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编者按】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和以往大多数的经济讨论一样,改革对劳工的影响总是被忽视。另外,以往对国企工人的分析大多关注于国企改制后下岗的老工人。而如今国企里的工人已经是改制后进入国企的新工人,这批工人与以往的老工人有什么不同?这次国企改革会给新工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的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新一轮国企改革
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目的是将政府干预与企业资本运作在更大的程度上分剥开来。虽然改革具体细节的实施,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才能慢慢清晰,但改革的意图已经明了:解决国有资本双重角色之间的矛盾,即国企在背负政治任务并受到政府限制的同时,也得到政府支持与优惠,但又要面对市场竞争的激励和压力。
八九十年代,国企进行转型和改制后,要求深化国企改革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呼吁改革的人士认为央企作为国家控制的垄断企业,扭曲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并且这些年来国企改革步伐明显放慢。相反,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国企改革,非但没有使国企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进一步奠定了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私有企业、海外内的经济学家、海外商业代表,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等不断要求中央进一步改革国企,不少民众在新自由主义的鼓吹下也对垄断行业的国企表达不满,政府内部甚至国企内部也在要求深化改革。
在国企改革的讨论中,像大多数经济讨论一样,改革可能对劳工的影响很少被提及。在劳工研究领域,对于国企工人的研究,大多停滞在国企改制过程,对于国企在新世纪初改革后的这十几年讨论较少。那么当今,在多重改革压力下,国企工人的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国企里的新工人
国企改革过程中员工大量下岗,加速了国企工人的更新换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工作的老国企工人,不是在九十年代末期下岗就是在过去十多年里退休。在国企内部,唯一与老国企尚存关系,传承老国企精神的,是已经提升到管理层的前工人。事实上,几乎所有国企管理人员,都曾经自己是工人。而在九十年代末经历了国企改制以及抗争的老工人,已经不再是当今国企的核心。今天国企工人的核心,是一批新一代的产业工人。
这批工人大多在二三十岁,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在国企改制后的这十多年里进入国企工作。他们大多来自本城市郊区,通常学历较高,在重型工业的国企里,一线操作工都具有技校或者职高学历,一小部分在重要岗位工作的工人甚至是大专毕业生。在居住与教育背景等方面,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身份认同上,他们很多都与会与新生代农民工化开一条界限,认为自己是国企工人并且透露出一定的优越感。
国企劳工的变革当然不仅仅是更新换代。始于九十年代末的国企改制浪潮结束后,国企的新用工制度也逐渐成型,而这一批新工人也是执行这一制度后国企雇佣的第一代工人。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是,这一用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劳工的商品化,特别体现为国企的雇佣制度上尤其是劳务派遣工使用的系统化,以及剥削程度的大幅度增加。
国企改制后,虽然曾经的老员工已转成了十年或者无定期合同,但新一代国企工人拿的远远不再是铁饭碗,而是成了两到三年的合同工,这种用工方式在国企内部被称为社会化用工。管理人员承认这十年左右,社会化用工大规模增加。并且近些年,尤其是《劳动合同法》实行以来,为了避免法律责任以及减少用工费用,国企在大量地使用劳务派遣工。新进厂的生产线工人都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线工人中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甚至占到员工总数的30%-40%,也就是一线员工的一半以上。相比较,新入职的办公室人员一般之招收大学毕业生,会直接与国企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正式员工,也就是合同工,对比起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被夺走了很多社会保障。劳务派遣工在福利方面,又要大大低于正式员工,月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一些劳务派遣工对此已经开始表示不满,主要矛盾点之一就是同工不同酬。很多年来,在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叙述中,国企代表着冗员过多、效率低下。但现在国企生产线工人的工作强度和长度这些年一直在加强,工作量也在逐年增长,已经开始接近外企和私企里农民工的状况。但国企在技术引进上的花费在提高,也为一部分技术工减轻了工作量。
另一方面国企仍然有一些特殊性: 不管是合同工,还是劳务派遣工,很少也很难被辞退。国企的管理层透露他们在控制员工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因制度限制会避免辞退员工。虽然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会反映出希望增加裁员权利的愿望,但国企制度上的限制在客观上给国企工人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工作稳定。即使是在国企效益受冲击的时候,国企也会被命令避免辞退工人。所以,这些年国企人员流动并不大。虽然合同期限短,但一般都会被延期。
并且,国企近年来的发展,使工人收入得到稳定的增长,大多超越地方同行业私企工人的收入。因为国企工资总额的管制,工资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工人收入近年来重要的一部分,来源于管理层从利润中拿出来发配的奖金。对于加班增加和劳动强度增长的工人来说,奖金是很重要的劳动补偿。
除此之外,在遵守劳动法和保证员工基本权利上,整体来说国企在近十年出现的问题并不突出。虽然出现过一些严重的国企劳动争议,但主要还是围绕在国企改制或者私有化问题上。至少在工资和工作条件上,对比私企和外企,国企的劳工矛盾尤其是集体行动要少很多。
矛盾与挑战
国有资本双重角色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劳工上,就呈现了:一方面,劳动力商品化削弱了工人的社会保护,提高了剥削程度。但另一方面,国企仍然在相当程度上给工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相比私企工人更高的工资福利待遇。
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里国有资本的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似乎达到了一种平衡,但并不代表国企内的劳资矛盾已经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国企近年来的利润增长,掩盖了劳工商品化带来的矛盾。而伴随着国企利润率下降,以及国企新一轮的改革,或许被隐藏的这些矛盾会被激化。
新一代国企工人会怎么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很难说。但我们清楚的是,他们已经不再是很多人脑海中存在的老国企工人,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前一代不完全相同。相反,虽然在身份上他们并不把自己看作农民工,自身的背景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却与新生代农民工类似。随着国企工人结构的变化,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这个群体,更好的理解国企改革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会怎样应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