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居然也“翻车”了。人民网:《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一篇满满正能量的励志文章,却招来网民一边倒的奚落和嘲讽。诚心诚意做了一锅“心灵鸡汤”给年轻人补血提气,不曾想 大家个个闻了反胃,还勾起一肚子酸苦,一肚子怨言。
鼓励人们勤奋实干,创造美好明天的主题难道错了吗?看看网民在评论区如何吐槽:
“好好干,难道我们以前没好好干?”
“好好干,我们好好干,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甜。”
“我们老板也是这么说的:你们好好干,我明年换车,换老板娘。”
“好像资本家说的”。
“可惜没有适合的环境。”
感觉网友说的也不无道理。好好干,固然是一种号召,一种激励 ,但也要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也要看站着谁的立场和谁的利益角度上讲这样的话。
在一个以人民为中心,把普通劳动者摆在崇高位置,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的权益,“一切为了他们”的社会环境下,站着他们利益的角度提倡“好好干”,毫无疑问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热烈的响应。而在一个以少数富豪和精英为中心,以他们的利益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 ,一切励志的说辞都会被怀疑成对底层人群的愚弄。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变得对普通劳动者不那么友好了。许多专家学者 ,还有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唯心史观作怪,总是把企业家视作“英雄”,把某些理论权威视为“先知” ,却轻视劳动群众的作用。某些领导把企业家抬高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发动机”,而劳动群众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些被动的机械和会说话的工具。某位学者得出结论:改革四十年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的企业家。果真如此,广大人民群众岂不是失去了分享“成果”的资格。还有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一心为企业老板当“店小二”,却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如此下去,那些打工者又指望谁来维护他们的权益呢?
当大多数劳动者处于一种被雇佣的地位,且得不到主流社会舆论支持的情形下,“好好干“这样的话 ,在他们听来又如何能顺耳呢?
“好好干”,受到抵制的另一原因,是广大群众越来越尝不到“好好干“的甜头了,许多人“日子越过越甜”的盼头开始变得渺茫了。看看下面这两个网民发的贴子:
“勤劳能致富骗了我一生。”
“骆驼祥子一辈子也没买成一辆车。”
人们的希望和盼头来自哪里?来自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共同富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 ,是一项造福广大人民的空前善举。这样一件让大家满怀希望的好事情,偏偏有人不赞同,虽然不得不随声附和,暗中却挖空心思抵制和干扰,一心要把“经”念歪 ,把路带偏。
有那么一些专家学者,每每谈及共同富裕,总是热衷于强调,不是这,不是那;不是什么,也不是什么,绕来绕去,就是不愿说“是什么“,不愿承认缩小贫富差距是共同富裕的标志之一。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共同富裕并非是你们想象和希望的那种,进而让人们的美好希望变成失望。
还有一种人片面强调共同富裕是一长远目标,否认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和当前作为。他们就是想让人们感觉共同富裕遥不可及的,可望而不可求。
还有某些先富者,一味强调把蛋糕做大,却不容人们讨论如何切分蛋糕。有位高人甚至提出一个怪论:共同富裕只能把蛋糕越做越大,但不能改变蛋糕切分的比例,一旦改变了比例,蛋糕就没法做大了。宣扬这种论调,无非是让人们承认阶级固化 ,承认贫富差距的既成事实不可改变。如此以来,年轻人的一切奋斗与努力都将徒劳无功。
还有一个主流提法叫做“实现机会平等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明明共同富裕给予广大人民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而某些人偏偏用“机会平等”这种空洞与抽象的原则来敷衍,况且,获得机会的总是少数幸运者,并非大多数人。这哪里与共同富裕沾边?抛出这样的提法,实际上是要把共同富裕变成空中楼阁。
正是一些人通过散布迷雾,混淆概念等手法,把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搞糊涂了,对实现共同富裕信心不那么不足了,进而削弱了“好好干”的精神依托和动力。
提高劳动者地位,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清除通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迷雾和障碍,让共同富裕的春风吹遍社会每一角落,能够惠及所有人民,才能使我们的主流媒体重树公信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有的放矢,引导人民有方向,鼓舞群众有底气。
【文/桃李不言,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