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来龙去脉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1月12日一期文章】题:行为经济学有可能防止发生经济泡沫(作者 瑞穗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真壁昭夫)
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本来不是研究经济学的。1979年,他与同事阿莫斯·特韦尔斯基一起,发表了运用心理学做决策的新的经济理论,被称为“预期理论”。卡尼曼通过这个理论,把人们在不确定性下做出决定的非理性系统化,在感知心理学中开辟了人们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新途径。
研究非理性
以往,经济活动中的决策理论都是以期待效用理论为基础。所谓“期待效用理论”,就是人们合理地“把效用(满足程度)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这种思考方法是以人做出决定的理性为前提的。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用期待效用理论做出的最佳判断,往往同人们实际做出的决策之间有很大差别。最大的问题出在人做出判断和决策的“理性”。以“理性”为前提的理论分析人的非理性决定是有局限的。这种“人的非理性”是预期理论作为实证理论诞生的背景。所谓“预期理论”,就是以实验分析生活在具有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人们,在多种可能性之间做出什么样选择。
比如在销售金融资产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购入价格是重要的判断基准。但是相对来说,人们比较容易对损失而不是对同等程度的收益做出过高评价。这被称为“回避损失”的现象。一般来说,投资家在获利的时候往往想回避风险,而在受损失的时候则更愿意冒险。如果投资者的处境从获利变为亏损,那么他做出判断的方法将刚好相反,这叫“照镜子效果”。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做手术时,医生说“80%会成功”和说“有20%失败的可能性”,对患者或家属来说,这两种说法在心理上的感受是不同的。两种说法其实是一回事,但是听起来的感觉就不一样。
跨学科现象
卡尼曼之所以能获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把预期理论应用于经济学及金融理论,并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把经济学同心理学结合方面,过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先例。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赫伯特·西蒙就提出过“有限理性”的概念。西蒙的研究对其后卡尼曼的研究有很大影响。另外,1988年,批判期待效用理论的法国人莫里斯·阿莱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期待效用理论本来是从经济学领域产生的,后来在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对预期理论的研究,并作为实证理论变化、发展,今天预期理论反过来又给经济学和金融领域带来新的启示。
在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需要有多种想法并存的灵活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跨学科现象也许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
很高实用性
行为金融理论是根据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及行为方式说明金融市场动向的理论。可以认为,这个理论有两个用处:
其一,它可以分析短期的、非理性的金融市场的动向,而用过去的市场假说难以说明这一点。行为金融理论能对每天的市场动向、短期的动荡及特殊情况等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其二,可以使投资者本身的投资行为更加有效。如果依据传统的金融理论,日本80年代后期和美国90年代后期出现的“泡沫经济”现象属于特殊现象,没有办法对此做出解释,但是用行为金融理论就可以对此做出解释。可以设想,将来“泡沫经济”也可以在其发生前得到制止。行为金融理论有很高的实用性。
打个比方,以往的金融理论一直想模仿理想的人做一个同此人别无二致的模型。行为金融理论则想给这个极为精致的模型注入人所拥有的活生生的生命。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