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作家的妻子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07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作家的妻子 妻子驾驶汽车在美国周游,作家则坐在车里写书,著名的《罗丽塔》就是这样写成的。纳博科夫说,妻子薇拉像是自己的孪生妹妹。她既是批评家,又是秘'...

作家的妻子


妻子驾驶汽车在美国周游,作家则坐在车里写书,著名的《罗丽塔》就是这样写成的。纳博科夫说,妻子薇拉像是自己的孪生妹妹。她既是批评家,又是秘书、翻译、听众、编辑和遗嘱执行人,她称得上是所有作家妻子中的王者
【俄罗斯《星火》周刊文章】题:纳博科夫之妻(作者 萨·杰尼索娃)
谁都说不清作家该不该有妻子。如果该有,那么她应当是善良的仙女还是凶狠的恶魔?
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之妻薇拉·纳博科娃既受到称赞,也受到指责。有的说,她称得上是作家之妻之王———既是批评家,又是秘书、翻译、听众、编辑和遗嘱执行人。有的说她是一个铁腕人物,是一个自作主张的人。纳博科夫则称妻子像是自己的孪生妹妹,他们一起经历了不平常的生活。
一场诗人式的恋爱
他们的认识十分偶然。纳博科夫说:“我是在柏林的一次慈善舞会上认识妻子薇拉·斯洛尼姆的。俄国姑娘通常在这样的活动中出售饮料、书籍、鲜花和玩具。其实,我们本来在圣彼得堡就可能认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朋友。”
舞会上,薇拉身着一袭黑裙,头戴狼脸面具。这位神秘的女士带纳博科夫外出散步。她没有摘下面具,仿佛是为了让纳博科夫能聆听她说话的内容,而不要只顾着欣赏她的美貌。纳博科夫很快就如逢知己,因为这位女士谈的都是他作品中的人物。这样的美人对纳博科夫书中的主人公如此欣赏,令年轻的纳博科夫十分高兴。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情,他写下了诗篇《会面》,描写如何同薇拉散步和薇拉戴的面具。诗刊出后,薇拉非常高兴,她看到面具起了作用。
对他们的首次相遇还有一种说法。早就读过纳博科夫诗篇的薇拉仿效普希金作品《叶夫根尼·奥涅金》(该长诗由纳博科夫译成英文)中塔季扬娜的做法,约纳博科夫在桥头会面。她像《天赋》中的主人公一样,把纳博科夫的诗集读得滚瓜烂熟。可是,薇拉自己却不愿意丈夫把这段经历讲给别人听。有一次,纳博科夫正准备把这段浪漫史讲给美国的一名科学家听时,被薇拉及时制止,她不客气地责问对方:“您难道是克格勃?”
薇拉的父亲叶夫谢伊·斯洛尼姆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他虽然学的是法律,但因家庭条件不好,最后当上了木材商,并于1920年离开了实业家无法施展才能的俄国。他在柏林开了一家出版社,出版翻译作品。薇拉帮助父亲料理事务,直到通货膨胀让父亲破了产。
斯洛尼姆的三个女儿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薇拉是二女儿,她从三岁起就认字,记性特别好。后来,她成了纳博科夫的“数据库”,因为纳博科夫忘性大,有时连自己写过的段落都记不起来。薇拉马上就可以提醒,并能大段背诵。正是因为薇拉有非凡的记忆力,在两人的共同生活中,她给了纳博科夫很大的帮助。薇拉甚至记得儿子米佳三岁时穿过什么衣服。
纳博科夫的父亲1922年在柏林死于黑帮分子之手,他一生都反对排斥犹太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纳博科夫“子承父业”。当听到街上人们交谈时有反犹太词句时,他会从家里跑出去干涉,有时候甚至做得非常过分。一次,夫妇俩到法国南方去度假,住在一个小旅馆,那里恰好住着一个有着反犹太倾向的俄国将军。纳博科夫知道后,用了好几天时间追着将军谈犹太人在俄国的作用。他娶犹太人薇拉为妻也是一个证明。而且在此之前,他曾同两名犹太姑娘谈过恋爱。
纳博科夫的侨居生活同革命前在圣彼得堡的生活完全不同。他在俄国时是贵族,可到国外后,靠写作是发不了大财的。薇拉的父亲起先反对这门亲事。可是薇拉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根本不听父母的意见。纳博科夫与薇拉结婚后,才一起去见了薇拉的双亲。
少不了的“影子内助”
