输送着航天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支撑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又可服务于大众健康,为解决人类的衰老、疾病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共用性知识和技术。
载人航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一个“齿轮”,都为了同一个信念而转动。我们目前在航天医学方面取得的这些成果,都是国家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缩影,都是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带来的成就。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尝试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记者:您所深耕的航天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的前沿领域。前沿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艰辛,您对此有什么体会?
李莹辉:能够赶上中国载人航天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从事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并跟它一起成长,我和同事们感到很幸运。在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之路上,从理论积累、到技术研发、再到在轨应用,我们始终有明确的任务牵引,有切实的需求推动。这些既是方向也是动力,牵引着我们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建立一个又一个实验模型,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学科理论并形成应用标准。而我挚爱的航天医学学科也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茁壮成长。
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我时常有一种紧迫感。中国载人航天现在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正处于我们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关键时期。模型需要建立,方法需要研究,措施需要尝试……太多要干的事儿,需要我们去奋斗。太空拥有无限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探索和挖掘。这条通天之路充满艰辛,却魅力无限。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快马加鞭,不断奔跑在科技最前沿。
记者:载人航天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重要的时刻,您经历过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
李莹辉:应该说每一次重大突破的时候,都是我们的难忘时刻。从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到出舱活动感觉良好;从突破100天、200天在轨驻留纪录到舱外跨舱段作业;从第一个航天医学领域数据下传到原创失重防护装备应用……每当回想起来这些时刻,我的内心就会充满激动和骄傲。
我想,最难忘的还是神舟五号飞天之际,杨利伟在倒计时4秒的那一个敬礼。其实,这个敬礼是程序没有安排的。当看到摄像头里的杨利伟戴着很大的航天服手套,以战斗姿态敬礼时,我们瞬间热血沸腾,不约而同地开始鼓掌。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敬礼饱含着祖国至上、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坚毅果敢、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着实令人激动感慨!也是从那以后,杨利伟这个“自选动作”成了航天员们约定俗成的“传统仪式”。
记者:我们提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时候,往往说的都是辉煌时刻。那您有没有过经历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
李莹辉:其实在奋斗的征程中,辉煌往往只是短短一刻,更多的时间是不断地在挫折中艰难前行。每一个辉煌高光时刻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困惑和迷茫。比如实验做不出来,或者得到的实验数据不理想。每当这个时候一定是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时候,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就会重新赋予我们力量。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的时候,就不知道它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尝试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我们是干航天的,既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气,更要有坚定执着的决心。我坚信,只要能一次次在挫折和困惑中爬起来,咬牙前进,就一定会获得转机,把失落变成开心,把迷茫变成辉煌。你看,邓清明坚守25年,不也终究圆梦了吗?
向着更遥远的深空进发,追梦永远在路上
记者:航天报道里常常会说,航天人用青春做火箭的燃料。对于这个比喻,您有什么样的体会?
李莹辉:我觉得这个比喻很生动、很贴切。火箭燃料在小小的体积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点燃就能激情绽放,托举飞船直上九天。航天人真的是这样,什么“5+2”“白加黑”,都反映不了航天人的奋斗。我所见到的很多航天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攻不完的难关,理不完的思绪,永远都在研制探索的路上。
之前有一次参加国际合作项目,法国同行与我们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我说,我知道中国航天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了,你们都很年轻;年轻的不只是年龄,更是思想和精神永远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我觉得他说得挺准的,情怀与梦想相伴,激情与奋斗相融,这确实是中国航天人的真实写照。
我身边的一个个航天人,从事的事业很伟大,生活却很简单。大家都是家和单位两点一线,工作时要么在实验现场,要么在任务现场。我们开玩笑时经常说,不是在实验测试中,就是在去做实验的路上。
记者:最近举行的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我国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将是登陆月球。请您从您的研究领域出发,谈一谈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
李莹辉: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向着更遥远的深空进发,追梦永远在路上,这也是航天魅力所在吧。未来,我们需要面对月球环境低重力,要实现从1G重力到1/3G重力的快速适应,无障碍穿梭;要研究月面环境如月辐射、月尘、月昼、月磁对健康的影响,要建立低重力下的运动姿态模型,要发现认识人类对极端不利环境的耐受极限,要为人类探索宇宙深空发展支持保障技术……未来我们要攻关更多的新技术,探索更多的空白领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