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0亿斤),减少0.8%。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粮食总产量终于止步于十二连增。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表示,2016年粮食产量下降同时受到播种面积减少和单产下降的影响。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了472万亩,因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34亿斤,占粮食减产总量的33.2%;全国粮食产量因单产下降而减产70亿斤,占粮食减产总量的66.8%。
专家分析称,当前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如粮食“去库存”任务艰巨,现行收储制度亟须加快改革完善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经济参考报)
相关阅读
蒋高明:关于粮食十一连增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4-12-17
刚才,中国科学报记者就国家统计局公布粮食十一连增问题,采访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国家统计局12月4日发布公告,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09.9万吨(12142亿斤),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103.2亿斤),增长0.9%。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从2010年开始,每年相对前一年的增幅分别为2.9%,4.52%,3.2%,2.1%,0.9%。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数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我们的粮仓里是否有这么多粮食。现在需要澄清的问题是:
第一,中国18亿亩耕地撂荒的有多少?播种季节减少的耕地有多少?
第二,原本不缺粮食的省份,许多也开始缺粮,其原因是什么?
第三,既然已经产出了6亿多吨粮食,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的进口?
其实,当前农业的问题,是在资本市场打压下,农民种地积极性下挫严重,老人妇女种地还能够维持多少?动物与人争粮,且用同样的方法生产,用地不样地,不足的部分依赖进口,这样的好日子还能够维持多久?在粮食安全方面,我们需要真实的数据,需要听到真实的声音。
除了上面的问题,笔者还愿意澄清一下的误区,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展开介绍:
其一,进口的粮食低于国内生产的,不是他们的科技多么了不起,而是得益于规模化效益和政府补贴;中国如果也实现一个人种植上万亩土地,那么多余人干什么去?
其二,美国将99%的人口装进城市让少数人生产粮食,通过市场化解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健康与环境问题,美国的肥胖人群在全球最高;中国农业绝对不能照搬美国。
其三,中国18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加上进口的粮食,三分之二用作动物饲料。生产动物饲料粮,和生产人的口粮用同样的方法,付出的环境和健康成本居高不下。
其四,规模化、化学化、机械化、生物技术化以后的耕地无论粮食单产还是作物多样性都是下降的,而不是上升的,种植季节也将减少。试图依靠上述四化解决粮食产量与质量问题,是靠不住的。稳赚不赔的是资本是市场,但风险转嫁到了全社会。
下面的文章供参考,该文引用的我对粮食七连增的质疑观点,今天针对对十一连增,我的疑问并没有减少。
张维李民骐等:中国的粮食产量:“十连增”还是“十连滞”?
一些进步学者认为,虽然中国的农业私有化在短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代价是破坏了长期的生产设施,比如社会主义时期建造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LesterR.Brown在1995年发表的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谁将养活中国”?他认为,中国人变化中的饮食结构、日益缩减的耕地面积、停滞的生产力、以及环境制约等因素将导致中国粮食供给和需求间越来越大的、无法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所满足的缺口。[2]
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中国的粮食产量在1998年和2003年之间从5.12亿吨减少至4.31亿吨,但从2004年开始,粮食产量出现了十年连续增长。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官方数据为6.02亿吨,比2003多出近40%。
尽管官方数字显示出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迅速,中国谷物和大豆进口量的攀升却透露出中国粮食的生产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从2000到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从300万吨增加到1,400万吨,大豆进口从1,300万吨增加到5,900万吨。2012年,中国谷物进口占到了世界谷物出口的5%,中国大豆进口占世界大豆出口的61%。[3]
本文将要论证的是,中国粮食实的际产量大大低于官方所公布的水平。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粮食生产实际上从90年代末期开始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所带来的对进口的依赖,将会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越来越大、难以维持的压力。长期来看,中国的粮食供给可能会因为土地和水资源的约束、环境恶化等因素进一步遭到破坏。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中国农业专家对官方粮食产量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文章第二部分将讨论他们的观点。第三部分对中国所产粮食的总消费进行估计。我们认为,这可以作为粮食产量的一个好的近似值。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官方数据可能比实际产量多出了1亿吨。第四部分讨论中国食品供给的长期挑战。最后一部分对中国以私人生产为基础的农业制度进行评价。
中国果真生产了6亿吨粮食吗?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在2013年再创历史纪录,达到了6.02亿吨,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十年增产。[4]
然而,中国的一些农业专家对官方数据的可信性提出了质疑。在2012年初,当中国农业部宣布中国粮食产量已经收获了“八连增”的时候,作为中国农业生态研究领军人物的蒋高明教授认为,中国官方统计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高估了真实的粮食产量。[5]
蒋高明指出,中国每年食品和饲料用粮大约有4.2亿吨。官方所公布的2011年的产量是5.7亿吨,应该表示中国有近1.5亿吨的巨大盈余。然而,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粮食储备有大规模增加。相反,2011年中国谷物、大豆、以及食用油的进口量相当于1.4亿吨粮食当量(grain-equivalent)。
2013年,中国农业问题的知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李昌金在江西省一个出产大米的县进行了实地调研。[6]他的研究发现,该县可耕种面积从80年代初期以来下降了三分之一、粮食产量从1986年的16.4万吨下降到了2012年的11.5万吨。然而,该县的官方报告显示其可耕种面积并没有减少、并且2012年的粮食产量达到16.6万吨。
在新世纪初期,中国政府改变了农业补贴政策。2004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粮食直补”。这一政策旨在为农村家庭提供现金补助,而补助的金额常常根据上报的播种面积按比例而定。李昌金怀疑这一政策可能会激励地方政府虚报播种面积。
在中国目前的农业统计制度下,全国粮食产量的数据是基于一个很小的样本耕地的播种面积来推断全国水平而得出。[7]如果播种面积存在虚报的问题、而样本耕地的粮食产量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全国大多数情况的话,官方数据就很可能存在很大的一个向上的偏差。
李昌金认为,他所调查的县能够代表南方产米省份的情况。他粗略地估计中国的全国粮食产量有5亿吨左右。[8]
中国的粮食产量:来自粮食消费的证据
理论上讲,一国总的粮食产量应该总是与该国对本国生产粮食的总使用量相等。大部分的粮食产出是直接的食品和饲料用粮。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如中国的人口)从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结构变化成以肉食为基础的时候,产出的粮食中将有更大比例用于饲料消费。其他的粮食使用包括工业用粮(例如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库存变化、净出口、以及留种和损耗。
因此,用粮食的使用和消费量来表示的总粮食产量可以表达为以下形式:
国内粮食产量的总使用量=直接的食品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库存变化+净出口+留种和损耗
报告的粮食产量和估计的粮食总使用量之间难免存在一些统计偏差。然而,统计的偏差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小范围内、并且随机分布于各年中。我们不应该预期两个序列间出现或正、或负的系统性的偏离。下面的部分解释我们如何估计中国的总粮食消费量。
食品和饲料用粮。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城市和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数据包括大米、食用油、肉类以及其他食物摄取的人均消费量。文献中已经有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中国的将肉、蛋、水产品以及奶制品转换为粮食当量的转换系数。例如,梁书民和孙庆珍的研究中,1千克的猪肉相当于4.6千克的粮食(见表一的来源)。综合这些数据,我们估计中国食品和饲料用粮总量。表一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对2012年的粮食消费量进行估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