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微热评

增长的本质:论收入和积累的关系

字号+作者:叶风尘 来源:红歌会网 2022-02-10 09:38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要研究经济,就要研究增长。西方经济学为了研究增长,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了割裂。它用了数学建模的方式:一个是把和增长有关的要素关系模型化,一个'...

  要研究经济,就要研究增长。西方经济学为了研究增长,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了割裂。它用了数学建模的方式:一个是把和增长有关的要素关系模型化,一个是把要素对增长的影响数量化。说到底,它是一种基于数学的分析方法,是影响增长的各种要素的大杂烩,将主观定义借数学的形式进行的表达,不过它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证明。这个东西,你看它像回事,但是没有什么用。经济学最严谨的逻辑就是劳动,要研究增长,就要研究劳动。凡是绕开劳动价值论去解释经济现象,实际上都是在盲人摸象。ATn品论天涯网

  什么是增长呢?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说,增长其实就是劳动的积累。一个人的劳动,都变成了他的消费,这样的劳动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的劳动,就不会有增长。我们年复一年的劳动,我们也在年复一年的积累,经济就会年复一年的增长。为了研究积累,我们把劳动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活劳动;一部分是物化劳动,俗称死劳动。活劳动是创造当前价值的劳动;物化劳动是创造未来价值的劳动。虽然物化劳动不能创造当前价值,但是活劳动必须要为它提供自己当前的剩余价值。物化劳动创造的未来价值,包含在未来的活劳动的价值中。ATn品论天涯网

  如果我们想知道未来某年的活劳动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只要统计历年来活劳动中剩余价值的积累有多大就可以了。我们今天的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等于初始的劳动价值再加上它历年来的剩余价值。因为初始的劳动价值很小,所以我们今天的劳动价值就是历年来的剩余价值。所谓的经济增长,表面上看是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在增长,实际上是它的剩余价值在增长。这里的剩余价值,指活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产品中不归自己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产品,其中既包含利润转化成的资本公积金,也包含居民的实际储蓄的绝大部分。活劳动的价值,包括了活劳动力的价值和物化劳动力的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物化劳动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流动资产的存量价值之和。一个是现时的收入,一个是历年的家底,两者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能挣多少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有多少家底,这个家底就是我们积累的生产资料。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100万亿人民币,它说明中国有相当于100万亿的生产资料。这个生产资料的价格,我们要以历年平均的价格进行计算,所以当前这个资产价格很可能是那个平均的资产价格的几倍以上。去年发改委公布,中国的总资产达1300万亿,相当于人均能分到100万的资产。去掉金融资产、政府财产、居民财产后,属于生产资料的企业总资产,约占总资产的28%,计364万亿。资产的价格变化大体上等同于劳动力的价格变化,它说明我们老百姓今天的实际收入至少比过去增长7倍。这个资产是不能分来花的,否则像俄罗斯当年那样直接分给老百姓,它立刻就不值钱了。ATn品论天涯网

  我们从逻辑角度,做个抽象的演示:我们的工厂有100人,这是活劳动,我们想增长10%,就要再投入10人,这10人需要先把自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来,所以需要前面的100人为他们提供剩余价值。这期间10人的劳动属于物化劳动,经过一年时间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形成,10人进入活劳动,工厂变成110人,产量增长10%。理论上讲,你想增长多少,你就应该增加多少一年期的物化劳动力。现实中,所有企业都受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制约,而平均利润率又受轻重工业比例、人口红利等条件限制,最终你的利润水平将限制你想增加的物化劳动力。这里说的是劳动力的数量,实际计算中要用到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于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所以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当我们用生产资料的存量价值去表达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候,这个生产资料的价值应该是历年的平均值。可能有人会提个疑问,为什么你这个算法,要把我们国家的生产资料的积累算成是一年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算成一个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呢?道理在于,物化劳动从它的投入变成它的产出,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转化过程的。我们建设一座厂房,从购买原材料、打地基、盖厂房、进设备、搞调试,到它正式开始生产,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要两年。两年之内,投资需要逐步到位,平均起来,投资就是一年的转化时间,所以我们算积累的时候,要把这个积累的周期算成一年。ATn品论天涯网

