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伙伴们”渐行渐远人类成“孤家寡人”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8-19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伙伴们”渐行渐远人类成“孤家寡人” 【英国《独立报》8月2日文章】新闻分析:一幅全球性的死亡、破坏和毁灭全景 联合国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人'...

“伙伴们”渐行渐远人类成“孤家寡人”


【英国《独立报》8月2日文章】新闻分析:一幅全球性的死亡、破坏和毁灭全景
联合国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人类正在改变着世界和导致成千上万的物种灭绝。
陆地
科学家估计,在过去的150年里,人类已经改变了47%的地球陆地表面。联合国昨天发布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在未来30年内,在近3/4的全球陆地表面,陆地植物和动物之间复杂而脆弱的联系将受到威胁。
陆地面积占地球面积的1/4多一点,约为1·5亿平方公里。陆地是人类最容易介入的地形,因此环境恶化和物种减少现象也最严重。陆地的特点是具有种类众多的高级植物和栖息其中的各种动物。森林和林地是大多数陆地的天然覆盖物。光合作用——植物把阳光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最为集中的地区是热带雨林,这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份地图显示,从最近一次冰河时期结束后就发展起来的热带雨林已经有一半因人类活动而消失或退化。现在,热带雨林退化现象在东南亚、刚果和亚马孙部分地区尤其严重。这些地区的土地约有22%被用于耕作、城镇发展和其它人类活动。科学家预测,到2032年,人类开发面积将增加一倍,扩大到48%。
没有被森林覆盖的地区———例如灌木带、沙漠和苔原———生物种类一般比较少,但地中海型灌木覆盖的地区除外,这些地区可能是地球上植物和动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人类的烧荒和过度放牧已经使很多天然灌木地区退化,同时也导致珍贵植物种类减少。
陆生植物的灭绝正在导致农作物重要基因以及药物和药用产品新来源的丧失。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由于植物和动物品种的灭绝,我们每两年就会失去一种重要的新药。而在全球大约25万种热带植物中,人类进行过药用价值考察的只有不到1%。
海洋
现在,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是海洋动物和植物组成改变的主要原因。
大约1/3的人口生活在距海洋6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而且据预测这一比例在本世纪内还会上升。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人口对海洋生物圈造成的压力不容忽视,而且日益加重。”地球从很多方面而言是一颗水星球,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但也许由于海洋环境一致程度和连续性较强,海洋生物种类并不像陆地物种那样丰富。
海洋是人类饮食中野生蛋白质的最丰富来源。这些蛋白质来自鱼类、贝类和甲壳动物,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种供应来源已经减少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世界海产捕捞量增长了5倍,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尽管人们更加努力寻找新的鱼群,捕鱼量一直显著下降。世界一半以上的主要渔场都存在过度捕捞现象。
生物多样性地图标出了世界上18处地方物种丰富的海洋“热点地区”,大部分是珊瑚礁,它们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栖息着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野生生物群落。
尽管海藻、微小植物提供了海洋生命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其它植物也起到一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海草。和珊瑚礁一样,某些最重要的海草正在消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和美洲大西洋海岸的海草带正在被海洋淤泥所取代,这种淤泥可能是由有毒污染和拖网捕鱼造成的。
除鱼类之外,海洋还供养其它重要的动物群,例如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它们也都深受捕猎和现代捕鱼方式之害。
湖泊和河流
内陆水域仅占地球总面积的很小一部分,但它是人类定居点必不可少的,因此也承受着人类活动最严重的冲击,往往成为人类垃圾的弃置场所。世界水资源中淡水仅占2·5%,其中69%以冰雪的形式存在,其余许多存在于地下蓄水层,只有0·3%的淡水资源位于湖泊和河流中。
尽管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但人口增加使人们对它的需求继续增长。从全球湖泊、河流和地下蓄水层中抽取的水有70%左右用于农业,但这些用水大部分在到达灌溉植物之前就被土壤吸收或蒸发了。
内陆水域中的动物种类尤为丰富。例如淡水鱼类就比海洋鱼类的品种丰富,也许是因为河流和湖泊相对独立。大约40%的已知鱼类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其中1万种只在湖泊和河流中才能找到。内陆水域供养着大量野生物种、涉禽、淡水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淡水把陆地和海洋联系起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对陆地的影响将对湖泊和河流造成冲击,随后又使海洋发生改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源保护监测中心主任马克·柯林斯昨天在生物多样性地图发布会上强调指出,不能孤立看待地球上的生命。他举例说,肯尼亚山斜坡的土地退化不仅对该山的物种造成了影响。由于采伐森林,发源于肯尼亚山的河流的水流断断续续,下游居民现在必须同骤发洪水和干旱作斗争。柯林斯说:“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不仅局限于物种,还涉及各物种之间如何互相影响。保护自然资源不再是一种奢侈行为,而是与人类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