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记者旁听陆军某合成营官兵研讨交流—— 训练课题对接联合作战 ■佟海正刘仁浩解放军报记者陈利 室外,爆竹声声;室内,研讨热烈。 “1号机群,监侦战场态势;2号机群,伴随右翼突击队发起冲击……”春节期间,记者到东部战区陆军某旅采访,正好碰上某合成营官兵围绕对接联合作战的训练课题展开研讨交流。 “时间紧迫,我们只有利用假期,带领干部骨干对这些课题逐一把脉会诊。”该营袁营长告诉记者。 该营指挥作业室内,正播放某联合作战课题演练录像。画面中,多型无人机同时升空并按任务分工编队,飞向目标空域。“营里配备了多型无人机,着眼使命任务,我们要围绕‘有人+无人’课题展开攻关。”袁营长告诉记者。 随着合成营作战编组不断融入联合体系,该营训练课题攻关也在加速对接联合轨道。从集团军机关作训参谋到合成营营长的任职经历,让袁营长深刻认识到,未来战场上的任何一支力量,都可能成为合成营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支撑。 置身联合“棋局”,合成营官兵既是“棋子”也是“棋手”。然而,胜任“棋手”并不容易。交谈中,袁营长向记者讲起一段经历—— 那次,他带领官兵担负主攻任务。进攻至一坚固工事时,某连向上级申请跨军种火力打击支援。由于不熟悉跨军种临机协同流程,火力支援未能及时到位,导致任务失败。 战场失利,催生主动求变。新年度训练一展开,袁营长就动员官兵“跳”出本级本岗局限,思考联合作战背景下任务拓展和兵力运用,进一步挖掘合成营新的战斗力增长点。 经过一次次“头脑风暴”,该营确定了10余个对接联合作战的训练攻关课题。袁营长介绍:“这些课题,打破的是单兵惯性思维,唤醒的是官兵联合素养。” 此言不虚。某连邬连长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战例,深入研究“某型突击车在联合作战中火力单元与侦察单元的角色转换”课题;火炮技师邹俊着眼实战需求,钻研“利用空军某型无人机引导炮兵火力对运动目标追踪打击”课题……置身研讨交流现场,记者越听越佩服。 “空域规划图”课题研讨结束,侦察班班长王云台汇报“某型无人机引导联合火力打击”课题的攻关进展情况。王云台介绍,他们通过充分发掘无人机抵近侦察和空中视角优势,研究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向联合作战平台发送即时信息,引导联合火力进行精准攻击。 “我们和其他军兵种有哪些沟通不畅的地方?”“无人机抵近侦察的最佳距离是多少”……集体研讨交流环节,官兵畅所欲言。 一上午时间很快过去。走出该营指挥作业室,袁营长告诉记者,春节假期一过,全营官兵将继续围绕这些训练课题,边研究论证,边融入训练探索,尽快补齐战斗力短板,切实提升战斗本领!
军事新闻
陆军某合成营官兵研讨交流:让训练课题对接联合作战
春节期间,记者旁听陆军某合成营官兵研讨交流——训练课题对接联合作战■佟海正刘仁浩解放军报记者陈利室外,爆竹声声;室内,研讨热烈。“1号机群,监侦战场态'...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