  对于普通产品来说,劳动力价格上涨,通常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降低活劳动力的权重,于是成本就降低了,这样的商品价格不仅不增长,甚至还可能会降低;对于生产资料来说,它的成本和利润都是物化劳动,不可能通过调整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降低成本,和汽车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降低的趋势不同,生产资料的价格总是会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举例来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进口国外设备,这些进口设备的价格至少是国内同等设备价格的几倍之上,只不过由于技术瓶颈,我们暂时无法生产。可以想象,设备现值和原值的出入还是很大的。那个时候,流行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被变卖。设备按原值计算,再扣除你的折旧,土地近乎白送,银行还给你贷款,成就了成千上万的资本掠食者。ATn品论天涯网

  家底都是一点一点攒的,可能要攒几百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但是这种家底是文化的家底,而我们说的家底是可以用于生产的家底。这样的家底,我们的积累不过才100多年,过去大都在东北。按理说,东北人应该是全国最有钱的人,但是东北的家底,和东北人关系不大,因为它是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家底,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全国输送生产资料。改革开放后,各省从财政大包干到分税制,这样的家底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地方的资产,它并不会拿来进行公平的分享,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各地贫富悬殊。我们的今天,东北经济垫底,劳动力外流,是因为东北没有什么家底了。ATn品论天涯网

  家底总是越攒越大,但是劳动力却不一定会越来越多,所以人均收入自然是越来越多了,然而怎么攒家底却是个技术活,每个发展阶段要有每个发展阶段的对策。理论上讲,积累是全民的积累,要想完成这样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为社会提供剩余价值。学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还有个理论,叫价值转形,指剩余价值会根据资本的权重在全社会进行分配。虽然你可以为社会提供剩余价值,但是你所提供的剩余价值,并不一定在你自己的产品中,很可能在别人的产品中。举例来说,一个农民也为社会提供剩余价值,但是因为农业基本不需要积累,所以农民的剩余价值不在自己身上;反过来说,因为工业需要大量的积累,所以工业的积累不仅包含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也必然包含广大农民的剩余价值。对于一个农业化国家来说,因为没有积累,所以这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是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提高的。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我们谈论人均收入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大家都不需要做积累。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大家都做积累,农业化国家就很吃亏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机会,这个农业化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提高人均收入。因为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高,人工成本也高,所以粮食价格较高。这个农业化国家可以通过粮食出口的方式提高人均收入,前提是农民要有余粮,可以为他人提供剩余价值。现实中,这个农业化国家很可能是没有办法出口的,因为发达国家通常都有很高的农业补贴,但是道理是这个道理。ATn品论天涯网

  我们引申一下:如果一个落后国家,由于技术瓶颈或者资本瓶颈,无法实现需要一定技术含量或者资本含量的更多积累的时候,它可以利用自由贸易的方式,获取其它高积累国家的部分积累成果。例如,美国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积累的损失很小,积累的程度就非常高。和这样的国家做生意,即使自己没有什么积累,但是你也可以分享美国的积累的成果。二战之后,凡是美国的朋友,基本上也跟着美国富了。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有了我们当年的对外开放,乃至于后来加入世贸组织。这个东西学名叫比较优势,数学上能说通,但是它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臆想,用我们的劳动价值论解释起来才是完美的。没有积累,或者积累不高,你就只有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让自己的收入变高一点,但是这个变高的程度是有限的。经济学有个现象,叫中等收入陷阱。高积累的经济体,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积累成果都拿来做全社会分享的。再怎么大方,人家也不会答应你拿和他一样的工资收入。这个比较优势理论,或者说自由贸易的理论,有它的错误或者狭隘的一面,也就是用它的分工理论,断绝了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梦想。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可能是德国的李斯特,那个时代德国比较落后,它要是一直搞自由贸易,也许就永远落后了,所以李斯特提出要搞贸易保护主义,搞民族工业,和自由贸易主义分庭抗礼。ATn品论天涯网

  这里提出的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资产总值的概念,普遍适用于一个不开放的独立经济体。这个独立经济体的内部,全体劳动者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的,不存在收入差距。独立经济体的外部,必然存在收入差距。如果独立经济体是对外开放的,就是自由贸易模式,高积累经济体会把它的一部分积累成果和低积累经济体分享。相应的,高积累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会低于自身的资产总值,而低积累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会高于自身的资产总值,但是整体上是仍然是相当的。对于高积累经济体而言,自由贸易虽然让它放弃了一部分积累的成果,但是可以甩掉一部分积累程度不高的产业,专注于发展积累程度较高的产业,从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总之,自由贸易的目的在于促进分工。从长远看,如果这种分工不利于你自身资产的积累,那么最多是让你跟着高积累的人喝汤,怎么可能让你跟着人家一起吃肉呢?ATn品论天涯网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AT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