可以断定,纳博科夫结婚前肯定想过,他需不需要结婚,因为结婚意味着要受到约束,要考虑未来、要为家庭的支出费神。不过,薇拉却成了他写作的好帮手。薇拉对清苦的生活毫无怨言。他们一生都住在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里。当有人问他们的独生子米佳住在何处时,他答:“住在路边的小房子里。”
纳博科夫写作时有一个怪习惯,他从不在书房的写字台上写,而是喜欢坐在沙发上或者干脆在卫生间写。著名的《罗丽塔》一书是他们周游美国时在车里写成的。白天,妻子薇拉驾车,他坐在车里写书,晚上就在汽车旅馆过夜。薇拉还挽救了纳博科夫的不少作品。纳博科夫发火时,经常会把写好的东西扔进垃圾桶。每次都是薇拉把它们捡回来,弄平整后收藏好。
纳博科夫不会开车。他俩一结婚,纳博科夫就开了一张他永远都不会干的事的清单:开车、打字、说德语(他虽然旅居德国多年,而且是语言修养极高的人,可居然没有学会说德语,原因是他不喜欢德语)、收伞和同邻居聊天。他不干的这一切,都由薇拉来替他做。
纳博科夫成名后收入仍不高,薇拉还得工作。她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记得律师所的工作是多么繁琐:没完没了地打字和翻译,累得直不起腰。他们的独子米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世的。薇拉忙于照顾孩子,纳博科夫就不能口授,他还曾担心过这会妨碍自己的写作。
纳博科夫一家三口为了躲避法西斯,从柏林逃到布拉格,后来又去了巴黎。在戛纳,夫妇俩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薇拉从熟人处了解到纳博科夫同一个名叫伊琳娜的女人有恋情。不过,薇拉没有吭声,她等纳博科夫自己作出决定。薇拉的对手长得很美,能背诵不少诗篇,还是一名热心的驯狗师,甚至还靠为狗美容挣外快。其实,纳博科夫平生最看不起有各种癖好的人。命运真是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爱上了一个爱狗的女人。
薇拉请纳博科夫作出选择。纳博科夫选择了家庭,不过不是马上就同伊琳娜断了来往,他还悄悄地写信。薇拉得知后,干脆不同纳博科夫说话。最终纳博科夫还是选择了薇拉。这不仅是因为爱,而且是出于务实的考虑。伊琳娜只会驯狗和为狗美容,却不能为他分担写作的重负。
相扶到老见真情
纳博科夫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时,薇拉总同他一起到教室。她一只手搀着纳博科夫,另一只手捧着讲义。她坐在教室的头一排或离他很近的地方,讲课时,纳博科夫的眼睛始终停留在薇拉身上。纳博科夫称薇拉为助教。薇拉什么都帮丈夫干,有时甚至帮他主持考试。上课时,如果纳博科夫忘了什么词,薇拉马上就会提醒他。她还帮着发讲义、写黑板。
这一切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考试分数不是纳博科夫打的,而是薇拉给的。因为他们亲眼看到,薇拉曾经在教室门口修改了纳博科夫的助教给试卷打的分数。
有人说,这两人形影不离是因为纳博科夫有心脏病;有的说,纳博科夫对粉笔过敏。其实纳博科夫体格健壮,根本就没有病。甚至还有人说,纳博科夫是盲人,所以薇拉总要搀着他。
还有人说,薇拉是用手枪迫着纳博科夫娶她的。的确她的包里始终装着一把勃朗宁手枪,因为她疑心大,总怕别人害家人。早在德国时,她经常与军官们来往,所以枪打得很准。
不知情的学生十分怕薇拉,甚至都不敢同她打招呼。其实,薇拉也顾不上这些,她的全部身心都用在纳博科夫身上。
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纳博科夫没有学会用电话。来电话或者打电话,都是由薇拉出面,他站在旁边“观战”。
薇拉还善于同书商打交道,讨价还价;并负责回信,把纳博科夫不愿意来往的人挡回去。不少信开头都是这么写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字)开始回信,可是临时有事,只能由我代笔……”结果,薇拉几乎每天都要用五六个小时回将近15封信。薇拉就是用这种方式在纳博科夫同外界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带。也许,纳博科夫正需要这样的隔离带。她可以打断会见,或者干脆中途站起来,示意会见结束。纳博科夫的脾气非常坏,他可以谩骂记者,毁掉好朋友的书,还可以埋怨眼神不好的人不同他打招呼。就因为如此,薇拉正好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

题图说明  薇拉与纳博科夫在一起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